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定额,消耗量定额中的工人消耗指标包括基本用工和辅助用工?
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和人工幅度差都属于定额用工
1、基本用工:是指完成该项分项工程的主要用工。按综合取定的工程量和劳动定额中相应的时间定额进行计算。
基本用工=∑工序工程量(综合取定的工程量)×时间定额
2、辅助用工:是指施工现场所发生的在劳动定额中未包括的材料加工等用工。
辅助用工=∑材料加工的数量×相应时间定额
3、超运距用工:是指预算定额中材料或半成品的运输距离,超过劳动定额基本用工中规定的距离所增加的用工。
超运距用工=∑超运距材料的数量×相应时间定额
超运距=预算定额取定运距-劳动定额已包括的运距
4、人工幅度差:是指预算定额和劳动定额由于定额水平不同而引起的水平差。
人工幅度差包括的内容:
(1)各工种间工序搭接及交叉作业互相配合或影响所发生的停歇用工;
(2)施工机械在单位工程之间转移及临时水电线路移动所造成的停工;
(3)质量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的影响;
(4)班组操作地点转移用工;
(5)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整用工;
(6)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其他零星用工。
一般土建为10%,安装为12%。
人工幅度差=(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人工幅度差系数
人工消耗量=(基本用工+辅助用工+超运距用工)×(1+人工幅度差系数)参考资料:糊泥巴建筑资料库
材料消耗定额的组成?
材料消耗净用量定额和材料损耗量定额两部分组成
(1)净用量净用量是指直接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用量
(2)损耗量损耗量是指不可避免的损耗
定额计价中费用的组成?
定额计价法基本特征就是价格=定额+费用+文件规定,并作为法定性的依据强制执行,不论是工程招标编制标底还是投标报价均以此为唯一的依据,承发包双方共用一本定额和费用标准确定标底价和投标报价,一旦定额价与市场价脱节就影响计价的准确性。
定额计价是建立在以政府定价为主导的计划经济管理基础上的价格管理模式,它所体现的是政府对工程价格的直接管理和调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曾提出过“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量价分离”、“以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等多种改革方案。
但由于没有对定额管理方式及计价模式进行根本的改变,以至于未能真正体现量价分离,以市场竞争形成价格。
也曾提出过推行工程量清单报价,但实际上由于目前还未形成成熟的的市场环境,一步实现完全开放的市场还有困难,有时明显的是以量补价量价扭曲,所以仍然是以定额计价的形式出现,摆脱不了定额计价模式,不能真正体现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和自身条件自主报价。
什么是单耗定额?
一、单耗定额就是单位消耗定额:
是生产单位产品或完成单位工作所规定的各种材料消耗量,是标准生产企业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
二、材料消耗定额,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原料消耗定额,如每吨砂糖的甜菜消耗量;
2、主要材料消耗定额,如每台机床需用钢材重量;
3、辅助材料消耗定额,如包装材料定额;
4、燃料消耗定额,如电力工业中每发一度电所消耗的燃煤;
5、电力消耗定额,如一吨电解铜的电力消耗千瓦小时等。
计价定额与消耗量定额有什么区别?
消耗定额是指在生产企业现有的正常生产条件下,在企业内部平均设备状况和平均劳动熟练程度下,在一段时间内生产某单位产品所耗用原材料的样本平均值。
消耗量定额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按照正常施工条件制定的,生产一个规定计量单位工程合格产品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台班的社会平均消耗量标准。消耗量定额与传统概念的预算定额的主要区别:消耗量定额反映的是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消耗量标准,适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筑安装工程计价,体现了工程计价“量价分离”的原则;而传统的预算定额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量价合一”,不利于新形势下工程造价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