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大战孔明指的是什么生肖,诸葛亮与司马懿对话是第几集?
诸葛亮与司马懿对话是第14集。
贾诩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贾诩和司马懿都是曹魏的重臣,按道理他们是同朝为官,有交集的。但似乎没见他们有什么瓜葛似的。
两位都是三国时期的重要谋士。贾诩更是改变历史进程的人物。司马懿也是权倾朝野的人物。
阿呆今天就带着大家来看看。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
由此可见,贾诩比司马懿大了32岁,贾诩77岁去世的时候司马懿45岁。基本差一个辈分。
建安四年(199年)也就是官渡之战的时候,贾诩劝说张绣投降曹操。从事贾诩成了曹操的谋士。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为丞相以后,使用强制手段辟司马懿为文学掾。曹操对使者说,“若复盘桓,便收之”。司马懿畏惧,只得就职。曹操让他与太子往来游处,历任黄门侍郎、议郎、丞相东曹属、丞相主簿等职。
由上面可以看出,司马懿出山时候,贾诩是曹操随军谋士,司马懿是太子曹丕身边的黄门侍郎。
建安十六年(211年),贾诩随曹操征讨马超,随后出谋离间计,打败马超、韩遂。这一年贾诩是65岁,已经是个老人了。所以,这一仗之后,贾诩基本退居二线了。
所以,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出兵汉中,征讨张鲁时候,是司马懿随军的。这时的司马懿36岁。这时候的贾诩68岁,年事已高,坐镇后方了。
司马懿和贾诩最大的交集,就是在216年以后,这时候两人都在朝堂为官,而且在立太子的事情上,贾诩的一句话,成就了曹丕,使得曹丕被立为太子。
这一利益上,司马懿要感谢贾诩。司马懿是担任过曹丕的黄门侍郎,自然是想拥立曹丕的。但是曹植更受曹操青睐,想立曹植。贾诩的一句话,也算是帮了司马懿一个大忙。
公元220年十一月,曹丕登帝后,拜贾诩为太尉,位列三公,掌管军务。任命司马懿为尚书,不久转督军、御史中丞。
可以看出,贾诩的官职、地位均在司马懿之上,是司马懿的上司。但是,这时的贾诩已经74岁了。贾诩这个人,一生很坎坷,出生平民,投靠过很多人,奋斗了一生,终于达到了人生的巅峰。贾诩知道自己是降士,根基浅,所以为人很低调,只想自保。基本不拉帮结派,结党营私。
而这时候的司马懿,40岁出头,正是如日中天,野心勃勃。加上司马懿是士族出身,三代为官,家族庞大,根深蒂固。
贾诩是聪明人,知道该怎么做。既不巴结,也不得罪。闭门自保。包括贾诩的儿子、子孙都遵循贾诩的要求,力求自保,没有非分之想。
贾诩说白了,对司马懿有恩。司马懿也心知肚明,尽管两人没有私下往来,但是互相敬重的。
由于贾诩的地位很高,位列三公,又享太庙之尊。其儿子也都是高官,长子是驸马都尉,幼子是列侯。
在后来司马懿掌权后,基本上不去动贾诩的后人。不重用,也不排挤。保持中立。
司马懿攻诸葛亮八卦阵是哪一集?
第70集 司马懿破八卦阵
新三国是第91集 诸葛亮摆阵八卦阵大破司马懿,三国歇后语“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就是属于给司马懿留了一个千古笑谈。
八卦阵设景死杜伤,休生惊开八个兵门,从正东“生门”打入,往西南“休门”杀出,复从正北“开门”杀入,此阵可破。
司马懿追杀诸葛亮的时候主公是谁?
司马懿从来没有追杀诸葛亮。按正史记载司马懿跟诸葛亮对敌的时候,从来没有主动挑战,从来就是防守。司马懿就等着耗完蜀汉的粮草,再去远远的看着蜀军走光。当时在曹魏的主公与皇帝是曹睿,蜀汉方面的皇帝主公也是扶不起的刘阿斗。曹魏的政权已经向着司马氏集团倾斜,蜀汉方面诸葛亮独掌大权。
诸葛亮是不是权臣?
诸葛亮是权臣更是忠臣某种意义上说诸葛亮是“权臣”倒也没错,他确实是总揽季汉一国军政大权,“行君事而国人不疑”、“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但特殊之处在于,诸葛亮这个权柄并非他自己谋取的,而是刘备主动给他、刘禅主动配合的。诸葛亮与司马懿
诸葛亮: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司马懿:
(襄平城)男子年十五已上七千余人皆杀之,以为京观。伪公卿已下皆伏诛,戮其将军毕盛等二千余人。
陆逊在石阳打了一回草谷,祸害百姓千人,已经被裴松之诅咒为断子绝孙,报应不爽,试问司马懿之所为,还指望得到如何评价?
奄袭小县,致令市人骇奔,自相伤害?俘馘千人,未足损魏,徒使无辜之民横罹荼酷,与诸葛渭滨之师,何其殊哉!用兵之道既违,失律之凶宜应,其祚无三世,及孙而灭,岂此之馀殃哉!
两厢对比,诸葛亮为黎庶追思,以为口实,千余年歌颂不绝。
一个是满腹韬略,胸怀大志,思得明君,得遇知遇之恩,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个是老奸巨猾,鹰视狼顾,狼子野心,但掌天下权柄,则蛰伏待机,谋权犯上。
关注九山疑,与我一起看东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