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首都,为什么洛阳号称六大都城遗址?
之前洛阳一直是被称为“五大都城遗址”,分别是:
一,二里头夏朝都城遗址
二,偃师商城遗址
三,东周王城遗址
四,汉魏洛阳城遗址
五,隋唐东都城遗址
随着2009年西周洛邑祭祀遗址的发掘,洛阳又一神秘的都城遗址--西周东都成周遗址
这就是传说中的十三朝古都--洛阳的六大都城遗址,所以号称六大都城遗址!
商朝是怎么被发现的?
商朝是怎么发现的,为典籍及史载的。典,就指经。我国的考古启始于十九世纪初二三十年代,考古学启始于西方盗墓行为。甲骨文一般为祭师祭祀用品,及补卦工具之一,在龟背上刻文,为一种祭祀占卜行为。甲骨并不是中华民族最早文字的载体,甲古只是文字记载于龟背及骨的形式之一。中华民族最早的文字是大于五千年的。伏羲距今为7988年前,华胥12岁4月生伏羲,那么中华民族的始祖母之一的华胥就生活在8000年前,这时候已经开始创造文字及数子了,注:概念认知「时代」的概念,即前与后。咱们就拿一简单的证据来说,古典记载鲧披发文身这已经证明了墨汁的存在,不然用什么来文其身呢?鲧处在陶唐氏尧与有虞氏舜的同一时代,官爵为共工,约为四千五百年至四千四百年间,而鲧的儿子禹,其后代孙少康,少康之子庶封于会稽,即越王勾(句)践的始祖庶封于会稽,「史记元文:庶文身断发而邑矣」,看守夏禹之陵寝祭祀,这又说明了墨汁的存在。然,甲骨文它的年代在三千多年前,但甲骨文出土于近代,笼统来说它佐证了史记记载事件的真实性。而今,我国之甲骨文,为我国旷世之文宝,可以说是世界独一。
成汤商朝建立者,史载名为「成汤」,成汤为号。史文名也称商汤(荡)。商,同样为号。史记还有载文名为:「天乙」。天指什么呢?天实指帝的尊号名,后世称呼的「皇帝」为「天子」,最高权利者,即天的意思。乙为名。其父为殷主癸,癸封汤于商(桑),故商人尊汤为天乙。在历史中,汤其始祖契,契至汤八迁都城,汤始居都城名为毫(蒿),初从其父居于此,为夏朝伯爵。汤的尊称名为帝诰(幹),得夏相伊尹而得天下,其后三年击败桀,斩桀于鸣条而登帝位。伊尹官爵名。尹,指政。本名阿衡,母亲侁氏之女,名为采桑,采桑居伊水。伊神农初封国。伊尹母为姜姓。伊水今河南省栾川县境内,源头启始于前峰村,过嵩县,经洛阳至再过巩义市入于黄河,今名伊河。古伊国即今河南省栾川、嵩县、伊川县一带。神农初封国伊。——史记载文比较含蓄,绝大部分载文隐藏了,这就是文言文的妙处所在。
始祖起源玄嚣,黄帝公孙荼之次子。母亲西陵氏之女,名为儽祖。哥哥昌意,嫂子蜀山氏之女名为仆。弟弟苗龙,苗龙弃其守(分封地)南迁,为蛮人之始祖。玄嚣,氏号高辛氏,姬姓。其子嬌极,其孙黄帝喾,其曾孙契。契之父,尊称名为黄帝喾。母亲,娀氏之女,名为简狄。为帝喾次妃。妃,实指妻。意思为次妻。契封于殷,为子氏,即殷始祖。史载称谓名为殷契,封地在今河北省境内,而非今河南省境内。郑玄说商国在太华山之阳。皇甫谧说商国在洛商,洛商即今陕西省商洛市。在下说二先祖均搞错了,非二者所说之地。契辅佐禹治水有功,而被帝舜封于殷,赐姓子氏。注:帝舜非封契于商,而是殷。契官爵为伯爵,封地方三百里,即150平方公里面积。封地,即田地。商,古称名为桑。即其它本纪中的空桑,及穷桑。我国远古中古及古代均为氏族分封制度,父没其长子承袭爵位,及地。为123456的顺序继承。
爵位继承者契为伯爵,其分地面积为150平方公里面具。侯国中又分封为子、男或食邑、采等。子、男其分地一百至七十五里,即25平方公里范围。契卒,儿子昭明继承。昭明之子名为相土,相土继承。相土之子名为昌若,昌若继承。昌若之子名为曹圉,曹圉继承。曹圉之子名为宴,宴继承。宴之之子名为振,振继承。振之子名为微,微继承。微之子名为报丁,报丁继承。报丁之子名为报乙,报乙继承,报乙之子名为报丙,报丙继承。报丙之子名为壬,史载名为主壬。主,指君,即君主之意。这就是史记载文中的主壬,意思为君主壬。壬之子名为癸,癸继承。癸之子名为天乙,天乙继承。天乙即成汤。成汤,即史学界称谓之商汤。汤的爹为诸侯王,即癸。癸封汤于商,史称商汤,为商人始祖。天乙一名为商人所尊名词,为天乙。
别介古今字有别,解释也完全不同。如:元,指始。如:妃,指妻。妃,也指对等。所以看古籍不能只看表面,需要深入研究才能得其真实结果。现实列子,如前些年挖掘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及陵寝。曾指姓氏,侯指爵位,乙指名。意思就是:曾侯,名乙。本姓曾,名乙,爵位为侯,加上爵位名就为曾「侯」乙。侯爵封地方五百里。又如诸侯,诸指众。侯指爵位,实指众位侯之意,这就是诸侯的本意。
为什么商朝有一个地方叫朝歌?
商朝朝歌是现在的河南鹤壁淇县。商朝历经17世31王496年,朝歌城是商代最后一个君王商纣王的国都,商王武丁将国都迁到了沬邑,商朝最后一个君王将沬邑改名为“朝歌”,但是由于年代久远,在改朝换代时,前朝的宫殿都毁于战火,所以遗址很难确定。
朝歌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先秦诸子中。《左传》首先把朝歌同商的都城联系起来。《史记》卫康叔封卫和牧野之战的记载,确证了朝歌作为商朝都城的具体位置。
古都安阳历史?
古都安阳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早在殷商时期曾做过商朝都城,在秦汉时期这是曾是鄣邯与项羽会盟的地方,在三国时期作为过魏的都城邺,后来又做过北齐等一共为七朝古都,宋时为相州州治地方,明清时为彰德府府治地方,窃国大盗袁世凯曾在此韬光养晦,死后葬在此地,所以安阳定一座是悠久历史的城市。
历代都城的古称与今称?
夏朝(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6世纪)都城在阳城,今河南登封东。
商朝(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都城在毫,今河南商丘北。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东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都城在洛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公元前206年)都城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3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东汉(公元25年至220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三国(公元220年至280年)魏的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蜀的都城在成都,今四川成都;吴的都城在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公元265年至316年)都城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东晋(公元317年至420年)都城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南北朝(公元420年至589年)南朝经历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都城都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北朝的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公元493年,迁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东魏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西魏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北齐的都城在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北周的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
隋朝(公元581年至618年)都城在大兴,今陕西西安。
唐朝(公元618年至907年)都城在长安,今陕西西安。
五代(公元907年至960年)梁、汉、周的都城在今河南开封;唐的都城在今河南洛阳。
北宋(公元960年至1127年)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
南宋(公元1127年至1279年)都城在临安,今浙江杭州。
元朝(公元1271年至1368年)都城在大都,今北京。
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都城在应天,今江苏南京。后迁都京师,今北京。
清朝(公元1644年至1911年)初期都城在盛京,今辽宁沈阳。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顺治帝迁都京师,今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