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安全,村民饮用水距住户多少距离才叫水质安全?
专业人回答专业问题,哈哈,我来答吧。
首先普及一下什么是饮水安全。饮水安全一般是指农村饮水安全,是指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的获得足量、洁净,负担的起的饮用水。饮水安全的四个指标是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程度和用水保证率。
水量达到20-60升,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水点集中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十分钟,供水保证率达95%。
现在通过脱贫攻坚战全国2020年底前农村将全部实现饮水安全。
您的问题是“多少距离是水质安全”,有点难回答吧。
生活中用水你觉得自来水和家里井水哪个更安全?
生活中用水对于自来水来说,我们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它是经过处理,国家检验达到饮用水标准,才供应到我们各家各户,而家里井水来自地下,是否达到什么饮用标准,还不好确定。我们首先看看井水是怎么来的?
上图,地下水一般情况下可分为两层,潜水层和承压地下水,潜水层位于第一个不透水层之上,与我们人类活动的土壤层相通,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形成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是一个自由活动的水面,可以上下浮动,随着大气降水的多少,决定地下水位的高低,当我们打井位于第一个隔水层之上,又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水井2)我们称之为“潜水井”。
潜水井优势地方就是埋藏比较浅,比较容易获取,但缺点是容易受污染,所以这样的井水不适合人类饮用,饮用这样的井水不安全。
上图中第一个不透水层下面还有一层承压地下水,位于两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这层水缺点是埋藏较深,不容易获取,但由于位于第一个隔水层之下,不受潜水影响,也就是人类活动污染的水,被不透水层隔开,所以承压地下水比较洁净,适用人类饮用,是我们最理想的井水。(水井1)
上图,还有的是因为地下存在断层,与地下水相通,地下水乘机沿着断层线上涌,喷出地表,形成泉水,这在地壳活动比较频繁或新生代地层中,断层发育比较好,泉水比较多。这样水质因埋藏比较深,沿途溶解了岩层之中对人类有益的元素,水质比较好,也是我们人类比较安全的饮用水源。
深层承压地下水、泉水都是我们人类最安全的饮用水,我们如何找到安全的地下水,这需要我们人类长期地对我们周边地理事物的认知,才能找到合适的水源,造福我们人类。
新冠病毒2020年底会大规模爆发吗?
最近国内好几个地方出现了本土新增病例,上海、天津、内蒙古满洲里,连武汉、大连也检出了进口冷链食品包装上新冠病毒阳性,重庆外籍员工确诊为无症状感染者……这些信息,都给我们一个感觉:新冠病毒年底是不是又严重了?年底会大规模爆发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以中国目前的抗疫措施,以中国的防控经验,年底绝对不会出现大规模爆发。
首先,对于最近一段时间的疫情,我们应该辩证地看。进入冬季后,低温本身有利于疫情的传播,病毒存活时间也更长,所以,境外疫情最近很糟糕,有些国家甚至直线上升。比如美国,每天新增确诊10多万人,目前累计已经1370多万的确诊。
而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境外输入防控应该说是很好的,每天增加的也只有一二十例。而最近十天,天津、上海、内蒙古满洲里是出现了几例本土确诊病例,但是通过溯源发现,其实很多还是间接来自境外。比如上海和天津的病例溯源都指向北美的猪头,以及航空集装器。而满洲里的病例,则与俄罗斯的病毒株同源;而前天重庆的外籍员工确诊,也是韩国籍,而且是在韩国机场确诊。
其次,从本次疫情的防控速度看,可谓神速,而且效果非常好,没有造成扩散。上海确诊1例来自浦东医院后,马上对浦东医院4015人进行隔离检测,随后还对浦东机场货运区相关人员检测,涉及17000多人,事实证明,精准锁定防控人群,上海没有封城,照样取得了胜利,连续好几天没有本土新增。
而同样天津滨海新区、内蒙古满洲里以及重庆都是如此,都在第一时间最快响应。比如重庆的病例,本是重庆的韩国籍员工到了韩国确诊,但是他确实在重庆停留,所以,川渝两地马上排查密切接触者,到29日9点,已经采样3283人,已经出结果2674人,所幸都是阴性。
最后,从疫情防控经验来看,我们国家经历了11个月的摸索,已经形成了独到的经验。在国家联防联控的指导思路下,迎战了五一、暑假、开学、十一国庆大长假等的考验。国庆期间,8天6.37亿人次的出行,都没有造成任何大的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所以在接下来的春运中,我们相信,在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吴尊友、张文宏等众多专家的带领下,必然能渡过难关,根本不会造成疫情的大爆发。
而至于农村和城市,哪里安全?从目前的情况看,做好个人防护,都是非常安全的!
开车走高速和国道哪个安全?
没有绝对安全的路,高速和国道都一样。国道能见到违章闯红灯的车,高速上能碰到龟速逆行的车,无论在哪种道路上都会存在这样的情况,而安全并不是道路决定的,而是驾驶员决定的。
国道和高速各有区别,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车速的限制,在高速最高限速是120km/h,而在国道上行驶一般是60-80km/h。
很多人都觉得高速比国道还要安全,毕竟路面比较宽,而且没有红绿灯或者行人等障碍物,完全不用担心在行驶过程中突然从路边跑出一辆车或者一个人,甚至是其他宠物,一不注意就容易发生车祸。
其实这样的说法也正确,在国道上行驶,到处都会设置红绿灯,限速区域,还要注意是否有行人违法横穿马路,不确定的因素非常的多,而且如果你不熟悉一个地方的话,走国道估计驾驶证的12分都不够扣。
当然并不是说走高速就安全,在高速上行驶,虽然少了很多不确定的情况,不用担心各种跑出来的障碍或者红绿灯。但高速行驶的危险不会小于国道,高速上的车速一般都非常地快,平均在100km/h以上,一旦出现意外,那么导致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况且经常都能在高速上发现很多龟速车,占据这快车道行驶,而后方车辆在高速行驶的过程中,反应时间往往只有一两秒,如果无法及时躲避,那么就会造成追尾。
总之,开车上路并没有绝对安全的道路,无论是走高速还是走国道,过路口总喜欢闯黄灯,跑高速总喜欢龟速或者超速行驶,如果都不遵守交通规则,那再好的车技,最宽的道路都会出现事故。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汽车俱乐部旗下组织!有汽车大V答疑解惑,车主危难时刻紧急救助等,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
是不是所有人经核酸检测呈阴性后?
核酸检测阳性等于确诊了新冠肺炎吗?核酸检测阴性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
显然并没有那么简单。
两者不能划等号。
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副主任施国庆解释说:
如果核酸检测阳性,表明感染了新冠肺炎病毒,其中,如果有些人出现了临床症状,比如发热咳嗽等,结合流行病学史,可以诊断为确诊病例;或者,CT影像学的检查,发现影像学的改变,我们也可以诊断为确诊病例。
对那些既没有临床表现也没有CT影像学改变,单纯核酸检测为阳性的人,我们称为无症状的感染者,两者是有区别的。
无症状感染者,注意这两点:
(1)需要集中隔离14天,原则上集中隔离满14天且两次连续标本核酸检测阴性者(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解除隔离;如果核酸检测仍为阳性者,则继续隔离医学观察。
(2)隔离医学观察期间如出现临床表现,要及时转归为确诊病例,进行规范治疗。
另外,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也要进行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很多人做完核酸检测呈阴性,以为就绝对安全了,回家之后该聚餐聚餐,该逛街逛街。
其实不应该这样,核酸检测阴性依旧有被感染的可能。
在今年2-3月份的新冠肺炎的暴发期,各地确实也出现不少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假阴性”的病例。
产生假阴性的原因,主要有四种:
(1)检测样本的质量差,比如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标本是咽部拭子,如果被检测的人,咽部病毒量较少或极低等原因,就难以检测到。包括医护人员的检测手法都会影响取样的质量,从而影响检测的结果。
(2)样本收集的过早或过晚。
(3)没有正确的采集、保存、运输和处理样本。
(4)技术和试剂本身存在的原因,如试剂灵敏度、准确度、病毒变异、PCR抑制等。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解释:前段时间观察到的有一些病人,检测阴性以后再次出现阳性,和我们现在首次检测阴性,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前者可以理解成:一个人感染病毒以后,他的免疫力会清除病毒,使得体内病毒含量降低。这个时候我们采样,就有可能采不着,这不代表病毒完全清除了。
如果大部分人如果感染是在早期,他身体免疫力还没有发挥作用,应该说(如果)查出来是阴性的,那么他是阴性的可能性非常大,像造成“假阴性”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
所以目前大家无需过于担心。当然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做核酸检测取样时,有些人会有轻微的不适,一般是可以忍受的。
如果要做核酸检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检测前无禁水禁食要求。
2. 被检测者要戴口罩,同时准备一个备用口罩。
3. 一定要保持人际1米以上距离,勿拥挤。
4. 接受咽拭子采样时,将口罩取下折叠封装在塑料袋里放入口袋中。
5. 采集完样品后立即洗手或用免洗酒精擦拭双手,戴上备用口罩。
6. 将废弃口罩投入指定医用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