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球相似99%的星球,太阳系其他行星也像地球一样有磁场吗?
行星(包括恒星)有磁场的先决条件是要有液态的金属内核(只有足够大小才能实现)。其次是要有卫星绕它运行。
以月地系统为例说明:1,地球足够大,有液态的核心。满足第一个条件。
2,月地系统的重心与地球的重心是不重合的,这两个重心随着地球的自转和月球的公转不断变化相对位置,引起地球内部液态金属核的定向流动(液态金属核内也因金属种类不同而比重差异轻大,而地核内各种液态金属多呈离孑状态)。这种离子态的定向流动形或磁场。
这是行星形成磁场的主要原因。
如果行星只有第一条而没有第二个条件,也会有微弱的磁场,是行星公转轨道的离心率很大和自转速度很大造成的。
行星如果缺少以上两条,就不会形成磁场。
如果地球像太阳那么大并且仍然适合人类居住?
谢谢悟空邀请!
假如有一天,地球像太阳☀那么大,还会适合人类居住的话,我就搬到太阳上去住!
地球像太阳那么大会怎样?地球质量是太阳的1/333000,130万颗地球才有太阳大。在诞生46亿年中,孕育繁衍出了万紫千红的生态系统,也造化出了智慧文明的人类。地球的体积和磁场、大气层、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都是那样恰到好处,这一切机制都是那么精妙,没有一点误差。
如果地球增加130万倍达到太阳的体积和质量,那么地球在巨大重力下往内部塌陷,最终成为一颗太阳般的恒星。此时的地球除非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大的公转半径轨道围绕太阳旋转,否则地球会在万有引力下逐渐靠近太阳,最后形成互相旋转的双星系结局。
介时地球上所有生物包括人类都陷进地球内部化为灰烬,就像地球上的生物从来都没有存在过。
欢迎关注和点评。
开普勒星球离地球有多远?
开普勒星球离地球约有600光年。
人类若使用现有的宇宙飞船飞往开普勒星球需要2200万年的时间。
开普勒星球,即开普勒-22b是美国宇航局开普勒计划于2011年12月确认的首颗位于宜居带的系外行星。它围绕一颗和太阳非常相似的恒星公转。截止2011年2月份,科学家们共报告发现54颗位于宜居带的系外行星候选体,其中Kepler-22b是首颗得到确认的。
如果地球和木星一样大?
如果地球和木星一样大,木星比地球大得多,吸引力更大!像木星一样大的地球,地表面积大了,可以装下很多人,很多资源?!可是它的吸引力太强了!突然变大的地球,对地上生命是一场灾难,大气层不再是地球保护层,而是变成如来神掌👋一样拍向地球表面,人类、动物都会七窍流血,一命呜呼,✈️坠落爆炸,鸟儿无法飞翔,纷纷落地!大地一片狼藉!
月亮受不了地球的引诱,飞奔而来,小行星,也来了!撞击,连续不断的撞击!爆炸、🔥、火山,海啸,地震!地球变成了地狱!
引力这么大,太阳也向地球招手了,来吧,宝贝(๑˙❥˙๑)!于是地球半推半就的玩起了漂移,向着☀️,向着光明,前进👹!
启明星是地球多少倍?
启明星是地球多少倍?它有什么特点?
启明星就是金星,金星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地球也是一颗行星,而且是太阳系类地行星里面最大的,金星属于老二,体积和质量都比体积略小。其中质量为4.869x10^24kg,约为地球的80%,直径为12103.6 km,约为地球的95%。(见上图)
何谓类地行星?就是和地球差不多结构的行星。在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其中有4颗是类地行星,有4颗是类木行星。根据体积和质量大小,4颗类地行星为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其主要特征就是有一层岩石外壳包裹,有固体的地表;类木行星又叫气态巨行星,这些行星主要由氢、氦、氖等轻元素组成,没有岩石固体表面,它们体积和质量都很庞大,密度较小,太阳系类木行星根据质量大小排列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行星本身不发光,是依靠反射太阳光才被我们肉眼看到,因此行星的大小,距离我们远近,太阳照射到它们身上的角度不同,我们看到的亮度就会不一样。而且地球和其他的行星都在运动,上述条件都会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在一年中,我们看到的行星亮度和位置也就不一样。
金星为啥会成为启明星?实际上,金星不但是启明星,还是长庚星。启明星出现在拂晓的东方,又叫晨星;长庚星出现在太阳落下地平线后的西方,又叫昏星。古时候人们不知道它们是一颗星星的两种表现,就把把它分别称为启明星和长庚星。
我们知道,太阳系所有的行星都是围绕着太阳旋转,而类地行星又叫内行星,也就是运动在靠太阳比较近的内圈,金星更是在地球的内侧。因此从地球上观测,金星就常在太阳附近,就好像跟着太阳走。
从地球观测,当金星运行在太阳的西边时,它就总会在太阳升起前出现,好像太阳是被这个星星拉拽着出来的,黎明是它呼唤出来的,因此叫做启明星;而金星运行到太阳的东边时,当太阳落下地平线后,它就会出现在西方的天际,预示着长夜的来临,由此成为长庚星。
金星视星等最亮时可达-4.8等,是最亮的恒星天狼星-1.46等的20多倍。视星等是数值越小越亮,时空通讯过去文章多有解释,这里就不多扯了。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亮,金星就是最亮的天体,在夜空中很显眼,尤其是在太阳出来前和落山后的黄昏,天比较亮,许多星星都被隐去了或还没有出现,它就几乎是天边唯一的一颗亮星,因此自古以来就被人类所注意,就成为了启明星和长庚星。
而水星本来也在地球内侧,但由于其太小,只有地球体积的5.62%,又距离太阳太近,常常被太阳光辉笼罩了,很难被人类观测到,所以它虽然也会伴随太阳出现,但却没有做启明星和长庚星的资格。而地球外侧的星球就没有这种视运动现象了,这就是只有金星能够成为启明星或长庚星的原因。
金星身份是如何转换的?从地球角度来看,金星并不能被一直看到,这是因为地球和金星都在围绕着太阳运行,而行星本身不发光,是依靠反射太阳光才能够看到,这样地球和金星相对位置不一样,看到的金星就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很亮,有时候会暗一些,有时候还会看不到。
人类肉眼看到的金星是一颗圆圆的亮点,如果用望远镜观测,就会像看到月亮一样,根据太阳、地球、金星三者运动变化,出现盈亏圆缺,当这种变化被地球视角看到亮面最大时,而距离地球又相对最近时,就会达到最大亮度。
一般金星运行到东大距和西大距附近时,人们观测到的金星最亮,而到达上合或下合位置时,就看不见了。因为上合时会被太阳挡住了,下合时正好在太阳与地球的中间,只有一个黑黑背阴在太阳中间,肉眼是看不到的。(见上图)
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19天,金星公转周期为224.71地球日,这样,地球和金星每隔约584天就会有一次会合,也就是相对最近距离。而金星从东大距运行到西大距时,只需要141天,但从西大距再到东大距,要围绕着太阳转大半圈,因此需要443天左右。
所谓东大距、西大距就是从地球上看,金星与太阳的张角最大,因此能够看到更多的金星阳面(太阳照耀到的那一面),且这时又相对地球更近,因此就会更亮。金星东大距和西大距时,与太阳角度约46°左右,而水星也有东大距和西大距,但角度只有18°~28°,这也是水星难以观测的原因。
今年金星运行情况。今年,我们能够有幸看到金星出现东大距和西大距各一次。从2019年末开始,金星就出现在西南方低空,这时金星还是长庚星,金星开始慢慢变亮;到了2020年的3月25日,金星运行到东大距,亮度达到视星等-4.5等,随后越来越亮,4月份达到-4.7等,成为今年最亮的长庚星。
随后金星快速接近太阳,6月上旬淹没在太阳光芒中,短暂消失后就出现在了东方低空,这时它已经成为启明星。7月10日,将达到转到太阳西侧后最亮时刻,视星等可达-4.7等,之后与太阳张角越来越大,8月13日到达西大距,这时的金星距离地球越来越远,因此亮度也相对弱了些,约为-4.4等。
9月份以后一直到年底,随着金星越来越靠近太阳,也越来越离我们远去,观测会渐渐变弱,但一直可以看到它。一直到2021年3月26日,金星到达上合位置,也就是到了太阳背面,在这前后有一段短暂时间,金星就会隐匿不见了,随后又会变成长庚星。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侵权抄袭是不道德的行为,敬请理解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