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肘怎么读,安徽亳州是如何从阜阳划出去的?
亳州东汉时期是豫州刺史部,管辖97个县城,阜阳只不过是亳州下面的一个汝阴县。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三朝古都。
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是谁?
俺个人认为:大明帝国思宗皇帝朱由检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
公元1627年八月丁巳,朱由检驾临紫禁城皇极殿。皇极殿金碧辉煌、香烟缭绕。殿外,太监们使劲挥舞着神鞭,鞭鸣震天。教坊司的乐人们卖力地拨弄着各种乐器,从编钟、北鼓、中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唢呐、京胡等乐器中奏出庄严的乐曲《飞龙吟》。
朱由检端坐在皇极殿高高的御座上,在赞礼官宏亮的号令下,文武百官三拜九叩,手舞足蹈,山呼万岁。朱由检有点激动,激动得还有点浑身发抖。心里暗想:“朕一定要治理好祖宗缔造的这个庞大的帝国。”
不可小觑的朱由检然而,朱由检的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
朱由检从哥哥朱由校手中接下的是一个烂摊子,一个只保留着强大躯壳的腐朽政权。政治腐败、经济崩溃、军事衰弱、民心思乱、满目疮痍。
千头万绪,从何做起?
解决天怒人怨的“魏阉集团”,将至高无上的皇权牢牢地攥在手中
朱由检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手段成功地除掉了号称“九千岁”的魏忠贤。可以说,铲除“阉党”,朱由检几乎是单枪匹马,孤身奋战。清除了大明帝国最大的政治隐患,显示了朱由检不可小觑的高超的治国理政才能。
近几年,网上有人提出一个观点:“朱由检除掉魏忠贤,却导致明朝覆灭。”
要俺说,纯粹是“睡梦里演讲——胡说八道!”借朱由检的话说:“魏忠贤擅窃国柄,奸盗内帑,诬陷忠良,草菅多命,狠如狼虎。”著名史学家蔡东藩更是一针见血:“魏忠贤恶贯满盈,中外切齿,但伪恭不及王莽,善诈不及曹操,无拳无勇,职为乱阶,故以年少之崇祯帝,骤登大位,不假手于他人,即行诛殛。”
俺虽不才,但通过学习,很清楚魏忠贤的为人:“魏忠贤就是大明帝国的一颗毒瘤!毒瘤不除,焉能独活?”
其实,真正灭亡明帝国的就是那些贪鄙龌龊,毫无廉耻之人,“魏阉得势,即附魏阉,魏阉失势,即劾魏阉”,他们明为“君子”,实乃小人!
治国理政的朱由检清除掉阉党集团后,朱由检满腔热忱地怀着强烈的责任感,以全部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
解决遗留的政治问题,拨乱反正,为被权阉魏忠贤害死、罢职的官员们平反昭雪
然而此项工作却遇到了极大的阻力。由于内阁、吏部、都察院及其他部门还有隐藏的“阉党”分子把持,这些人千方百计顶着不办。实在顶不住了,就将一些早已失去魏忠贤欢心的“阉党”分子再重新启用,美曰平反。将杨涟、左光斗等人指责为魏忠贤一样的大奸大恶之人。
朱由检及时并迅速清除了内阁及重要部门中的魏党分子,启用正派老臣刘鸿训主持内阁工作,朝堂为之一新。
古话说得好,“冤冤相报何时了?”但是,随着一大批被“阉党”迫害的“东林党人”纷纷出山,他们对“阉党”分子的报复也随之开始。魏忠贤为打击东林党人和不听话的人,曾经炮制出一个臭名昭著的《三朝要典》,将这些人定为逆党,随心所欲地进行惩处。东林党人又不谦虚地借鉴了魏忠贤的这个政治手段,也重新炮制出一个244人的《逆党名录》。其实啊,经过多次打击,真正害人的首恶分子只是少数,许多地方官员只不过是在魏忠贤强权下不得不低头的人。没想到,朱由检痛快地批准了这个整人方案。
一时间,大明帝国的官场又掀起血雨腥风。新的冤案出现,派别之争激化。朱由检的这个没怎么经过大脑的决定,为大明帝国的政治埋下了隐患。
党派之争愈演愈烈,政治斗争仍在继续。
一些真正有劣迹的官员被处理,名列逆案。一些没有没有劣迹的官员被视为没有气节也被处理。好像天下东林党人最光明磊落,最有气节,最忠于朝廷。这样做的结果,让许多官员对东林党人怀有敌意,产生新的党派之争,“窝里斗”越来越重。东林党人在起废官员工作中,认真贯彻任人唯亲路线,凡是拥护东林党的,不管这个人品质和才能如何,都给予重用提拔。东林党人虽名满天下,但在治理国家方面并没有表现出特殊的政治才能,朱由检大失所望。
随着时局越来越坏,朱由检的脾气越来越坏,对帝国的官员又选择采取了高压政策:兵部尚书张凤翼、梁廷栋被逼自杀……大明帝国的万里长城袁崇焕也倒在朱由检的屠刀之下。
铁的手腕解决了阉党。然而,朱由检选拔的许多文武官员却精彩地演绎了什么叫“空谈误国”
大明的政坛上,文武百官口头上讲的是忠心为国,实际上他们关心的是一己私利。帝国的朝堂上,百官们都高谈阔论,看起来才华横溢,实际上谁都不想做实际的工作。
咱们再看看朱由检重用的几个内阁首辅:
周廷儒酸腐,温体仁不仁,张至发狭隘,薛国观贪财,范复粹窝囊。四人都是治国的庸才,但俱被朱由检先后重用为内阁首辅。特别是范复粹,时局艰难,朱由检向他问策,范复粹嬉皮笑脸地答曰:“此乃天数!”当时就将朱由检气得半死。
懈怠、麻痹、自私、虚伪、昏庸、愚昧、贪婪、麻木不仁、勾心斗角成了这群官僚的共性。庞大的大明帝国像一个垂死挣扎的老人,四肢麻痹、行动不便。政令不通,朱由检指挥失灵。
魏忠贤当政时后果渐渐呈现:财政严重枯竭,入不敷出,寅吃卯粮。
此时大明帝国雪上加霜:天灾人祸,土地荒芜,赤地千里,社会动荡,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山海关外,建州女真人起兵发难,羽翼丰满,乘机建立后金政权,不但公然与大明帝国分庭抗礼,还明目张胆地不断侵掠明朝边境。
这些问题让朱由检心乱如麻。为了“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帝国的元首朱由检只得夜以继日地工作。
勤政廉政的朱由检为了尽快地让帝国起死回生,朱由检宣布:“除了盛夏严寒,朕都在文华殿办公,与内阁大臣处理政务。”
用“宵衣旰食,夕惕朝乾”一词来形容朱由检的工作,一点也不过份。让俺们看看朱由检的工作表现:
白天,朱由检在文华殿批阅奏章,接见群臣。晚上,朱由检在乾清宫批阅奏章,研究战事。军情紧急时,连天昼夜加班,对朱由检来说是常事,更别说什么白加黑五加二了。
一次,朱由检去慈宁宫拜见宫中最有威望的刘太妃时,竟然坐着就呼呼大睡。
史书说,朱由检二十多岁头发已白,眼长鱼尾纹。史书说,朱由检“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文官不爱钱”是朱由检当上皇帝时就发出的号召
朱由检说到做到。在随后的日子里,朱由检一直以身作则:当了17年皇帝,宫中没有进行任何营建,吃穿一点也不讲究。但是,他的文臣们那个不是捞的钵满盆满?
朱由检有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本来应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生活。朱由检的女人们扳起手指就能数过来,周皇后和朱由检同岁,是朱由检当信王时,自己选的王妃。周皇后,勤劳俭朴,天姿国色,肌肤雪白,根本不用浓妆素抹,天然美色。田妃呢,知书达礼,聪明伶俐,异常标致,身体上还有股天然的香味,堪称是大明朝的“香妃”。还有一个袁妃,一个陈妃,一个卢妃。单说陈妃,朱由检几年才临幸一次。
朱由检正值盛年,不是不想和他的女人们谈谈爱情,探讨人生。而是他根本没有时间和她们风花雪月。李自成、张献忠、努尔哈赤、皇太极根本不给他谈情说爱的时间。
十七年的呕心沥血,十七年的惨淡经营,明思宗朱由检还是没有“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万里江山,祖宗基业,最终毁于一旦。
公元1644年4月25日的黎明,朱由检最后望了一眼紫禁城,听到远处李自成的军队的呐喊声,怀着深深的遗憾和愤懑,自己将白绫套上了脖子。
朱由检殉国时,34岁。
最后,咱们还是听听后朝的君王们是怎么评价朱由检的。
多尔衮说:“崇祯皇帝也是好的,只是武官虚功冒赏,文官贪赃坏法,所以把天下失了。”乾隆皇帝说:“愍帝(朱由检)嗣统时,国事已不可为。虽十七年身历勤苦,不能补救倾危。”
后记•死后的朱由检朱由检死后,与周后一起被清军用柳木棺材入殓,寄于一座寺庙。大清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下令以礼安葬,决定葬于田妃墓,并明令允许明朝遗老遗少前来祭拜,可来者寥寥无几。清廷从明十三陵的陵租中拨付1500两白银,剩余1500两白银由明朝的遗老遗少们捐助。然而,这些昔日大明帝国的“忠心”臣子们,只捐了750两白银。工期一拖再拖,一直拖到1644年的11月29日才将朱由检和他的周皇后安葬在田妃的墓中。
可怜的大明帝国皇帝朱由检,死后七个月才入土为安。朱由检,您泉下可知?
提掣读音?
1、提掣的读音:提是多音字,(1)提ti,读二声,提~是指提东西、提高、提升、提货。
(2)提di,读一声,提~是指小心提防、手里提溜一条鱼。
掣~掣che读四声。掣~是指拽,拉,抽之意,如组词:掣肘、掣签、他赶紧掣回手去。
2、综上所述,就是“提掣”的拼音、读音和意思。
历史上有哪些惊世骇俗之人?
说到历史上惊世骇俗之人,非北齐胡太后莫属。此人之所以能名垂青史,一方面是因为他是太后之尊,最重要的一点则是她乃古今罕见之淫妇。更在历史上留下了“当后何如当妓乐也!”的惊世骇俗之语,这句话就算今天的读者看到都会被震惊到!
一,禽兽王朝的禽兽帝后。北齐王朝是南北朝时期一个北方一个短命的王朝,存在了27年(550年——577年),共六任君主。由于北齐的帝王几乎都嗜杀贪色,互相残杀与败坏伦常之事贯穿了整个王朝的始终,故此后人又称其为“禽兽王朝”。禽兽王朝自然也就产生出许多奇葩,胡太后就是在这样的混乱环境中入宫,然后堕落的。
胡氏出身名门,是标准的美人胚子。由于姿色出众被选为长广王高湛的妃子,高湛此人仪表堂堂,但确是个地地道道的变态狂,胡氏成为他的妃子后并未获得宠爱。公元561年,靠杀死侄儿登上宝座的孝昭帝高演病死,为了防止九弟高湛也效法自己杀侄夺位,他临死前将皇位传给高湛。
高湛登基后,就是历史上的北齐武成皇帝,胡氏也被册封为皇后。高湛对胡氏不感兴趣,他宠爱一个叫和士开的大臣,此人精通下棋和弹琵琶,高湛每次都离不开他,据《资治通鉴》记载,高湛与和士开关系之亲密程度早已令人瞠目结舌,俨然一对同性恋。与此同时,高湛还逼迫寡嫂与之通奸,这种禽兽行为在北齐的宫廷中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秘密,高湛也不以此为耻,依旧我行我素,饮酒作乐,残杀无辜。
寂寞难耐的胡氏也与和士开勾搭成奸,二人毫无顾忌,到后来更是公开的同出同入。而皇帝高湛也对此也不闻不问,依旧只是宠爱寡嫂李祖娥。这对禽兽帝后彼此心照不宣,各自寻找自己的乐趣。
二,勾搭僧人被儿子识破。高湛当了四年皇帝,就传位给儿子高纬,自己称太上皇帝,在后宫饮酒作乐。胡氏也因儿子继位而晋升为太后。朝政则被她的情夫和士开把持。公元569年,三十二岁的高湛由于酒色过度,一病而亡,此时胡太后与和士开的奸情已经人尽皆知,二人也毫不忌讳,同行同卧。
公元571年,皇帝高纬和琅琊王高俨发动政变杀死和士开。失去情人的胡太后倍感寂寞,当时北齐宫廷崇信佛教,胡太后去寺院拜佛时与僧人昙献勾搭成奸。昙献的殷勤侍奉让胡太后大为欢喜,不久就命人把高湛活着的时候躺的珠宝镶嵌的胡床搬入寺中。借口修佛而与昙献同居在一起。
昙献又找来自己的徒子徒孙伺候胡太后,胡太后回宫后便假意说要请人超度高湛,把昙献和他的徒弟们接进宫中。为了掩人耳目,还挑了两个年轻俊秀的和尚打扮成尼姑的样子日夜跟随自己。这样大胆的行为很快就传遍宫廷,只有儿子高纬还不知道。
一天,高纬见到胡太后身边的两个贴身尼姑,色心大起,命他二人侍寝。撕扯中才发现哪里是两个女尼,分明是两个大男人。高纬这才识破了胡太后不可告人的秘密。自己的母后竟如此淫荡,让他又羞又恨。第二天他下旨将昙献和两个小和尚斩首,胡太后则幽禁于北宫。
三,当太后哪有当妓女快乐!胡太后被幽禁一段时间后就被高纬放了出来,因为高纬想在臣民面前博得一个孝子的好名声。对北齐宫廷腥风血雨烂熟于心的胡太后也松了一口气,总算保住性命了。但这对母子却彼此防范,因为都担心对方会趁自己不注意要了自己的命。母子天性本出于自然,而胡太后母子的感情居然扭曲到这种程度,北齐王朝到也不愧是禽兽王朝。为了保住自己的尊贵地位,胡太后命令自己的侄女去勾引儿子,于是高纬将这位表妹也册封为皇后。
公元577年,北周军队进攻北齐。高纬慌忙把皇位传给八岁的儿子,自己则带人逃往南方的陈国,半路上被北周军队俘虏。北齐灭亡。
北齐的皇室成员被押往北周都城长安,不出一年的功夫,北周皇帝就用各种借口把高家的男人杀了一干二净。女人则遣散民间,自生自灭。
四十多岁的胡太后和二十多岁侄女小胡皇后二人无以为生,便进入青楼做起了妓女。胡太后的风流与风韵惹得长安城的男人为之癫狂,这位北齐王朝的一国之母居然成了北周都城最红牌的妓女。对于沦落青楼,胡太后并不以此为耻,反而是无数男人拜倒在她石榴裙下时,这位太后这样说了一句:“当后何如当妓乐?”
又过去十多年,胡太后年老色衰,病死在长安。而此时,已经是隋朝开皇年间了。一代淫后终于走完了荒唐的一生,而他那句惊世骇俗的话语也随着史书流传到今天。
总结:古代的中国,无论从社会环境还是道德观念上,都提倡女性贞烈。历史上许多女人为了避免受辱而结束了性命。然而在这样的贞烈观念为主流的历史长河中,却出现了胡太后这样一个惊世骇俗的荡妇。真是另人感到不可思议。
当然,也有部分人称胡太后是古代女性解放的先锋,对于这种论调,真是不敢苟同。胡太后的行为即便放在开明的当今社会,都能让大多数人惊讶不已。因为她的做法和言论完全脱离了人的道德约束,这种惊世骇俗的人若能被奉为女性解放的先锋的话,那我到宁可女性保守一些,不要解放的好。因为这种解放已经把人变成了兽!
通过胡太后的惊世骇俗的一生,我们也能对北齐这个王朝的道德风气有一定的认识。名门出身的胡氏,为何入宫后就变成了寡廉鲜耻的荡妇,这一切不过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尔虞我诈,泯灭人性的残酷行为在这个女人身上叠加之后导致的变化罢了。我们不能一味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批评这位惊世骇俗的女人,而且应该从她的故事里了解封建社会的丑恶。
当然,这仅仅是我一家之言。
晴雯临死前为何要与贾宝玉换穿内衣?
晴雯临死前还要跟贾宝玉互换内衣,是出于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念想,二是为了反抗。
贾府的上百个丫头中,晴雯是长得最标致的一位。这绝对不是夸张,要知道,本身就是大美人、管理着贾府下人的王熙凤就说过“若论这些丫头们,总共比起来,都没有晴雯生得好。”见多识广、眼光毒辣的贾母也说:”这些丫头里,论模样、言谈爽利,多不及晴雯。“更有甚者,连跟晴雯有私怨的婆子王善保家的,在状告晴雯时,也不得不承认她的美貌。在贾府这种地方,丫头们生下来大多就能一眼望到头,做丫环,到了年纪配小厮,生下孩子再当奴才。但是,对于很多丫头而言,她们仍想尝试改变命运,而绝大多数,就是成为主子的姨娘。是以,住着贾宝玉的怡红院里,丫头们表面上和和气气、各司其职,可暗中互相掣肘与监督,谁想要进一步靠近贾宝玉,将针对及打压。最典型的,就是小丫头林红玉,原本负责喂鸟、拢炉子的她,是没有机会进入宝玉的屋子的,可是某日趁着院里无人,她溜进了屋内给贾宝玉倒茶,被碧痕和秋纹逮住,唾沫都朝她脸上啐;又譬如碧痕,原是打发贾宝玉洗澡的丫头,某天两人竟然在屋里洗了两三个时辰,后来大伙进去瞧时,水都淹到了床上……相对于这些削尖脑袋要接近贾宝玉的丫头,晴雯显然是另类,虽然她贴身服侍贾宝玉,虽然她一度得贾宝玉欣赏与喜爱,甚至贾宝玉还邀请她一块洗澡,可是晴雯永远把握好尺度,做到了洁身自爱。可惜,偏偏是最自爱的晴雯,被冠以”狐狸精“的名声,撵出了贾府。在第七十七回,大观园抄检风波,本来已经重挫了对手邢夫人,可是王夫人还不愿收手,她还要借此机会,好好清除宝贝儿子身边的花花草草。一只摧花折柳之手伸向了怡红院,削肩膀、水蛇腰、眉眼像林黛玉的晴雯,首当其冲,被从病床上拖了下来,架出了贾府。晴雯自幼飘零,后来才认得表兄多浑虫,这多浑虫在贾府做厨子,终日只饮酒不问世事,晴雯出府后,只好住在多浑虫的屋子。在贾府养尊处优多年的晴雯,本来就几日不见水米,一朝被扔进这么个地方,那就只有等死的份。果然,当贾宝玉偷偷溜出来看她时,晴雯已经病得无法动弹,连茶水都无法起身去倒。当日一起嬉笑欢乐的主仆二人,才几日不见,却恍如隔世。宝玉大恸,问晴雯有何话想说,晴雯不言怕死,不疑被人算计,连跟宝玉求救都没有,只说了不甘: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得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
晴雯说完愤懑大哭,贾宝玉赶紧安慰,继而注意到了她手上的镯子与指甲。晴雯在怡红院时,因只负责贾宝玉屋里的针线,故留了两根葱管般的指甲,贾宝玉大感怜惜,晴雯却一把铰下拿帕子送了贾宝玉。而后,又伸手进衣服里面将贴身的小衣解出来,让贾宝玉收好,并让宝玉也解下自己的小衣给自己穿上。贴身内衣,在现代仍是非常私密的东西,普通关系的男女之间轻易不敢讨论。可在讲究男女大防的那个时代,晴雯却和贾宝玉互换了贴身内衣,她究竟想做什么?其实,光明磊落如晴雯,做事从来不会遮掩,她也不会让人费心去猜测自己的想法,而是在做任何事时,都大方说出了缘由:"快把你的袄儿脱下来我穿。我将来在棺材内独自躺着,也就像还在怡红院一样了。论理不该如此,只是担了虚名,我可也是无可如何了。”
在这段话里,晴雯说了两个原因:第一,为了有个念想贾宝玉对于晴雯而言,不仅是主子那么简单,还是知己朋友,更是家人。晴雯幼年离开父母,经过几番倒卖,才进入贾府做了奴才丫头。被贾母拨给贾宝玉使唤后,晴雯因为姿容俏丽、言语爽利,被贾宝玉所喜爱,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晴雯甚至一度盖过袭人,被贾宝玉所信任。譬如在第三十四回,贾宝玉挨打后卧床,在想要跟林黛玉报平安时,贾宝玉先把袭人打发走了,再遣晴雯给林黛玉送去两块旧帕子。旧时,帕子是男女青年私相授受的常用物品,一个女子丢失了一件帕子,若是被有心人捡着,可以生出一堆是非来,所以李纨丢了块帕子就赶紧派人到处找,而林红玉的帕子被贾芸捡着后,牵出两人的姻缘来。贾宝玉赠黛玉旧帕,其个中意味自不必多说,而这样违背礼教的私密事,贾宝玉却只叫晴雯去办,可知其对晴雯的信赖程度。贾宝玉的信赖与喜爱,与晴雯是莫大的欢喜,而在这日久的相处中,幼年就没有父母亲情的她,也将怡红院当成了家一般,在这里,即便和其他丫头们斗嘴,但给她更多的是姐妹亲和的快乐,在这里,即便和主子贾宝玉偶有置气,但贾宝玉对她的包容与忍耐,又给了她家庭的温暖。对于一个孤儿,这真是无法割舍的窝,可如今,她却生生被架了出来,自知挨不过几日的她,多么想要再感受怡红院的温暖与欢乐。正好,贾宝玉就在这里,他是怡红院的主人,也是最宠她的人,穿着他的衣物如同感受怡红院的气息,她要与这份气息长眠地下。死后就如同还在怡红院一般。第二,对担了虚名的反抗晴雯的一生,自爱高洁。她生得漂亮且伶俐,深得贾母喜爱,为此悄悄认定将来由她服侍贾宝玉,也就是贾宝玉的姨娘。贾母的用意,晴雯大抵能猜到,所以她才认为“将来横竖在一块的”,可是她不同于袭人,袭人表面老实,背地里却悄悄跟贾宝玉献了身。她只想等到名正言顺时,再跟贾宝玉献上最珍贵的东西。可这世道却如此可笑,确切的说是贾府的管理者是多么的昏聩。王夫人不过听信告状者一面之词,就认定晴雯是后因贾宝玉的狐狸精,雷嗔电怒第一个就除掉了晴雯。对于晴雯而言,身体上的痛苦是次要的,给她安上这么个虚名,才叫她不甘和愤懑,可是小小一个奴才,她能找谁去要回清白?在贾府这种深宅大院,她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啊。所以,原本只需要贾宝玉一件外衫或者扇套就能做念想的,但晴雯却选择了和他换内衣。这是要用最后的力气坐实这个虚名,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她还特意叮嘱贾宝玉,若是被她们看到了,你实话说是我的就行。可怡红院的丫头谁不知道,晴雯和贾宝玉一直清清白白,届时看到这件内衣,便都知道晴雯的愤怒了吧。这是晴雯最后一次呐喊,无声而有力。只可惜,晴雯算不到,她面对的是一个怎样恶毒的妇人,在她死后,王夫人仍余恨未消,污蔑其有痨病命人将其火化。晴雯最后一点念想,就这样也被剥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