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片负片,长沙哪里有还可以洗胶片的地?
烈士公园正门前的迎宾路中间,新华社湖南分社门口就有。冲洗胶卷都是去这里。参加摄影大展的作品的照片,长沙都在这里写印,质量一流。 你真的有蛮笨。告诉你可以冲洗就行了。任何胶卷,包括正片、负片、反转片,110、135更不在话下。新华图片社对外营业,承接所有胶卷的冲洗业务。湖南省内一流的质量,公道的价格。
以前的电影为什么有雪花点?
电影胶片表面药膜,容易沾上尘粒,在运输和放映中会产生磨损使药膜划伤、脱落。早先的胶片电影在放映中雪花更明显。
电影胶片是将感光乳剂涂布在透明柔韧的片基上制成的感光材料,包括电影摄影用的负片、印拷贝用的正片、复制用的中间片和录音用的声带片等。这些胶片的结构大体相同,都由能感光的卤化银明胶乳剂层和支持它的片基层两大部分组成。
胶片感是什么意思?
所谓胶片感是针对数码相机泛滥后才出现的略带复古色彩的概念。
1、类胶片色彩,包括负片(大宽容度)和正片(高反差鲜艳)以及黑白(影调丰富)或红外(红外光曝光产生的神奇色彩)胶片色彩。
2、类胶片颗粒,由于民用胶片感光度通常在100,200.400.800四档,加之冲洗和扩印,颗粒随iso增加而增多,甚至由于胶片数字化(底片扫描)过程也会因扫描设备高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颗粒,而这是数码片不需要的过程,因此形成胶片的独特特征。
胶卷的像素是无限的吗?
像素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最小单位,用放大镜或者显微镜,是可以看到真正的像素的。当然,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在photoshop里面用放大镜对一张数码照片进行不断的放大,直到不能再放大为止,你会发现像素的最小单位。
胶片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面所能看到的结构,大小不一的不规则的颗粒,这个和显示屏是两码事了
以上是各种不同的液晶显示屏的像素,非常的整齐划一
我们的液晶显示屏,我们的LED显示屏,都可以轻易用放大镜观察到最小的基本单位,这就是像素。
我们的打印机,也有一个最小的基本单位,当然,打印机的情况稍微有点特别,可能需要几十个基本单位组成一个像素。
我们的数码相机,其影像传感器,也是存在一个最小的基本单位的,这个通俗来说,就是像素了。
因此,对于数码设备来说,无论是拍照设备,显示设备,打印设备,图像文件,都是以像素作为最小的基本构成。
但是,对于胶卷胶片来说呢?如果我们放大镜来看一张传统胶卷胶片底片所制作而成的传统照片,你会发现传统照片上的颗粒,其实是大小不一的,不像显示屏的像素都是整齐划一的。
如果我们用显微镜来看一张传统的胶卷胶片,你会发现,我们一般的显微镜,根本就无法看到最小的颗粒,因为,只要你不断放大,就可以看到更小的颗粒,这些颗粒的大小不一,排列的方向和顺序也是杂乱无章的,这个不像显示屏的颗粒是那么的有序了。
因此,胶片胶卷其实是不适用像素这个说法的了。
不过,虽然胶片胶卷并不能直接用像素这个名词来套用,但是,也是可以进行换算和基本等同的,只要我们测试出一款胶片胶卷的分辨率,那么,就可以套用像素的概念了。
那么,胶片胶卷的分辨率究竟如何呢?对于印刷制版用的胶片,其分辨率可以达到4000dpi甚至6000dpi,也就是25mm里面可以分辨出4000个点或者线条;对于一般摄影用的胶片,大概可以在每1mm里面分辨出100-200个点或者线条,因此,理论上,可以进行一个等效的换算。
以上是一款胶片扫描仪,最高分辨率为6400dpi,不过,实际使用的时候,基本上最高只用到4000dpi
不过,虽然胶片本身的分辨率很高,可是,其实很少有镜头可以喂饱胶片的了。在使用传统工艺放大照片的时候,其实分辨率也不是很高。而且,在对胶片进行数字化扫描的时候,扫描的分辨率,虽然说可以用10000dpi扫描,但是,其实没有人会这么干,就是老师傅,也不会这么干,基本上,用到4000dpi就是顶天了。
好吧,对于一张24x36mm的35mm胶卷底片来说,以4000dpi进行扫描,大概可以获得2000多万像素吧。
实际上,对于35mm胶卷相机来说,其实拍的照片,就算扫描成2000多万像素,其实,其分辨率和细节,也还是明显不能和现在2000多万像素的数码相机相比的了。这是事实,如果你不相信,你可以亲自去试一试嘛。
正片负片是什么意思?
1.正片: 是用来印制照片、幻灯片和电影拷贝的感光胶片的总称。
2.负片: 是经曝光和显影加工后得到的影像,其明暗与被摄体相反,其色彩则为被摄体的补色,它需经印放在照片上才还原为正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