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安全,坐火车回家安全吗

天美资源网

什么叫安全,坐火车回家安全吗?

就目前的局势来看,是不安全的,假如一定要坐火车,务必要做好防护。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了,往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在担心能不能买到回家的车票,不过今年,在疫情局势依旧严峻的情况下,我们最为担心的是,回家的途中安不安全。

什么叫安全,坐火车回家安全吗

火车和高铁显著的特点是运量大、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我们都知道,新冠病毒是一种呼吸道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所以“运量大,流动性强”已经成了威胁大家安全的最大隐患。

因为新冠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1、飞沫传播:人与人之间呼吸道飞沫传播,病原体由病毒携带者通过咳嗽、喷嚏、甚至是说话时飞沫进入易感人群的黏膜表面,使其感染该病毒。

2、接触传播:健康人群通过接触有感染者分泌物的物体,再触摸口鼻和眼睛,就会引起病毒的感染。

要想火车上安全,必须得保证,车上没有病毒的存在,也就是说,没有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无症状感染者,甚至是这类人没有坐过这趟车、没有出现在车站过,车上的其他乘客,也没有接触过这类人。

显然这是无法保证的,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年回家,坐火车并不安全。之所以会有此判断,也是基于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国内疫情局势不容乐观,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目前海外的疫情状况,可以说是用水深火热来形容,截止1月4日,海外累计确诊8600多万例,累计死亡180多万人,而且每日的确诊数都在10万+的增长,这些数据,着实庞大、恐怖,触目惊心。

相比海外,国内好了很多,但是基于病毒高传染性的特点,所以形势依旧不乐观,要知道,星星之火,足以燎原。

截至1月4日,全国高风险地区1个,为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增村镇小果庄村。(仅仅是从1月2日至4日,河北本土确诊病例19例,无症状感染者40例,河北全省已进入战时状态,多地已进行了封村、封镇的隔离方式。)

全国中风险地区48个,涉及辽宁省沈阳市(16个)、辽宁省大连市(16个)、黑龙江省黑河市(6个)、北京市朝阳区(1个)、北京市顺义区(6个)、河北省石家庄市(1个)、河北省邢台市(2个)。

这些风险区的病例,都是毫无预兆的突发,也就是说,就连我们身边都有可能存在着潜在的病原体,更何况人来人往的车站和火车呢。

2、火车运量大、流动性强,潜在风险高(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

2021年铁路春运自1月28日开始,3月8日结束,共40天。全国铁路局预计发送旅客4.07亿人次,日均发送旅客1018万人次,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做好了春运开启的准备,要求做好防疫的措施。

火车上必定会做好消杀工作,但是乘客却是最不确定的因素,因为在这一组庞大的数据里面,即使周全的安检和核查,也难免有“漏网之鱼”。

可以肯定的是,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是不会出现在火车上的,最让人担心的,就是火车上出现无症状感染者,他们表面上和普通人无异,很难区分和发现。

无症状感染者因为自身免疫力强,没有任何临床症状表现出来,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就是病毒携带者,只能通过胸部X线、CT、磁共振、核酸等方式检测出来。

如果正常人和无症状感染者接触,也有很大的可能被传染。

假如别无选择,一定要坐火车,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着想,务必要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01、出行前,确保自身无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胸闷等可疑症状。如有相关症状,建议居家休息甚至及时就医,等症状消失后再启程。

02、合理安排出行时间,快进、快走、快离开。进入车站后,扎堆的地方不要去(除非迫不得已),避免逗留,同时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做好相关检查,到达目的地后,尽快离开。到家后,立马换洗衣服、洗澡,消毒。

03、戴好口罩,全程不要摘掉,甚至是手套。未戴手套时,尽量不要去触碰扶手等公共物品。勤洗手,有条件的情况下,用流动水洗手并使用洗手液或者消毒剂。不确定手是否清洁的情况下,不要触碰口、鼻、眼等部位。

04、做好健康监测,如有身体不适,要及时测量体温,并佩戴好口罩,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并视病情,及时就医,就医时主动告诉医生病症和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积极配合医生处理。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人员,也要及时上报。

05、打喷嚏或者咳嗽时,应用纸巾遮住口鼻,层层包裹后,妥善丢弃。

总结:其实,只要是出行,不管距离长短,都会有一定的风险,都会有感染病毒的可能,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真的寸步难行,在知晓地区安全和做好防护的情况下,还是可以选择出行。

抗战疫情,我们可以说是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病毒一日未被消灭,我们就不能有丝毫的放松,严防死守,做好自己最基础的防疫卫生,是我们的担当和责任。

但愿疫情早日过去,大家都能过一个安稳年!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如有不对,欢迎指正!

大家怎么看待食品安全问题?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看似很大,但食品安全的定义却很集中,就是确保提供给我们的食品无毒、无害并具备应该具有的营养价值,以保障人们的饮食健康。然其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广泛,但可归纳为三块:

一是食品安全涉及食品的那些方面。比如食用农产品的农药兽药残留问题、预包装食品的添加剂问题、食品包装材料是否达标问题、餐饮企业的卫生问题,以及非法添加、假冒伪劣、黑作坊、虚假宣传、学校食堂劣质食材等问题。

二是就是立法。本人认为,这是解决食品安全的关键基础。其实,我国相关立法从建国以后就逐步展开,比如确立各个标准,理化指标、卫生标准、残留标准、添加标准等。特别是近年来,更出台了《国家食品安全法》和该法的《实施条例》,不仅为食品行业确立行为规范,更为打击违法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执行手段。但盼各种标准和法规越来越详细精准,执行起来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

三是监管和执行问题,这是关键之所在。有再详细的标准、再完备的法规条款,如果疏于监管或执行不力,一切将变为徒劳。在法规的执行上,不能指望几次集中打击行动就能堵上食品安全的漏洞,需要的是监管部门常抓不懈并无死角的监管,发现问题要顺藤摸瓜、追根溯源一个都不能跑掉,对违法违规者从重从严惩戒,才对跃跃欲试者有十足的震慑。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障大众饮食的安全、健康。

当然,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建议朋友们可以多学习下相关知识,在食品消费时有更多的鉴别方法,从基本面上对自己加以保护。

网络安全是做什么的?

在信息化的现代,网络安全产业成为保障“新基建”安全的重要基石,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一直呈现高速增长态势。未来,随着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开展,其将为网络安全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网络安全的概念和内涵不断演进。其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源期、萌芽期、成长期和加速期四个时期,分别对应通信加密时代、计算机安全时代、信息安全时代以及网络空间安全时代。

目前网络安全正处于网络空间安全时代的加速期:2014年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后,网络安全法、等保2.0等政策不断出台,网络安全上升为国家战略。

与信息安全时代的区别在于网络边界逐渐模糊或消失,仅凭传统的边界安全已不能做到有效防护,防护理念和技术发生深刻改变,主动安全逐渐兴起。安全解决方案和安全服务也越来越被重视。

从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来看,2013年开始,随着国家在科技专项上的支持加大、用户需求扩大、企业产品逐步成熟和不断创新,网络安全产业依然处在快速成长阶段,近年来,受下游需求及政府政策的推动,我国网络安全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网络安全产业规模也不断发展。

根据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CCIA)披露数据,2015-2019年,市场规模增速始终保持在17%以上,2019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达到478亿元,CCIA预计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为553亿元,同比增长15.69%。

按照产品结构划分,网络安全可以划分为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及安全服务三大类,而每一大类产品包含众多的细分市场,如安全硬件包括防火墙、VPN、入侵检测与防御等,安全软件包括防病毒软件、终端安全软件、邮件安全软件等,安全服务包括咨询、集成、培训、运维等。

IDC表示,2020年,安全硬件在中国整体网络安全支出中将继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比高达59.1%,安全软件和安全服务支出比例分别为18.4%和22.5%。

网络安全行业的发展一直是威胁、技术和监管等方面相互博弈的结果,最终达到一个均衡。新的威胁、技术以及新的监管要求,都会带来市场需求的增长。而对安全企业来说,需要密切关注这些力量的变化,推出适合的产品和服务,这样才能在市场上处于不败之地。

随着国家政策对我国网络安全行业的保驾护航,以及网络安全需求日益快速增加,政府、企业、个人在网络安全保障方面的投入都将不断增加,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强劲;多重利好因素促使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保持着较快的增速增长。

结合IDC、CCIA等的预测,预计到2026年我国网络安全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到14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7.6%。

—— 以上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安全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