掬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

天美资源网

掬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

这两句诗出自【唐】于良史的

【原文】《春山夜月》

掬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译文】春山景色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直到夜幕降临也不肯离开,这里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捧起清澈的泉水能映出月亮的倒影,拨弄山花。香气浸透着衣衫。游兴乍起,不在乎归途的远近,要想离开这里,总会吝惜美丽的花草以及这里的花香。远远望见南方寺庙报夜的钟声处,楼台亭阁,远没有春山这里美丽漂亮!

【注释】

春山:又作‘’春来"。

掬:双手捧。

鸣钟:即是钟鸣。

翠微:指山腰晴翠幽深。

【赏析】

此诗是玉良史描写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春山月夜图,从心里流露出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开篇两句写出了全篇之情产生的缘由,写出了‘’多胜事"是‘’赏玩忘归"之因。接下来几句是对‘’多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描述。

诗的开头两句点出,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自己游春只顾迷恋景物,天黑了竟然忘了归去。开头两句提纲挈领,统帅全篇。以下具体展开对‘’多胜事"及‘’赏玩忘归"的描述,诗人举重若轻,毫不费力地写出‘’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承接第二句的‘’夜"与‘’弄花",又与首句的‘’春"相扣,贴切自然。‘’掬水月在手"写泉水清明澄澈,照得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为一体。‘’弄花香满衣"是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襟,将花香与衣香融为一体。使艺术形象虚实相结合,字句上下对偶,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春山夜月》风格清淡闲雅,景物描绘如绘,极富神韵,物我交融,意境鲜明,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全诗紧扣标题,春山的美景,夜色空灵,明月皎洁,写景状物,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表现出诗人对当时美景无比喜爱及心情无比愉悦舒畅。

如意芳霏掬水先生喜欢傅容吗?

《如意芳霏》掬水先生是安王徐平,喜欢傅容。《如意芳霏》中徐平和傅容两人是青梅竹马,两人小时候的关系非常好,徐平成为掬水农夫后还收留傅容做小门童,从剧中可以看出徐平对待傅容的感情是不一样的,看向傅容的眼神中充满了宠爱,所以徐平是喜欢傅容的。

掬水是什么意思?

它的意思指的是双手捧起水来。在唐朝诗人于良史所作的《春山月夜》中就出现掬水月在手这句诗,意思是捧起清澄明澈的泉水,泉水照见月影,好像那一轮明月在自己的手里一般。还有一个成语是掬水留香,指两手捧起无色的液体,留下了香气。

于良史春山多胜事?

(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

(2)“掬水”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致。

(意对即可)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蕴含的哲理?

这句诗体现了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着的,也就是说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条件性这样的哲理。水、月、手、花香、衣服相互联系着。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