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吃的是杂交水稻吗,有没有没吃过袁老的杂交水稻?
北方的水稻不是袁爷爷的杂交水稻,但是产量很低,袁爷爷的杂交水稻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全国广泛种植,后来不缺粮食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由于口含不太好和已经解决吃饱问题,我们追求口感,现在以东北大米和泰国香米为主。但是袁爷爷杂交稻具有战略意义,一年两三次熟,如果出现粮荒,在国家储备粮消耗完之前就可以补充进来,不担心挨饿的问题。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四大粮商对中国发动多次战争,中国在大豆上吃过大亏,但是在大米方面给四大粮商打懵了,可以查查2008年前后的粮食战争,这就是袁爷爷杂交水稻的功劳。大米价格稳定,小麦做的白面价格自然稳定,这个道理就想之前因非洲猪瘟猪肉涨价致使牛羊肉价格飞涨是一样的。中国粮食价格受国际影响很小,这就是杂交水稻功劳,目前主要是解决非洲温饱的问题。另外美国现在每年都需要给中国缴纳杂交水稻专利使用费,袁爷爷把杂交水稻的专利献给国家了!
我们吃的水稻应该感谢谁?
感谢袁隆平,杂交水稻提高产量
杂交水稻做的米饭与普通米饭区别?
我记得最先种的良种籼优大米很好吃很软糯,刚开始接触到杂交水稻,普通稻就是矮稻,还没杂交稻好吃。普通米饭要涨饭一些。比如煮五斤大米来蒸饭,用一升米的木桶来蒸,普通米煮的可能会蒸满满一大桶,杂交水稻可能还不怎么满,就是这样的区别。
这种大米和不是杂交的大米有什么区别呢?
感谢邀请,植物杂交是农业生产中改良质量的一种方法,自古有之。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口感和抗病性能,我们的祖先一直在尝试。袁隆平教授更是在水稻的杂交育种方面,解决了人类吃饱到的大问题。很多不明真相的人。把转基因和杂交混为一谈借机攻击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袁隆平,令人愤慨!
至于说那种更好吃那要看杂交的目的是为了增产还是为了改善口感,目的不同自然结果也不同。
我们现在吃的是杂交水稻吗?
可以这么说,我们今天吃的大部分是杂交水稻,当然也有常规稻(普通水稻)!
杂交水稻70年代研究出来后因其产量(平均增产20-30%)、适应性(受地理位置气候限制小)等优势而得到迅速推广,目前国内杂交水稻种植面积占水稻总种植面积的60%左右!除国内大面积种植外,在国外已有越南、印度、菲律宾和美国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可以说杂交水稻对解决全球粮食危机具有巨大的贡献!
那为什么杂交水稻不能完全取代常规稻呢?说明常规稻也有它的优点!
下面我们首先来看看两者的区别或优劣势。
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也就是说可以依靠自己完成开花结果的过程,可以留种,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常规稻。
杂交水稻则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
水稻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主要表现在生长旺盛,根系发达,穗大粒多,抗逆性强等方面,因此,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一直是育种家梦寐以求的愿望。
但多年来的品质是影响杂交水稻推广的最大问题,受育种材料限制(不育系品质较差,又难以找到与之匹配品质又好的恢复系)杂交水稻在垩白粒率、垩白度、垩白大小上很难突破,品质受到影响。
常规稻则不受父母本限制,可以通过多个组合选择优异株系,选育出产量较好品质又好的常规稻。比如目前种植面积较大的“桂农占”、“玉香油占”等常规稻,其产量也相较于一些杂交水稻了,而品质更优,但其适应性较窄,可以说目前杂交水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对不同环境、土壤的适应性上!(比如遇到极端天气或病虫害常规稻可能绝收而杂交稻影响相对较小,又如有些常规稻品种只能在广东周边种其他省种效果不好等等)。
杂交稻跟常规稻的区别还有很多,比如杂交稻需肥量相对大些,不能自留种(能否自留种对该水稻种子的市场化影响很大),容易退化而常规稻可以自留种(自留种对常规稻研发有所阻碍),不容易退化等。
最后强调一点杂交水稻不是转基因!杂交技术虽然也有人为因素在内,但所起的作用类似于“牵线搭桥”,总体上还是依靠生物界的自然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