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是哪个国家发明的,乒乓球是怎么做出来的?
直接来看流水线啊!一个乒乓球,得是两个塑料片做上 4 个月。
查到资料说 00 年之前的乒乓球规格是 38 毫米直径,之后小球改大球了,现在用的乒乓球直径都是 40 毫米,重量控制在 2.760~2.769 克。
制作原料
乒乓球的原料是一种直径 44 毫米,厚度 0.8 毫米的合成树脂小圆片。日本人也管这种东西叫「赛璐璐」,就是音译的 Celluloid Nitrate,日本早期的动画片也叫赛璐璐动画,就因为一开始的手绘底片也是用赛璐璐这种合成树脂的材料。
另外,制作乒乓球的这种「赛璐璐」是一种硝化纤维塑料,因为含硝酸根所以遇明火和高热是易燃的,熊孩子不要玩火烧乒乓球啊,烧起来很吓人的...
厚度检测
在制作乒乓球之前,对塑料片进行厚度检测,符合标准的才能开始制作。
接着工厂会调制浓度为 40% 的酒精溶液,再把塑料片倒进去浸泡软化十天,这样等塑造成形的时候塑料片会延展得更均匀。之后用水清洗表面后再放置一天,这样的赛璐璐片就可以用于加工乒乓球啦~
压出半球
下图的金属模具下面是一个半球形的表面,上面有一个活塞加压,工人把塑料小圆片放进去,机器一边加压,一边浸入 93℃ 的热水中。
反复加压
加压做半球的过程是需要机器反复操作的,如果一步加压到位,会导致塑料片各部分的厚度不均匀,最后再用清水冷却。
不同阶段
一顶原谅帽就做好了...加工后的半球内壁厚度会从 0.8 毫米变成 0.5 毫米。
切削边缘
加压制作好的半球落到自动车床上,车刀就主动去切除半球多出来的 2 毫米毛边了。
接下来要进行厚度筛选,工人会用传感器测试每个半球的内壁厚度。即便用的是同样的材料和同样的延展过程,成型厚度也会有不一致,对乒乓球来说厚度的检测尤为严格,最后会按照 0.01 毫米的差异分成 14 组,分类后用于「两两合一」。
缩小边缘
筛选分组后厚度接近的两个半球,其中一个要被放入模具加热到 60℃,机器会稍微加压让这个半球的边缘变小。
手动扣合
将它的好 cp 盖上去,左一半,右一半,你是我的另一半...
自动上胶
机器从接合的侧边自动注入胶水,由于毛细效应,胶水会自动渗入缝隙,把两半的赛璐璐粘合到一起。
这种胶水是专门针对赛璐璐研制的,所以不会黏到金属上。
自动脱模
脱模后的乒乓球原型,接下来还需要进行干燥处理。得统一放置在 40℃ 的环境温度下干燥 60 天,才能让胶水完全干燥以防兵乓球变形。
初次研磨
干燥好的乒乓球接下来要进行研磨处理,研磨机里倒进研磨粉后,能把整个乒乓球的边缘摩擦的光滑很多,研磨之后才能进行最重要的「圆球处理」。
加热成型
把边缘还没完全抹平的球体塞入模具中,模具上布满了 22 个直径为 0.3 毫米的舒压孔,接着送入 380℃ 的烘箱加热。乒乓球内部的空气受热膨胀后,球体表面会完全贴合球形模具,从而抹平缝隙,形成光滑的圆球。
乒乓球在烤箱中还得按照 380℃—120℃—90℃ 的顺序缓慢降低温度,最后再淋水彻底冷却后进行第二次研磨,这次放的不再是研磨粉,而是研磨石,按照球的重量设定打磨时间,从而获得符合标准重量的乒乓球。到这里一个乒乓球就完成了,但还没完呢!检测是重中之重。
透光检查
工人在灯光下检查接缝是否均匀,有无损伤,从而对球进行分级。
重心检查
经过透视筛选的乒乓球要沿着中缝进行滚落测试,球会朝着自身重心偏移的方向滚动,只有走出合适轨迹的乒乓去才能通过测试。要是像奥运会和世锦赛这种级别的比赛用球,会要求平衡测试的乒乓球是完全笔直行走的。
重量检查
如果这里检查的乒乓球重量超过 2.769 克,就需要退回到研磨那一步,重新研磨到合适的重量规格,当然也得重新做重心检测了。
圆度检查
最后的检查就是看整个乒乓球的圆度是不是符合标准。
印上星数
经过乒乓球检查,自然会分出不同等级,一等品是三颗星的比赛球,其他的就是一颗星的训练球,当然价格分类也是这么来的。这个环节会分类印上星星数量。
印上 logo
最后印上大 logo。
等等!Cast 还有话说
每次看乒乓球的世界级决赛,都是自己人和自己人在决斗...比如王励勤 vs 马琳一场经典的换边打,都能脑补裁判的内心戏:「这什么鬼!球呢?人呢?哦没犯规你们开心就好...诶,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
我是 Cast,学机械设计的好奇各种东西都咋做的?我来带你看个究竟!校对:江小丧、王叉叉
文中 Gif 截取自:红双喜乒乓球制作流水线和日本 The Science Channel 频道的 THE MAKING 视频(130)《ピンポン球ができるまで》
中国最先开始的是乒乓球还是足球?
根据考古发现和研究,中国在宋朝甚至更早就有足球,当时叫“蹴鞠”,因为北宋官方语言是河南话,所以对应现在的普通话就是足球,也就是说足球是中国发明的。而乒乓球起源于英国,一种说法是从网球🎾引进发明所以叫tabblo tennis(桌上网球),所以说英国发明了乒乓球。不过“乒乓球”一名起源自1900年,因其打击时发出“PingPong”的声音而得名。在中国以“乒乓球”作为它的官方名称。1926年1月,在德国柏林举行了一次国际乒乓球赛,共有9个国家的64名男运动员参加了比赛。
同年12月,国际乒乓球联合会正式成立,并把在伦敦举行的欧洲锦标赛命名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没想到世事轮回,到现在,发明足球的中国成了“乒乓球王国”,而足球成绩羞于启齿;而发明乒乓球的英国却成为足球强国
一开始谁发明了乒乓球游戏?
在1800年美国一个体育用品制造商别出心裁,发明了一种叫做“室内网球”的游戏,想在美国推广,但遭到了冷落。
他不甘心,把它转到伦敦代理商那里,这种游戏便在英国流行起来,人们将餐桌拼在一起,中间拉网对打,因而称之为“桌上网球”。
当时的球用软木或橡胶制作,外裹棉线以防止被拍击坏。几年之后,空心球诞生了,桌上网球开始走向全世界。
伦敦一位叫古德的人把橡胶粘在球拍上,因球拍击球时发出“乒”的声音、球碰桌面时又发出“乓”的声音,英国人称这种游戏为“乒乓”。这是英国人发明乒乓球的说法。
为什么乒乓球裁判大多是外国人?
乒乓球,虽然不是我们发明的,但是在这世界上,没有人乒乓球玩的比我更666.哪怕国际乒联不断的相处各种办法来针对我们,毕竟我们一家独大,确实对于整个乒乓球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我们也配合的开始了“养狼计划”,也正因为我们的强大,乒乓球也收获了大批的球迷的关注。而在国际大赛上,很多球迷也细心的发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乒乓球裁判大多是外国人呢?难道中国没有乒乓球裁判吗?那啥,还请诸君听我往下细细道来。
中国没有乒乓球裁判吗?非也非也,乒乓球被我们称为国球,我们怎么可能没有乒乓球裁判呢?据了解,在2015年的乒乓球世锦赛上,我们就有106名国际级别的裁判人员参与到世锦赛的执法过程中,可是随着比赛的深入,这些裁判却几乎集体的消失了,或许这也是造成球迷认为乒乓球裁判大多是外国人的原因?那我们的裁判员为什么会集体消失了呢?
为什么裁判员要集体消失了,其实这些裁判员也很无奈,因为中国国乒才强大了。根据国际乒联关于“球员和裁判不能来自同一协会”的回避原则,当中国球员大范围杀入复赛之后,几乎场场比赛都有中国国乒球员参与,到了最后阶段,更是变成了内战,所以中国的裁判只能回避,暂时离开裁判的岗位,成为观众。
15年世锦赛上,青岛籍的国际裁判王秀华就曾经说过,中国球员一路风风光光时,中国裁判就会显得落寞,不过她们喜欢这样的落寞,虽然她们短暂的离开了裁判的岗位,但是她们也能够真正的观赏到精彩的比赛,和中国国乒一起分享胜利的喜悦。
是的,这就是原因,中国国乒太强,所以中国裁判员只能回避,而电视转播方面,小组赛虽然有转播,但大多数都是关注中国球员的比赛;进入复赛后,又基本上都是有中国国乒参与的比赛,所以中国的裁判就很少能够有上镜的机会,这也才有了裁判都是外国人的误解。
50年代是哪个国家的运动员发明了长春市攻击打法和弧圈球?
许绍发,男,1945年出生,1977年任乒乓球队教练,1983年任乒乓球男队教练组长,任主教练,副总教练,1985年至1992年任总教练,率队获得12项世界冠军,2枚奥运会金牌,并多次获体育荣誉奖章,1987年获十佳教练,2001年第46届世乒赛期间获得国际乒联颁发的“国际乒联贡献奖”,他是最早使用弧圈打法的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