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本逐末比喻,买椟还珠这则成语是用来比喻哪些人?
用来比喻:只重外表而不顾实质,舍本求末不当取舍得人和“过分包装”的人。
一个楚国人,他有一颗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这颗珍珠卖出去。为了卖个好价钱,他便动脑筋要将珍珠好好包装一下,他觉得有了高贵的包装,那么珍珠的“身份”就自然会高起来。
这个楚国人找来名贵的木兰,又请来手艺高超的匠人,为珍珠做了一个盒子(即椟),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气扑鼻。 然后,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细刻了许多好看的花纹,还镶上漂亮的金属花边,看上去,闪闪发亮,实在是一件精致美观的工艺品。
这样,楚人将珍珠小心翼翼地放进盒子里,拿到市场上去卖。到市场上不久,很多人都围上来欣赏楚人的盒子。一个郑国人将盒子拿在手里
看了半天,爱不释手,终于出高价将楚人的盒子买了下来。 郑人交过钱后,便拿着盒子往回走。
可是没走几步他又回来了。楚人以为郑人后悔了要退货,没等楚人想完,郑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见郑人将打开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来交给楚人说:“先生,您将一颗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来还珠子的。”于是郑人将珍珠交给了楚人,然后低着头一边欣赏着木盒子,一边往回走去。
楚人拿着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尴尬地站在那里。他原本以为别人会欣赏他的珍珠,可是没想到精美的外包装超过了包装盒内的价值,以致于“喧宾夺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舍本逐末的本和末是什么意思?
舍本逐末的逐释义:追求。 舍本逐末解释: 舍:舍弃。 本:原义为树根,借指事物的根本。 逐:追求。 末:原义为树梢,借指事物的末节。 抛弃事物根本、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部分。比喻做事不抓住主要的问题,而专顾细枝末节。现多用于指轻重主次颠倒,不会明辨轻重缓急。 出处:《赵威后问齐使》:“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译文:难道有舍弃根本而追去事物的末节的人吗?
什么本什么厉的成语?
一本正经[ yī běn zhèng jīng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变本加厉[ biàn běn jiā lì ]厉:猛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去本就末[ qù běn jiù mò ]指弃农经商。
拔本塞源[ bá běn sè yuán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一本万利[ yī běn wàn lì ]本钱小,利润大。
捐本逐末[ juān běn zhú mò ]捐:抛弃;逐:追逐。 指抛弃根本,追求末节。
枯本竭源[ kū běn jié yuán ]枯:使枯死;本:根本;竭:竭尽;源:源头。指损害事物的根基。
穷本极源[ qióng běn jí yuán ]推求考究事物的本源。 孙中山 《民族主义》第六讲:“所以穷本极源,我们现在要恢复民族的地位,除了大家联合起来做成一个国族团体以外,就要把固有的旧道德先恢复起来。”
极本穷源[ jí běn qióng yuán ]指彻底地推究本源。
将本求利[ jiāng běn qiú lì ]用本钱谋求利润。
正本清源[ zhèng běn qīng yuán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源头上清理。从根本上整顿,从源头上清理。比喻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有本有原[ yǒu běn yǒu yuán ]指有根源;源源本本。亦作“有本有源”。
德本财末[ dé běn cái mò ]指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
弃本求末[ qì běn qiú mò ]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同“弃本逐末”。
离本徼末[ lí běn jiǎo mò ]犹言舍本逐末。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照本宣科[ zhào běn xuān kē ]照:按照;本:书本;宣:宣读;科:科条,条文。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正本澄源[ zhèng běn chéng yuán ]犹正本清源。
离本依末[ lí běn yī mò ]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同“离本趣末”。
进本退末[ jìn běn tuì mò ]本:根本;末:枝节。 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返本还原[ fǎn běn huán yuán ]本、原:根本,原貌。返回原来的地方。佛教说法,指忘了本原的人通过拜佛修行,回到本原状态;或指贬谪人世的仙人又回到仙界。
强本弱支[ qiáng běn ruò zhī ]比喻削减地方势力,加强中央权力。同“强本弱枝”。
端本正源[ duān běn zhèng yuán ]端:端正,清理。 本:根本。源:根源。指从根本上加以整顿清理。
弃本逐末[ qì běn zhú mò ]弃:舍弃;逐:追求。古指丢弃农桑从事工商等其他事业。现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舍本逐末出自哪个古代书籍?
出处 :
1、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2、《汉书·食货志下》:“铸钱采铜,一岁十万人不耕……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於钱。”
3、《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4.文言文《赵威后问齐使》:“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舍本逐末”这条成语,意思是说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中国古代以耕读为国家之本,工商为末,所以“舍本逐末”就是放弃耕读,从事工商的意思。所以比喻为舍本逐末。
小古文买椟还珠注音版?
chǔ rén yǒu mài qí zhū yú zhèng zhě , wèi mù lán zhī guì , xūn yǐ guì jiāo , zhuì yǐ zhū yù , shì yǐ méi guī , jí yǐ fěi cuì 。 zhèng rén mǎi qí dú ér hái qí zhū 。 cǐ kě wèi shàn mài dú yǐ , wèi kě wèi shàn yù zhū yě 。
【买椟还珠文言文翻译】
有一个在郑国卖珠宝的楚国人。他用名贵的木兰雕了一只装珠的匣子,将盒子用桂椒调制的香料熏制,用珠宝和宝玉点缀,用美玉连结,用翡翠装饰,用翠鸟的羽毛连缀。有个郑国人买下了匣子,却把匣子里面的珠子还给了他,这可以说,这个珠宝商人善于卖盒子,而不善于卖珠宝。
【买椟还珠文言文注释】
1.楚人:楚国人。
2.其:代词,他的(指楚国人)。
3.珠:珠宝
4.于:在。
5.郑:郑国。
6.者:.....的人。
7.为:做,制造。
8.木兰:一种名贵的木头。
9.之:的。
10.柜:盒子。
11.薰:香草;这里作动词, 用香料熏染。
12.以:用。
13.桂:桂木.
14.椒:花椒,香料。
15.缀:点缀,装饰。
16.珠玉:珠子和宝玉。
17.饰:装饰。
18.玫瑰:美玉。
19.辑:同“缉”,连缀
20.羽翠:翠鸟的羽毛。
21.椟:盒子。
22.而:却。
23.还:退还。
24.此:这,指代楚人的行为(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
25.可:可以,能够。
26.谓:说,认为。
27.善:擅长,善于。
28.未:不。
29.鬻(yù ):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