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残局,围棋十大残局

天美资源网

四大残局,围棋十大残局?

1.本能寺三劫之局

本能寺三劫之局是历史上有名的围棋棋局,虽然这场棋局并无特殊,但是却名声很大,最早有记载的三劫局是一世本因坊算砂应织田信长之邀与另一个高手鹿盐利玄在本能寺的对弈,然而当晚出现了三劫局,即棋局中同时出现三劫,各自循环,于是双方达成协议将其作为无胜负的平局,但皆为此棋的出现惊讶不已。但是,就在当天晚上发生了本能寺之变,织田信长自尽身亡。从此,三劫循环或循环劫局面被视为不祥之兆。

四大残局,围棋十大残局

2.当湖十局

清代的围棋无比繁荣,产生过许多围棋高手,其中尤以范西屏、施襄夏煌煌然踞于诸位“高手”之上。当湖十局就是这两大棋圣的巅峰对决,从棋局来看,关键之处杀法精谨,惊心动魄,可谓登峰造极,出神入化,将中国围棋的高远意境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湖十局”仍被认为是我国围棋古谱中的典范。当湖十局之后,施襄夏一死,中国围棋就开始落后于日本。

3.血泪篇

血泪篇也是中国围棋十大经典对局之一,是清代康熙年间的棋圣黄龙士,与后起的徐星友之间的授三子局,当徐星友达到和黄龙士相差二子的程度时,黄龙士仍以三子相让与徐星友下了十局棋。黄龙士是天下独步的国手,而徐星友也算准国手的水平,因此这十局棋备受观注。两人都憋足了劲,使出浑身解术,双方都志在必得,所以这十局棋下得异常激烈,当时就被人们称为“血泪篇”,血泪篇虽然是让子棋,但它的地位仅次于“当湖十局”,是古代非常著名的棋谱。

4.九龙戏珠谱

清朝以康熙到乾隆时期最为鼎盛,所谓国运盛则棋运盛,那也是中国古代围棋的巅峰时代。从黄龙士、徐星友到后来的梁魏今、程兰如,再到双峰对峙的范西屏、施襄夏,代表了中国古棋的最高水平。九龙戏珠谱就是施襄夏和程兰如的对决,程兰如曾与施襄夏分先对弈五局,当时施襄夏还未臻绝顶境界,但已经有后来居上之势,其中的第二局双方搏杀极为激烈,棋至中盘,共九条大龙相互纠缠,生死不明,棋局之复杂,今日看来仍叹为观止。

5.因彻吐血局

日本围棋史上演绎了无数血泪争棋,其中最惨烈的一幕当属“因彻吐血局”。丈和是日本江户时代的围棋巨匠,在棋风一向偏平和本格的日本以力量巨大著称的“棋圣”,他和赤星因彻的一次棋局中,使出了扭转胜负的三手妙棋,这三妙手(68,70,78)被后人称为古今无类之妙着,赤星因彻在输棋后吐血,一月后因肺结核去世,因此这局后被称为因彻吐血局,是历史上有名的围棋棋局。

世界十大象棋残局?

象棋残局有:九连环,炮炸两狼关,火烧连营,带子入朝,野马操田,征东,征西,鸿雁双飞,七星聚会,千钧一发

先有五子棋还是先有围棋?

很多历史资料和文物明确表明,围棋在原始社会时,已具雏形。纵横交错的棋盘图形已经基本形成。经过很多年的演化,形成了如今的围棋.而并无明确证据证明五子棋的起源时间,目前一般说法认为,五子棋是起源于日本战国时期,但是毫无疑问的是,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以前,围棋已经在我国发明了.

所以毫无疑问,围棋的起源远早于五子棋.

围棋的起源:

尧舜以棋教子

琴棋书画,中国古代四大艺术,源远流长。

琴棋书画之棋,指的就是围棋。

晋朝人张华在他写的《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还提到,舜觉得儿子商均不甚聪慧,也曾制作围棋教子。

《路史后记》写得更为详细。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朱,儿子行为不好,尧很难过,特地制作了围棋,“以闲其情。”(注一)

按照这种说法,制造围棋,是为了开发智慧,纯洁性情的。

不过也有另一种看法,认为“夏人乌曹作赌博围棋。”(注二)

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书中则说,围棋始于战国,是纵横家们的创造。他的根据是,围棋“有害诈争伪之道。”(注三)

这样一来,围棋又成了寻欢作乐,耍弄权术的工具了。

其实,这些说法都不过是推测而已,尧、舜之说只是编织的美妙传说。乌曹在《古史考》中被认为是造砖的先祖。在造围棋方面找不到更多的佐证。至于皮日休提出的围棋源于战国。更不足为信。早在春秋时,孔子就已经提到围棋了。

也是一种推测

在甘肃水昌县鸳鸯池出上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不少绘有黑色、红色甚至彩色的条纹图案,线条均匀。纵横交错,格子齐整,形状很象现在的围棋盘,但纵横线条只有十至十二道,而不象现在是十九道。考古学家讽称之为棋盘纹图案。

湖南省湘阴县挖掘出一座唐代古墓,随葬品里有围棋盘一件,大小呈正方形,纵横各十五道。

在内蒙发掘的一座辽代古墓里,挖出围棋方桌,高十厘米,边长四十厘米,桌上画有长宽各三十厘米的围棋盘。棋盘纵横各十三道,布有黑子七十一枚,白子七十三枚,共一百四十四枚。另有黑子八枚,白子三枚空放着。想必墓主生前好弈,舍不下一盘残局,带到九泉之下琢磨去了。

这些只是众多考古新发现中的几件古物,但足以说明几点:首先,不容置疑的是,围棋在原始社会时,已具雏形。纵横交错的棋盘图形已经基本形成。

其次,从出土棋盘的十、十三、十五……直至今天通用的十九道线的发展过程看,围棋不可能是某一个人某一天里突然创造出的奇迹,而是经过了由简单到复杂,棋子由少到多,着法由单一到多样的发展变化过程,时间跨越数千年,集聚了无数围棋爱好者的智慧和经验,逐渐被改进,被丰富,最后形成今天这种规模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围棋的创造者,是我国广大的劳动群众。

由于战事频繁,军事学知识渐渐积累起来。下围棋和军事上的运筹帷幄,调兵遣将有几分相似。战争的需要势必加速围棋的发展。两汉时己有人把围棋当作兵法,《隋书·经籍志》还有棋谱收入兵书。

中国十大象棋棋王是谁?

十、赵汝权

9岁之年,赵汝权跟随父母从广州移居香港,并从小跟随师傅在作坊学做玉器。闲暇之时,赵汝权爱到附近的公园看街坊下棋,从而无师自通。17岁那一年,赵汝权一举夺下香港公开赛的青年组冠军出,从而成名,并在随后转为职业棋手。

进入巅峰之后,赵汝权以棋风凶悍、中盘搏杀闻名象棋圈,全港冠军的头衔近乎从未旁落。

1987年中菲马邀请赛,在有两大传奇人物杨官璘、胡荣华参赛的情况下,赵汝权力压胡荣华成为大赛的亚军,足见他的棋力之雄厚。事实上,胡荣华、杨官璘之外,柳大华、李来群、王嘉良、吕钦、徐天红、赵国荣在内的六大内地宗师,亦曾各自在巅峰岁月中败过在赵汝权手上。

一年之后,即1988年,亚象联首次放出五位象棋男子特级国际大师的头衔,赵汝权位列其中,足以是作为象棋选手无上光荣的印证。

鬼仙、黄大仙、酒仙,分别因为棋风凌厉诡异、家住黄大仙区、无酒不欢这些属性,赵汝权积累下了上述各种以仙为名的名号。仙人的不老体质,正正完美呈现在了赵汝权身上。

在数十载棋手生涯之中,赵汝权一直保持相当的竞争力,至今仍活跃在职业赛场。在2008年举办的第一届世界智力运动会上,56岁的赵汝权拿到了快棋赛项目的铜牌,而当届的金牌得主是24岁的湖北棋手汪洋、银牌得主则是24岁的浙江棋手蒋川。在对决策能力与心力运算要求很高的快棋赛,能与差了32岁的两位年轻棋手一起站上领奖台,已然说明香江棋王之“仙”也。

九、洪智

洪智,象棋特级大师,一次全国个人赛冠军得主(2005),人送外号“乱战天王”、“流浪棋王”。建国以来,合计有十九位大佬曾在全国赛中夺魁。当中,次数与洪智持平的棋坛大佬有几位,但是思考再三之后,笔者还是优先考虑洪智入列。

何也?全国个人赛冠军头衔&象棋特级大师绰号,算是入榜的硬指标。除了这两大属性齐备之外,洪智为自己、为国家象棋队赢下了一块在象棋史上极其珍贵的亚运会金牌。

时间回到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在此之前,洪智曾代表国家队外战五次,表现平平,从而被讽“外战外行”。在亚运会的选拔赛上,洪智一路闯关拿到第一,获得国手名额出战羊城亚运。

第六次外战,发生在这样极其难得的最高规格赛事之中,洪智完成了中国绝版的救赎。打到决赛圈,在中国头号主将吕钦因为前面轮次表现不佳而早早丧失争冠机会的情况下,洪智顶住了压力,最终以七战五胜一平一负的战绩,依靠着同分胜负关系领先的微弱优势压过了越南第一高手阮成保,在报掉将这枚亚运金牌留在了东道主中国。

八、柳大华

柳大华,象棋特级大师,两次全国个人赛冠军得主(1980、1981),人送外号“东方电脑”。

1976年,全国十二;1978年,全国第九;1979年,全国第二。出道之后,柳大华华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迈向高峰。

时间回到1980年的全国赛,在此之前,另外一大传奇人物胡荣华已经实现“十连霸”,正向“十一连”发起冲击。于情于棋迷的期待,资历尚浅的新人王柳大华也就成为了大众眼中的反派狙击者。

未来才是我的么?不,我现在就要。当届赛事上,柳大华局局的招法凶狠,最终以强势姿态压过胡荣华,成为中国象棋的新王。一年之后,柳大华再度卫冕成功。

于此同时,洲际范围的象棋赛事亦正式踏上发展的轨道。作为对外征战的早期国手,柳大华发挥极其出色,在一、二届亚洲怀象棋比赛中担纲大将,协助国家队取得冠军。

此外,提到柳大华,不可不提他的盲棋神技,其“东方电脑”的外号,亦正正是得益于他在盲棋对局上所呈现出的强大记忆力。早在1981年,柳大华就创下了一对十九人的蒙目棋的世界纪录。2006年8月,柳大华再度出山,在成都与108位业余爱好者上演同时对决,最终并取得了69胜30和9负的成绩,再度刷新吉尼斯象棋同时对弈的盲棋记录。

七、李来群

李来群,象棋特级大师,四次全国个人赛冠军得主(1982、1984、1987、1991),人送外号“智多星”。

李来群之棋,往往予人以“巨蟒缠身”之观感。既可强攻斩杀、亦不惧久战,时常能积小胜为大胜。1982年,李来群登顶全国冠军。在中国象棋史上,李来群的封王之路,有着“划时代”的象征意义。因为,李来群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来自“黄河”以北的棋王,南方棋手独霸棋王的历史由此作古。

六、王天一

王天一,象棋特级大师,三次全国个人赛冠军得主(2012、2016、2019),两次世界象棋冠军赛冠军(2013、2017),人送外号“外星人”。

早在新世纪之初,少年王天一就以神童之姿博得了广泛的关注。2001年、2003年、2005年,此子三夺全国少年赛冠军。在2004年,王天一在亚少赛中封王。

2005年,王天一以15岁的年纪晋升为中国象棋大师。2007年,王天一考上了北京大学大学信息管理系。对,再补充一下,王天一是正儿八经地通过高考渠道考上的北大,而非像柯洁类型的职业棋坛成名之后再通过单独招生考试上清华。

由于忙于学业,在2005年到2009年期间,王天一算是暂别了棋坛。2010年,王天一开始全身心地投入职业棋手的赛场。2012年,王天一首夺全国赛冠军,同年,王天一以24岁的年龄晋升为“特级象棋大师。”

从棋风而论,吻合他的外号,王天一擅长棋路运算,中后期收残局的能力极其强大。过去十年之间,王天一三夺全国个人赛冠军、两夺世界智力运动会冠军、两届全国象棋甲级联赛冠军、三届全国象棋甲级联赛MVP棋手、一次亚洲象棋赛个人冠军、两次亚洲象棋赛团体冠军。可以说,称王天一为目前乃至未来长时间内中国棋坛的领军人物,并不为过。

五、赵国荣

赵国荣,象棋特级大师,四次全国个人赛冠军得主(1990、1992、1995、2008),一次世界象棋冠军赛冠军(1991),人送外号“东北虎”。

师承中国象棋历史上的“无冕之王”王嘉良,赵国荣将攻杀凌厉、大开大合的北派风格演绎得青出于蓝之外,赵国荣更把南派棋手的柔韧细致、绵里藏针的棋路思维溶于一身,最终成为了布局时常别出心裁、名局无数的经典大家。

真正的大师,永远怀着一颗学徒的心。恰恰是得益于这一种夸张的学习与吸收能力,赵国荣的首冠与末冠之隔可以达到十八年之久。此外,不可不提的光辉成就,赵国荣是中国象棋历史上第一位集世界、亚洲、全国冠军于一身的“全冠王”。

此外,赵荣华还注重实战总结和理论研究,著有《棋评精华录》等不少佳作,同时在培养后辈上一如师傅王嘉良,不遗余力。毫不夸张地说,赵国荣的棋,大大改变了中国棋坛的格局与风潮,是一个时代的代表。

四、许银川

赵国荣,象棋特级大师,六次全国个人赛冠军得主(1993、1996、1998、2001、2006、2009),三次世界象棋冠军赛冠军(1999、2003、2007),人送外号“少年姜太公”。

岭南花开二月天,来往游人羡神仙,棋客心与游人异,只慕少年羡许仙!在历史悠久的全国赛上,许银川登顶次数仅次于名宿胡荣华;在历史尚浅的世界赛上,许银川登顶的次数仅次于同门师兄吕钦。

既是天才,也是棋痴,自出道成名以来,在继承南派风格的同时,许银川亦以精通各种对局走向的厚度、外加胸有成竹的心态深度称霸棋坛。与吕钦一起,许银川开创了中国象棋史上名唤“岭南双雄”的大时代。

三、吕钦

吕钦,象棋特级大师,五次全国个人赛冠军得主(1986、1988、1999、2003、2004),五次世界赛冠军(1990、1995、1997、2001),人送外号“快马飞刀”&“羊城少帅”。

开局与残局能力接近完美,中局能力举世无双,布局极其周密、下子神速却后劲绵长。划上楚河汉界,巅峰吕温侯一出,谁可争锋?

作为老牌特级大师的代表人物,吕钦在生涯的后期阶段仍保有顶级的战力,即使是80后的顶级选手亦难以占到吕钦的便宜。赵国荣之后,吕钦是第二位“全冠王”。在世界赛冠军的次数上,吕钦更是以五次领跑排行。噢,还有考验反应与进攻能力的快棋赛,吕钦也是丝毫不虚的,电视快棋赛总共举办了十六届,他拿到了十一次冠军。

无论是个人赛、世界赛、国家队、象甲联赛、快棋赛、甚至是盲棋赛之中,吕钦所呈现出的统治力无不让人印象深刻,作为棋手的BUG程度可想而知。

二、杨官璘

杨官璘,象棋特级大师,四次全国个人赛冠军得主(1956、1957、1959、1962),人送外号“魔叔”。

弈如烟,搏技深,境界高,工于勤。数十载可曾,挂印封金?棋国元戎名盖世,老骥伏枥赤子心。——摘自著名棋评家张郁伟为杨老创作的《满江红》。

1956年1月,国家体委宣布棋类列入体育项目。同年,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全国象棋赛,杨官璘代表广东省参战,成为首个全国冠军。棋力而论,在现代中国象棋史上,杨官璘绝对称得上是第一位独一档的大魔王,强如董文渊、陈松顺、王嘉良、李义庭等早期好手都要往后稍稍,退居第二梯队。

1956年到1983年,杨官璘共参加了18届全国象棋个人赛,4次夺得冠军,3次获得亚军和季军,13次进入前六名,成绩极其优异。此外,杨官璘还曾带领广东队拿下四次全国团队赛冠军,实现一次三连的王朝壮举。还有,在1959年和1987年,杨官璘分别获得全运会象棋赛冠军,28年的两冠长度之隔是什么概念,细品。

杨官璘的伟大之处,不仅在于他是一位强大的棋手,更在于他是一位伟大的棋士。在推动象棋发展、象棋文化传播的道路上,杨官璘的贡献极其巨大。 在创造棋坛空前的奇迹之后,在杨老的身后留下了一串闪光的脚印,供后人去追随与超越。实际上, 吕钦、许银川、赵国荣、陶汉明、于幼华、李来群、柳大华、徐天红、洪智等多位特级大师,都接受过杨老的教导。作为里程碑式的棋圣,杨老著述和出版了很多象棋书籍,更使广大棋迷在对象棋的理解上获益匪浅。

一、胡荣华

胡荣华,象棋特级大师,十四全国个人赛冠军得主,人送外号“胡司令”。

1960年至1979年,胡荣华实现全国象棋个人赛冠军的十连霸伟业。1983年、1985年、1997年、2000年,巅峰已过的胡荣华,先后四次再度在全国赛封王。

值得一提的事情,拿下第一个全国冠军的时候,胡荣华十五岁,历史最年轻;拿到最后一冠的时候,胡荣华五十五岁,历史最年长。

在促进象棋发展的历史上,胡荣华的贡献同样不可磨灭。反宫马、飞相局等布局的新生与流行,正是胡荣华在巅峰期一手促成。80年代之后,胡荣华出书著作,使得许多研究成果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大力推动了棋坛风格百花齐放的盛况。进入新世纪之后,作为棋协管理层的胡荣华,亦促使了象棋联赛往好的方向发展。

拥有长达二十年的不败传说、长达四十年的冠军跨度、更是当代象棋发展的头号推动者,到底该怎么给胡荣华的象棋人生做注脚最合适?

旷世棋圣,是也。

怎么看待默克尔再次力挺北约?

随着英国脱欧箭在弦上,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都已加入了美海军航母作战群,在全球事务中紧跟美国的节奏起舞,英德法“欧盟三驾马车”破裂已是板上钉钉。

马克龙,这位法国总统年轻气盛,高调宣布要组建属于欧洲自己的军队,是踢开北约闹革命的节奏,此举令美国非常不爽,又称“北约已经脑死亡”,无疑再次加剧了和美国的紧张关系。

在此背景下,原先抵制美国要求北约盟国提高军费,表示美国驻军不受德国民众欢迎的默克尔,却反倒承诺要将德国的军费提升至占GDP的2%,等于是同意了原先美国要求北约成员国承担的军费额度。

这位德国总理前后的态度,可谓变化非常大,既出乎了外界的预料,同时又当在情理之中。

由于英国正在加紧脱欧,东欧原华约国家的加入,北约内部似乎矛盾重重,许多事情总是尿不到一个壶里,比如对于土耳其不顾成员国反对强行购买俄制S-400防空导弹究竟该如何处理等。

美国此前提供了北约直接供应资金的22%,包括北约总部的维护费用,对保障安全和联合军事演习的费用等,现在,美国政府已将提供北约的军费降低之16%。

如果北约其他成员国不增加军费,维持北约这个军事组织的正常运作,加上美国这个北约发起国和主要成员国持续和法德等国关系非常紧张,那么,北约这个军事组织就真的要名存实亡了。

默克尔作为欧洲老牌的政治家对此非常清楚,北约绝对不能破裂,当下还得借助美国的力量才能有效平衡外来的压力,缓解北约和美国因为提高军费产生的矛盾。

于是,就有了默克尔有关德国将提高军费的表态,既正面响应了美国要求北约成员国提高军费的号召,同时也是对风雨摇摆中的北约这个军事组织的强力支撑。

由于德国在欧盟和北约内部的影响力,默克尔关于德国提高军费的表态,具有政治风向标的意义,自然受到美国政府的欢迎。

既然德国带头要提高本国的军费,那么北约内部其他观望和犹豫不决的成员国,接下来提高各自国内的军费就是大概率事件了。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