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烤鸭英文,翻译成英语是音译还有意译?
大家在用英文写地址时,大概都会习惯性地把“路”翻译成 ,把“街”翻译成 这样;估计还会顺便把地名里的“东西南北”一起译成英文。但恐怕各位没有想到: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全部用汉语拼音。
我知道,这听上去似乎很无理;不过如果仔细想想,全部用拼音不仅是有好处的,而且是有必要的。(更何况,
政府本来就有规定
首先,“路”、“街”都要翻译的话,那么地名的其他部分是否要翻译呢?
以上海的“世纪大道”为例——貌似无论是
地铁站
还是路牌
上写的都是 Century Avenue,看起来倒也没错:“世纪”嘛,就是 ;“大道”嘛,就是 。“世纪大道”,合起来就是 Century Avenue,侬弗晓得伐?可是问题来了,为什么在世纪大道几百米之外的“人民路
”是 Renmin Road 而不是 People Road 或 People’s Road 呢?但“人民广场
”却又是 People’s Square?再说济南的“经十东路”。你会说:把“路”翻译成 吧。那么,Jingshidong Road?不行,还得再把“东”翻译出来。那么就是 Jingshi East Road?但既然北京的
二环路
是 2nd Ring Road,我们也得把数字翻译出来——Jing 10th East Road!可这“经”能不能翻译呢?“经”应该是 Longitude 没错;可经十路的“经”和地理上的经线正好相反,所以到底是 Latitude 10th East Road 呢、还是 Longitude 10th East Road 呢?好吧,你还是觉得应该全部都意译才对。那么全国遍地皆是的“解放路”就成了 Liberation Road,“和平路”就成了 Peace Road;而“中山路”……应是 Nakayama Road 呢、还是 Sun Yat-sen Road 呢、还是 Yat-sen Road 呢?如果“建国路”能翻译成 National Founding Road 的话,“建国门”也应该成了 National Founding Gate 了吧?那“公益西桥”应该是 Gongyixi Bridge?Gongyi West Bridge?Common Good West Bridge?Public Service West Bridge?……
然后就会像在
这篇报道
中说的:James McGreen and his wife, Katherine, one of many backpacker couples making their first trip to Shanghai this summer, became totally confused when they tried to find “XIZANG ZHONGLU” with the help of a local street map. The road sign indicated “CENTRAL TIBET ROAD” while the billboard overhead reads “CENTRAL XI ZANG RD.”
如果翻译的初衷是“为了让老外看明白”的话,那么这样一会儿音译、一会儿意译,老外还能明白吗?(没学过中文的他们可不知道 Xizang = Tibet 的。什么?他们学过中文?那直接看汉字不就行了吗?)
这样一来,似乎完全解释不通了:什么时候该音译,什么时候该意译,似乎完全没有标准,而完全只是随译者的喜好而已。正如我曾见过有人把“黑虎泉”译成 Black Tiger Spring,但同样是泉水的“趵突泉”却成了 Baotu Spring;究其原因,只因这位译者不知道“趵突”是什么意思而已。(况且,如果“黑虎泉”=Black Tiger Spring,那么“黑龙江”也必须是 Black Dragon River 才对啊。)
故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专名(所谓专名,也就是“世纪大道”中的“世纪”、“人民路”中的“人民”、“经十路”中的“经十”)不能意译,应当音译。
那么,“路”、“大街”能不能翻译呢?
如果“路”还好些的话,大家对“大街/大道”的译法就各有不同了:有人翻译成 、有人翻译成 ,也有人(貌似多数)直接无视“大”而将其译成 。这无疑增加了混乱。
再说“北大街”:究竟是“北大/街”、还是“北/大街”呢?你不知道,或许也无从查证。如果把这种地名交给两个不同的翻译员,说不定会出现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Peking University Street”、”North Avenue”。
况且,就算英文没有问题的话,其他语言又该如何?想像一下一个法国老外手里拿着的法文版地图,应该用英文翻译还是用法文翻译呢?反正英文和拼音一样,对他来说都是“看不懂”;那只好用法文翻译了。
以此类推,德语、西班牙语等语言也一样。于是人民广场就有了很多不同的名字:People’s Square、Place du Peuple、Plaza del Pueblo、人民のスクエア……喂,翻译到何年何月是个头啊?
然后,当一个荷兰来的老外拿着荷兰语版的上海地图、看着繁华的大街却怎么也找不到他想去的 Volksplein 时,不知会他会怎么想?(不过说不定,他身边站着的那个罗马尼亚来的哥们也是在找 Piața Poporului 呢。)
再次引用一下
刚才那篇报道
:Businessman Andreas Kriesi has worked in China for three years and has no problems in reading road signs, though he does speak a little Chinese. He prefers Pinyin to translation because “taxi drivers usually understand where you head for if you try to pronounce Pinyin.”
…
Italian Carmine Gannotti joked that he prefers Italian to any other foreign tongues if possible. “Pinyin or English, they make no difference to me, but for the sake of taxi driver, I choose Pinyin,” said Gannotti.
可是,香港却是把路名都翻译出来的啊?那是“国际化大都市”的做法,我们是不是也该学习一下?
有一个问题:香港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至今的官方语言仍是中文+英文。并且香港有很多地名都是先以英文命名、后译中文名的,比如 Nathan Road(弥敦道)、Prince Edward Road(太子道)。也有英文和中文貌似完全不沾边的,比如 Admiralty 是“金钟”,但“金钟道”却是 Queensway;Tung Lo Wan Road 是“铜锣湾道”,“铜锣湾”却是 Causeway Bay,但 Causeway Road 又变成了“高士威道”,相信一定有历史原因(可惜我唔知點解)。
也正因此,有时还会译错,比如 Queen’s Road 本来是女王大道,却被译成“皇后大道”;Power Street 的名字源自原来旁边的发电厂(Power 指的是电力),却被译成“大强街”。
所以,倒不如说香港的中文地名和英文地名是两套独立的系统。
更有趣的是,即使是香港人也无法完全弄清这些。香港邮政的
这篇文章
表示,邮局见过把西湾河 (Sai Wan Ho) 写成 West Bay River、把花园街 (Fa Yuen Street) 写成 Garden Street 的。遇到这种情况,邮差蜀黍也只好硬着头皮连蒙带猜地送信。(可要是邮差蜀黍猜不出来呢?或者是游客大妈猜不出来呢?嗯,那就唔好意思啦…)(顺便,就算是香港的出租车司机,有不少也是根本不懂英语的。不然就不会有
这种 app
了……)至于香港的近邻澳门,则因为被葡萄牙殖民过(尽管当地居民会说葡萄牙语的并不多),路牌上便写了
中文+葡萄牙文
(而没有英文,因为英文并非官方语言)。英文版 Google Maps 上显示的澳门地名也是葡萄牙文,而并没有翻译成英文。那么……中国既不是英国也不是美国更不是法国的殖民地,为什么非要选定一种外语写在路牌上呢?
如果不用英文的话,老外看不懂怎么办?
先来看看
美国
、英国
的大使馆怎么写的:United States Embassy of Beijing, China
No. 55 An Jia Lou Lu 100600
British Embassy Beijing
11 Guang Hua Lu, Jian Guo Men Wai, Beijing
100600
再来看看非英语国家的
法国
、德国
、西班牙
大使馆:Ambassade de France en Chine
Faguo Zhuhua Dashiguan
60, Tianze Lu
100600 Pékin (Beijing)
Tél. : (+86 10)
85 31 20 00
Institut français de Chine
Beijing Faguo Wenhua Zhongxin
Guangcai International Mansion
18, Beijing Gongti Xilu
100027 Pékin (Beijing)
Tél. : (+86 10)
65 53 26 27
100600 Beijing
17 Dongzhimenwai Dajie
100600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Eingang Visastelle:
Sanlitun Xiwujie/ Ecke Xindonglu
Embajada de España
Chaoyang Qu, Sanlitun Lu, 9
100600 Pekín
Consulado General de España en Pekín
Sanlitun Dong Si Jie, 9
100600 Pekín
老外这么写没问题,我们也应该没有顾虑了吧?
法国人写
Avenue des Champs-Élysées
(而不是 Champs-Elysees Avenue)写了这么多年,日本人写Kabukichō
(而不是 Kabuki Town)写了这么多年,英国人好像也一样就跟着这么写了。(顺便,日本特色的“丁目”在英文里也是直接写作 Chōme 的。)他们会说,这是你们的国家,你们自己说了算,你们写什么我们就认什么,只要知道那是个地名就够了(对,我们只需要知道“那是个地名”,不需要知道那个地名的内在含义——街上的路牌不是用来学中文的);只求能有个统一的标准,不至于在地铁站还是 Beijing West Railway Station,出了地铁站就成了 Beijingxi Railway Station。继续引用
刚才那篇报道
:Many foreigners, however, care little about which standard will prevail, but hope that what they read from maps, road signs and guideposts are all uniform.
那么,这“统一的标准”该是什么呢?那个香港人自己都用不舒服的系统告诉我们,意译太麻烦又难以统一,最后弄不好就可能是“十个译者有十个版本”(弄不好还会写得乱七八糟,就比如泰安的“迎宾大道”被错拼成 -Greeting Avenue);再考虑到全部用拼音的方便性(出租车司机一听就懂)、政治正确性(香港用英文、澳门用葡萄牙文,但我们没做过殖民地,当然不需要用外文)以及规范性(参见文章开头给出的政府规定),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说:
地名要用拼音写。
或许,看到 Dongzhimenwai Dajie 你会不太舒服,觉得这很“土”。这似乎和当年那些说“Xinbei 不如 New Taipei City 好听”的人想得一样。(不过为什么没人提议把“北京”译成 North Capital 来着?新北市就是新的台北市,那北京就是北边的首都啊,对不对?除了 North Capital,我们还得有 Mountain East, River South, Upper Sea, Lake North, Four Rivers……哦,对了,“新疆”可以翻译成 New Territories,很有香港的感觉对吧!不过顺便问一句,“京都”是不是应该译作 Capital Capital?)
但请记住: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自己瞧得起自己的语言、文化和地名,别人才会瞧得起。用拼音,更是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一种尊重——如果老外来了中国,看到的却是满眼的 Century Avenue 和 Honey Lake,他们会觉得这是中国本土文化吗?(换言之,美国人来中国旅游是为了吃汉堡的,还是为了吃北京烤鸭的?)
duck和dark发音技巧?
duck/dʌk/发短音,dark/dɑːk/发长音。
The main course was roast duck.
主菜是烤鸭。
She chose a bench beside the duck pond and sat down.
她选了鸭池旁的一张长椅坐了下来。Her eyes gleamed in the dark.
她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烁。
We should arrive before dark.
我们天黑以前应该能赶到。
One dark brow rose in surprise.
一道乌黑的眉毛惊奇地挑起。
鸭子英语怎么读?
鸭子的英文:duck
英文发音:[dʌk]
中文释义:
n. 鸭子;鸭肉;(英)宝贝儿;零分
vi. 闪避;没入水中
vt. 躲避;猛按…入水
例句:
Solid managing technique in pond mainly includes duck-fish- fish mode.
水域立体经营生态技术,其典型模式为鸭—鱼—鱼模式。
duck不是翻译为我忘了要鸭了?
首先正确句式为:I forgot to duck .
Forget 作为动词,主要有三个句型:
forget sth. 忘记某人或某事
forget to do sth. 忘记去做某事(事情没做)
forget doing sth. 忘记曾经做过某事 (事情做了,但想不起来了)
"I forgot to duck "属于句型"forget to do sth."
即,forget to 后面要跟动词原形。
故,duck一词在这句式中做动词用法。
duck做动词,意为:闪开,躲避。
因此,I forgot to duck ,应翻译为“我忘了躲开”。
若要翻译为“我忘了鸭子”,句子应该为 I forgot the duck。
duck做名词,意为:鸭子,鸭肉,零分等。
但是从翻译来看,语境意义并不完整,缺乏前后语境。可以适当扩写为:I forgot the duck I played with before .意为:“我已经忘记了曾经和我一起玩耍的那只鸭子”。
另外,这里forget需要改正为forgot是根据句子语意而定的。
“我忘了要躲开”,说明我当时没有躲开,我已经被石头砸中了或被什么撞到了。“忘记”这个动作发生在过去。所以,这里的forget要用一般过去时。
Forget 在肯定句中,做“忘了去做某事”意思时,一般这个动作发生在过去。我过去忘了这件事,现在想起来了。所以才会有“我忘了某事”这个语境。
Forget 在否定句中,一般表示现在或将来意义。
Dont forget to bring your book tomorrow.
“不要忘了明天把你的书带来。”这个语境中,“忘记”这个动作尚未发生。
有没有那种既沙雕又搞怪的朋友圈文案?
朋友圈被爆赞的搞怪可爱文案和配图,第33张
1.网恋被骗15块,从此封心不再爱.
2.比起穷这个缺点,长得丑简直不值一提.
3.醒醒吧!光棍节是为了提醒你丑,双十一是为了提醒你穷.
4.八个字形容我现在的状态:胖得专心致志,穷得心灵祥和.
5.老娘一定要瘦
人民共和国的女人,绝不能像肥肉低头.
6.我来人间一趟
本想一统天下奈何疫情防控
去哪都给捅一下
7.加油!打工人,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下周就过年啦!
8.只要气质到位,到哪都是顶配
9.别的女孩性格好 、长相好 、脾气也好!
我嘛, 胃口好!
10.我们这个年纪半夜不可能再收到
“我爱你”都是问你“喝不喝
11.即使生活一地鸡毛,你也要可可爱爱
12.我才20多岁,瞎买点东西怎么了!难道等我老了以后,打扮给孙子看吗?
13.我最大的能耐
就是躺着不动
14.一觉醒来 突然很想以前的体育老师
因为老师的口号是:立挣 向钱看,向左赚,向右赚,向厚赚 ,向钱走一二亿 一二亿 收息
15.人生得意须尽欢,得瑟一天是一天
简单点 糊涂点 开心点
16.胖了心情不好,饿了脾气不好,穷了心态不好.....我哪哪都不好
17.别的女孩都是想撒娇,我只想和你单挑
18.什么叫万死不辞?
每天被气死10,000遍,依然不辞职
19.减肥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饿了喝水 馋了打嘴
21.好想挣钱,所以选择上班但是好像上了班也没挣到钱,好烦
22、我中毒了,医生说需要清热解毒
23.都说女人是水做的,得温柔,不能乱发脾气
其实我也是水做的,只是成分不同我是雪碧,带气儿,只能捧着,不能摇晃
24.人都是会变的, 比如我
曾经一心想致富,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只想脱贫
25.每次跟你聊天不是回“嗯 ”就是回“哦”你是不是认为 我就认识这俩字[思考]
26.同样是咸鱼,为什么别人能翻身,你就粘锅了呢?
27.奶奶个腿 ,有身份证没身份、 有银行卡没有钱、有驾驶证没有车、 有手机没有能说话的人
还要它干啥,都扔他个鳖孙吧!
28.现在的男人已经不画饼了
都已经升级到溜馍了溜馍的意思就是
忽冷忽热 凉了就再热热
29.你可以偷你男朋友的钱,带我去喝奶茶吗?
30.不瘦、不高、不漂亮、很普通还死犟死犟的
30.不想做人了, 想做炸弹
轻拿轻放 难伺候 不高兴了就炸掉顺便带走一大片…人31.没什么大愿望,就希望躺在也能赚钱
32.别担心!你不仅今年单身
你明年也单身 年年都单身
33.每当我吃饱喝足闲着没事的时候
总是会想起减肥这件正经事
34.降温了
衣服旧了不可怕 就怕旧的穿不下
35.年纪大了,保暖就是时尚.
36.这鬼天气 说冷就冷
一点都不顾及我有没有钱买棉裤
我是大仙女!图片喜欢自取,喜欢吱声!
主页有宝藏,可以去逛逛!
谢谢分享,谢谢转发!谢谢点赞!欢迎友们评论区投稿,留下你喜欢的文案,让更多人喜欢。
最后祝你、祝我、祝大家平安喜乐!
谢谢点赞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