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为什么没有10月,为什么会有公元前多少年

天美资源网

1582年为什么没有10月,为什么会有公元前多少年?

【为什么会有公元前多少年?】

我是读史明智ElMismoSol,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1582年为什么没有10月,为什么会有公元前多少年

在讲述历史事件时,经常会遇到“公元前”、“公元”这样的表述。下面,就和大家聊一聊和“公元”相关的问题。

“公元”的出现

国际通用的公历的纪元,是大多数国家纪年的标准,从传说的耶稣诞生那一年算起。我国从1949年正式规定采用公元纪年。 ——《新华字典》

“公元”一词最早出现在基督教盛行的6世纪。

公元525年,教皇约翰一世(John I)委任罗马僧侣狄俄尼索斯(Dionysis Exeguus,470—544)计算527年到626年的复活节日期。

狄俄尼索斯(Dionysis)建议将耶稣诞生之年定为新纪元,从而代替一直使用的“戴克里先年”。

戴克里先(Gaius Aurelius Valerius Diocletianus,244—312,在位284—305)是罗马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称皇帝的人,他执政期间,对基督徒进行了迫害,导致基督教将戴克里先即位之年(284年)视为殉道之年。

(图/戴克里先)

根据狄俄尼索斯(Dionysis)的推算,耶稣诞生之年应为罗马建城后的753年。

这种以耶稣诞生之年为起点的新的纪年方式,首先被狄俄尼索斯(Dionysis)用于复活节日期表里,局限在罗马的教会中使用。

按基督教的观念,耶稣诞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耶稣诞生开启了“基督时代”。

英语中的 Before Christ (缩写B.C.),西班牙语中的 Antes de Cristo (a.C.),直译都是“耶稣前”的意思。

英语 Anno Domini (缩写A.D.)用的是拉丁语,直译是“主的生年”。西班牙 Después de Cristo (d.C.),直译是“耶稣后”的意思。

“公元”是翻译过来的汉语用法。

(图.耶稣诞生)

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后来普遍的观点认为,狄俄尼索斯(Dionysis)推算出的耶稣诞生之年是错误的。因为,根据分析,耶稣应该出生于公元前4至6年之间的某一天。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种公元纪年法已经普遍使用于世界各地。

公元纪年法如何纪年

从耶稣出生的那一年算起,这一年为“公元元年”。

(图.公元纪年法 | 来源.原创)

从耶稣出生当年向前数,第三个年头为“公元前3年”。

从耶稣出生当年向后数,第二个年头为“公元后3年”,简称“公元3年”。

这里有几点需要注意:

(1)公元前的年份,相当于数轴上的负数,离“耶稣诞生元年”越远,年份的数值越大。

(2)不存在公元前0年,也不存在公元0年。

(3)耶稣诞生当年就是“耶稣元年”,是“公元1年”。

按照这种纪年方式,公元前221 年,表示耶稣诞生前的221年。

知道吗,公元前221年可是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那一年,竟然比耶稣诞生还早了221年。是不是很神奇!

另外,在中国历史上,“耶稣元年”恰恰是汉平帝刘衎登基的那一年。此时,已经是西汉的末年(公元8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

“公元1年”而不是“公元0年”的原因

狄俄尼索斯(Dionysis)推出“公元”概念的时候,欧洲人用来记录数量的数码是罗马数字(罗马数字起源于古罗马)。

在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之前 (实际上是古印度人发明,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欧洲人用于记录数量的数码就是罗马数字。罗马数字采用7个罗马字母作为数字:I (1), V (5), X (10), L (50), C(100), D (500), M (1000)。

与阿拉伯数字相比,罗马数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没有数字“0”。看清楚,是没有“0”这个数字!

所以,“耶稣元年”就是“公元1年”,不可能存在“公元0年”的。

印度最古老的文献中数字“0” 的记录出现在前2500年左右。6世纪的时候,印度人开始使用这个数字,公元10世纪之后,阿拉伯数字和十进制才逐渐传入欧洲。

欧洲这么晚才引入数字“0”,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会认为他们拥有的罗马数字是十分完美的。正如罗马教皇所说:罗马数字是上帝发明的,已经十全十美,绝不能允许人们随意增加或减少任何一个数字!

曾经有人为了传播 “0” 这个数字而被处死。太可怕了!

西方现代历法的普及

公元6世纪,出现“公元”的那个年代,罗马共和国使用的是《儒略历》(Julian calendar)。虽然《儒略历》比前期用的《罗马历》更准确。但是,当时各地对日期的记录方式并不统一。“公元”的用法一开始也仅局限于教会使用,后来虽有普及,但范围并不广。

直到1582年,罗马天主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修改儒略历(Julian calendar)并推出新的历法《格里高利历》(Gregorian calendar),才终止了长期以来混乱的日期标注现象。从《格里高利历》开始,每一年的第一天也正式统一为1月1日。

(图.罗马天主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

教皇格里高利十三致力于将《格里高利历》推广到整个欧洲,但他的权力只能覆盖天主教国家。于是,1582年欧洲的天主教国家首先采纳《格里高利历》,包括: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

西欧新教国家和东欧东正教国家开始都拒绝《格里高利历》,英国及其殖民地直到1752年才采纳《格里高利历》。1923年,希腊终于决定采用《格里高利历》,成为欧洲大陆最晚的国家。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从此掀起了欧洲各国四处殖民的热潮。西班牙、葡萄牙最先开始在美洲殖民,其后,荷兰、法国、英国等也纷纷从欧洲向外扩张,开启了全球殖民的模式。

伴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行为,欧洲的制度和文化也强行普及到了被殖民地区。试想,那些被殖民的民众连自己原先的语言都没保留下来,还谈什么纪年法。至此,公元纪年法在世界各地普及并逐渐成为国际通行的纪年标准。

19世纪,英国作家乔治·雅各布·霍利约克 (George Jacob Holyoake)提出了“世俗主义”的概念。“世俗主义”的思潮主张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摆脱宗教控制。此后,西方社会出现了世俗主义的浪潮。这种思想上的转变,使得西方民众在表明年份时,越来越多地经常性地省略“公元”这个概念。例如:公元2020年,就被简化成为2020年。

(图.格里高利历)

中国何时采用西方历法

辛亥革命后的次年(1912年),中国采用了《格里高利历》(Gregorian calendar),也就是公元纪年法,简称“公历”。

新中国成立前(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采用公元纪年的决议。

实际上,在纪年方面,我国采用的是公元纪年法与干支纪年法的并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并没有废除农历,我们的传统节日依然以农历为准。

结语

欧洲的历法从一开始就和宗教密切相关,“公元”的出现更使得西方历法直接和西方宗教人物耶稣联系在一起。

西方历法能够成为目前全球通用的历法,离不开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欧洲的对外扩张和殖民主义。16世纪开始,西班牙帝国和大英帝国相继成为“日不落帝国”,在殖民统治的背景下,西方的传教士将西方的宗教传到了世界各地,西方历法也水到渠成地变为世界通用历法。

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留言。

参考资料:

[1]《大英百科全书》https://www.britannica.com/topic/[引用日期2020-04-22]

[2] 为什么有公元前后之说?https://respuestas.tips/[引用日期2020-04-22]

[3] 公元纪年法何时出现?https://es.aleteia.org/[引用日期2020-05-01]

[5] 公元前后的缩写由来https://elcristo.org/[引用日期2020-05-01]

[7] 格里高利历 https://www.timeanddate.com/calendar/[引用日期2020-05-01]

—— end ——

文:读史明智ElMismoSol

图:除注明外,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删除。

以上是我的回答,我是读史明智ElMismoSol,感谢您的阅读!

1582年的日历为啥没有农历?

因为旧的日历无法解决闰年的设置和地球公转周期之间的偏差

1582年日历为什么会少十天?

在1582年,西方的人们发现,春飞已经从3月21日提前到了3月11日,比之前计算的提前了整整十天。

最终大家确定了其中一种较为妥当的方案,将一年确定为365.2425天,对于x的这十天,天文学家每相较黄提出了建议,直接把这十天抹掉。因此1582年的10月4日结束后,直接跳到10月15日。

1582年日历为什么少了十天?

答:不可能。1582年是平年一年有365天不可能是355天。为什么?

因为阳历年是以地球绕大阳转一圈而定为一年的,这期间地球自转了365圈也就是365天,实际上比365天也略多6个多小时。依这个规律确定的一年时间不可能在某一年少了10天或说地球突然少转10圈。

中国1582年发生了什么?

1582年的10月份少了10天。

人们如今应用的阳历是格里历,这一历法的原名是儒略历法。儒略历法是罗马共和国于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实行的,目地是替代旧罗马帝国历法。在儒略历法中,一年被区划为12月,奇数月份31天,偶数月份除2月份外30天,2月份平年29天,闰年30天,因而全年度日数平年365天,闰年366天,年平均长度为365。25天。

而在天文学中,宇宙围绕太阳光旋转一圈的时间才算是真实实际意义上的一天,周期时间约是365。2422天。因而,应用儒略历法以后,每一年多算了吧11分钟14秒。因为偏差不很大,头两年没有什么关联,可是,一年又一年,偏差积累起来,儒略历法就与具体的太阳年不合演了。

扩展资料

来到16新世纪,这一误差早已超过了10天。因此在1582年,那时候的教皇于1582年2月24日以教皇训令施行,将1582年10月5日至14日抹去,因此这10天就消失了,一去不复返。

1582年10月4日过了了,第二天早已是10月15日了,因此历法又返回与太阳年同歩。这就是今日全世界通用性的历法——格里高利历,通称格里历,也就是说人们说的阳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