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六神兽,上古三大神兽

天美资源网

上古六神兽,上古三大神兽?

第一只上古神兽是三足乌。在上古神话中,太阳是一种神兽“三足乌”。根据《山海经》记载,大荒的东方生活着10只三足乌,它们是天神帝俊和女神羲和的儿子,栖息于扶桑神树上。每个白天,羲和驾驶“六龙金车”送一只三足乌值班,晚上居住在西方神树若木上。后来,三足乌为祸人间,被战神后羿射杀9只,这是《山海经》里最重要的神话故事。

三足乌是太阳崇拜的象征,距今5千年至2千年前,南方的川蜀和楚地,以及东夷地区最为流行。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上,便栖息着三足乌。金沙遗址出土的黄金太阳轮上,也有4只三足乌。在西汉马王堆汉墓的帛画上,也绣着三足乌和扶桑神树的形象。由此可知,三足乌曾是华夏先民的最为崇拜的神兽之一。

上古六神兽,上古三大神兽

山海经 三足乌和扶桑神树

据现代专家考证,古人将乌鸦和太阳联系起来,是因为一种天文现象——太阳黑子。东夷人有崇拜鸟的习俗,以为太阳上的阴影是一只燃烧的乌鸦,由此衍生了三足乌的神话故事。汉代以后,古人意识到太阳和星辰一样,属于客观存在的天体,神兽三足乌是不存在的。于是,这只上古神兽开始走下神坛,逐渐被后人遗忘了。

第二只上古神兽是毕方鸟。《山海经》的《西山经》和《海外南经》,都记载了毕方鸟。这只山海经异兽的形象很像是仙鹤,只有一条腿,浑身长着火焰般的羽毛。对于许多现代人来讲,毕方鸟是一种陌生的神兽。但在上古时期,毕方鸟的地位和凤凰、鸾鸟相当。毕方鸟是最古老的火鸟,传说有火灾出现的地方,就有这只神鸟出没。它发出刺耳的鸣叫向人们预警,因此在古代被刻画在木制建筑上。

毕方鸟还有一个神秘的身份,它是华夏先祖黄帝的护卫神鸟。《山海经》记载,黄帝和蚩尤大战时,蚩尤曾经袭击黄帝的车驾。在危难之时,一只红色巨鸟从黄帝眼前飞过,挡住了蚩尤的袭击。黄帝向大臣风后询问这只神鸟的来历,风后说这是毕方鸟。

从此以后,黄帝的车驾上便刻上了毕方鸟的纹饰。另有神话故事记载,黄帝将杀掉的敌军亡灵封印在泰山,符咒上画的也是毕方鸟。由此看来,这只山海经异兽曾是黄帝专用。不知何种原因,毕方鸟逐渐演变成防火的图腾,再到后来甚至被遗忘了。

第三只上古神兽是巴蛇。《山海经》留下了一个成语“巴蛇吞象”,这里的巴蛇是一只上古神兽。《海内经》记载,南方的巴国有一种巨大的黑蛇,名叫巴蛇,可以吞掉一头大象。巴蛇常被用来指代贪婪的人,但是这只山海经异兽是真实存在的。

据专家学者研究,上古时期的南方部落,许多以蛇为图腾。古人蛇蟒不分,巴蛇实际上就是现代的巨蟒。巴蛇能吞食大象,稍微有点夸张,但体型巨大是肯定的。

蛇是华夏先民最古老的图腾崇拜之一,它出现的时间比龙还早。女娲、伏羲等华夏先祖的形象,都是蛇身,而非龙身。战神蚩尤的名字,在古文字中就是“像蛇一般的虫子”。华夏民族的龙图腾,其实就是由蛇图腾演变而来的。汉代以后,南方的楚文化入主中原,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巴蛇这种山海经异兽也化身为龙,成为一种更为重要的神兽。

七大凶兽及特征?

混沌是古代的凶神,据山海经的描述,它外形肥圆而像火一样通红,还长有四只翅膀、六条腿,最奇特之处就是它没有五官,可混沌却又通晓歌舞曲乐。

还有一种说法,说混沌的外形很像狗或者熊,普通的人不能看见它、也不可能听见它的声音,混沌经常咬自己的尾巴还发出傻笑;

如果遇到高尚的人,混沌便会大肆施暴;如果遇到恶人,混沌却会听从他的指挥,可以说是一个欺善怕恶的主。

2、穷奇:

从中华文化的角度出发,我国的传说中也有抑善扬恶的“凶神恶煞”,穷奇就是其一,它的大小如牛、外形却象老虎、全身披有刺猬的毛皮、还长着翅膀。它会发出像狗一样的叫声,全靠吃人为生。

据说穷奇经常飞到打架的现场“拉偏架”,最喜欢吃掉有理一方的鼻子;如果有人犯下恶行,穷奇却会抓野兽送给他,并且鼓励他多做坏事。可以说,穷奇就是一个十足的“帮凶”。

3、梼杌:

这个动物的名字比较难读,发音是“táo wù”。《山海经》的描述是: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而后世用梼杌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的人。

相传梼杌是北方天帝颛顼的儿子,它还有傲狠、难训两个名字,从它的这些名字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家伙就是一个桀骜难驯的猛兽,也是上古四凶之一。

4、饕餮tāo tiè

现在有一个成语叫“饕餮大餐”,饕餮出现在《山海经》里,相传上古时期,黄帝和蚩尤发生大战,最后蚩尤落败被黄帝斩杀,它的头掉在地上就化为饕餮。

《山海经》: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按照中华文化的传说,饕餮是龙的儿子,也就是“龙生九子”的一个。它最大的爱好就是吃东西,还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得太多,最后被撑死,被后世当成贪欲的象征

5、应龙:

按照古代的说法,龙是逐步进化的,“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而应龙可以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所以才长出了翅膀。

相传应龙是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并杀了蚩尤而立了大功。

到了大禹治水的时候,曾有神龙以尾扫地,帮助大禹疏导洪水而立功,此神龙又名为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

龙是中华文化里最神圣的一个动物,更是我们民族的图腾,历来就有数不胜数的关于龙的传说。

所以,最开始的“龙”,应该是一种灭绝的稀少动物,而不是全靠想象凭空出现的。

6、肥遗:

肥遗最早记录在《山海经.西山经》里,说它是华山上的一种怪蛇。

肥遗一般都是深藏不露的,可一旦它出现在世间,就预示天下将有大范围的旱灾。

7、刑天:

刑天最初是一个无名的巨人,由于不服黄帝的管辖,并暴起和黄帝抗争,最后被皇帝打败而砍头,所以才被叫作刑天。

“刑天”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天者,颠也;刑者,戮也;天,就是天帝,“刑天”就表示誓戮天帝以复仇。

按照《山海经》的说法,刑天和黄帝相争,失败后被黄帝砍头,头被埋在常羊之山。但身子没有死,就以自己的胸乳当作眼睛,肚脐眼成了嘴巴,手里经常挥舞着“干戚”。

上古神兽之首?

白泽。

白泽,十大神兽之首。传说它可以与人沟通,通晓人语。相貌极其丑陋,因此世人常将它奉为驱魔降妖的祥瑞之物。白泽很少在世人面前现身,因此世间流传有“千年难遇”之说。它既是正义的代表,又是邪恶的化身,当它能够战胜邪恶的时候它是光明的形象代言者,但一旦被邪恶的力量击败,便会立即倒戈,倾向邪恶的一方。可以说,它的身体里涌动着亦正亦邪血液,既不能把它归到正义的一方,也不能把它归到邪恶的一方,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神兽。

上古神话中最大七个巨兽?

1.太阳烛照

是古中国居民的神话传说中的圣兽,其与太阴幽荧的神话是类似于伏羲女娲之类的孪生神话,是人类社会原始宗教性质的产物。同时也极有可能如部分学者所说的是母系氏族往父系氏族过渡阶段的产物,两者存在颇多的相似之处,但实际却又大相径庭,学者当带有审慎的思维展开研究。

2.太阴幽荧

是古中国居民的神话传说中的圣兽,在对殷墟甲骨文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关于太阴幽荧的起源实际上有两种说法,一是太阴幽荧是盘古开天辟地后,混沌所化两仪中的阴与盘古一眼结合而产生的圣兽。

3.应龙

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一种有翼的龙,相传黄帝时应龙斩杀蚩尤、夸父;禹治洪水时应龙又以尾画地成江河使水入海。另外,应龙还是麒麟的祖辈。

4.黄龙

黄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按照古籍记载,黄帝及大禹可能都是黄龙的化身。

5.青龙

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灵兽。属于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中国古代最令妖邪胆颤且法力无边的四大神兽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以五行论,东为青色 ,故青龙为东方之神,亦称“苍龙”。

6.白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西方的灵兽,因西方属金,色白,故称白虎,代表的季节是秋季。

7.朱雀

是四灵之一,为南方七宿的总称。井、鬼、柳、星、张、翼、轸,联为鸟形。

五大守护神兽有哪些?

古代五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麒麟。

1、青龙

青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四大神龙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太昊与东方七宿的东方之神,于八卦为震、巽,于五行主木,象征四象中的少阳,四季中的春季,同时也有记载是天之东陆。

2、白虎

白虎(bái hǔ)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少昊与西方七宿的西方之神,于八卦为乾、兑、于五行主金,象征四象中的少阴,四季中的秋季,同时也是天之西陆。

3、朱雀

南方七宿是中国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古代的中国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的二十八宿中的组成部分。

包括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张宿、翼宿、轸宿。由于南方为朱雀,故又称南方朱雀七宿,在我国古代风水学中称为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道教守护神,四象之一。

4、玄武

玄武,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又名龟蛇,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指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分为四象中的北方玄武七宿。

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北方玄武于八卦为坎,于五行主水,象征四象中的老阴,四季中的冬季,同时也是天之北陆。

5、麒麟

麒麟,是指中国传统瑞兽。古人认为,麒麟出没处,必有祥瑞。有时用来比喻才能杰出、德才兼备的人。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