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莲为什么会嫁给武大郎,历史上武松和潘金莲成亲了没有?
没有,首先历史上的潘金莲与武大郎并非今天水浒传中的那样。武大郎在历史上原名武值,是附近有名的才子,并且身高并不矮,换算成现在的身高据考证也足足有1.72米。要知道在物质匮乏的古代,1.72已经算是大高个了,更何况在现代,1.72其实也有很多人达不到。
武值是一个教书先生,在宋朝文人墨客是很有身份的。潘金莲也是贤妻良母,她与武值育有好几子,可以用恩爱有加来形容他们一点不为过。然而水浒传的出现,武值与潘金莲这对佳人成了最大的受害者真的替他们惋惜。有了这些铺垫,在那个注重贞洁的古代,武松与潘金莲成亲自然是最不可能发生的事。
仅仅是因为西门庆比武大郎长得帅吗?
当然不仅仅是!
西门庆和潘金莲之间的好事终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更是一个牵扯到心理学的复杂过程。
我们以98版《水浒传》中的演绎桥段为例,对此作出说明:
在王婆的精心安排下,西门庆终于有了和潘金莲独处的机会。可独处的意义在于交流,交流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拉近关系,可这孤男寡女之间的对话该如何开始呢?
我们来看西门庆的操作:
敢问娘子青春多少?
潘金莲低头回应:
回大官人,奴家虚度二十三!
西门庆主动问及年龄,目的何在?
你可以将两人之间的对话想象成网络聊天,陌生男女之间的对话,一般都会有固定的开始模式。比如,你是哪里人;比如,你是什么职业;再比如,你多大了!现在,两人就在彼此对面,问及职业和住址已经没有意义,只能以“年龄”开始这场对话。
注意,伴随着这句问话,西门庆才得以慢慢起身,慢慢靠近了潘金莲。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句等同“废话”的问话,西门庆想要靠近潘金莲该有多么尴尬!
另外,我们再来注意一下潘金莲对自己年龄的界定——“虚度”,年龄增长亦有自谦,中华语言,真真就是博大精深!
边靠近潘金莲,西门庆边主动给出了自己的年龄:
小人痴长五岁!
还是那句话,这个时候的年龄压根就不重要,但作用却极为关键,那就是顺利推进对话,避免独处的尴尬。
可成功靠近潘金莲以后,西门庆又该找什么理由继续对话?总不能老是揪住年龄不放吧?别着急,我们来看西门庆接下来的一句话:
为什么不坐下说啊!
但凡有点内容的对话,不管发生在官场、职场还是商场,总会有“茶”出现。注意,这杯茶绝非简单的礼数和客套,更是用以填充对话空挡、避免冷场尴尬的有效工具。
对方的问题不好回答的时候,请对方喝茶啊;两人的观点出现分歧的时候,请对方喝茶啊;对话进行不下去就要冷场的时候,请对方喝茶啊;西门庆这句“为何不坐下说”,就是这样一杯避免尴尬,推进对话的“茶”。
行了,距离拉近了,氛围融洽了,潘金莲回了一句:
官人将天比地,奴家不敢消受!
千百年来,女人面对有钱人的自惭形秽似乎从未改变过;当然,面对有钱人,也有不卑不亢的理性女人,但她们绝对不会出现面对“屌丝”时的高傲和冷漠。
所以,不要怪女人现实,惯性如此,文化使然!
有了潘金莲的这句话,西门庆就具备了居高临下的姿态,基本掌握了对话的主动权。注意,这是一个铺垫,为西门庆接下来替潘金莲抱屈奠定了基础。
我们继续往下看:
敢问娘子夫家何人哪?
西门庆开始直奔潘金莲的痛处和软肋而去,这是击溃对方心理防线最为便捷的方式。注意了,此时的潘金莲出现了迟疑、为难的表情,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丈夫较之面前的西门庆,远远不如。
艰难给出“炊饼武大郎”的名字后,西门庆赶紧追上了一句:
屈呀!小人为娘子叫屈啊!小人的话不受听,得罪娘子了!
从心理学上讲,这叫诱导患者主动暴露弱点,然后给予针对性心理辅导,西门庆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
结合上文的铺垫,潘金莲面对西门庆是自卑的,是被动的,这才让西门庆有了替潘金莲抱屈的资本。有了前面的铺垫,西门庆再主动提及潘金莲最不愿提及的“拙夫”,就等于在潘金莲的软肋上重重砸了一拳,潘金莲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
此时的潘金莲虽然嘴上说着“没什么”,但表情已经暗淡,眼泪已经落下,长时间的压抑和苦楚一并在心中爆发。
此时的潘金莲会生出何种想法?
娇媚如此,完美如此,我为何就要面对如此人生?眼前这位大官人,似乎才是我的最佳归宿!
就在潘金莲的纠结情感中,西门庆再次出击,掏出一方手帕,递给了潘金莲——什么善解人意,什么体贴入微,什么温软如玉,这一方手帕全都代表了!
能够将自己的弱点暴露给对方,就足以说明了信任程度,这一段深入的交流下来,两人之间的关系立马拉近了,甚至升温了!
行了,气氛烘托到了,关系维护到了,西门庆可以表明心迹了:
自从那日被娘子的叉竿打了,这七魂六魄六丢了三分!
我们再来看潘金莲的反应——莞尔一笑,注意是“莞尔一笑”:
大官人这么说,奴家倒像是成心的了。
西门庆的这句话有着明显的暧昧意思,但潘金莲并未拒绝,甚至还略带调侃,这说明她已经接受了西门庆的试探性接近。
试探进行顺利,西门庆趁热打铁:
不是成心,也是缘分。
暧昧的意味更进一步,试探性接近更为明显,我们再来看潘金莲的反应——羞涩一笑,注意是“羞涩一笑”:
大官人拿奴家取笑!
注意,开始撒娇了,性质完全变了!
好了,一切准备就绪,西门庆不用再试探,可以直截了当亮明态度了:
真的,不瞒娘子说,昨日我还梦见……
好巧不巧,王婆偏偏就在这个时候进来了!好在,西门庆的基础工作已经完成,倒也没能对两人的发展造成多大负面影响。
第二日,潘金莲梳洗打扮,红唇初上,再次来到了王婆的茶馆。当然,西门庆早已等候许久。
还是一样的操作模式,还是一样的酒桌对饮,还是一样要给两人制造独处机会,王婆哎呀一声:
哎呀,老身真是糊涂,忘了买些解酒的果子来。
有了离开的理由,王婆还必须保证潘金莲不能离开,于是,她又追加了一句:
娘子,你代老身陪陪大官人,老身去去就来!
王婆离开后,西门庆凭借着多年混迹酒吧、夜店的经验,拼命劝酒,直到潘金莲已经明显有了醉意,不能再喝:
大官人休劝,奴家当真不能再饮了,家夫这就回来了!
说着,潘金莲起身就要离开。只是,事情已然发展自此,西门庆又怎肯放潘金莲离开,赶紧出言阻止:
娘子不急,吃口菜再走!
然后,几乎决定整部《水浒传》发展进程的一支筷子,偏就掉在了地上。西门庆弯腰去捡,然后,一把抓住了潘金莲的小脚。
就从这一刻,“排位十四,上应天伤”的梁山座椅便开始向武松招手了!
如果潘金莲当年不是跟武大郎在一起?
对于婚姻,每个人的看法都不一样。我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门当户对型的。我认为这个很重要,也是婚姻是否稳固的一个基础。现在“门当户对”我认为更多指两个人性格,生活方式,爱好,价值观,学历,家庭情况等等属性是否匹配。诚然,每个属性的权重不同,这就要看每个人更看重自己另一半的哪方面了。个人认为,现在都是自由恋爱,两个人相互的感觉,价值观相似这是最重要的。毕竟找对象是一辈子的事(虽然离婚的很多,但每个人都希望这个人是终身伴侣)。二是激情爱情型的。也有部分人不门当户对,可能一个人某处优点或长处吸引了对方,所谓两个人因“真爱”而成缘,这种情况也不在少数。也有些人激情用事,你不让我这样我偏这样,也有个例。三是稀里糊涂型的。两个人可能在一些特定条件下,或家长等外界干涉下,两个都互不了解的人,组成婚姻。……就潘金莲与西门庆的组合,符合古代所谓“门当户对”,总体情况要比与武大郎的婚姻质量要好点,为什么潘金莲能被西门庆吸引,这和我们现在社会上的现象是一样的,潘金莲在婚姻生活上也有她的需求,武大郎虽本份实在,但还是缺少潘金莲所需要的因素。
潘金莲为什么会背叛婚姻?
如果是《水浒传》中,潘金莲经王婆联络与西门庆“苟且”,如仅是如此,在古代历法中,潘金莲也犯下的是重罪,是要被千夫所指,为人唾弃的。但潘金莲不仅没有畏罪及时与西门庆断去联系消除罪证,反而勾结姘头谋杀亲夫犯下滔天大罪。足见其是个胆大心狠、做事不留余地之人。而后,武松回家吊丧,发现事发蹊跷,后经调查,明确事情因果,而潘金莲虽心中忐忑,却不加提防或干脆逃走。足见潘金莲是有胆无谋、不知变通之人。种种事迹说来,潘金莲虽胆大心狠,但也只是脑袋一根筋的平庸妇人,并非心思灵巧奸滑诡诈之辈,因而做不出在谋杀亲夫之后还去勾引小叔子的事情来,也就没有潘金莲因武松干出蠢事这个说法!
潘金莲与武松真实关系?
潘金莲是武松的嫂子
水浒传中,潘金莲嫁给了侏儒武大郎,而武大郎是武松的兄长,所以潘金莲是武松的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