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知识,为什么有人说985

天美资源网

共青团知识,为什么有人说985?

这个说法,10年前开始听到过,之所以到现在还时而出现,原因就在于没有答案。作为谈资可以,作为严谨的问答,本身就不成立。下面说下这个说法的貌似成立的理由。

提问的说法不全对

请将说法中的“211”去掉,一般的说法是:985院校是金本科,银硕士,废铜烂铁博士生。对不起,211院校也是被歧视对象。

共青团知识,为什么有人说985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

跟别人交流过,说法的大概理由是:985院校本科是最难进的,一般人即使再努力也只能考个211,985是要考天赋的;由于985院校的本科生很多出国(比如清华、北大、科大),这样不少非985院校的优秀学生就可以进入985院校读硕士;同样的道理,985院校不少硕士生也会选择更好的学校读博士,因此非985的硕士生就可以考进来。

天赋有那么重要吗

正如上面所说,考入985院校是要天赋的,但光有天赋就可以一直处于优势状态吗?典型的例子就是唐伯虎和文征明。

唐伯虎在江南四大才子天赋是公认最好的,少年唐寅记忆力超群,过目成诵,读书速度奇快,“每夜尽一卷”,天赋不说985了,清北也不在话下。唐寅14岁时拜著名画家周臣为师学习绘画,几年之后便超过了老师,在人物、山水、花鸟等多种题材上都有很高的造诣。26岁决定考功名,29岁时,他赴南京参加乡试,就取得的第一名——解元。

而文征明呢?他和唐伯虎同年出生,他小时迟钝,据说,7岁时还不能开口说话。11岁才开始读书。25岁时文征明第一次参加乡试,名落孙山。他不气馁,三年后,他再考,任然未中。而同一年唐伯虎第一次参加就中了头名,人称”唐解元”。

唐伯虎“春风得意马蹄疾”,才华洋溢的唐伯虎吸引了所有人的关注。文征明则落魄而归。此后,文征明又考了七次还是未考中。用现在话说就是考九次本科都考不上的。

二人后来的发展呢?

唐伯虎中解元的第二年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坐罪入狱,贬为浙藩小吏,晚年生活穷困,依靠朋友接济,五十四岁病逝。

文征明53岁时才由地方知府推荐,在京城谋得低职——翰林院待诏。56岁看透了官场,辞官回了乡。57岁开始一心用于书画的创作,名气越来与大,终于达到可以和唐伯虎相提并论的地步。

二人的书画成就

简而言之:诗文上,唐伯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绘画上唐伯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又称“明四家”。 可以说两人不分伯仲,但书法上,文征明凭借专注和勤奋,小楷写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被誉为“明朝第一”。在后世的影响上,文征明更甚一筹,他众多门生,逐渐形成吴门书派,使文家笔法风靡江南,影响明清两代。牛津大学艺术史教授柯律格甚至说,在16—18世纪的300年间,文徵明在中国的影响力,相当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

文征明:品茶图

文征明楷书

所以说,考上985,只能证明你的天赋不错,但学习不是光靠天赋,后天的努力同样重要,君不见很多非985院校的毕业生取得巨大成就吗?而且有时候有的人开窍晚,高中时候边学边玩,上大学后开始认真,上985硕士,国外名校博士,完成人生逆袭。

说个真实的例子:我一个同学,非211本科毕业,硕士考上211,博士考上985,现在某211学校当老师。211学校的老师,不是每个985的本科生都能当的吧?

比学校就是比过去,证明你过去的荣光,但人生很长,普通学校的学生同样可以考自己的勤奋取得辉煌成就。马云、马虎腾手下一群常春藤和985吧。

最后再剪短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没有什么所谓的第一学历,官方从来不承认什么第一学历,官方只承认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公务员招考从来没用说明本科一定要985院校这个说法。所以该考研考研,该考博考博,让他们说去吧

上大学真的很美好吗?

18~19岁,青春韶华,你又认为正值年青激情之时,该怎样去过,又怎样美好?

雏鹰🦅飞离巢家,必然左顾右盼,懵懂未知的天际和大地。飞向大学校园,其实就象雏鹰飞出家门🚪,去学习独自飞翔,独自俯瞰,独立遨游,发现猎物,迅猛扑击。而那猎物捕击的一霎,就一定是雏鹰真正长大成为烈鹰的瞬间。

大学,是美好的,也将永远美好。因为你第一次真正拥有了自我,开始独立思维和行为的自树自建的畅意和快慰。但也是第一次真正被父母亲人、大学、大众考验的时刻。长大,就一定意味着你能走的目标明晰、坚定有力吗?这就是大学和社会,对你第一次的检验!

谁也无法否认,大学是美好的,也应该是美好的,该由你自己去感知、体味和经历那种美好。如果不是,你就不会带着你感悟和自建的美好和能力积累,再展翅飞向远方一一社会。

大学,之所以美好,还在于你在韶华之年依然拥有去知识学习的权力。没错,人不论何处,不论年纪,无不学习,可你依然拥有百人课堂、万人青葱校园的傍窗依水的学习和生活,身旁、眼中依然是不负韶华、勤奋用功的同学和校友,甚至有各种肤色同样在校园学习、生活和倘佯的人们。

在大学校园,你可以勤奋,可以讲演,可以哄闹,可以无忌,可以科研,可以竞赛,可以肆意青春,尽泼激情。那不是美好吗?

你在你最恰当的年龄,来到了青春最C位的舞台,学习、生活、情趣 、情感、理想、交流、挥洒、努力和奋斗,都是为了飞向遥遥的天际,去筑建你自己家园的芳菲!

大学生有没有必要参加社团活动?

新生小白要想加入社团,那就得先了解社团是什么。学生社团是指学生在自愿基础上形成的各种群众性文化、艺术、学术团体。它不分年级、系科,甚至学校的界限,由兴趣爱好相近的同学组成。在保证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和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开展的各类活动。

社团的意义:

社团能活跃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治能力,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帮助彼此交流思想、切磋技艺、互相启迪、增进友谊。

在大学里,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虽然好,但大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主,要合理分配时间,社团的活动不能过度影响学习。

特别是现在的社团已经变了味道,动不动就是开会,本来没有必要的事情,非要左一会议又一个会议的开,有时候还要让你请假也要来开会!浪费了你很多时间,有时候你想去图书馆看会书都不行,要是遇上个活动,那直接会占据了你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你压根没有时间去进行其他的课外学习!

当然这个每个人的志向不同,有的人为的就是社团里面的人脉关系,这个确实可以投身进去,最后也会有所收获,通过社团活动可以结识很多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同学。如果你热爱学习,社团仅仅是为了兴趣,那么加入一个就好,不要加太多,多花时间在学业上,多去看文献,做实验,没准本科自己还能发篇文章。那么奖学金,保研名额什么的离你就会越近了!

所以,关键还是在于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你想从中得到什么?我希望你一定要花时间去思考,自己上大学究竟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当你想清楚这个问题了,也就思考清楚了该不该加入社团?加怎样的社团?

我个人大学期间没有参加任何社团,只在大一参加过院里的组织部,大二留任过,其他的社团学生会都没有参与,但是我把时间都花在了辅修第二专业上,每天做不完的课后实际上机操作作业,GIS制图,遥感等然后的学习,在自己本专业还要在周末去做实验,生物类实验一般都是一做一整天。

其实我大一也有想过加入社团,学生会,但是后来发现里面的水太深了,我也不想去那样污浊的环境里,所以就一心扑在学习上,最后也成功的保研了!当然,并不是所有学校的学生会水都深,各位新生小白不要害怕,好的学校好的学生会还是很好的,你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也能从中得到锻炼。

最后,给大家分享一点小经验:

学生会的话,建议去校级学生会。部门的话,选择技术性比较强的,比如技术部(做视频,ppt,音频,甚至编程),宣传部(ps,平面设计,软广撰写),外联部(拉赞助,联系外校),采编部(记者团,写稿子),组织部的话,如果你打算竞选班长、团支书等职位再去加入,如果不想当班委,那就不要去了,去了也学不到太多东西。多去前面提到的几个可以学技术的部分,这样一年下来你会发现自己学到了很多。社团的话,则是看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大学很生活美好,社团也必不可少,但是个人慎重加入,一般一个就好,不要太多!

学习的团员义务和权利的意义?

1、学习团章,可以让共青团员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2、学习团章,可以不断的增强个人的团员意识,用实际行动来展现当代青年的时代性与先进性。

团章为什么要规定团员的义务和权利:青年加入共青团以后,团组织要从思想、政治、组织上对其言行提出具体的准则,同时要保证其在团内的正当权益。团章规定团员的义务和权利,就是从这两方面对团员提出的基本要求。

1、团员的义务是统一团员意志和行动的规范,是共青团员应该履行的职责。规定团员的义务,就是为了使共青团员明确自己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在社会生活中更好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使团组织成为团结教育青年的坚强集体。

2、团员的权利是指团员在团内的地位。团员是团组织的主体,也是团组织的主人,他们在团内生活中具有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规定团员的权利是为了充分发挥每个团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树立团员的主人翁责任感,在团内营造朝气蓬勃、团结一致的氛围。按照团章的规定,团的组织应监督团员认真履行义务,切实保障团员的权利。团员正确的对待自己的义务和权利,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发挥模范作用,对于保持和增强团的先进性,完成团的各项工作任务,都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进入大学,有时候觉得很不一样,也有过想退学,但后来还是慢慢改变了想法。

我记得大一的时候因为喜欢上了学校的图书馆,所以基本上在除了上课午休晚上睡觉教室上课食堂外图书馆是最长在的,我记得那个时候喜欢上了民族一类的书,天天往图书馆跑,还记得有一次同班的女同学打电话给我,而已却没有听到手机响(在图书馆里我都是静音放包里),手上有手表所以在图书馆的时候就不需要把手机放桌面了,一年的生活里在图书馆收获了很多东西。

大二时因为在大一的时候参加了两个社团,而这两个社团因为是自己喜欢然后也去竞选了干部,成功成为两个社团的部长,虽然有时候因为社团会晚睡很辛苦但很喜欢这样忙碌的大学生活,却也从中得到了锻炼,成为蜕变的第一步。

大二第二学期到大三基本上为了考各种证书而忙碌,没有特色没有出彩,有的是我喜欢的生活,虽然说有时候因为学习上的忙碌而让自己苦恼,但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因为在社团中认识到了许多不同学院专业的人,也挺开心的。如今正忙着写论文、为毕业而准备着。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