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电影,每截一张图就是一张摄影作品?
感谢小秘邀请。
这个问题作为非专业认识的我都清楚,画面上提升与现在科技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即便拍摄的导演很菜,可是后期处理也会弥补画面上的不足。
当然光靠后期制作,要是导演没有任何功底也拍不出那种高级的画面。就拿电影《冈仁波齐》,整部影片看似平平淡淡、无声无息,一步一长头,但是你仔细体味发现内在高品质。
另外电影《七十七天》也是光靠电影里面梦幻般的画质就能自我感动!影片的里面令人窒息的风景,太多太多。真得每秒钟就想一副画儿一样。不管是远景中景近景,人物风景山水,这部电影几乎每一帧都可以截屏下来做屏保。要是这部电影截取里的画面,去参加摄影大赛,投稿自然类,评委肯定能够给予给最佳新人或者人气奖项;那些爱好高原的文艺青年们,看到这部电影也会欢欣鼓舞,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你认为娱乐圈活出自我的正能量女艺人有哪些?
30个娱乐圈的女明星谁更美?7组中每次只能选一个,实在太纠结。
文/叶秋臣
写这篇文章的契机,是源于叶秋臣无聊在网上闲逛时看到的一篇文章。
文章很短,最惹人注目的是标题——
娱乐圈最美的她,30位女星争10强,谁是C位?
这是一个很具有火药味的标题,暗藏着浓浓的比较气息。
一直以来,大众审美各异,而哪位女星更美这种引发争论的问题也见过不少。
点开文章,看到了共计7组的投票,每一组少则4位,多则5位,我默默选择过后,打算写一篇文章记录一下当时的心境。
谈不上纠结,但叶秋臣的确是为难了。按理说这无关什么奖项排名,也与什么全球最美脸蛋这些知名的选美比赛毫不相干,但我的心里的确有些纠结,可能是与本人的个性有关。
废话这么多,是因为后续叶秋臣要写的,就是每一组里,我为什么选了那一位女星。
可能会惹来一些非议,但审美如此主观的事情,真的谈不上什么对错。有人单纯看脸,有人喜欢看感觉,有人要伴随着作品一起来衡量。
所以,以下只是我个人的选择,希望不要引战。
第一组:迪丽热巴、关晓彤、杨紫和周冬雨。
这一组叶秋臣选择起来的压力不大,直接杨紫。
她们四位我都见过本人,其中关晓彤和杨紫都见过两次。不可否认的说,选择杨紫是因为某次的颁奖礼上,她的获奖感言。由她的感言,又联想到她主演的《香蜜沉沉烬如霜》,于是便不假思索去选择了。
没有选择迪丽热巴和关晓彤的原因是相似的,因为找不到特别喜欢的代表作。而没有选择周冬雨,是因为对她在电影《喜欢你》里面的表演无感。
选过之后看,发现迪丽热巴票数是最多的,其次才是杨紫。
第二组:刘亦菲、Angelababy、赵丽颖和张韶涵。
这一组我纠结在最后两位,赵丽颖和张韶涵身上。
其实熟悉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是对作品不对人的,即便再不喜欢的演员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也会拍手叫好。
没有选择刘亦菲的原因是虽然她有许多经典的角色,但近些年并没有新的出彩作品呈现,印象始终停留在小龙女和王语嫣,还有白小姐这种更久远的角色上。而杨颖的原因和迪丽热巴与关晓彤相似,没有特别欣赏的代表作。其实选择之前大概就猜到赵丽颖票数会是最高,毕竟与冯绍峰的爱情结晶刚刚诞生,风头正盛,肯定许多人会选择。而张韶涵之前参加《歌手》时给人的印象太深,尤其是那首串烧更是狂刷一波回忆杀,于是我将这票投给了她。
选后再看,赵丽颖遥遥领先,而张韶涵票数垫底。
第三组:刘诗诗、佟丽娅、唐嫣和杨幂。
这一组也很难抉择,但最终我选择了杨幂,只是因为印象中近期有作品且热度比较高的,只有她。
第四组:霍思燕、韩雪、贾静雯、刘涛和孙俪。
若是单看脸,我会选贾静雯。
若是看代表角色,我会选孙俪。
但最后我却选择了韩雪,原因是她过去一年在综艺节目中的表现实在太抢眼,尤其是配音海绵宝宝那段至今难忘,还有在《我就是演员》舞台上那一场哭到崩溃的戏始终印象深刻。
这一票我送给了她。
第五组:林志玲、马伊琍、许晴和袁立。
我纠结于林志玲和袁立两人,但最后我选了林志玲。
原因是某个晚会时,她光着脚为某个网红歌手伴舞。说实话,歌手唱得不差,画面也很唯美,只是那一刻看着比较心酸,就为了这一份心酸,投了这一票。
第六组:刘嘉玲、王菲、赵雅芝和章子怡。
选了王菲,但选得很艰难,因为对其余三人的感觉都很相似。
感觉越是接近,这种倾向性越是不够明显,选择越显得无力。
第七组:金星、李思思、倪萍、谢娜和月亮姐姐。
依旧艰难,因为觉得都不错。但最后选择了李思思,因为是同一高中出来的,她是我早几辈的师姐。
其实一个人的投票是无关痛痒的,票数只是表现了相对多数人审美的汇集结果而已,但我每每做这种“谁更美”的选择时,都会纠结,内心的戏比选择的结果都好看。心里明白,个人喜好这件事,还真不是吵吵嘴争论一番就能有改变的。
就像1000个哈姆雷特一样,我们也会选出许多种不同组合的答案。
还是那句话,审美是很主观的。
文/叶秋臣
———————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叶秋臣)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欢迎转发评论—
四行仓库保卫战800壮士面临多少日军?
淞沪会战期间在苏州河沿线的战斗中,打得最好的肯定不是孙元良的第88师,而是德械加美械的税警总团第二支队,少将支队司令兼第4团团长也是位姓孙的抗日名将,他的名字当然叫孙立人,直至重伤才下火线。因为孙立人所部主打的是日本陆军第101师团,而孙元良大部分时间过招的都是日本海军陆战队,两者战力区别很大。
二战爆发前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在严格意义上并不算海军的一个正式兵种,只是各海军舰队或者镇守府的“自建武装”,甚至都没有统一的兵种司令部。但是在中国上海却是个例外,由于海军陆战队在淞沪抗战中“表现较好”,根据1932年10月日本海军发布的《海军特别陆战队令》,驻沪日军被正式升格命名为“日本海军上海特别陆战队”,下辖五个步兵大队和一个炮兵大队,以及若干直属分队。
那么这伙鬼子有多少人马呢?在日本陆军没有开到上海之前,驻沪日军总兵力只有3700余人,且全部为海军部队,包括“上海特别陆战队”的2500余人,以及战前从佐世保镇守府、吴镇守府抽调来的陆战队员1200人。孙元良88师打响第一枪后,泊于黄埔江上的“出云号”凑出200名陆战队员、海军第11战队凑出120名陆战队员,这会鬼子总兵力确实超过了4000之数。
因此根据2500人的总兵力和六个大队的额定编制,很容易计算出上海日军特别陆战队的建制规模,即每个大队兵力在400人左右(下辖三个中队),与陆军满编大队的差距还是蛮大的,但这已经是陆战队的较大建制了,其他如佐世保镇守府的大队级兵力只有300人。了解完这一点,才容易弄清楚四行仓库守军究竟面对了多少鬼子。
淞沪会战期间,日本海军第三舰队所属各驱逐舰战队、水雷战队又拼凑出1500名陆战队员登陆作战,所以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实际参战兵力累计5500多人,差不多顶上一个陆军旅团的样子,统归上海特别陆战队司令官大川内传七少将指挥。要注意,谢晋元率全营撤进四行仓库之时,中国军队的整条战线已经西移,同样,日本陆军各主力师团也追了过去,留下来清理后方的,正是陆军眼里的“二等残废”海军陆战队,所以《八佰》关于日军军种的描绘是有误的。
1937年10月27日凌晨5时,大川内传七少将下令所属部队以“威力搜索”姿态向南推进,清剿中国军队主力撤退后的上海市区,至上午8时占领上海火车北站,这里原是“八佰壮士”所属的88师524团团部,距离四行仓库直线距离只有1500米。日军从北站继续向苏州河一线搜索前进,先头部队是上海特别海军陆战队所属的第2大队,大队长佐野少佐(兵员不多,级别不低)。
《八佰》中的一营长杨瑞符在四行仓库之外的旱桥提前放出了排哨,即所部三连二排,日军第2大队在前进中突遭二排火力奇袭,当场被放倒6人(所以网上诬蔑孤军仅打死一名日军的那都是胡说八道)。大队长佐野没有想到这里还会有中国军队成建制的抵抗,一时被打得有点懵圈,立即招呼鬼子兵撤退,同时联络在另一方向搜索前进的第6大队,企图左右夹击旱桥上的三连二排。
然而该排早已迅速撤进仓库大楼,两路日军会师后却扑了个空,于是这两个大队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小心翼翼前行,于下午2时兵临四行仓库楼下,起初大小鬼子们判断守军至多一个连的兵力,遂立即开始组织攻击,结果遭到猛烈火力打击被迫后撤。下午6时调来两辆装甲车掩护攻击,仓库外面的中国守军由于打不掉装甲车,只好全部撤进楼内,但是楼顶上“八佰”们居高临下狂扔手榴弹,日军招架不住还是退了下去。
所以10月27日四行孤军是以400余人对战鬼子两个大队,并且取得首战胜利,苏州河对岸欢声雷动,观战的市民纷纷高呼口号加油助威,捐赠的食品物品堆积如山。老蒋也接到消息,在当天的日记里写到:“我军残留一团兵力于闸北,以示死守,感动中外心理甚大,且表最诚之敬意”!当夜,日军组织一小队试图偷袭,仍被守军发现而击退。
1937年10月30日,日酋大川少将亲自督战,并调来第12大队和四辆轻战车助战,然而两次总攻仍未得手,普通士兵就不提了,一名叫做田中士陆的曹长被当场击毙,因此三天激战下来,日军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说实话陆战队挺丢人的。当天午夜,谢晋元接到88师副师长冯圣法转来的命令:着于本晚12时通过英租界撤离四行仓库。
综合上述战况可知,理论上围攻四行仓库的日军应有三个大队总兵力超过1200人,但是这么算也是不准确的,战场细节判断需要点专业知识。首先是日军各大队在三个月的淞沪会战中肯定有相当战损,又不能像陆军那样有及时的补充,所以能够保持三分之二的战力就算不错了,那么每大队至多剩下300多人。
其次,日军不可能同时动用三个大队来围困和进攻四行孤军,那有点太贬低鬼子的战斗力了,尽管陆战队的战斗力不及陆军精锐,仍然要强于湖北保安团补充过的88师部队。应该作如下结论:前后共有三个大队累计约1000名日军,分批次在三天内轮番进攻四行仓库,其中的峰值出现在10月27日下午,即第2和第6大队的联手攻击时间,兵力约在600人左右。
以抗战初期中日军队的军事素养和武器装备之对比,四行孤军以400余人能对战600鬼子兵而不落下风,一方面是四行仓库确实易守难攻,另一方面仍然体现出谢晋元、杨瑞符的指挥得当和战士们的英勇顽强,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后人尊敬的。
七十七天女主角是谁?
七十七天女主角是江一燕
江一燕,原名江燕,9月11日,演员。
演艺经历
2006年,签约艾回唱片,发行第一张个人EP《用爱呼吸》。2007年,推出第一张个人专辑《星光电影院》。2008年,因主演爱情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而被观众所熟知。2009年,凭借历史题材影片《南京!南京!》提名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最佳女配角;因主演爱情电影《宝贵的秘密》获得第1届澳门国际电影节金莲花奖最佳女主角提名。
如何看待电影七十七天的男主?
谢邀!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讲,他确实有点“疯”,但是试想一下,当一个人在生活中迷失自我,整天浑浑噩噩,犹如行尸走肉时,他的一个疯狂的举动何尝不是一种解脱和“正常”。
人的一生时间很长,很多人都难免有过迷茫,所不同的是,大多数人在迷茫中继续迷茫,只有少数人不愿被迷茫绑架,用意志甚至用生命对它奋起反抗,尽管人可能会失败!但是他们却活出了真正的自,这些失败又算得了什么呢!
而男主就是这样的人,面对一场近似于赌博的“远征”,他毅然决然的踏上征程,途中和女主经历不少平常人难以经受困难和危险,最后顺利完成心灵的洗礼,这种阅历,足以让他们在有生之年每每回想此事,总能热泪盈眶,感动常在内心,是任何人也无法体会到的喜悦和快乐!
那么,有了这些,你还会说他“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