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外无物,周敦颐的诚与道的区别

天美资源网

诚外无物,周敦颐的诚与道的区别?

,“诚”在周敦颐学说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 “道”的最高原则, 是圣人的标准, 也是成圣的目标

诚者,圣人之本。“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诚之源 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纯粹至善者也。 故日:“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大哉《易地,性命之源 乎。(《诚上第一》)

诚外无物,周敦颐的诚与道的区别

圣,诚而已矣。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静无而 动有,是正而明达也。五常百行,非诚,非也,邪暗,塞 也。故诚则无事矣。至易而行难。果而确,无难焉。故 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诚下第二》)

。“诚”这一哲学范畴是儒家经典《中庸》提出来的:“诚者,天之道也”,“不诚无物”。“诚”的意思就是真心实意、真实不欺。战国末年,孟子和荀子都讲“诚”,孟子说:“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荀子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荀子·不苟》)。诚的理论至宋代周敦颐而有大的总结,周敦颐说:“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五常百行,非诚非也。”(《通书》)。这就是说,诚是仁义礼智信五常及一切德行的基础,不诚则一切德行皆属虚而无其实。

承认世界有已知一面和未知一面?

诚,在《大学》中即诚意。

《大学》提出“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诚意是修身乃至平天下的基础。

《大学》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是指要了知我们自己的起心动念,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因为不自欺,所以才能够随时自发约束自己,修正自己,而不是需要别人的监督或受到舆论的压迫,才能够做到慎独。

真正做到了慎独,其实独与不独都一样了,时刻都明了本心,不被私欲影响,才能做到止于至善。

那跟中庸的关系呢?

古人讲“庸”的含义等同于“用”,是由内在自然而然驱动的外在行为,影响从自己、家庭乃至全天下。

而内在修为就是“中”,即止于至善,摒除私欲,不偏不倚,像大地承载万物一样无私付出。

所以中庸最高的境界就是做到像天地一样,承载包容万物,所谓“与天地参矣”!

关于以始为终的名人名言?

1、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孔子及其弟子《论语·子路》

译文: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的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2、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曾参《礼记·大学》

译文:世上万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世间万事都有开始和结束,明白了他们的先后秩序,就接近事物的发展规律了。

3、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子思《中庸》

译文:有诚心的人成就自我,而道路是自己找到的。诚心贯穿万物的始与终,没有诚心万物的存在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君子看重诚心。有诚心的人并不是仅限于成就自己,而是以成就万物为己任

影响你一生的书有什么?

要问哪一本书能影响我一生,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它就是《水浒传》。这本书,我从小看到长大,获取了不尽的裨益。下面,小牛就与大家分享一下感受。

一、在我童蒙时候,就经常听到水浒好汉的故事。

小时候,家住在部队家属院。父母和山东老乡们喜欢在一起拉呱,聊起有关老家的故事。军人们天生爱读《水浒传》,讲起鲁智深、林冲来津津有味,我们这些小孩子也都竖起耳朵听。当然,他们更钟意于山东籍的吴用、武松、李逵和阮氏兄弟等人。说起山东好汉,他们如数家珍。我从他们口中了解到,在千里之外的山东,有一座水泊梁山,曾经有许多英雄好汉曾啸聚于此。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都是一等一的大英雄。那时候,一回到在家里,我总是央求爸爸给讲武松打虎,讲智取生辰纲,讲三打祝家庄……久而久之,英雄事迹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烙下深深的印记,使我有了饱览《水浒传》的想法。盼着早点上学,早点认字,早点读书,早点将《水浒传》一览无余。

二、捧起第一本《水浒传》,竖排繁体字的。

上学了,语文书换了一本有一本,字也越学越多,终于能够阅读一篇文章了,后来能读一本书了。小学五年级时,爸爸带回来一本崭新的七十回本《水浒》,不过是一本竖排繁体字的,阅读起来很吃力。借着语文课上学习《石秀探路》的热乎劲,我躺在家里的热炕头上,捧着“天书”硬着头皮看。开始,生字太多,有点看不进去,可是,越看越有新的人物出现,情节越吸引人。我就越来越想看,不觉中从头看到了尾,又再看了第二遍。看得我灵魂出窍,大呼过瘾:原来梁山好汉有这么多,有这么厉害,不看书,怎么能了解这么多呢?那时候,岁数小,但是,好汉们的正义感和英雄精神感染了我。那年冬天,我还学会了山东快书《武松打虎》。

三、那一年评《水浒》,一下子拥有了三个版本的。

上初二那一年,全国开展了一个评水浒的运动,我们也参会听取了一位老师的宣讲。他讲起《水浒传》来,旁征博引,口若悬河,来龙去脉,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这位老师对我的阅读影响非常大,我懵懵懂懂中感到,故事背后还有更多的故事等待探索。爸爸单位里发了三本水浒,一本是七十回本的,一本是百回本的《水浒传》,还有一本是百二十回本的《水浒全传》。这一次,我通读了三本书,把一百单八将的绰号座次与分工都背了下来,还背下来了人物出场时的诗歌与描写片段,而且对原著有了点批评的意识,明白了梁山泊悲剧是由宋江造成的。可能是受宣传的影响,我更喜欢看李逵的故事,因为他不仅重情义,讲义气,而且还反对招安,反对投降。

四、长大后,经常翻看《水浒传》,不断受益。

上大学时,念的是中文系,又与《水浒传》打交道。我渐渐懂得了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历史,要用阶级分析的眼光来分析《水浒传》,要发掘作品中有益的思想和传统文化。走上工作岗位后,我又拾起了那本没头没尾的《水浒》,陷入了沉思:为什么不同时代有那么多的人捧读这本小说,恐怕不止喜欢里面的故事吧?他们也许都关注里面的问题。中国历史中,农村问题农民问题一直是社会的关键问题。梁山好汉们的行动,也算是为解决问题作出的探索。虽然他们最终失败了,但是,他们的奋斗与献身精神值得学习。我也更多地学会了用理性分析的方法阅读《水浒传》,收益匪浅。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中总会遇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每每总有新的收获。我越来越感到,《水浒传》属于历史,也属于现在和将来,是我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让我收益终生。

历史上哪场战役让人叹为观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看看萨沙的文章。

人类历史上第1次火器海战:唐岛之战南宋3000人全歼7万金军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历史上的今天1161年11月16日,南宋海军以3000人打败20倍敌人,全歼7万金军水军,获得了唐岛之战的辉煌胜利。这也是中国海战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火药发射型武器。听萨沙说一说吧。

1141年,南宋同金国签订了“绍兴和议”,向金割地称臣,每年贡绢纳银。

这25万白银也不算少,毕竟南宋财政紧张的时候税收也不过二三百万两而已。

1149年,大名鼎鼎的金国淫王完颜亮杀死金熙宗,自立为帝。

随后他发动南征,试图一举灭掉南宋。

1161年秋天,完颜亮亲自率领60万大军分四路南下。

其中的主攻为两路,一路是完颜亮亲自率领的东路大军。他们从陆路沿着大运河南下,准备从安徽江苏交界处渡过长江,直逼临安。

另外一路则是海上,以浙东道水军都统制苏保衡为主帅,完颜郑家奴为副帅,统帅600艘战舰和7万水兵从山东胶州湾南下,直入杭州湾,攻打南宋首都临安。

这2路中,显然海上的威胁最大。

陆地进攻的金军都必须渡过长江,并非易事。

同时,陆地上的行军速度也较慢。几十万大军,每天走个二三十里也算不错了,不能迅速威胁到南宋核心地区。

海军则不同。

运载7万金国水军的战舰,只需要几天时间就可以杀入杭州湾,直逼南宋首都。

正是认为稳操胜券,完颜亮狂妄地宣称:多则百日,少则1个月,定能灭掉南宋。

而南宋可以使用的海军,实力薄弱,只有大将李宝的部队。

李宝曾经是岳飞部将,骁勇善战,忠义顽强,是一员悍将。

李宝当时担任两浙西路马步军副总管、兼率舰队。

然而,南宋水军主要用于防御长江,海军并不强大。

李宝仅有120艘中小型军舰、水兵不过3000人。

这3000人还不是正规军,而是福建、浙江一带临时招募的弓弩手。

李宝却毫不气馁,他当众折箭为誓,还留下亲笔遗书,安排好自己的后事。

李宝教导部下:破釜沉舟,和金狗决战。我死国生,舍身取义,大丈夫何惧一死。

在李宝的鼓励下,这3000南宋水兵和驾船的水手们,士气如虹,抱定必死决心和金军拼死一搏。

李宝大军从苏州进入大海,沿海岸线北上,首先出兵援助连云港的义军魏胜部。

金军正在围攻连云港,突遭李宝的水兵从侧后攻击,不知虚实,顿时大乱,溃败逃走。

第一仗就获胜,大大坚定了海军官兵的信心。

10月,突然有300多金军汉族士兵赶来投靠。

他们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情报:目前金国水军停靠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唐岛(又名陈家岛,在今胶州湾内),距离李宝大军仅有60里。因风向不对,军舰都暂时下锚驻扎,随时准备南下。

他们又介绍:金军人数虽多,军舰高达600多艘,士气却非常低落。驾船的水兵多是临时抓来的沿海汉族渔民,被打骂虐待,颇有逃亡现象。至于军舰上的7万步兵,清一色是北方人,平时几乎没有受过海上训练。最近海上风大,官兵又畏惧完颜亮的命令不敢上岸,晕船极为严重。平时他们都倒卧在船舱内休息。可是,金军水军毕竟势力强大,也颇有一些通晓水战的精锐士兵,还是很不好对付的。

得到情报以后,李宝判断形势,认为必须立即出击奇袭。

金军水军非常强大,如果完成准备大举南下,120艘南宋军舰很难挡住600艘敌舰。

不过,金军因为非作歹,淫掠当地民众,受到汉族百姓切齿痛恨,得不到一点情报。他们甚至不知道李宝的舰队在哪里。

此时的金军,做梦也不会想到南宋海军竟然敢偷袭,就是奇袭的绝好机会。

于是,李宝力排众议,果断下令出击。

11月16日,李宝大军顺风北上,全速前进。

当李宝舰队靠近金军舰队时,甲板上的汉族水手很快发现。

不过,这些水手并没有告知金军军官,反而纷纷偷偷跳海逃走,另一些则串联起来,拿起武器,准备战场起义。

李宝见金军战舰密集的靠在一起,毫无戒备,大喜过望,命令全面进攻。

一时间,120艘南宋战舰猛烈发射火箭。

这种火箭是弓箭上加装火箭发射筒,点燃引信即可向前快速飞行。火箭顶部则有易燃物,发射前点燃。

火箭最大的特点是射程远,高达数百米,远超过弓弩。

但火箭也有自己的缺点,精度很差,容易受风的影响乱飞,只能攻击大型目标。

一时间,无数火箭射向金军停泊的军舰。

金军军舰都是木制帆船,船身和布制船帆很容易着火。

无数火箭射过去,迅速点燃船帆锁具,燃起熊熊大火。

此时,金军才发现遭遇袭击,大吃一惊。

主将苏保衡急忙命令:所有军舰起锚迎战!

可惜,金军军舰一半已经着火,汉族水手多以跳水逃走,船只无人操作,陷入一片混乱。

惊慌间,勉强起锚的金军军舰又互相碰撞,乱成一团。

李宝见金军舰队陷入混乱,立即命令靠近敌舰发动总攻。

一时间,3000弓弩手对准敌舰连续发射弩箭和火箭,杀的金军人仰马翻。

激战后,金军只剩下不到百艘军舰没有起火。在苏保衡命令下,这些军舰负隅顽抗,以弓箭猛烈还击。

此时李宝判断金军已经濒于崩溃,必须给予最后统计。

南宋军舰猛烈撞击敌舰,继而水兵勇敢的跳上甲板同金军肉搏。

南宋水兵跳上金军军舰时,一些汉族水兵纷纷战场起义,加入斩杀金军行列。

金军全军崩溃,军官以无法控制士兵。

主帅苏保衡见势不妙,只身跳海逃走。

几小时后,战斗结束。

金军600艘军舰全毁,7万水军除起义的以外,全军覆没,另有3000人被俘。

副主帅完颜郑家奴等六名高级将领,都被杀死。

600艘军舰上的大火,整整少了4天才熄灭。

由此,3000南宋海军战胜了20倍敌军,获得唐岛之战辉煌的胜利。

除了南宋海军官兵的英勇以外,火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很多人认为,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使用火药兵器进行的海战。

这个萨沙不敢苟同,但至少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

金军海军被全歼,大大动摇了金军的士气,也使得完颜亮多路合围战略破产。

此战后刚刚1个月,完颜亮又在在采石之战中,被书生虞允文打成惨败。

恼怒的完颜亮滥杀部下出气,被金军兵变杀死。

由此,金国停止南侵,狼狈北逃,结束了对南宋最后一次大规模入侵。

从此以后,金国再也没有实力吃掉南宋了。

这一仗,维持了南宋70年的稳定。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