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姓什么,李白一生都没有正经当过几天官?
实话说:李白不太需要钱!
公元742年,41岁的李白,去拜访83岁高龄的贺知章,贺知章尽地主之宜请李白喝酒,上酒楼一摸口袋懵了......
作为后辈的李白,本想替贺知章老先生解围,手插兜里三圈,愣是没掏出一个子儿来,但这顿酒,您猜怎么着?
年轻的李白居然让83岁的贺知章老泪纵横,这其中究竟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走近那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专门有数据统计,李白这一生总共去了18个省市自治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爬过80座山,趟过60条河,甚至游过20多个湖,那李白究竟走了多少路呢?
天生就是旅行家的李白,出生在古西域的碎叶城,今天我们叫那里为吉尔吉斯坦的托克马克市,如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李白的祖籍并不在中国内地。
当然这都没有关系,李白从4岁那年,就跟着父亲举家搬迁到了四川,自带流浪基因的李白,足迹遍布半个中国。
李白之所以能够成为唐代著名大诗人,其实应该感谢一个人。
少年时期的李白,也跟绝大多数孩子一样,贪玩又调皮,压根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即便是望子成龙的父亲,屡次把李白送到学堂去读书,但这压根抵挡不住李白好玩的天性。
那些晦涩难懂的经书,对于李白而言,也看得头大,所以更加增加了他厌学的情绪,他每天最开心的事儿,就是偷偷溜到学堂外面去玩耍了。
这一天,李白一如既往的逃学了,跑到那熟悉的小河边,却发现了异常。
原来李白居然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正蹲在小河边一块石头旁边,拿着一根大铁棍,在不断地来回摩擦。
看到这一幕,李白经不住好奇:“老婆婆,您这是在做什么呀?”
老婆婆没有抬头,也没有停下手中的工作,只是不紧不慢地回答李白:“我在磨针”!
李白更加好奇了:“这么粗的铁棒磨成绣花针,那得多久才能成功呀?”
这时候老婆婆停下来看着这个天真的孩子,耐心解答道:“铁棒虽粗,那我要是天天磨呢?水滴石穿的道理,难道老师没有给你讲过吗?铁棒磨成针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听到这里,李白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心想:“天天坚持做一件事,就没有做不成的道理,读书也应该持之以恒!”
想到这里,李白挥手告别了老婆婆,头也不回跑到学堂里,刻苦学习,再也没有逃过学。
后来直到李白25岁那年,已经精通诗词歌赋,也打算出去磨砺自己,所以第1次离开家乡,拿着一把长剑,打算游历天下。
起初并没有目标的李白,只是沿着长江一路前行。当时的李白也并非一个人,与同样都是巴蜀之人的吴指南,一起结伴出游。
他们初次到达荆门山之时,李白看着渐行渐远的家乡,怀揣着依依不舍之情,还写下了《渡荆门送别》。
本来这一路走来,李白与结伴而游的同伴,也有个相互照应,只可惜在那年夏天他们一起出游洞庭湖之时,李白却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原来他同游的伴侣吴指南,意外身亡,这也意味着,今后的旅途需要李白独自面对了,如此巨大的打击,也让当年心智尚且不够成熟的李白,内心多了几分凄凉。
其实对于当年的李白而言,身为富二代的他,一直有一个不能明说的难言之隐。
李白的童年生活其实是幸福的,但有些结局也是命中注定的,李白的父亲当年是一个商人,尽管赚够了钱,能够保证李白衣食无忧,但与此同时,也直接让年幼的李白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
因为在繁荣昌盛的大唐,有明文规定,商人无法参加科举考试,士农工商,当时商人的阶级地位很低,可能对于正常人来说,也许会安心认命,但对于李白而言,他的理想抱负并非于此。
无缘科举考试的李白,只能选择另辟蹊径,但身为商贾之子,唯一的好处就是富足的家庭条件,可以支撑他游山玩水。
所以这里我们就可以知道,李白当年出门的初始资金,与优渥的家庭条件密不可分,但通过查证史料,我们可以得知,李白的父亲也并非专情专一指,金钱上的富足,也让他子嗣众多,李白都已经排行第十二了。
并非家中独子的李白,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家庭的扶持,但父亲不可能供养他一辈子,真正需要赚钱的时候,李白还得靠自己,那李白后来游山玩水的钱,究竟是从哪来的呢?这其中的故事就相当有意思了。
李白除了是一个诗人,他一直也有一个兼济天下的侠客梦,仗剑出游的李白,是一个刺客,也并非没有道理。
而且当年李白年轻气盛,还记得一同出游的吴指南吗?尽管李白并没有明确提及此人的死因,但有人研究发现,当年的李白,跟自己的好友吴指南,有可能在洞庭湖一带,跟当地地头蛇发生了冲突,直接导致了好友的离世。
要不是因为这件事给李白造成极大的内心震撼,或许李白会一直继续他的侠客梦,而通过这件事,其实他也想明白了,只有广泛结交好友,才能够走遍天下。
所以久而久之,李白的那柄剑也就越来越成了摆设,江湖气息也越来越弱了,也正是因为好友的不幸去世,也让李白在心境发生蜕变的同时,创作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
尽管好友离开了,但李白的步伐依旧坚定,所以在公元726年,沿途美不胜收的景色,也已经让李白忘记了内心的忧伤,此时离开家乡已经两年有余了。
原本怀揣报抱负的李白,却发现自己有点一无是处了,这么久,不仅没有功成名就,反而伴随着好友的离世,自己都没有颜面回家了,而且离开家乡时所带的钱财,也已经所剩无几了,再这么下去,迟早得饿死,所以穷则思变,变则思通,真正夜也为生计发愁的李白,再也不可以无忧无虑的继续游玩了。
所以他就停留在湖北一带,用身上仅剩的钱财,不断寻亲访友,拜访当地的名人志士,希望能找一条活路,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当年本身侠义之气十足的李白,渐渐也被磨平了棱角,无意之间,李白看到孟浩然写的一首诗,就是那首家喻户晓的《春晓》。
自此李白一举成为孟浩然小迷弟,那简直是自己妥妥的偶像啊,年长李白12岁的孟浩然,当时确实找到了一条金光大道。
我们常说乱世出英雄,空前繁荣的盛唐,需要的可并非忠肝义胆的侠客,而是像孟浩然这样,在文艺圈熠熠生辉的明星。
当时受到人们争相追捧的孟浩然,放在今天那也是妥妥的网红,所以从中看到机会的李白,也就跑到孟浩然那里取经。
那一年李白28岁,孟浩然40岁。
打听了许久,终于找到机会,可以拜访孟浩然的李白,专门跑到孟浩然所在的鹿门山,两人一见如故。
犹如他乡遇故知的李白和孟浩然,通过精神层面的交流,跟着手把手一同游历附近的名山大川,共同生活了10多天呢。
或许也是因为孟浩然的倾囊相授,李白也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抱负。
后来李白在离别之际,还专门给孟浩然写了一首诗,那便是有名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没想到孟浩然听完李白的这首诗之后,不仅拍手叫好,而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当然两人再次相见,那也是10年之后的故事了。
但与孟浩然相识,李白最大的收获,那可要数第1任老婆许氏了,由于孟浩然已经是当时的大红人了,抱紧大腿的李白,在孟浩然的牵线搭桥之下,认识了前朝宰相,许圉师的孙女许氏,两人一见钟情,喜结连理。
而且当年的李白很明智,即便是身为上门女婿,但他该有的思想觉悟要有,毕竟那是前朝宰相的孙女,抱紧了大腿,好事肯定少不了。
婚后与妻子恩爱如初的李白,很快就生下了一双儿女,也彻底巩固了自己的家庭地位,也算是儿女双全了,儿子伯禽女儿平阳,两个人就这样幸福的过了10年。
只可惜,许氏在结婚十年之后因病去世,只留下无尽的家产给李白,生性自由,放荡不羁的李白,也失去了继续留在这个家中的唯一牵挂,所以拿了一笔钱就继续浪迹天涯,继续过着吟诗作乐的日子。
其实我们要问李白游山玩水,钱从哪来?
这就是很好的答案,李白确实懂得抱大腿,接连遇到的贵人,已经足够让李白无缝衔接,小日子过得美滋滋。
第一任老婆去世一年之后,孤单寂寞冷的李白,又再一次给自己娶了一位刘姓女子当老婆,只可惜,李白那满腹的诗书才华,那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浪漫,在比较务实的刘氏这里,压根不值一提。
相当嫌弃李白的刘氏,宁愿李白去多赚点钱,多帮自己干点家务,反而越来越看不起落魄之后的李白了,毕竟当年从许家拿的钱也花完了。
李白也受不了那份气,面对妻子的侮辱,他愤然离婚,随后李白又再次遇到了自己的爱情,找到了山东任城有名的才女某氏,两人互生情愫,也有共同交流的语言,婚后还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这个时候的李白,事业上也已经有所起色了,他的诗句已经慢慢开始广为流传了。
甚至当时得到了朝廷重视,还给了一部分金银奖励,才子配才女,成为了当时令人羡慕的存在,而且当时李白的妻子某氏,看着李白赚了钱,当时就购置了许多田产,而且相当有经济头脑的她,还让李白开了个小商铺,以供夫妻二人平时日常开销。
只可惜这样的幸福生活,仅仅持续5年就让李白再一次遭受丧妻之痛,莫非李白真的是命中无妻?
哎,还真就不是。
不得不承认李白的那桃花运是真的好。
在某氏病逝后没多久,李白带着前妻留下来的财产,依旧潇洒了很长的一段时间,眼看着口袋也越来越瘪了,恰巧在这个时候,李白又认识了一位前朝宰相的孙女。
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说当时依旧沉浸在丧妻之痛中的李白,整日饮酒作乐,放纵自己,那一次,醉成一滩烂泥的李白,一时兴起,提笔在梁园的一面墙上,写下了那首名动一时的《梁园吟》,事后不仅没有擦,反而突然尿意袭来的李白,直接在墙边就解决了。
没想到这一尿成就了一段姻缘。
当时,在武则天时期有一位宰相宗楚客,他也有一个宝贝孙女,后来退休之后,全心全力培养小孙女,一不小心就培养成了当时才貌双全的大美女,引得无数文人骚客,踏破了门槛也要一睹这位美女的真容,只可惜没有一个人能够入得了这位宝贝仙女的法眼。
直到李白的出现。
那一日,宗氏恰好经过梁园,看到了李白那脍炙人口的诗句,当即就花费重金,买下那面被李白题过诗墙壁,直接带回家中慢慢欣赏,甚至还成就了一个千金买壁的典故。
听到这件事,蠢蠢欲动的李白,自然也明白了其中的良机,当时就跑到宗氏面前,想要交流一下诗词歌赋,没想到两人深入交流下来,突然倍感灵魂契合,所以很快就又牵手成功了。
只可惜造化弄人,尽管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所有的好运,都不会只属于一个人。
再次结婚后的李白,没多久便遇上了安史之乱,后来还被卷入了皇权争夺战,遭受牵连的他,也被流放到夜郎。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李白与宗氏的感情也走到了终点,依旧没有陪伴李白走到最后。
李白这一生,总行程有数万里路,有人说是25,000里,也有人说是5万公里,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李白的这一生,真正做到了行万里路。
当然还有人说,杨贵妃杨玉环,是李白的绯闻女友,更有甚者说玉真公主的,但由于没有真正的事实证据,也只能当做是后人捕风捉影的一些野史趣闻罢了。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高力士为李白提靴,杨贵妃给李白磨墨,这样的殊荣,有几个诗人能够达到如此之成就呢?
尽管当年的李白,没有在官场混得风生水起,但是这一切对他已经足够了,生性放荡不羁,爱自由的李白,漂流才是他的最终归宿。
尽管李白这一辈子没有上几天班,但他的才华就是伴随他一生最宝贵的财富,而且当年即便是李白离开朝廷,唐玄宗李隆基也给了他30万的遣散费,
而且当年唐玄宗,给了李白一块御赐金牌,尽管不能免死,但这相当于一张全国通用的身份证,不论到哪里,总会有人好吃好喝招待李白。
所以金钱对于李白来说,压根不是什么问题。
一辈子没愁过钱的李白,并不是因为他有一辈子花不完的钱,而是当年的李白,已经达到了到哪里都会有人给他送钱的地步。
回到当年,李白与贺知章见面,已经是著名诗人和书法家的贺知章,都是太子的老师了,但是听到李白来访,却依旧兴奋不已。
而且当年的贺知章看到李白一表人才,气宇轩昂,当时就打算好好交流一番,只可惜上到酒楼之后才发现,自己出门太仓促没带零钱,直接要把自己身上的金龟解下来。
李白身为晚辈,当时就急了,一看这金龟对贺知章来说,能够随身带着,想必也是心爱之物,居然为了迎接他的到来,要卖了买酒喝,过意不去的李白。主动上前是以自己来买单。
只可惜话虽说出去了,但当时的李白也正是落魄之时,手在兜里面转了三圈,愣是没掏出一文钱来,当时的场面一度很尴尬。
最终两人只能迫不得已用金龟来抵账!
所以综合来看,李白不缺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出身商贾之家,李白也算富二代。其二,李白桃花甚多,是软饭硬吃的代表。其三,喜欢广交好友,接济李白的人很多。其四,李白才华横溢,这是生财致富的法宝。其五,李白粉丝很多,到哪里都是一呼百应。其六,李白有御赐金牌,没人敢为难他!赵姓怎么介绍自己的姓?
1、百家姓
我姓赵,百家姓赵钱孙李的赵。
2、引用诗词
我姓赵,古诗赵客缦胡缨里的赵。出自唐代李白《侠客行》,译文:燕赵的侠士,头上系着侠士的武缨。
3、用古代名人
我姓赵,三国名将赵云的赵。
4、现代名人
我姓赵,赵忠祥的赵。
笔顺
姓氏起源:
周孝王传至周幽王时,因幽王无道,造父的7世孙赵叔带离周仕晋,从此赵氏子孙世代为晋大夫,掌握晋国大权。到战国初年,赵氏联合韩、魏二卿击败智氏,瓜分智氏封地,继而赵敬侯赵襄子联合魏武侯、韩哀侯三家分晋,建立赵国。
至他的孙子赵籍时,正式获得了周威烈王的承认,与韩、魏两家并列为诸侯。公元前222年,赵国为秦国所灭,赵国王室纷纷散落民间。因为造父是秦人和赵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开始姓赵,所以秦国公族也姓赵,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称赵政。
秦国公族也以赵为氏,有“诸赵”的说法。
李白姓白类似的问题?
李白,当然姓李。
李白的父亲,叫李客,任城尉,即守城军官,由此判定,李白本就姓李。
古代诗人姓氏排名?
以人数为标准,在《全唐诗》姓氏排行榜上排在第一位的当然是既属大姓又乃大唐国姓的李姓,总计202位诗人。李姓诗人中,既有一代帝王,如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也有风尘女子,如中唐女诗人李冶(字季兰),更有以唐诗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和李颀、李益、李端为代表的风流才子。
张姓以151人的辉煌成绩名列亚军,其中既有唐玄宗最为欣赏的气质宰相张九龄,以《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的张若虚,诗歌书法俱佳的张旭,又有凭借一首《枫桥夜泊》流芳百世的张继,“看似平常最奇崛”的张籍,深受杜牧青睐的张祜。
排在第三位的是王姓,计有111位诗人。王姓是唐朝时期的四大名门望族之一,文人学士,高官显贵层出不穷,著名诗人也不在少数,大家非常熟悉的就有王维、王勃、王昌龄、王之涣,不很熟悉的则有王绩、王瀚、王湾、王建等。
刘姓在唐代诗人中占有87个席位,名列《全唐诗》姓氏排行榜第四位。刘姓唐代诗人的佼佼者是刘禹锡、刘长卿、刘方平、刘希夷等。
李白姓白和猪有没有区别?
李白姓是人物,猪是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