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白白什么意思,夫妻之间最能牢固感情的是什么?
01小乔的妈妈来到小乔家小住,可在女儿家住了没几天,她就觉出不对味了,怎么女儿的婆婆总是指挥女儿做家务?周末也不例外。而她儿子大海睡到日晒三竿她也舍不得叫,甚至,在她儿子主动要帮忙做些家务事时,她也会拦着。 婆婆有事没事就爱使唤小乔: “床单该洗了。” “孩子的被褥得晒晒了。”无论是丈夫给妻子洗脚,还是妻子给丈夫当老妈子,这其实都是婚姻中的常事。但最重要的,是两个人都得有家庭的意识,明白家是两个人的家,需要双方的参与,而不能只靠一个人的付出。 02“丧偶式婚姻”,“保姆式妻子”,这就是一种畸形的婚姻状态。可在我们身边,最常见的家庭模式就是这种。女性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职责,男性却想方设法逃离家的责任。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姑娘都不愿意结婚了?就是因为婚姻中的女人太委屈了!在日剧《单身贵族》中,有这样一组对话: “结婚之后,我的家人就是雪小姐的家人了,家人的话生活在一起是理所当然的吧。早中晚,很期待你亲手做的热腾腾的饭菜,能帮忙打扫的话就再好不过了。”“但是那不是老婆,而是帮佣吧?”“但老婆不就是这样的吗?结婚的话家务会有很多,有了孩子的话抚养小孩也很辛苦吧?”“不好意思,如果是这样的结婚,我一辈子单身也没关系!” 如果男人不愿意审视自己在婚姻中的责任和义务,停在巨婴阶段止步不前,那么他带给家庭和女人的,只会是伤害。 听过太多女人抱怨自己的老公,每天下班回家后鞋子一甩,像逗猫一样逗逗孩子,然后就无所事事地坐在沙发上等晚餐。看着自己的妻子忙忙碌碌,做饭刷碗洗衣服,打扫房间,哄孩子睡觉,却始终无动于衷,懒惰的理所当然,对妻子的付出不知感恩,毫无愧意。 有人把夫妻形容成一个战壕里的战友,所以一场好的婚姻关系里,夫妻两人应该是并肩作战的队友,在漫长的婚姻战役里相互扶持,相互体谅,共同面对生活里的酸甜苦辣,对抗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 03在这一点上,表哥和表嫂就做得特别好。结婚12年,俩人还是像谈恋爱一样甜蜜,经常一起手牵手去买菜。看着他们的婚姻那么幸福,许多人向他们取经,问是不是有什么特别的相处技巧。表哥的回答很简单: “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我媳妇干活的时候,只要我手头上没有别的事,我都会帮忙,绝对不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少爷。” 趋势如此,我们每次去表哥家做客,只要表嫂在忙,表哥也一定不会闲着。有时,表哥的妈妈不乐意见到儿子做家务,多次干扰,表哥也会一次次固执地溜回去。每当他妈妈对此表达不屑,觉得家务是女人的工作,表哥都会反驳。 “你一个大男人,干什么家务,这都该是你媳妇做的。”“这个家是我们两个人的,怎么能让我媳妇一个人承担所有的家务?”“两个人搭伙过日子还得摊家务呢,更何况是一个家庭!得两个人都为家庭付出,这个家才是健康的。” 好的婚姻,一定是互相的,是夫妻间的你来我往,两个人都为家庭有所付出,对彼此有所付出。家,需要两个人的参与,爱是相互的,责任也是相互的。 双方的参与,是妻子做饭,丈夫在一旁打下手,或是饭后洗碗;是妻子带娃,丈夫绝不会躲在房间里不管不问;是妻子打扫卫生,丈夫帮忙抬个沙发,对妻子说一句“辛苦了”;是妻子为家庭付出了很多,丈夫也愿意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家里,而不是与朋友喝酒聚会。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哪场婚姻天生有铜墙铁壁,也没有哪段感情可以百毒不侵,一场婚姻是否牢固,就要看夫妻两人是否同心。真正瓦解婚姻的,未必只有出轨、家暴这些令人所不齿的事情,更多的,是男人在家里的不作为。 明明是两个人的家,却只有一个人为其倾尽所有,这才是婚姻最大的死敌。我们说,有些感情,经得起大风大浪,却败给了柴米油盐。其实你不是败给了生活,而是日积月累、滴水穿石般的绝望。 真正高质量的婚姻,是双方都有参与感,而不是一个人的单打独斗。婚姻,是两个人的选择,更是两个人的责任。如果你能明白这一点,对婚姻长久至关重要!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个小小的心愿,那就是希望能够遇到喜欢自己、对自己好的另一半,然后跟他组建幸福的家庭。为此,女人甘心无私奉献,但必须要得到尊重和理解,而不是只有自己的一味付出,另一半却无动于衷。专注孩子早教、智力开发、性格培养、情商教育和家庭亲子关系处理,点击右上角,关注头条号【爱飞亲子】,百万家庭的共同选择。
怎么教一岁多小宝宝学说话?
看了一些回答,很多人都回答的是一岁以内怎么教孩子说话。我想在这个问题上晨溪贝妈应该是有话语权的,贝妈家的溪宝现在一岁九个多月,男宝。一岁以前,他不会叫“爸爸妈妈”,现在,已经能说完整的句子了。
在一岁以前,贝妈天天跟溪宝说话,可他就是不张口说话,唯一听的比较清楚的音节是“哥哥”,去医院体检,医生怪我们父母跟宝宝说话太少,可天知道,贝妈逮住机会就叫溪宝说话。和溪宝同年龄段的小朋友,早就“爸爸妈妈奶奶”的叫了,虽然他们安慰我说那只是宝宝无意识地模仿罢了。那个时候,贝妈是很焦急的,一度怀疑溪宝的舌系带太短,不会说话。
周岁的前一天,溪宝学会了走路。过了没两天,溪宝开始张口叫出了“爸爸”,尽管贝妈心里有些小失望,但溪宝真的开口说话了。从那之后,贝妈开始重点训练溪宝语言锻炼之路。
抓住宝宝学习语言的兴奋期从溪宝开始张口叫“爸爸”之后,贝妈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溪宝是能够说话的。刚会张口叫“爸爸”的溪宝,对语言学习的热情度是非常高的。所以,贝妈就抓住溪宝学习语言的兴奋期,譬如刚睡醒,早起的时候,就看着溪宝,和他嘴对嘴的说话,“爸爸”,他也跟着念“爸爸”,念了几遍之后,再叫他“妈妈”,不会,继续念几遍后,再叫“嘎嘎(姥姥)”,仍不会,再叫几遍“姐姐”,虽然他不会,但他的小眼睛一直注视着我的嘴巴,然后自己的嘴巴也试着动一动。一旦发现他有倦怠的表现,立马停止。然后就跟他继续像正常人一样沟通交流,告诉他今天天气怎么样啊,我们打算吃什么啊,接下来的行程安排啊。溪宝姥姥总是说你那样跟他说话,他懂什么啊,他才多大啊!但贝妈清楚地知道,溪宝虽然嘴巴上不会说,但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给宝宝找一个模仿对象那时候,溪宝的姐姐大橙子还和我们在一起生活。她比溪宝大整整一岁,但是她却并不会说太多话,但是比起溪宝,她可以称作溪宝的老师了。溪宝跟着大橙子姐姐学会了叫“嘎嘎(姥姥),学会了”关关“、“开开”等,那时,他还不会叫“妈妈”。叫“妈妈”是在姥姥和姐姐走之后,回到家只剩我和他的时候,他突然间就开口叫了,自此好长一段时间,管“爸爸”也叫“妈妈”,贝爸还因此吃过一段时间的醋。
溪宝的模仿对象还有一些智能玩具,他很爱一个小兔子的玩具,他自己挨个儿按,特别爱听模仿动物叫声的那个,譬如小兔子说一个“猫”,就会学猫叫一声,说一个“狗”,就会模仿狗叫,他会反复地将按钮按一遍又一遍,然后试图发出一样的音节。
教宝宝说话要循序渐进,切忌心急宝宝说话从刚开始的单音节开始,就是”爸爸“、”妈妈“、”奶奶“等。溪宝说话的时候,先是叫他从认识人开始,譬如今天学会了叫妈妈,明天试着教他说”爷爷“,一天给他增加一点新鲜感,让他有一个进步。他在认完所有的人物上,花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溪宝没有奶奶,所以出去让他叫年龄大一点的老太太”奶奶“的时候,他别扭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当看到溪宝有一种不情愿的表现时,贝妈会跟别人解释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带溪宝离开。后来溪宝再见到那位老太太的时候,很自然地就叫出了”奶奶“,而且现在每天出去的动力就是跟奶奶打招呼。(奶奶天气好的时候,都会绕着楼遛弯)
教会了溪宝认人后,开始教他基本的”吃喝拉撒睡“,譬如肚子饿了,就叫他说”吃“,口渴了,叫他说”喝“。要东西吗,要就是要,不要就是不。有次溪宝出去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时候,都还不太会说话,一个奶奶拿出东西给小朋友吃,溪宝已经吃完一个了,还想要,他仰着头看着那个奶奶,奶奶问他还要不要,他特别清脆的说道”要“,把一众人都快笑死了。
单音节的词语基本上会说了后,就教他”吃饭“、”喝水“等。总之,在说话的这条路上,切忌心急。一步一步的来,宝宝会给你惊喜的。
教宝宝时要口齿清晰,吐字清楚,少用叠字音在教溪宝说话的这条路上,贝妈始终觉得既然教宝宝说话,那就一定要口齿清晰,吐字清楚,宝宝才能说话口齿清晰。比如教溪宝说话,他哪个音吐字不清楚,会反复教他说到清楚为止,然后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或亲吻。他就会明白只要好好说话就能得到爱的抱抱,溪宝就会很开心地去学说话。
有些人认为教宝宝说话用叠字音宝宝说话会说得好,贝妈却不这样认为。小小春四岁了还会蹦出一些叠字音,虽然很多人觉得很萌。但贝妈却觉得这对宝宝学说话并没有很大的帮助,在溪宝刚开始学一些两字三字的音时,贝爸就想用叠字音教溪宝说话,被我明令禁止了。教宝宝说话就应该用正常人交流的方式说话,让他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去沟通交流。
适当地逼宝宝说话,激发宝宝的语言能力宝宝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贝妈还采取了逼溪宝说话的方式教溪宝说话。譬如他特别想要一个东西,但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告诉他,然后让他自己说出来,不说出来就不给他。
有一次溪宝惹贝妈生气了,贝妈就没有理他。他开始哭,我就让贝爸教他说”对不起“,单个字的他都会说,连在一起他就说成”对&%起“了,但好歹算是说了一句三个字的话出来。
现在贝妈给溪宝开始读绘本,讲故事,唱歌,念《三字经》,他自己看动画片学说话,现在他会的东西越来越多了。那天给他念了几遍《三字经》后,他竟然也能背出一些来,着实惊讶到了我。有次他跟着动画片里在那里唱happy birthday to you,把我和他爸又吓到了。
通过以上的方法,贝妈让一个一岁后才张口,现在一岁九个月大的男宝,能说出这么多的话出来,相信你也能。
最后送上一句话,宝宝学说话的路上,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不可盲目攀比。爱心加耐心,一定会让你的宝宝开金口的。
有没有这样的妈妈?
有,不过是我婆婆
她就是天不黑不能开灯,流鼻涕要用手帕,洗澡久了浪费水,吃稀饭米更禁吃,鞋子破了补一补,修一修……,总之,说来一匹布那么长
冬天的时候,下班回来,天快黑了,没全黑,一进门就开灯,婆婆会说“哦的娘耶,天还莫黑就开灯,你们真是舍得,看看哪家开灯了的”。我以前会生气,现在该干嘛干嘛!
女儿被批评哭了,去拿纸巾擦鼻涕,奶奶说:“又去浪费几多纸巾哦!用手帕就可以了,手帕可以洗洗,纸巾用了就没得了!”女儿会说我就是要用纸巾擦怎么了,我爸拿纸巾总是这么长这么长(张开双手比划),我怎么就不能用了!我会告诉婆婆用完了再买,然后就会飘来一句几多钱哦!(就是没钱装有钱的样子)
女儿每天洗澡的时候,她奶奶都会焦急万分,因为孩子喜欢淋浴,关键是洗的时间有些长,奶奶听这水声,在卫生间门口走来走去,不停的喊为什么还没好,孩子在里面边唱歌边洗,奶奶在外面边走边念。
有时候会谈论今天吃什么好,我一直喜欢吃稀饭,经常会选择稀饭,婆婆会很高兴的说稀饭显多些,一杯米就够了,又省钱
婆婆买的十元一双的布鞋,后跟底走的歪了,就花5元钱去买一副跟底补,说鞋子还好,花5元再穿穿。然而我们买的藏起来不舍得穿,年年买年年藏,反正就是要穿坏了才会穿新的。
我们用牙膏,挤不出来就扔,她会捡起来想办法把所有牙膏都挤出来,包括牙膏最后那一点点。还会和我们说她半年一支牙膏,我说我一个月一这,她就咪咪笑,说牙膏又不是拿来吃的。
总之,目之所及必须节约,吃穿住行,什么都要提节约。要说不难受,可能没人相信。其实开始相处的时候,实在太难,我所受的教育告诉我要尊敬老人,而且她人很好,就是啰嗦节约,都是为这个家,可我就是难受啊!刚开始呆一起那一年,脸上斑都出来了,那段时间很难熬,什么道理都讲了,完全没有效果,后来我就‘自我调节,因为我发现我改变不了她,这又是爱人的妈妈,我必须要面对,就一直不断的调整,不断的找出能让我觉得舒服是方式,不断的磨合着,最终我是适应了她的行为习惯,同时相处久了她也知道我的处世方式和个性,居然现在已经相处愉快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会对别人百分百满意的,在相处中不断的磨合,不要去强求别人改变,就像齿轮一样,你突出来的我刚好是凹下去,这样才能相互扶持而又舒适的克服着我们的种种问题。
养猫一年最低花费多少钱?
养猫要买的东西:
1、猫粮:这个的价格天差地别,最贵的生骨肉,一天要吃30-50元,一年就是1万多;进口猫粮,一个月差不多200-300元,一年就是2000-3000元;低端一些的猫粮,一个月100多,一年1000-1500元。低于100的猫粮,实在是不敢给你推荐。。。
2、猫砂:省着点用的话每个月用2袋,以豆腐猫砂来计算,差不多就50元左右吧,一年500-600元。
3、罐头/零售:可选,有当然好,没有也没关系,如果吃的话,按一周吃2个罐头,一个罐头10元,那么一年就是1000元。
3、猫砂盆:买一个可以用好久,100元以内。
4、猫窝:其实可以不用买,把快递纸箱子留着别仍就行。
5、食盆和水盆:如果不是自动的话,很便宜,50元以内搞定,还能用很久。
6、猫爬架:买一个可以用好久,100-1000都有。
7、猫抓板:如果不想猫咪抓坏家具,那还是买个猫抓板吧,50-100就能搞定,差不多3个月换一次,一年150-300元。
8、玩具:一年50-100元。
9、外出包:出去医院什么的需要一个猫包,100元左右就可以搞定,建议买大一点的,可以用很久。
10、粘毛器:50元以内。宜家那种可以。主要粘自己衣服上的毛的。
11、吸尘器:最好的当然是戴森2000元左右;小米1000元的那款我也试过,效果还不错;其它吸尘器当然也可以。
加起来:每年必须要的开支是:
猫粮(2000)+猫砂(500)+粘毛器(50)+玩具(50)+猫抓板(150)=2750元
可选的开支是:
罐头/零食(1000)=1000元
一次性开销:
猫砂盆(100)+猫爬架(200)+食盆水盆(50)+外出包(100)=450元
为什么像刘备宋江这种平庸之辈能得到很有能贤志士的支持?
刘备和宋江是不同的。
书上记载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皇室后裔。首先不论真假,最起码在那个时代人们是承认他的血统的,所以,我们姑且就当做他是汉皇后裔吧。
至于宋江的话,他也不是平民百姓,书中有写他是山东郓城县的一名押司。长的身材矮小,面目黝黑,但是注重义气孝顺老人,故而又称“孝义黑三郎”。他虽说不能和皇家有半点关系,但是为人仗义疏财,对兄弟肝胆相照,江湖上人人尊称其为“及时雨”。这也是一份不错的殊荣了。
刘备和宋江又是相同的。
二人虽说是都大小有点背景,可是基本都是“起于毫末,发自乡野”。他们两个自身所处的时代一个军阀混战,天下大乱;一个庙堂无能臣,江湖有豪杰。当此时他们又都“胸有凌云志,满腔报国心”。所以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背景身份进行人才的网罗和实力的积累。
我们都知道刘备武有勇冠三军的刘关张赵马黄五虎上将,文有智慧无双的卧龙凤雏;宋江手下有一百单八将,个个身怀绝技且嫉恶如仇。
笔者看来他们之所以能够网罗如此多的人才大概有以下两点相同点吧:
1.身逢乱世,英雄辈出。所谓“乱世出英雄”。刘备和宋江正是那个乱世的英雄。作为老大,他们很清楚自己要什么,做什么和怎样做。如此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一番“演讲”使得天下英雄都为之倾倒,大家都为了同一个梦想聚集在一起“共襄大事”。
2.强大的人格魅力。刘备的“仁义”理论在那个战火纷飞的东汉末年可以说是一针强心剂,他能够让天下百姓和心向汉室的英雄们觉得只有这位皇族后裔才可以拯救天下,只有他才可以中兴汉室。当然刘备这样子说更是这样子做的,因此才可以网罗到很多不世名将;宋江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推销员——推销自己。他遇到英雄就会仗义疏财,有困难时就会慷慨解囊,总之有钱出钱没钱出力,想尽一切办法为兄弟们办事,时间一长谈他的“及时雨”绰号就叫出来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威望和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