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妃为什么不侍寝,为什么说璎珞能够成功侍寝?
明玉跟魏璎珞都是服侍富察皇后的大宫女,当富察皇后去世后,两个人都没有了主心骨,魏璎珞选择去给富察皇后守孝,而明玉被皇上派到跟富察皇后要好的纯妃宫里当值。
久而久之,明玉撞见了纯妃的亲信宫女跟先前长春宫失火当晚当值的太监有一腿,就觉得事情不妙,明玉的撞见被纯妃的亲信添油加醋告知纯妃,于是纯妃怕害死先皇后子嗣的事情败露。就将八根银针插入了明玉的身体,明玉痛不欲生。
在皇上带着纯妃去圆明园时,明玉选择跟着去正是因为她想见到魏璎珞,想让魏璎珞救她。见到魏璎珞后,她将自己的所见告诉了魏璎珞。魏璎珞那么聪明,自然想到此时不简单,她想为皇后报仇,所以她必须得回到宫里去,她先是讨好太后,想让太后带她回宫。皇上在此插了一脚,封她为贵人。
所以可以说是明玉间接促使她成为了皇上的女人
如何评价延禧攻略中的纯妃?
《延禧攻略》里的纯妃,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深藏不露。
有着上乘之姿,体态娴静温雅,为人亲和。总是一副笑意盈盈的模样。
身为四妃之一,却从不侍寝。
为避免皇帝翻牌,宁愿灌冷水,使自己生病,也不愿被皇帝宠幸。
要知道,侍寝,可是万千少女攀龙附凤的梦啊。
当初舒贵人被皇帝翻了牌,一连高兴了好几天,躺在皇帝温床上笑得合不拢嘴。
纯妃似乎是个异类。
她想尽办法,避免被皇帝看上。
皇帝也不是傻子,大概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他径直跑去了纯妃寝殿。
纯妃在干吗?
她用茶水在桌上写了一个“和”字。
皇帝看了,脸色深沉。
纯妃心中虽急,但脸上不动声色:“臣妾所求只为皇后。”
还扯了几句政权上的话。
皇帝怒了:“纯妃,后宫不得干政。”愤怒之下挥袖离去。
皇帝怒气而走,她非但没有害怕,后悔,劝慰,反而笑了,如负重释般。
这是什么妃子?连皇帝都不爱,果真无欲无求?
不。
她有欲,有念想。
只是,她心思缜密,比旁人更能隐忍。
心机也更深沉。
高贵妃要处死愉贵人生下的五阿哥,魏璎珞冒死相救,却抵不过权威。
纯妃款款而来,将厨子的血书,以及小儿黄疸病变,在皇上面前陈述。
一向嚣张跋扈的高贵妃不得不吃了哑巴亏。
魏璎珞看出了纯妃的图谋,问她为什么要伤害稚子。
纯妃说:“紫禁城出生的孩子,现在不死,以后皇权争夺中一样会丧命。”
魏璎珞质问:“只有凶猛的兽类,才会吞食幼崽,人若对稚童下手,又与禽兽何异?”
纯妃转身,眼神凌厉:“你若保持这种善念,迟早自己性命不保。”
当初那个纯净无害的女子,俨然变成了恶魔。
随着事态的发展,她愈发“坏”起来。
得知傅恒爱上了魏璎珞,她命令别人暗自将魏璎珞处死。
得知傅恒对她无情,皇后心病缠身,她明里暗里,将曾经视若知己的皇后,硬生生逼疯,活生生逼死。
什么信任,什么情义,什么关照,什么过往,在纯妃的心中,与自己的欲念相比,都不过一棵野草,挡其道,就毫不留情地拔掉。
她对自己狠,对别人也一样狠。
幽幽深宫,如若得不到自己想要的,那就将一切毁掉。
历史上的纯妃真是这样吗?
不是的。
于正让纯妃和皇后的弟弟有了牵扯,在正史里,纯妃和傅恒没什么故事。
要说关联,还真有一丝亲戚关系,她的女儿和硕和嘉公主,嫁给了傅恒次子福隆安。
而她本人呢,在后宫,天天面临明争暗夺的攻击,礼仪规则的束缚,哪有心朝思暮想。
明哲保身都不错了。
《延禧攻略》里娴妃说,当初进府邸,她们是姐妹八人。
这在历史上是真事。
那时还是雍正掌权,乾隆还是宝亲王。
为了巩固政权需要,宝亲王也到了开枝散叶的年纪。
宝亲王的府邸相继迎来了一些妙年女子,皇后富察氏,侧福晋娴妃(也就是佘诗曼演的角色),以及纯妃等。
前几位都是八旗子女,有着显赫优渥的家族背景,比如皇后富察氏,出身满洲镶黄旗,身份极其尊荣。
而纯妃呢,她父亲苏召南,无官职,史书上连记载都没有。
与乾隆府邸一众有钱有权有地位的满洲女人相比,纯妃只是一个身份卑微,无权无势无背景的汉人女子。
在大清皇权话语体系里面,汉人从一出生就低人一等,这对纯妃意味着,在后宫就失去更多晋升的筹码。
那她又是怎么一步步成为纯妃的呢?
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雍正当年下江南,为儿子乾隆寻觅贤内助,遇见了还是少女的纯妃。
她神态温婉,目光清透。
身上颇有江南女子的温婉韵味。
于是,她入侍了宝亲王藩邸,成了格格。
服侍乾隆。
看过《还珠格格》的都知道,乾隆一直忘不了大明湖畔的夏雨荷。
有人说纯妃就是夏雨荷的原型。
而紫薇,和纯妃的女儿和硕和嘉公主也颇有些相似之处。
或许琼瑶阿姨就是参照纯妃的故事,才创作了一部经典吧。
乾隆特别喜爱端庄温顺的女子。
进入宝亲王府后的纯妃,因性情温顺,又具有江南女子的柔情,甚得乾隆喜欢。
虽然乾隆已经阅女无数,还偏爱富察氏,可纯妃还是一步步从侍妾,小心地走上了庶福晋的位子。
雍正十三年,宝亲王府大喜,纯妃生下了一个皇子。
也就是乾隆的第三个儿子永璋。
《百家讲坛》说,在乾隆府邸,在众多侍妾中,纯妃能偏得乾隆宠幸,怀上皇子,在美貌与温顺外,她还有其他女子不具备的过人之处:谋略。
帝王纵使有情,他们怀里的女子,今日来,明日去。
哪里能留得住?
纯妃的谋略就是在乾隆初见时,抓住乾隆喜欢她的温恭、柔顺、端慎,并将这点,用到极致。
不久后,雍正去世,乾隆登基称帝。
宝亲王府的女人们,也跟着住进了帝王后宫。
乾隆皇帝的初恋富察氏,成了富察皇后。
无权无势的苏召南之女,因为生了皇子,被封为纯嫔。
她从一个无背景的汉人女子,在大清后宫,开始一步一步有了自己的位置。
这只是起点。
两年后,皇帝又晋升纯嫔为纯妃。
跨越这个等级,不仅意味着纯妃在后宫地位上升,更意味着,她在紫禁城,会少许多明枪暗箭,多些生存的保障。
当年册文写到:尔纯嫔苏氏、克裕温恭。夙彰淑慎。凛芳规于图史。
意思就是:纯嫔苏氏克己守礼,性情温良纯厚,很是贤淑,特此封为纯妃。
也就是我们现在在《延禧攻略》里,看到的那个纯妃模样。
不过两年时间,她在后宫已稳稳站住了脚步。
不难想象,除了皇帝的宠爱,还有她审时度势的温柔隐忍。
八年后,纯妃又被晋升为大清纯贵妃。
乾隆的册文是这样写的:椒涂之雅化,德重幽闭,协彤管之令仪,质推柔顺。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纯妃端庄柔和,温婉雅致。
从几次的册文上我们可以看出,纯妃将自己的温良柔顺,发挥到了极致,牢牢地套住了乾隆皇帝的心。
这八年间发生了什么呢?
为何她会晋升得如此之快?
原来,皇帝恩宠其他妃子外,对纯贵妃也是念念不忘。
她在这段时间,相继生下皇六子永瑢、和硕和嘉公主。
在后宫的地位再也无可动摇。
可是,乾隆皇帝对她的爱护,总是很飘渺。
后宫妃子40多人,他独爱富察皇后。
对于其他妃子,只会偶尔眷顾一二。
她以为自己有儿有女有了地位,就可以一路顺遂地走下去。
可她想错了。
这些也只能是以为。
未过几年,紫禁城发生了几件大事。
乾隆登基10年后,高贵妃病逝。
后来,皇后富察氏也去了。
富察皇后的离世,让皇帝哀痛不已。他下令全城国丧。
用最豪华的葬礼,送心爱人入葬。
那段时间,皇宫一片哀怨之色。没有人敢面露喜色。
也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忤逆皇帝的意愿。
有个几个人偏偏这么做了。
其中,就有纯贵妃的儿子永璋。
他不满乾隆平时的偏见,对皇后的离世,并未表现出哀伤之色。
乾隆大怒。指着他和皇长子严厉呵责:“此二人断不可承续大统”。
母凭子贵,母也凭子累。
纯贵妃身为永璋的母亲,自然是要受到牵连的。
皇上渐渐对她冷落起来。
悲痛归悲痛,可生活还是要过下去的。
富察皇后没了,后位空缺,那下一位是谁呢?
这是后宫妃子最关心的问题,也是权臣们最想知道的问题。
高贵妃已经去了,有皇后资格的人,细琢之下,只剩下两人。
娴贵妃辉发那拉氏和纯贵妃。
可皇帝无心立后。他的心还在富察那里。
国不可一日无君,后宫也不能没有皇后啊。
最后,还是在老太后一再催促,群臣们举荐,还有一些明暗势力的促使下,娴贵妃成为了乾隆第二位皇后。
在这场不流血的战场里,纯贵妃输了,输得一塌糊涂。
曾经,她有圣宠,有子嗣,有底牌,明明可以放手一搏。
但她,缺少致命筹码——家族背景。
娴贵妃虽不怎么得宠,但她是满洲镶蓝旗人,一等承恩公、佐领讷尔布之女。
而纯妃几乎一无所有。
她可以凭借小心思,赢得一个帝王片刻的心,但她终究是女子,无法左右氏族背景的推动力。
她败了。输了后位,也失了帝王心。
富察皇后死后,皇帝性情大变,时常喜怒无常。
据清史记载,他开始变得淫乱起来,看见哪家女子,就纳进后宫。
对待朝廷上的大事,也是暴躁无常。
他对纯贵妃,也一如既往的冷落。
他一看到纯贵妃,就想到了永璋,一想到永璋,就想到了他心爱的富察皇后。
干脆,对她不闻不问起来。
皇后的死,令后宫其他妃子也没能好过。
娴贵妃虽赢了后位,但失了帝心。
皇帝心里始终无法放下初恋富察,一看到她,就想到了富察皇后。
一和她说起话,总是无意识和富察皇后对比起来。
于是,对娴贵妃也冷落起来。
退一步来讲,算不算纯妃虽败,但在另一方面却胜利了呢?
至少,在皇帝的心里,她还是温婉如初的。
就像富察皇后一样。
纯贵妃没了恩宠,不仅她伤心,也影响到了身边的人。
最典型的,就是她的儿子永璋。
永璋自知与储君无缘,又连累母亲失去晋升机会。
他心中愧疚不已,整日惶恐不安,生怕皇帝谴责他,终日郁结缠身。
不到30岁,就病逝了。
而她的小儿子永瑢,也不得皇上喜爱,被下旨降为贝勒,具体缘由史书没有详记。
纯贵妃忧从心来,心中苦闷无处诉说。
她病倒了。
一病不起。
皇帝似是又忆起了旧情,他将纯贵妃的女儿封为和硕和嘉公主,这是很尊贵的荣耀。
将公主赐婚富察·傅恒之子福隆安,许配给自己的亲信。
让她享尽荣耀。
但这些,在帝王看来是恩赐,在心力交瘁的纯贵妃看来,是施舍。
随着四季变换,纯贵妃疾病愈加严重。
没有儿子在身边陪伴的纯贵妃,像风中飘零的落叶,总觉得无枝可依。
帝王的心思太难猜测,一会阴,一会晴。
一会对她置之不理,一会又给她蜜糖。
她入宫这么多年,终究分不清到底哪个是砒霜,哪个是毒药?
好不容易生了两儿子,以为会有所不同,结果一个被皇上斥责忧郁而死,一个被降袭。
没有可依靠的了。
皇宫这么大,哪里又是安稳的容身之处呢?
帝王到底有情,还是无情?
见纯贵妃病情日益严重,皇帝下旨,册封纯贵妃为纯皇贵妃,地位仅次于皇后。
或许,他想以此来安慰她。
当时的册文是:尔纯贵妃苏氏,秉性温恭,持躬端慎,毓秀椒涂。
意思为:纯贵妃性情温柔恭敬,谦和有礼,懂礼数。
她一生恭顺,到头来,在皇帝心里,只剩下恭顺。
是可喜,还是可惜?
她享受皇贵妃的待遇不过8日,就去世了。
那一年,她48岁。
一子死,一子过继给了别人,只剩女儿,在富察府为母亲默哀。
她的离世,让乾隆哀伤不已。
乾隆大兴土木,在裕陵园寝进行扩建,命人建造了一座单檐绿瓦明楼和方城,位于陵园最显目的位置。
上面写着“纯皇贵妃园寝”墓碑。
他似是要给她最尊贵的待遇。
只是,她看不到了。
再也看不到了。
后来,皇后辉发那拉氏也病逝了。
乾隆做了个惊诧世人的举动,他没有按照皇后礼仪,为她独立建造陵
墓,而是把她葬在纯皇贵妃的陵园里。
也就是说,当初的皇后,如今成了纯皇贵妃的下属。
不知道死去的纯皇贵妃有没有觉的荒凉,生前斗不过的人,死后却赢了她。
也不知辉发那拉氏有没有觉得心酸,生前斗赢了,死后,却败得一塌糊涂。
说到底,皇城里的女人,不过是皇权下一颗旗子罢了。
纯皇贵妃无背景无依靠,却能赢得帝王死后的爱怜。
可见,她真不是仅有皮相,也是运筹帷幄之人。
乾隆独爱富察皇后,喜爱她的温良,她就一步步,一点点始终温顺如初。
让这个男人,在心底留下自己的印记。
她做得很好。
乾隆一生有五位皇贵妃,但这五位里,三位是死后追封,还有一位未行册封大礼,就已死去。
而真正受封,生前死后都享受皇贵妃称号的人,只有纯皇贵妃。
世人称她,大清第一宠妃。
她不是皇后,却享受着皇后的待遇。
这从很多文物里是可以窥见的。
2015年,香港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拍卖会,拍卖纯惠皇贵妃朝服像。
最终,画像以1.37亿港元高价卖出,刷新了中国画像拍卖纪录。
据考证,画中的文字是乾隆亲手所写。
在纯皇贵妃去世后,每当乾隆想念她,都会盯着画像看很久。
从画像看出,纯皇贵妃很是端庄贤淑,模样清秀。
史学家考证,她朝冠上的朝珠,是东珠。
一般只有地位崇高,像皇帝、皇后、皇太后才可以佩戴。
而她,只不过是为贵妃。
可见,在乾隆心中,她还是占据着一定分量的。
只是那重视里,少了些坚定,多了些皇权飘荡的欲望。
她虽一步步从平民走向后宫顶端,但在此途中,失去儿子,失去初心,也失了生命。
得到的,大多是帝王若即若离的爱。
而这爱,多是怜悯。
她自己的“温顺恭良”里,又有多少真情呢?
我们不得而知。
只知道,在那个时代,当一个女人,从江南踏进宝亲王府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她的结局。
从此风雨飘扬,无论前途是荆棘还是繁花,再也没有回头路。
无论帝王是有情还是无情,她都必须咬牙活下去。
这是喜剧,还是悲剧?
清朝的妃子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
我觉得实事求是的讲,并不是所有的照片留下的都是丑八怪,不少也是,就是拿今天的眼光看也是相当漂亮的,个别的人没有那么美倒是有些是真的,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是满清人和我们现在的人审美观念不一样。这一点如果不理解的话,你们大家去看看,我们有很多的明星在欧洲非常有名的名模,按我们的眼光看都不太漂亮的,但是欧洲人特别的喜欢,所以这就是审美观念的问题。
照片拍摄的时间色彩和这些嫔妃的年龄问题。拍照片的都是有地位有声望的那些人,这些人可能已经上了年纪,子孙满堂了,所以这个时候拍的照片,你要说他要有十五六岁的美貌,这是不可能的。
另一方面以前也没有彩色的照片,都是黑白的,而且时间放长了以后都有一些斑驳的掉落,看这种老照片的话,稍微有一点点损坏的照片就会大大影响人的美观。
民族特色,满蒙人的外貌比较粗犷相比较于一般汉人女子,总体上,八旗女子颜值要差一点。再加上八旗女子人数毕竟有限,选秀女时又不是十分看重外貌,这就造成清朝的妃子们颜值普遍不是太高。#策划# #新媒体##自媒体##我要上头条##微头条日签#
哪部出现的美女最多?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有好多:
白浅/素素/司音——杨幂
凤九——迪丽热巴
素锦——黄梦莹
成玉元君——王汀
小巴蛇——安悦溪
玄女——祝绪丹
胭脂——代斯
白浅娘亲——马睿
缪思公主——王秀竹
奈奈——杨安琪
夜华表妹——刘玫麟
《仙剑一》和《仙剑三》:赵灵儿——刘亦菲
林月如——安以轩
啊奴——刘品言
灵儿的母亲青儿——孙莉
圣姑——李丽珍
女苑/婉儿——蒋欣
蝴蝶彩依——张茜
狐狸精——杨明娜
《仙剑三》中就更多啦:雪见/夕瑶——杨幂
女娲后人紫萱——唐嫣
五毒兽花楹——郭晓婷
龙葵——刘诗诗
水碧仙子——赵卓娜
《美人心计》中多不胜数,有名气的几位分别是:杜芸汐/窦漪房——林心如
聂慎儿/王志——王丽坤
莫雪鸢——杨幂
馆陶——戚薇
陈阿娇(馆陶的女儿)——贡米
栗妙人——邓莎
李美人——陈怡蓉
吕鱼——胡杏儿
张嫣——苏青
卫子夫——张檬
青宁皇后——孙菲菲
周子冉——周牧茵
吕后——戴春荣
薄姬——白珊
《天龙八部》林志颖版本:王语嫣——刘亦菲
阿朱——刘涛
阿紫——陈好
钟灵——杨蕊
木婉清——蒋欣
天上童姥——舒畅
康 敏——钟丽缇(香港)
刀白凤——高 远
王夫人——王璐瑶
甘宝宝——阮丹宁
秦红棉——彭 丹
阮星竹——李勇勇
《水月洞天》中有:豆豆——蔡少芬
赵云——阳光
尹天雪——陈法蓉
珠儿——沈晓妍
婆婆——郑佩佩
《上错花轿嫁对郎》中有:李玉湖——黄奕
杜冰雁——李佳璘
昌平公主——涓子
丫鬟小喜——崔弈
《天地传说之美人鱼》中有:鲤鱼精——徐怀钰
牡丹——孙莉(黄磊老婆)
鲤鱼精母亲春花——葛蕾
小蛮——何嘉雯
蚌精——杨明娜
《天下第一》中有:上官海棠——叶璇
飘絮——高圆圆
飘絮姐姐雪姬——黄圣依
云罗郡主——陈怡蓉
素心——陈法蓉
《小鱼儿与花无缺》谢霆锋版本铁心兰——范冰冰
慕容仙——柏雪
江玉燕——杨雪
苏樱——袁泉
移花宫大公主——孔琳
移花宫二公主—— 倪景阳
《四大名捕》钟汉良版本:独孤伊人——李湘
水芙蓉——王艳
黑蝴蝶——蒋勤勤
怀有身孕后却被皇帝下令饿死?
摊上一个不学无术的废柴老公,又遇到一个靠喂奶上位的恶婆婆,别说张裕妃怀孕时被活活饿死,就算平安生下了孩子,也是不会长命的。
这个事情的原委,张裕妃比谁都清楚,所以她才会在奄奄一息时对着肚子里的娃痴念道:“如果生在平常百姓家,孩儿你至少能活命,是娘害了你呀,别恨娘。”
这位明朝末年最惨的妃子,在最后一刻,恨的是自己嫁入了天子门户的朱家。
张裕妃是明熹宗朱由校的妃子。她出身比较卑微,6岁时进宫做了一名小宫女,后来被朱由校看中,这才封了妃子。朱由校各位都听说过吧,就是那个整天玩木头的皇帝,他的天赋几乎全体现在木工上面,不管是天上飞的木鸟,水里游的木鸭,地上跑的木狗,都被他创作得活灵活现。皇帝有点个人爱好倒也无妨,关键是朱由校一心扑在木头事业上,两耳不闻窗外事,还整天被他的奶娘客(qiě)氏和阉人魏忠贤牵着鼻子走。奶娘客氏与朱由校不是亲生母子,但两人的关系却比亲生母子还要亲密,甚至还多了几分暧昧。客氏18岁时就入宫给朱由校当奶娘,她姿色妖媚,奶汁浓郁,把朱由校养得白白胖胖,以至于朱由校十几岁了,有时候犯了嘴瘾,还不忘找奶娘喝上一口,回味一下童年的滋味儿。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客氏在朱由校懂事后,便施以手段,“邀上淫宠”。公元1620年,15岁的朱由校登基。他把奶娘客氏封为奉圣夫人,客氏的儿子兄族也跟着沾了光。朱由校十分眷恋这位乳娘,有很深的恋母情结。甚至在他大婚娶了张皇后,朝廷大臣都劝谏皇帝,让乳娘客氏出宫,可朱由校却以皇后年纪小不懂体贴,需要人照顾为理由,强行将客氏留在了宫里。依照明朝惯例,宫里的婢女、乳母应该住在西边的偏堂,但客氏却享受着皇太后的待遇,住在咸安宫。她每次出宫回宅,随行护卫多达数百人,宫中内侍要跪叩迎送。出宫后,换乘八抬大轿,街上还要戒严禁行。回宫时,更俨然诰命夫人,前有八名太监,掌了大红纱灯引导,远远望去,和御驾一样。朝廷里的那些“舔狗”大臣们,每天入朝看到客氏来了,都像狗伏地一般,齐刷刷地跪地,嘴里高喊客氏为太夫人,圣母娘娘、圣太太、千岁夫人、甚至还有喊她为干娘的。估计对自己亲娘都没这么尊敬过。此时的客氏也才30多岁,在宫中每天都浓妆艳抹,可谓风韵犹在,比起年轻的张皇后,客氏更懂得伺候皇帝,她经常与皇帝独处,每天早上去伺候,到了深夜才回去,至于两人腻在一起干嘛了,那也只有当事人清楚了。客氏风光无限,在后宫颇为威风。她心肠又颇为狠毒,对于那些不肯依附她的嫔妃们,往往施以羞辱。而朱由校从来都视而不见,因此嫔妃们对客氏也如同老鼠见了猫,能躲多远就躲多远。客氏在宫里找了不少老相好,在宫里任职的男人都是不完整的,所以客氏找的都是太监。客氏先找的是“三朝太监”魏朝,两人结为菜户,形如夫妻。后来,魏忠贤被魏朝带入了宫,趁着魏朝工作忙碌的空档,客氏又和魏忠贤勾搭在了一起,两人成了“对食夫妻”。魏忠贤这个人更是一肚子坏水,他阴险贪权,和客氏勾结在一起,沆瀣一气。他们分工明确,男主外,女主内。魏忠贤混乱前朝,除去了皇帝身边的亲信宦官;客氏则搅乱后宫,扼杀皇帝的子嗣。凡是有怀孕的嫔妃,客氏就想方设法除掉她们腹中的胎儿,她就怕这些妃子将来产下皇子后母凭子贵,得到皇帝的喜爱,使得自己失宠。就连正宫皇后的孩子,也难逃客氏的魔爪。公元1623年,张皇后怀孕了,到了孕后期,张皇后感觉身体负荷过重,经常腰痛,就命人找来了一个会按摩的宫女来帮忙缓解不适。哪知道这位宫女早已被客氏和魏忠贤收买了,在按摩师的作用下,张皇后不幸流产,生下了一个男婴,可惜已经胎死腹中了。朱由校痛失第一个孩子,他倒是也泪流满面过,但很快他便振作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自己的木匠事业中。倒霉的张皇后,自打这次流产后,再也未能怀孕。后来,宫里的慧妃、容妃也都生下了一个儿子,可惜这些孩子都未满一岁就夭折了。因为客氏这个恶魔的存在,朱由校的后宫虽然生下了不少的皇子,但没有一个能长大成人。后来,客氏意识到,扼杀皇子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要想继续在宫中纵享荣华安乐,必须培养自己人来坐江山。此时的客氏已是半老徐娘,魏忠贤一个阉人,也没有生育能力,自己生儿子是不可能的。最好是能从皇帝的后宫认一个干女儿,作为培养对象。于是,他们就将目光投到了恰好怀孕的张裕妃身上。张裕妃看上去性格比较乖顺,客氏和魏忠贤私下里合计,拉拢张裕妃,将收她为养女,以后张裕妃的孩子若是当了未来的皇帝,那他们后半辈子就高枕无忧了。于是,客氏便去找张裕妃套近乎,没想到张裕妃是个外柔内刚之人,她早就看不惯客氏在后宫的作风,一口就回绝了客氏。客氏气得火冒三丈,想想平时朝中大臣对她那是磕头认娘,这个出身低微的张裕妃竟敢给自己吃闭门羹,岂有此理?这是摆明了要跟客氏过不去啊!客氏下定决心,必须要除掉张裕妃和她肚子里的胎儿。张裕妃知道自己得罪了客氏,整个孕期都小心翼翼,生怕出现闪失,好不容易熬到了预产期,可肚里的孩子却迟迟没有出生的动静。这下,客氏就以张裕妃假孕欺君为理由,跑到皇帝朱由校面前大进谗言,诬告张裕妃欺君。朱由校对乳娘的话一向是深信不疑,他都没有去张裕妃那里验一下肚子真假,就直接褫夺了张裕妃的封号,逐去宫女奴婢,将她一人幽禁于别宫。这个“别宫”,其实还不如冷宫。冷宫尚且有屋可居,这个只是上无片瓦的宫墙巷道。可怜的张裕妃,挺着个大肚子,却连个挡风遮雨的地方都没有。客氏明知张裕妃即将临盆,还命令宫人不给她食物和水,打算让她活活饿死。张裕妃是个要强的人,可如今她只能抚摸着怀中的孩子,对胎儿说道:“如果生在平常百姓家,孩儿你至少能活命,是娘害了你呀,别恨娘。屋漏偏逢连夜雨,张裕妃忍饥挨饿地过了几天,又碰到天降暴雨,为了保住性命,保住肚里的胎儿,她只好躺倒在地上,喝地上流淌的污水。可惜,她这一躺倒,就再也不能起来。明史记载:“裕妃张氏,熹宗妃也。性直烈。客、魏恚其异己,幽于别宫,绝其饮食。天雨,妃匍匐饮檐溜而死。”史书寥寥数语,却暗含悲愤和忧怆。明代的秦兰徵也多次为张裕妃鸣不平,他曾在《天启宫词》两次为张裕妃写下了哀怨诗词:其一:何事丹陵迟暮生,葳蕤独闭未全明。伤心饮彻檐头水万岁潜呼三两声。其二:泣别长春泪暗挥,雪花满院挟风飞。乾西冷落休含怨,幸免空宫闭裕妃。张裕妃死后,朱由校始终被蒙在鼓里,没有一丝悔意,他忙于木工活,都没去看张裕妃最后一眼。就连张裕妃的后事,也是被草草掩埋,没有追封,更没有葬礼。堂堂一个贵妃,在明史中仅留下了一个名字,几句故事。枕边人不伤心,反倒令旁人读来伤神扼腕。后来朱由校病重,眼看就要驾鹤归西,而他又膝下无子,客氏又动起了歪心思。她安排怀孕的宫女进入后宫,以冒充熹宗子嗣。张皇后忍无可忍,她坚决不同意客氏继续紊乱皇室。最终,张皇后说服了明熹宗朱由校,将皇位传给了他的弟弟朱由检。公元1627年,熹宗朱由校驾崩,朱由检即位,史称崇祯皇帝。朱由检即位后,魏忠贤和客氏的好日子也到头了。他抄了魏忠贤的家产,逼迫魏忠贤自杀。客氏则被发配到浣衣局,被人活活打死,在净乐堂焚尸扬灰。刘若愚《酌中志·客魏始末纪略》记载了此事:“逆媪客氏......至奉旨籍没,步赴浣衣局,于十一月内钦差乾清宫管事赵本政临局笞死,发净乐堂焚尸扬灰。”随后,朱由检又给可怜的张裕妃平反,恢复了她的名誉和封号。正所谓善恶终有报,张裕妃和她腹中的孩子惨死,最终留得清白在人间,也算是她九泉之下的一丝告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