注册制是什么意思,奶粉注册制是用来做什么的

天美资源网

注册制是什么意思,奶粉注册制是用来做什么的?

先讲下,注册制的前身是备案制。

区别在于:

注册制是什么意思,奶粉注册制是用来做什么的

备案制虽也对奶粉配方及生产企业资质预审,但只是例行登记,起个记录和了解情况的作用。

而注册制 对配方及生产资质等资料严格审核通过后,企业领证才能允许生产,这就体现监管力度了。

有什么用呢?

中国奶粉市场喜欢打营养战,包装战。往往存在同一个配方多款奶粉,抓住一点点差异化就推出不同产品抬高价格,实际上配方完全一样。注册制规定了每个企业不得超过三个系列九种配方,一定程度上能够遏制这种乱象。

另外,国内奶粉市场洋品牌占半壁江山,比如一个达能就拥有诺优能、可瑞康、爱他美等等等大牌,奶粉注册制使得达能集团只能保留其中三个系列品牌,也是遏制了洋奶粉企业的独霸局面。

而对中国奶企来说,三个系列九个配方实际上对他们限制不大。实在有配方太多的,还能去收购小型奶企。据说很多濒临倒闭的小奶企靠这个迎来了春天。。。。多的不说了,哪天头条发个文章认真唠唠

股票注册制是什么意思?

所谓的股票注册制,主要是指股份制公司上市的制度办法。目前实行的上市制度是审批制度,正在酝酿改革上市制度,有可能会实行注册制度。那就是公司上市只要是符合上市条件,就可以自行到证监会的相关部门去注册备案就可以了,不再必须经过证监会的审批。事实上就是上市程序简化了,当然也有可能会同时退市也会很简单了。

老股民应该注意什么?

我说一下我的愚见,不喜勿喷。

2020年4月27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总体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为贯彻落实《总体方案》,中国证监会就《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草案和《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消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这个消息出来的时候,我还是很惊讶的,因为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300开头的股票。之前在分析的时候我经常找到一些很不错的股票,然后因为没有开通创业板的权限,就错过了觉得很可惜,就好气。

01

这次的创业板改革在机制上有很多变化,我先来简单介绍下吧:

1、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后,新上市企业上市前五日不设涨跌幅,之后涨跌幅限制从目前的10%调整为20%。正式实施时,存量也调整至20%。

2、对于未盈利企业,创业板也体现了一定的包容性,取消了现有规则中“最近一期未存在未弥补亏损”的要求,设定一年的过渡期,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发展。简单地来说就是允许符合条件的亏损企业上市。

3、允许符合条件的特殊股权结构企业和红筹企业在创业板上市。

再来简单地列一下这次创业板改革的重点:

1、落实注册制

2、增加制度包容性

3、对创业板原有再融资制度进一步优化

4、督促市场各方归位尽责

5、建立高效并购重组机制

6、对特殊股权结构企业上市做出相应安排

7、优化退市制度

8、存量投资者适当性要求基本保持不变

9、不会影响科创板市场流动性

10、对创业板转融券机制进行了优化

为配合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完善创业板市场基础性交易制度,提升融券业务效率,完善多空平衡机制,深交所联合中证金融、中国结算,充分借鉴科创板经验,对创业板转融券机制进行了优化。主要包括:

有什么不懂的可以上网搜一下具体的公告,这里先不详谈。

(消息、图片来源:中国证券报)

02

下面聊聊我比较留意的几点:

1、准入门槛

作为一个小投资者,其实我一眼扫去的第一反应是,我是否在原有的条件下在改革后还能符合开通创业板的条件。我们来看一下重点8的第二点:对新申请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的个人投资者,深交所在充分研判市场和投资者情况的基础上,增设了一定资产和交易经验的准入条件。这里我查了一下具体的条件:

一是明确新申请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的个人投资者,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应不低于人民币10万元,并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同时,删除原规则中2日、5日冷静期要求。二是明确会员要对个人投资者是否符合门槛条件进行核查。三是明确普通投资者首次参与创业板交易的,应当以纸面或电子方式签署《风险揭示书》。

—(消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很明显门槛有某种程度上的提高,这时你也许会想到些什么:嘶,怎么这么像科创板的?是的,这就类似一个缩小版的科创板,这里再来给大家对比一下科创板跟创业板改革后的对比图:

(图片来源:同花顺金融研究中心)

我目前还没有试过在20个交易日内正常交易额度累计达到10万人民币,暂时达不到这个条件,因此对于本人来说,就单纯以开通创业板权限而言,这对我不是个好消息。主要是在有做创业板必要的时候,又得麻烦其他合伙人,麻烦人家欠人家人情,总归过意不去。

2、 买卖价格

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交易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强化对拉抬打压等异常交易行为的防控,防范股票出现严重异常波动情形和持续过度炒作,规定连续竞价阶段限价申报的买入申报价格不得高于买入基准价格的102%,卖出申报价格不得低于卖出基准价格的98%。

—(消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虽说是征求意见稿,不过我个人估计之后出台的跟意见稿的差别不大,这里我比较惊讶的是这个买卖幅度,说实话我觉得这挺大的。交易价格的上下限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有大幅度震荡的可能性,这个时候你应该想到的是:利润和风险是并存的,水越深越对普通投资者不利。

3、设置单笔最高申报数量上限

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交易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为减少拉抬打压和大额封涨跌停等异常交易行为、抑制股票短期炒作,设置单笔申报数量上限,即限价申报单笔数量不超过10万股,市价申报单笔数量不超过5万股。同时,保留现行创业板每笔最低申报数量为100股的制度安排,不改变投资者交易习惯。

—(消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聊聊我的看法:

首先是在原有的操作中,大资金可能会使用到更多的账户,10万股就是1000手,5万股就是500手,非常地少。举个例子,短线里面,在行情明朗的时候,瞬间几万手,几十万手都是比较常见的,当然其实这也影响不大,只是把资金分到了更多的账户,在操作上可能更细节,而大散户如果没有分好账户操作,当日想卖出的时候又触发限制,这就要留意些。在主力资金这块的显示方面的效用可能会持续降低,主力资金显示的状况本来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会失真,比如左手倒右手等很多手法。假设一批主力的账号分散,那样的从情绪的角度来看,散户更难把握主力间的分歧与一致,操作难度会有变化。

4、优化创业板盘中临时停牌机制

深交所发布所创业板股票交易特别规定,优化盘中临时停牌机制,设置30%、60%两档停牌指标,各停牌10分钟。

—(消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我觉得这块应该是针对新上市前几天的股票,有前五日不设限制的前提在,单从上涨的角度来说影响不大,总的来说还是要留意风险。

其实,创业板注册制这件事还很有可能跟近期美联储无限QE甚至和金融战有关系,这以后有需要的时候再跟大家聊聊。

今天11月16日上市的中国人保会成为审批制IPO的掘墓人吗?

感谢邀请,这个问题大概大意思看,应该是两个问题,其中心意思估计是上市的中国人保会不会成为审批制IPO的终结者,或者说审批制会不会到此结束,从目前来看,这个是不可能的,因为新股IPO照样在发,也一直采用审批制,我并认为中国股市就会立马全面进入注册制,而且也没有这样的基础。

1、我们先普及下注册制与审批制的区别

注册制:是指发行人在准备发行证券时,必须将依法公开的各种资料完整、真实、准确地向证券主管机关呈报并申请注册,作形式审查。至于发行人营业性质,发行人财力、素质及发展前景,发行数量与价格等实质条件均不作为发行审核要件。不作出价值判断,申报文件提交后,经过法定期间,主管机关若无异议,申请即自动生效。

核准制:是指发行人在发行股票时,不仅要充分公开企业的真实状况,而且还必须符合有关法律和证券管理机关规定的必备条件,还对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条件进行实质审核,主要是欧洲和中国常见上市方式。

可以看出注册制与核准制的主要区分在于审核机关是否对公司的价值作出判断,注册制主要证监会形式审核,中介机构实质性审核;核准制是中介机构和证监会分担实质性审核职责。但注册制对法规制度的要求很高,还主张事后控制。

2、中国股市注册制要走的路还很远,不会一蹴而就,可能会参考台湾股市经验。

回眸海峡对岸的台湾股市历时18年终于从核准制完成注册制蜕变的历史。当时无论是从股市投机文化、投资者构成、法律传统等角度,和今天的大陆都很相似,台湾股市的注册制改革对A股是很好的镜鉴。

进入80年代后,台湾证券市场较成立之初发生了显著变化,30多年发展也暴露证券业和证券法制的诸多深层次问题。1983年台湾当局对《证券交易法》进行了重大修改,其中最重要的改进之一就是引进了发行审核注册制,台湾证券发行制度既可以采取注册制,也可以采取核准制,具体执行制度由主管机关决定。

2006年1月11日台湾当局再次修订了《证券交易法》,其中有关股票发行审核的第22条规定,“有价证券之募集及发行,除政府债券或经主管机关核定之其它有价证券外,非向主管机关申报生效后,不得为之。”台湾地区的股票发行审核制度已经由1983年以来的并行制度全面过渡到注册制。

台湾当局之所以将核准注册并行制度全面过渡到注册制,在于台湾证券市场的法律法规经过多次修订已经相当完善,证券发行方、发行中介机构、投资者以及监管机构也积累了充足的证券市场经验。台湾证券市场从1960年成立至2006年走过了46年历程,在此期间建立了《证券交易法》及其系列法律法规, 并经过了多次完善。

市场表现:在标准制与注册制并行期间,台湾加权指数从1983年初的400多点涨到1984年初的700多点,在1986年之后更是一路上扬开启了一轮超级牛市,1990年最高甚至涨到12495.34点。

由图可以看到,台湾股市在标准制与注册制并行将近14年的时间。

对于即将以注册制上市的科创板,从时间表上看,2019年上半年在上海交易所设置的科创板将提前实行注册制,科创板将设立并试点注册制,从长远来看是促进产业升级转型的有力举措,有利于新经济的促进发展。科创板将成为未来推行注册制的试验田,中国股市过度到全面注册制需要很长的时间,尤其的体制建设及法律法规的完善。

我是跑赢大盘的王者,欢迎大家热评,如果对您的交易有帮助,认可我的回答,点赞并关注是最大的支持。

新的证券法实施注册制?

2020年3月,新修订的《证券法》正式实施,其主要修订的内容就是实施注册制。之前实行核准制,上市公司需要证监会的核准,门槛比较高。而注册制是国际通用的IPO制度,因此,在新的制度下,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上市。目前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超过3500家,未来超过10000家也是有可能的。如此众多的公司,普通的中小投资者,如何选择企业投资,对是否能够盈利非常重要。根据笔者的实战经验,建议如下。

第一、如果投资者完全没有能力分析企业和行业基本面,则建议投资者避免买入个股,可以直接投资指数基金,建议上证50EFT,沪深300ETF指数基金。买入这样的指数基金,相当于买入一篮子优质公司的股票。

第二、如果投资者经过学习,有能力分析企业和行业基本面的,则建议:

1、选择行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往往是各行业中的知名企业,其产品和服务都为大众所熟悉,投资者本人甚至都有着良好的体验。这样的企业,大概率在今后较长时间的经营中,还会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选择净资产收益率高的企业。净资产收益率ROE,是衡量一个企业获利的能力。超级优质企业的长期ROE可以达到30%以上,这样的企业凤毛麟角。笔者建议中小投资者选择长期5-10年ROE达到15%-20%的上市企业。

3、选择经营现金流净额为正的企业。现金流需要真正有现金流入企业才能计入账目,所以不容易作假。现金流中最重要的经营现金流,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如果经营现金流净额长期大于净利润的上市公司,取得的利润大概率是真金白银。

4、选择具有持续高分红的企业。一家企业如果长期多年能够较大比例的分红,说明这是一家能持续产生大量的现金的现金牛公司,是一家经营良好的良心企业。目前,银行的定期一年存款利率大概只有2%多一些,而不少上市公司的分红股息率达到3-5%。买入长期高股息率的上市公司股票,可以得到持续的现金分红。买入这样的公司比较放心。

最后一点,可能从公司财报中找不到,但笔者认为非常重要。投资者一定要选择拥有良好品德和口碑管理层的企业。通常来说,一个企业好不好,企业的高管和管理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不少暴雷的上市公司,就是其控股股东或管理层出现了重大失误甚至是违法行为,让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普通投资者虽无法直接接触企业管理层,但是完全可以从日常公开信息中和各类新闻中,了解企业管理层和主要领导人的口碑。真正有责任心的企业家,是非常在意自己的形象和行为的。如果市场上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经常有一些负面或有争议的的消息,即使如果无法验证,也要忍住不购入,宁可错过,不可买错。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