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稷和嬴政的关系,为何没能称帝完成统一大业

天美资源网

赢稷和嬴政的关系,为何没能称帝完成统一大业?

秦献公、秦孝公时期,魏国可以说正处于强盛时期,三晋的领军国家,甚至差点灭了羸弱的秦国。自秦孝公重用商鞅变法以后,国富兵强,国家战斗力不断增强,屡次大败不可一世的魏国。经历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时期,秦国定巴蜀、破三晋、败义渠国、打齐楚,此时的秦国已经有一统天下的势头了。

秦始皇剧照

赢稷和嬴政的关系,为何没能称帝完成统一大业

秦昭襄王嬴稷,也就是秦始皇嬴政的太爷爷,继位以后,也算是励精图治,凭着老祖宗留下的基业,本有三次机会可以称霸天下,甚至一统六国,却都一一丧失!

公元前280年,秦昭襄王嬴稷在位,楚国想和齐国、韩国联合讨伐秦国,没想到却被秦国先下手为强了。秦国伐楚,大败楚军,楚国被迫割上庸、汉水以北土地给秦讲和。

公元前279年,秦国继续攻打楚,白起领兵夺取楚国鄢、邓等五座城池,而后兵分三路迅速杀入楚境,直逼楚国的都城郢都,也就是现在的湖北荆州一带。 秦军大败楚军,攻占楚国都城郢都,并烧毁了楚王的坟墓夷陵。楚军兵败如山倒,无力再战,一路退到陈,就是现在的河南淮阳。楚国与秦国讲和,秦国就此罢兵。

而楚顷襄王退到陈城以后,以陈为都,聚集逃散的百姓士兵,再次武装起来,聚集了10万士兵,向西回攻,慢慢夺回了被秦国占领的15座城邑。

如果当时秦国乘胜追击,围歼楚王,可一举灭楚,或可占领楚国全部疆土。若楚国之地尽归秦国所有,向东可以震慑齐国、燕国,中原地区的韩赵魏三国可被三面围堵,任其慢慢宰割!

这应该是秦国第一次最接近称霸天下的时刻,却没有把握好时机。

白起剧照

打完楚国之后,公元前276年,秦国又派大将白起攻打魏国,攻占了魏国2座城池。魏国哪里是秦国的对手?魏国就割地求和,割了河南温县的8座城池给了秦国讲和。没过几天,秦国穰侯魏冉再次攻打魏国,韩国派大军救援魏国,穰侯魏冉大败韩国援军,浩浩荡荡的包围了魏国都城大梁,眼看就要攻破大梁城了,没想到,最终魏国又与秦国割地讲和,秦军又撤兵了。

虽然此时的魏国早已无力跟秦国抗衡了,但却给了魏国喘息的机会,又可以在秦国边境捣捣乱,联合一下其他五国搞搞合纵之术,给秦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如果秦国此时攻破魏国大梁,占领魏国领土,则将楚国与赵国完全隔开,楚赵联盟就很难实现了,赵国就危险了,赵国一旦危险,楚国一国之力又不敢轻举妄动。那么再去收拾燕国、齐国、韩国就易如反掌了。

这是秦国第二次称霸天下的机会,却又白白丧失了机会。

穰侯魏冉是芈太后的异母弟弟,也就就是秦昭襄王嬴稷的舅舅,嬴稷能够继承哥哥嬴荡的王位,也是在魏冉的极力拥护下实现的。嬴稷继位时年仅19岁,是魏冉将武王后驱逐到魏国,秦昭襄王的一些兄弟也有异心图谋不轨,也全部被魏冉诛杀。所以秦昭襄王早期,秦国的军政大权基本都掌握在魏冉手中,一时权倾朝野。包括名将白起,也是魏冉一手提拔起来的。

穰侯魏冉掌权期间,战功赫赫,五国伐齐,数次出兵击败魏国,破楚都,围大梁,败韩国,破赵魏联军。虽然打了不少胜仗,但其实都是攻而不占,败而不灭,所以秦国其实并没落到多少实实在在的好处。反而是士兵们常年在外艰苦作战,老百姓疲于粮草,所以秦昭襄王晚期在时候,秦国的民生逐渐凋敝,也成了其他六国的众矢之的,之前在战果也一点一点被其他诸侯国夺了回去。

而且魏冉毕竟不是老秦人,看到之前的商鞅、张仪的下场,估计心里也有点小怕怕,于是也藏有私心,想为自己留条后路,于是就想经营扩大自己的私人封地陶邑。

所以韩非在《韩非子.初见秦》中,评价穰侯魏冉“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是故兵终身暴露于外,士民疲病于内”。认为这是秦国第三次称霸天下的机会,穰侯魏冉不体恤民情,却想用秦国一国之兵,建立两个国家的功业,从而使得秦国错失了第三次称霸天下的时机!

纵观秦国这三次称霸天下的机会,都是打了大胜仗,却都罢兵讲和,只图眼前一时之利,给了对手太多喘息缓和的机会,如若秦军攻而占其地,败而灭其国,不用等到三四十年后的秦始皇,秦昭襄王嬴稷时期就很有可能称霸诸侯,甚至一统天下!

赢雍和赢稷什么关系?

赢雍和赢稷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

秦昭襄王,嬴姓,赵氏,名则,又名稷,秦惠文王之子,战国时期秦国国君,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他早年在燕国做人质,即位初期,由其母当权,魏冉为宰相,亲政后施行远交近攻策略,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攻陷东周王都洛邑,结束周朝统治,于公元前251年去世,谥号为襄。 秦昭襄王,秦惠王之子,母宣太后。

秦昭王嬴稷和秦始皇什么关系?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秦昭襄王嬴稷是秦始皇曾祖父,虽然差2辈,但是秦始皇的祖父、父亲分别只做了3天、3年君主,所以从秦昭襄王去世到秦始皇即位,实际只隔了3年。

赢稷与秦始皇什么关系?

过秦论中有提到“奋六世之愈烈”,所谓六世:第一世-秦孝公,第二世-秦惠文王,第三世-秦武王,第四世-秦昭襄王(赢稷),第五世-秦孝文,第六世-秦庄襄王。六王五代,秦始皇乃庄襄王之子,所以可以看出,秦始皇叫赢稷太爷爷

白起和嬴政在同一个年代吗?

不是,白起是嬴政的曾祖父(秦昭襄王嬴稷)时期的人。

1、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代。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

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赐死于杜邮。

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名列武庙十哲。

2、嬴政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扩展资料:

白起所处时期的秦王:

秦昭襄王(公元前325年-公元前251年),嬴姓,赵氏,名则,一名稷 ,咸阳(今陕西咸阳市)人。

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秦惠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早年在燕国为人质。秦武王去世,回国夺位,是为秦昭王。即位初期,宣太后当权执政,外戚魏冉处理庶务,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今湖北江陵市)。

听从范雎之言,夺取宣太后、魏冉的权柄,正式亲政。文以范雎为相,武以白起为帅,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

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统治,奠定了秦国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然而,长年征战,民生凋敝,受到了东方诸侯国的联合打压,之前战果一一丢弃。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谥号为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