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多瑙河赏析,蓝色的多瑙河里的乐器有哪些?
你说的是圆舞曲的话,挺多的大概有以下几种乐器(根据《蓝色多瑙河》):长号、圆号、大号、长笛、短笛、单簧管、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倍大提琴(贝司)、竖琴、巴松管、军鼓(不确定但是声音很像)、定音鼓。
表示我是查的。。蓝色的多瑙河听后感?
听的时候,闭上眼睛,躺在椅子上。。。。。。随着轻快的旋律,万物复苏,我看到一座小村庄在雾色中若隐若现。太阳徐徐升起,公鸡啼鸣,唤醒了村庄,唤醒了村民。美丽温柔的少女来到河边洗衣;妇女们升起了炊烟;小伙子们喂马;孩子们唱起了动听的歌谣,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蓝蓝的多瑙河在欢笑,自己仿佛真的身置横穿欧洲大陆的多瑙河畔,每年元旦受到世界所有音乐爱好者关注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必演奏这首被誉为奥地利第二国歌的《蓝色多瑙河》,且配有象模象样的芭蕾舞,那舞者无论男女,身材之漂亮,舞姿之美妙,真是无以伦比。只不过,舞者们不是在舞台表演,而是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或茵茵草地上,她们是那样的漫不经心和自由自在,真让人觉得她们不是在表演,而是在自我欣赏与陶醉。也不知道,她们是如何与金色大厅里的乐队进行配合的。宫殿也许有音响设备,而草地上呢?维也纳金色大厅新年音乐会是向全球直播,舞与乐在不同空间配合得如此天衣无缝,真是一绝。一条河,不知每年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要流淌多少次,尤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流得最惹人注目与酣畅淋漓。此河在不同指挥手上,流淌的速度与散发的气息,细细分辨还是有区别的。日本的小泽征尔指挥棒下的“多瑙河”,流得轻盈而又随意,那荡起的涟漪极其生动;法国的马泽尔指挥棒下的“多瑙河”色彩真好,蓝色基调上有暗红有金黄有青紫,扑朔迷离得很;印度的祖宾·梅塔指挥棒下的“多瑙河”又是另外一番景象,它洒脱、放纵,漫漶,直奔天边……。同一首乐曲,不同的演译就有不同的艺术效果,这就是音乐的魅力。从我音箱里奔腾出来的“多瑙河”不知在何时在何地谁人指挥哪个乐队演奏的,河的流速、色彩、性格好像都不是特别突出,只是有那么点意思罢了——这是一条欧洲的多瑙河,且是蓝色的。 音乐绵绵不断,我又看到村民们开始了各自的工作:工厂里,男男女女正在共同劳作;学堂里,孩子们正在认真地学习;街道旁,老人们坐在一块儿谈笑风生;教学里,虔诚的教徒唱起了美妙的圣歌。 激昂的乐声响起,各种各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幅动人的图案。人们纷纷划着小船,哼着小曲儿,荡漾在多瑙河上,惊起了河畔的水鸟,鸣叫着飞向河的尽头,人们的欢笑却久久地在多瑙河上围绕! 《蓝色多瑙河》那充满激情和浪漫的旋律一直令我充满遐想:多瑙河这个激起无数艺术家灵感,孕育了欧洲深厚文明的河流有着多么神奇的色彩,走过沿河那些充满浪漫情调的民族地域,看过那些历经沧桑风雨的名城,能找到的或许只是些美丽多瑙河那稍总即逝的侧影;能听到的是《蓝色多瑙河》那迷人旋律的回荡乐声。 《蓝色多瑙河》的引子,犹如朦胧晨曦;清晨多瑙河渐渐从睡梦中苏醒,顿时大地一片灿烂。接下来的5支圆舞曲,时而如磷光闪烁,清秀绮丽,时而似水声潺潺,晶莹剔透;时而像碧波荡漾,明澈沁心;时而如浪花飞溅,欢腾雀跃;时而又似怒涛拍岸,雄浑壮阔。啊,这条欧洲的母亲河时时刻刻流淌在人们心间。它幽蓝、清澈、舒缓、温婉、激越,轻轻地抚慰着人们的心灵,激发着人们亲近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像多瑙河一样永远奔腾不息。正因如此,《蓝色多瑙河》,成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必奏的曲目。约翰·斯特劳斯的名字也随着《蓝色多瑙河》的流淌不息,成为人们心中一个永恒的记忆。蓝色的多瑙河水已随着每个新年的第一声钟响流进了每一个热爱音乐的人的心中。 音乐缓缓地消失,但我的脑海里的仍浮现着蓝蓝的梦幻。人们向往的、憧憬的不正是这种和平、美好、幸福的生活吗?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你知道吗?
作于1866年。当时,小约翰·施特劳斯任维也纳宫廷舞会指挥。维也纳男声合唱协会的指挥赫尔贝克约请小约翰·施特劳斯为他的合唱队写一首合唱曲。这时的小约翰·施特劳斯虽已创作出数百首圆舞曲,但还没有创作过声乐作品。这首合唱曲的歌词是他请诗人哥涅尔特创作的。 1867年,这部作品在维也纳首演。因为当时的维也纳在普鲁士的围攻之下,人们正处于悲观、失望之中,因此作品也遭到不幸,首演失败。直到1868年二月,小约翰·施特劳斯住在维也纳郊区离多瑙河不远的布勒泰街五十四号时,把这部合唱曲改为管弦乐曲,在其中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并命名为《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这部乐曲同年在巴黎公演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仅仅几个月之后,这部作品就得以在美国公演。顷刻间,这首圆舞曲传遍了世界各大城市,后来竟成为作者最重要的代表作品。直至今日,这首乐曲仍然深受世界人民喜爱。在每年元旦维也纳举行的“新年音乐会”上,本曲甚至成了保留曲目。 乐曲由序奏、五个圆舞曲和尾声组成: 序奏开始时,小提琴在A大调上奏出徐缓的震音,好象是多瑙河的水波在轻柔地翻动。 在这个背景上,圆号吹奏出这首乐曲最重要的一个动机,它象征着黎明的到来。 第一圆舞曲描写了在多瑙河畔,陶醉在大自然中的人们翩翩起舞时的情景(片段1)。 第二圆舞曲首先在D大调上出现, 巧妙而富于变化的第二圆舞曲描写了南阿尔卑斯山下的小姑娘们,穿着鹅绒舞裙在欢快地跳舞(片段2);突然乐曲转为降B大调,富于变化的色彩显得格外动人(片段3)。 第三圆舞曲属歌唱性旋律,这段音乐采用了切分节奏,给人以亲切新颖的感觉(片段4)。 第四圆舞曲在开始时节奏比较自由,琶音上行的旋律美妙得连作曲家本人也很得意,仿佛春意盎然,沁人心脾(片段5)。 第五圆舞曲是第四圆舞曲音乐情绪的继续和发展,只是转到A大调上。 起伏、波浪式的旋律使人联想到在多瑙河上无忧无虑地荡舟时的情景(片段6)。接下去的部分,是全曲的高潮和结尾。乐曲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合唱型结尾,接在第五圆舞曲之后,很短。另一种是管弦乐曲结尾,较长,依次再现了第三圆舞曲、第四圆舞曲及第一圆舞曲的主题,最后结束在疾风骤雨式的狂欢气氛之中。
是否属于现代音乐?
不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1866年被创作出来的管弦乐曲
苏联歌曲多瑙河之歌?
《多瑙河之波》 E.多尔玛托夫斯基 作词
苏联歌曲 H.伊凡诺维奇 作曲 林蔡冰 译配
蓝色的多瑙河深又长,为保卫祖国我到过这地方.
在月光下听不见这歌声,那阵阵轻风吹过水波上.
我看见英雄的苏联儿女,光荣的朋友们优秀战士,他们在伏尔加河打了胜仗,又到多瑙河旁.
姑娘们热情地欢送他们,走上那前进的胜利道路,战士们眼睛象伏尔加河水,闪闪地放出光芒.
我们如今又欢聚在一堂,为怀念多瑙河同声歌唱.
我们在那战火中保卫了多瑙河的自由,捍卫了这地方.
60年发表在《外国名歌200首续编》中苏联人填词的
林蔡冰 译配 《多瑙河之波》、
多瑙河之波 Valurile Dunǎrii
[罗马尼亚]约希夫·伊凡诺维奇 曲
薛 范填词
1、
当太阳升照耀在水面上,
看,白云飞,浪花跳,风儿唱。
2、
啊,多瑙河滚滚流,翻波浪,
在河两岸铺展开好风光。
3、
两岸有山峦啊郁郁苍苍,
两岸的田野啊肥沃宽广,
河面上船儿如行云来往,
怎不叫人心舒畅!
4、
啊,多瑙河河面宽,河流长,
它令人醉,乡土好最难忘!
5、
啊,多瑙河有欢乐,有悲伤,
但你永远流向前,奔远方。
6、
亲爱的河哺育着家乡啊,
幸福的河灌溉着村庄啊,
深情的河和我们在一起,
自由的河纵情欢唱!
7、
蓝天辽阔,阳光明朗,
玫瑰盛开,飘散花香,
果园茂盛,树枝摇摆,
溪流在淙淙响。
8、
景色如画,春意盎然,
阡陌纵横,翠绿金黄,
登上高坡,放眼眺望,
江河浩浩荡荡。
9、
你有多少美丽传说让人们去回想,
你有多少动人歌谣啊千万年传扬,
我祝愿你,蓝色多瑙河永远是年轻,
满载着喜悦也满载着希望,
你流入人们心房。
10、
亲爱的河哺育着家乡啊,
幸福的河灌溉着村庄啊,
深情的河和我们在一起,
自由的河纵情欢唱!
啊,啊,啊,
多瑙河在纵情欢唱!
《多瑙河之波》原是一首罗马尼亚作品。约希夫·伊凡诺维奇(1848—1902)是罗马尼亚作曲家和乐队指挥,曾任伽拉梯和布加勒斯特的军乐队的总监。他的创作有铜管乐曲、进行曲、圆舞曲和民间曲调集成曲,并在1889年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获得过作曲奖。自此以后,他的一些钢琴小品和声乐曲经常出现在欧洲一些国家的社交晚会上。
1880年创作的《多瑙河之波》是伊凡诺维奇最著名、最成功的作品,其流传范围和知名度丝毫不亚于小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
《多瑙河之波》原是一首吹奏乐。它是采用“维也纳大圆舞曲”的曲式——4首圆舞曲加上序奏和尾声构成。这首乐曲后来被改编成钢琴曲和管弦乐曲以及大合唱曲。这首曲子在俄国也流传极广,曾有不少诗人为之填词,最著名的有叶·多尔玛托夫斯基和阿·马希斯托夫,他们都把《多瑙河之波》“俄国化”了,前者提到了苏联红军“二战”时期解放多瑙河沿岸地区,后者把多瑙河与伏尔加河相比。这里采用的是在我国70年代起已经在传唱的歌词版本。
摘自《名歌经典——外国作品卷Ⅲ》P.214
伊奥西波·伊凡诺维奇(Iosib Ivanovici,1845-1902),罗马尼亚作曲家。代表作《多瑙河之波》
《多瑙河之波》是1961年长影译制的由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电影厂摄制的黑白故事片,也是罗马尼亚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在罗马尼亚解放前夕,共产党的地下工作者托玛,为了从敌人手中搞到大批军火,混进了囚犯队,被港务局挑选去充当水手。船长米哈依是个富有爱国心的人,刚刚与安娜新婚典礼,便被敌人将他所驾驶的驳船征用。在托马的影响下,米哈依认清了斗争的道路,托马在米哈依夫妇的协助下,除掉了船上押运军火的德国兵,将驳船上的军火送给了游击队。米哈依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了,托马怀着胜利的信心走向新的战斗,安娜在欢送的人流中深情地注视着托玛...影片中多瑙河两岸美丽的风光,船长米哈依与安娜被战争破坏的婚礼场面,优美动人的主题曲旋律,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多瑙河之波》在1960年的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上获大奖。
这部电影在我国脍炙人口,六、七十年代上映,八十年代复映,也许大家还记得,中央电视台有一期的《综艺大观》节目还放映了托马排水雷的片断,让观众猜这是世界上哪条著名的河流。另外,《多瑙河之波》的黑白摄影具有极高的水准,画面构图十分讲究。
在这部电影中,有一首优美凄婉的爱情主题歌曲,引用了罗马尼亚作曲家约瑟夫-伊万诺维奇的那首家喻户晓、耳熟能详的圆舞曲《多瑙河之波》填词谱写,歌词原文(罗语)是:
罗语原文 中文对照
Valurile Dunarii 多瑙河之波
Barca pe valuri pluteste usor 一只小船在海浪上轻轻漂荡
Dar cine îngîna un cîntec de dor 是谁把一首思念的歌哼唱
Nu, nu e vîntul nici Dunarea nu-i 不,那不是风也不是多瑙河
E lopatarul si cîntecul lui 那是划桨人和他的歌
Gîndul Îl poartA alene un val 浪花慢慢地载着他的思绪
Ca pe o floare de nuferi spre mal 象托着水百合向岸边漂去
Spre fata care-l asteapta oftînd 向那叹息着等待他的姑娘
iar orele trec pe rand 时光在悄悄地流淌
Iar cînd pe cer prima stea va sclipi 当天空第一颗星辰升起
Si cînd luceafarul va atipi 当启明星朦胧迷离
Barca tacuta sub salcii va sta 小船默默地在柳树下停泊
Iar fata îl va-mbratisa 姑娘将他拥抱在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