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大莫过于心死,哀大莫过于心死

天美资源网

哀大莫过于心死,哀大莫过于心死?

哀大莫过于心死,是指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心已成死灰的意思。说明一个人悲伤到一定的程度,这种最大的程度就是心如死灰,他对一切都不在乎了。

假如你是一个快要被灭亡的国家的将军?

其实,这个问题历史上早就有人交出了满意的答卷,那就是西辽开国皇帝耶律大石。

哀大莫过于心死,哀大莫过于心死

辽末天祚帝昏庸无道,把朝政搞得乱七八糟,辽国上下怨声载道,但也拿这个昏君无可奈何。

后来,在金、宋联军攻击之下,辽国都城被破,天祚帝出逃,当时的名将耶律大石挺身非而出,与群臣商量后立另一位皇室宗亲耶律淳为帝,这耶律淳是天祚帝的堂叔,算得上是当时身份最尊贵的皇亲之一。

从耶律大石的选择可以看出,他虽然忠于国家和民族,但未必对皇帝个人极度尽忠,必要的时候他是可以拥立新主的。

耶律大石等人拥立耶律淳,建立在了北辽,但天祚帝仍然健在。

后来,耶律淳病死,其妻萧氏摄政,眼看着北辽政权也快撑不下去了,耶律大石又带兵投奔天祚帝,天祚帝倒是没有计较他另立新王的事情,接纳了他。

但天祚帝是个得过且过的昏君,当耶律大石劝他出兵抗击金军时,天祚帝一口回绝了。

眼看大辽已经走到穷途末路,耶律大石一咬牙,干脆再次领兵出走,自立为王,联合了西夏、南宋等一起抗击金国。

不过,随着金军势力越来越大,耶律大石的抗争没有挽救辽国国运,他索性带兵西征,在叶密立(新疆额敏河一带)称帝,后来又一路打到中亚地区,在此建立了西辽。

耶律大石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死战报国是一种尽忠方式,留存实力、传承火种又是另一种尽忠方式,正如谭嗣同所说“去留肝胆两昆仑”,无论是走是留,有益于国家民族的,都是永垂不朽的英雄。

而国家和民族的传承,既需要那些能够在关键时刻流血牺牲者,比如戊戌六君子的从容就义,又需要那些忍辱负重、承受压力,能够为民族复兴、国家兴盛而四处奔忙、奉献一生的能人志士。

二者没有优劣,往往也不是个人的随意选择,而是有着形势、环境的当然之义。

有的人必须血战到底,而有的人则须负重前行。

心伤莫过于心死什么意思?

心死"指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 "伤心莫过于心死" 就是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情沮丧、意志消沉到不能自拔. “伤心莫过于心死”的“心死”是一种封闭似的自恋情结达于极点的心理状态. 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伤心到了底绝对没有眼泪了

人死莫大于心哀?

原题有误,应为“哀莫大于心死”,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心死指的是心像死灰的灰烬,哀莫大于心死,指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近义词是心灰意冷、心如死灰,反义词是发愤图强。庄子认为心死比人死更可悲更可怕。

默哀大于心死的意思是什么?

属于汉语成语,语出自《庄子·田子方》:“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在我国古代是指最悲哀的莫过于没有思想或失去自由的思想,这比人死了还悲哀。现代汉语里意思是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形容悲哀的程度比心死还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