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中了一箭,韦德在NBA中厉害吗

天美资源网

膝盖中了一箭,韦德在NBA中厉害吗?

历史第三后卫!!!

天呐,问这个问题的人是没看过球吗?

膝盖中了一箭,韦德在NBA中厉害吗

说到韦德生涯最为巅峰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2006年的总决赛,确实,那一年总决赛上的韦德可以说是天神下凡,在几年前ESPN评选的总决赛十大个人表演上,韦德这一年的神迹也是力压乔丹、奥尼尔等人排在第一位。然而,总决赛毕竟只是一轮系列赛,从整个赛季的角度来看,属于闪电侠的巅峰应该来自2008-09赛季,这一年的闪电侠,无论任何时候看都是无可挑剔。

在回顾这一年韦德有多么超神前,大概你更需要知道其中的背景:在2006年夺冠之后,不管是热火还是韦德都曾经遭遇过一定的质疑。对于热火,因为核心阵容的伤病和下滑,他们第二个赛季首轮就惨遭横扫,而后的2007-08赛季更是只赢了15场比赛,起伏之大放在任何一支总冠军球队上都是极为罕见的。而对于韦德,闪电侠在本该继续巅峰的时候却饱受伤病困扰,连续两个赛季,韦德都只出战了51场比赛,尤其是2007-08赛季,韦德的数据和效率比起之前都有着不小的下滑,场均24.6分4.2篮板6.9助攻,命中率更是跌至5个赛季以来最低的46.9%。

这一年的韦德因为战绩和效率原因,最终连最佳阵容三阵都没有进入。不仅如此,韦德那一年连续接受了肩部和膝盖两大可能毁灭生涯的手术,场外也和自己青梅竹马的妻子婚姻走到了尽头,可以说生涯达到了最低谷。就连媒体都不止一次发出对韦德的质疑,他们觉得韦德之前的成就很大程度是靠奥尼尔吸引了防守,因为伤病,他将是联盟历史上又一个昙花一现的球星。

好比2008年韦德入选梦之队之后,媒体就追着韦德的好友詹姆斯问:“你如何看待韦德的入选?当然我们知道作为朋友你很高兴,但是作为旁观者你怎么看?”

詹姆斯对此的回应是:“他依然是最好的球员之一。”

事实也证明,伤愈复出的韦德完全打破了媒体们的质疑。在那一年的奥运会上,韦德以替补的身份成为了梦之队的得分王,并且帮助梦之队重夺奥运会金牌。而这些仅仅是韦德证明自己的开始,新赛季开始前,MVP的热门讨论球员中没有出现韦德的名字,他对此的回应是:“尽管来质疑我吧,因为我就喜欢这样。”

紧接着的2008-09赛季,韦德的表现可以说惊为天人,从数据上来说,他场均拿下了30.2分5.0篮板7.5助攻2.2抢断和1.3盖帽,这5项数据中,有4项是韦德的生涯最高,放在NBA历史上,也仅有乔丹一人曾经做到过场均“30+5+5+2+1”。不仅如此,他的单场最高分55分和单场最高16助攻全部来自这一个赛季。也是这个赛季,韦德在面对公牛的比赛里做出了历史级别经典的庆祝动作——在加时赛最后时刻,他抢断了对方,并且狂奔全场后投进了压哨绝杀三分,而在完成绝杀之后,韦德跳上了技术台,高声吼到:“This is my house!”

没有人会怀疑这个赛季的韦德打出了现象级的表现,他在詹姆斯、科比、安东尼、诺维斯基等历史级别得分手都处于巅峰的情况下拿到了一座得分王,含金量不言而喻。同时他的PER值达到了生涯最高的30.36,大概是什么概念呢?在数据网站BBR的统计中,2000年之后单赛季效率值韦德这个数字高的只有数据狂魔詹姆斯(4次MVP赛季)、库里(2015-16赛季)、安东尼戴维斯(2014-15赛季)和威少(2016-17赛季)4个人,即使是强如另外一个数据狂魔保罗,生涯单赛季最高的PER值也没有超过30。

可以说,这一切都是韦德用实力挣来的,他所出战的每一场比赛、每一次进攻都极具侵略性,不管是面对哪一支球队,内线有着什么样的球员,韦德总是毫不胆怯地突破和切入篮下,整个赛季他足足扣了128次篮,并且造成了83次“2+1”。不仅如此,他的投篮稳定性也有了明显的进步。事实上,这一个赛季的韦德在篮下的出手占比反而达到了新秀以来的最低,换言之,他的大部分得分都是通过投篮而来,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韦德的真实命中率依然达到了57.4%,大概也就可以看出他有多么想要证明自己了。

韦德贡献了MVP级别的一个赛季,可惜的是,他的球队战绩却不支持他,整个赛季热火只赢得了43场比赛,排在东部第五。你可以说带队能力是韦德的一个弱项,然而在回到这个赛季前,哪怕是考虑到西强东弱,也没有多少人看好热火。当时ESPN对热火的预测当中,10个专家仅有3个看好热火进入季后赛,看看媒体是如何评价热火的:“不是在冒犯哈斯勒姆,这支球队只有韦德、比斯利和马里昂能看,他们几乎没有控卫和内线,教练也是菜鸟,我真的不知道该把他们放在什么位置。”

尽管如此,韦德依然当爹又当妈地将热火带到了季后赛,其中首轮和老鹰的7场比赛里,韦德场均拿到29.1分5.0篮板5.3助攻1.6盖帽,可惜热火遗憾出局。赛季结束后,韦德在MVP排行上仅次于詹姆斯和科比排在了第三位,并且成功入选了一阵。毫无疑问,这是属于韦德个人最为巅峰的一年,即使是放在历史上也是得分后卫的最顶尖表演。

诸葛亮六出祁山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据《三国演绎》中记载,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这6年期间,诸葛亮先后对曹魏发动了五次进攻,进行北伐。这一段在书中被称为“六出祁山”。然而实际上在《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在北伐的时候,只有两次对祁山出兵,都是无功而返,甚至于在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就连诸葛亮这种神通广大的谋士,都死在了五丈原,不得不说这种结果是令人惋惜的。

当年,诸葛亮和刘备两人在隆中的时候就制定出了关于以后的战略部署,甚至于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已经说过,如果有荆州和益州这两个地方,派兵并利用其地理位置和天然的山川将两地镇守,再和西边的各个民族搞好关系,并同时接纳和安抚好南边的彝族等少数民族。对内治理好国家,对外和东吴达成联盟。一旦有战事发生,可以派遣一名大将从荆州出发,可直接攻打宛城和洛阳,与此同时刘备大可从益州出兵,这样一来,天下即可唾手可得。

虽然诸葛亮所说的这些话看起来非常有道理,对刘备来说也非常有吸引力。但是这种战略并不是诸葛亮所发明的,而是刘邦当年为了称帝所制定的战略部署。当时项羽封刘邦位汉王,并把巴蜀以及汉中这一带交给刘邦治理。

当时刘邦身边的谋士韩信给刘邦制定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在加上当时齐国发生兵变,项羽便一直忙于出兵齐国镇压叛乱,这才给了刘邦可乘之机。刘邦出兵并且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占领了汉中这快战略要地,之后便派兵围攻当时的国都彭城,这才得以夺得天下。然而就目前的局势来讲,有两大难题是是诸葛亮没法掌控并解决的,第一个就是在此时的荆州,因为关羽的缘故,归东吴所掌控。第二个就是,诸葛亮所希望发生的兵变并没有在北方发生。

虽然说诸葛亮在北伐的时候,曹魏正在进行旧帝死,新帝登基的局面,但奈何人家的政权在新旧交替上过过渡的十分自然,并没有大伤内部元气的事件发生,仅仅只有一个孟达叛乱,还被轻轻松松的镇压了下来。所以说诸葛亮北伐一直都是以失败告终。

然而,既然是一直失败,那为什么诸葛亮还要继续去北伐呢?像诸葛亮这样的奇才又怎么能看不出每次北伐都注定无功而返呢?甚至于在临终前,诸葛亮也要把北伐的志愿交在姜维身上?

其实诸葛亮最终的目的并不是统一中原,而是把蜀汉的内部矛盾给转移出来。虽然不管是刘备或者诸葛亮在世的时候,蜀汉政权内部之间看起来一片和气之声,但实际上当时候蜀汉内部分为了益州,东洲和荆州三大集团。三大集团暗地里互相争斗,从而导致蜀汉政权内部的暗流涌动。

诸葛亮六出祁山,最终以失败结束,为何如此“执迷不悟”?在刘备在世的时候三大集团之间有一个平衡点,之间的争斗并不是特别厉害。然而在刘备逝世之后,三大集团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诸葛亮只好通过不断地北伐,从而将蜀汉证券的内部矛盾转移出来,让三大集团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从而保证了蜀汉内部的稳定。

如何用一句话来代表各个游戏公司?

腾讯:没钱玩你MB! 抱歉,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暴雪:十年做游戏,九年做CG。

网易:充了钱,我还是你爸爸!

育碧:买BUG送游戏,土豆服务器!

EA:为什么育碧是法国最垃圾的?因为EA在北美!北美腾讯!

R星:GTA6?

任天堂:PC端就是垃圾!

三国中有多少名人是被箭射死的?

弓箭是一种威力大、射程远的冷兵器,在军队中被广泛使用。在我国,弓箭的使用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上古神话时代。在神话传说中,后羿曾经使用弓箭射下九个太阳。可见弓箭是冷兵器时代非常可怕的致命武器。

战场上,常有士兵和将领被一支不起眼的箭簇夺取性命。下面我就说说《三国演义》里那些被弓箭夺取性命的名人。

一、江东猛虎、英雄无双——孙坚

孙坚,字文台,是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奠基人之一。史书上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孙坚少年英雄,十七岁时就曾一人驱逐海盗并斩杀一人。黄巾之乱时,孙坚作战勇猛,不顾生死,因战功受封别部司马。后来平定区星、周朝、郭石等人叛乱受封乌程侯。

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真正让董卓忌惮的也只有孙坚。孙坚率先攻进洛阳并取得传国玉玺,也正因如此埋下了一个祸根。公元192年(初平三年)四月,孙坚在与荆州刘表的作战中,在岘山被黄祖的部下用暗箭射杀,去世时不满四十岁。

二、承继父业、江东小霸王——孙策

孙策,字伯符,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是三国时期东吴政权的奠基人之一。其父孙坚阵亡之时,孙策年仅十七岁,迫于时势归附袁术。后脱离袁术,在父亲旧将与好友周瑜的帮助下,一统江东。孙策少年时随父出征,阵前夹死一将、回头大喝一声惊死一将,世人称之为“小霸王”。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遇到刺客。刺客用弓箭射中孙策面颊,孙策中箭后不久离世,时年二十六岁。

三、江东战神,勇将无双——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义,东汉末年名将。曾为保孔融养母之情,单骑突围向刘备求救。后来成为刘繇部下,在与孙策大战中不落下风,是太史慈一生之中战绩最为辉煌的时刻。后来,孙策打败刘繇并收服太史慈。

《三国演义》里在合肥之战中被张辽看破机谋,张辽将计就计伏兵于城墙附近。率先突入合肥城的太史慈身中数箭,回营后伤重身亡,时年四十一岁。

四、一代骁将,威震南北——张辽

张辽,字文远,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聂壹的后人。张辽最初为雁门郡吏,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死后,张辽追随曹操,并在曹营立下许多丰功伟绩。在白狼山之战率领先锋大破乌桓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建安二十年(215年),合肥之战中,张辽亲率八百将士冲击东吴十万大军,一直冲到孙权的麾盖之下。东吴军队望风披靡,闻风丧胆。又率领追大破甘宁、凌统等人 ,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

《三国演义》里张辽为救被徐盛击败的曹丕,被吴将丁奉以箭射其腰,回营后不治身亡。历史上张辽于黄初三年(222年)病逝于江都,并非为弓箭所杀。

五、亚夫遗风、世出名将——徐晃

徐晃,字公明,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早年间曾随杨奉为骑都尉,杨奉被击败后转投曹操。徐晃在曹操手下参与多次大战,如徐州之战、官渡之战、白狼山之战、汉中之战……在樊城之战中,徐晃率军击退关羽,解除了樊城之围。因为治军严整而被曹操称赞“有周亚夫之风”。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徐晃随司马懿攻打上庸孟达,在阵前被弓箭射中额头,回营后不治身死。历史上,徐晃于公元227年病逝,谥曰壮侯。

六、鬼谋善断、凤雏落兮——庞统庞统,字士元,东汉末年刘备帐下重要谋士。庞统曾在赤壁之战中向曹操献连环计,为赤壁之战首功。庞统投靠刘备后与刘备一同入川,于刘备和刘璋决裂时,给刘备上中下三条计策。

刘备进围雒县时,庞统在落凤坡遭到埋伏,不幸中流矢而亡,年仅三十六岁。庞统死后,诸葛亮率部分荆州将士援救刘备。由于荆州空虚,才导致后来关羽独木难支,败走麦城。

七、箭法超群、老当益壮——黄忠黄忠,字汉升,东汉末年名将。黄忠在归顺刘备前,曾是刘表部下中郎将。在刘备平定长沙时,年过六旬的黄忠和关羽于阵前大战,两人惺惺相惜,都不忍伤了对方性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汉中之战中,刘备率军与夏侯渊作战。黄忠鼓舞将士,并阵斩夏侯渊突入曹军大营,大败曹军。同年,刘备称汉中王,任命黄忠为后将军,赐爵关内侯。

《三国演义》里,黄忠随刘备出征东吴,因为急于为关羽报仇而误中埋伏。黄忠被马忠一箭射中肩窝,年老血衰而亡。历史上,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黄忠病逝。

八、用兵善变、一代名将——张郃张郃,字儁乂,三国时曹魏将领。东汉末年,张郃曾应募参加过镇压黄巾之乱。先后追随冀州牧韩馥、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张郃被曹洪击溃,之后投降曹操。此后,张郃随曹操战河北,随张辽战淮南,随夏侯渊平凉州,多立功勋。在诸葛亮北伐时大破马谡于街亭,直接扭转了局势,迫使诸葛亮退军。

在诸葛亮后来的北伐中,蜀军自上而下都很忌惮张郃。太和五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退军时,张郃奉命领兵追击蜀军,至木门,中箭身亡。张郃死后,谥曰壮侯。

你喜欢司马懿还是诸葛亮?

喜欢强者,武力厉害的那一方。

《三国演义》讨论武力时,许褚是这么个角色:

没胜过名将,但平过典韦与赵云,与吕布斗过几十合后被曹操叫人围攻,裸衣战过马超,唯一败北是醉酒被张飞刺了。一般公认他是顶尖名将。

哪位会说:裸衣战马超、打吕布二十合后叫队友,也挺被动的,干嘛也当个许褚的战绩呢?

答:因为马超和吕布本来就是超一流存在啊。

同理:司马懿堪堪没输给诸葛亮,干嘛算个战绩呢?

——因为司马懿的确挺能耐,但诸葛亮却是,更超卓的存在啊

司马宣王的战绩是有的,风格也卓著。《晋书》为了帮他洗白篡权夺位的事,哪怕没战绩,也很爱吹他的言论,显得宣王神机妙算。比如,劝曹操别迁都啦,猜孙权不敢来伐啦,之类。如此就显得宣王格外聪明。

司马懿的几次名战,包括平孟达、破公孙、擒王凌,归纳一下:

——破孟达,乃是孟达要反,猜司马懿要一个月到;司马懿急行军,八日赶到,出其不意,围住,导致孟达部内乱,解决。

——破公孙渊,宣王声东击西,佯攻围堑,渡过辽水,直取襄平,围点打援,围了襄平,解决。

——破王凌,王凌诈称吴人塞涂水,要求发兵征讨,司马懿看穿了一切;于是司马懿九天赶到甘城,王凌解决。

——也包括杀曹爽的高平陵之变。装病卖萌,忽然发难,再让蒋济们去骗曹爽说只要兵权。

所以司马宣王的风格?

是快,是迅疾,是声东击西,是惊人的判断力“老夫早就看穿了一切”。

好了,回到正题:诸葛亮vs司马懿。

他俩的对局,一共两次。

公元231年,诸葛亮北伐。司马懿当时麾下包括: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陵、雍州刺史建威将军郭淮。这阵容够漂亮了吧?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

《晋书》说:

張郃勸帝分軍住雍、郿為後鎮,帝曰:「料前軍獨能當之者,將軍言是也。若不能當,而分為前後,此楚之三軍所以為黥布禽也。」遂進軍隃麋。亮聞大軍且至,乃自帥眾將芟上邽之麥。諸將皆懼,帝曰:「亮慮多決少,必安營自固,然後芟麥,吾得二日兼行足矣。」於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塵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勞,此曉兵者之所貪也。亮不敢據渭水,此易與耳。」進次漢陽,與亮相遇,帝列陣以待之。使將牛金輕騎餌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鹵城,據南北二山,斷水為重圍。帝攻拔其圍,亮宵遁,追擊破之,俘斬萬計。天子使使者勞軍,增封邑。

张郃劝司马懿分兵驻守,司马懿认为不能分军;于是进军。

诸葛亮听说大军到了,自己带人去上邽割麦子。

诸将害怕。司马懿说我两天就能赶到,赶来了,诸葛亮逃走了。司马懿又说了,诸葛亮好对付。于是到汉阳去跟诸葛亮相遇。之后诸葛亮后退,司马懿攻击,诸葛亮逃走,司马懿斩俘上万。

哇看起来司马懿无敌了!好威风啊!

那么问题来了:这战绩是真的吗?

《三国志》说得极简略: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没说诸葛亮败北的事;还射杀了魏国最高军事长官之一的张郃。嘻嘻,为什么《晋书》不提张郃死了呢?是因为这样显得司马懿无能吗?

看注引:

汉晋春秋曰:……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郃欲分兵驻雍、郿,宣王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而还。宣王寻亮至于卤城。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偪,坐失民望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宣王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诸将咸请战。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与《晋书》一样的是,张郃要求分兵,司马懿没听。诸葛亮来割麦。

与《晋书》不一样的是……诸葛亮击破郭淮费曜,割了麦;然后司马懿不听张郃的话,非要贴着诸葛亮,然后被诸将念叨“畏蜀如虎”,于是司马懿出战,被大破之:所谓甲首三千、玄铠五千、角弩三千一百。

之后诸葛亮粮尽退军,张郃追杀,在木门道膝盖中了一箭。

那么《晋书》与《汉晋春秋》,我们信哪个呢?

《晋书》里也无法否认的是:张郃劝司马懿分兵,司马懿不听,结果诸葛亮确实晃过了司马懿,声东击西,到了上邽割麦。

《晋书》里只好让司马懿吹牛,说我两天就能赶到了!——赶到有鸟用,诸葛亮麦子都割走了。

《晋书》里吹说司马懿在卤城一带击破诸葛亮。但是:

——街亭马谡败后,诸葛亮自贬;这次之后,诸葛亮却没自贬。

——司马懿此战后一直避免再战,怎么看都不像是赢了的样子。他老人家那可是侵略如火落井下石的打法呀。

——最关键的:张郃是在追击时死在木门道的,木门道在卤城东北;蜀汉在西南,退军该是往西南走,张郃怎么追着追着追到东北去了呢?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咯:诸葛亮在卤城胜了;战线向东北大幅推进;司马懿于是龟缩不出;等诸葛亮粮尽,张郃追击,死在卤城东北的木门道。

这一战好笑在于,《晋书》拼命为司马懿为尊者讳,但他西向被诸葛亮晃过、被诸葛亮割了麦子、赢了上邽一战,都还是漏出来了;最后还遮盖了张郃之死与甲首三千,遮得实在不太像样。

最后诸葛亮安然退军,还捡了个五子良将张郃,嘻嘻。

好了,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晋书》都没法为司马懿涂脂抹粉了。

亮數挑戰,帝不出,因遺帝巾幗婦人之飾。帝怒,表請決戰,天子不許,乃遣骨鯁臣衞尉辛毗杖節為軍師以制之。後亮復來挑戰,帝將出兵以應之,毗杖節立軍門,帝乃止。初,蜀將姜維聞毗來,謂亮曰:「辛毗杖節而至,賊不復出矣。」亮曰:「彼本無戰心,所以固請者,以示武于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邪!」

诸葛亮挑战,司马懿不出。

诸葛亮送司马懿女人衣服。司马懿于是“怒”,千里请战。天子专门派使节辛毗来不让出战。

诸葛亮神吐槽:“他本来就不敢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打得过我,何必千里请战?”

但架不住司马懿嘴硬啊:

帝弟孚書問軍事,帝復書曰:「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巳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诸葛亮已经中了我的计,一定能破之!

——结果就是死守不出,熬到诸葛亮死了。真是妙计,嘻嘻。

好了,最搞笑的地方来了:

與之對壘百餘日,會亮病卒,諸將燒營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長史楊儀反旗鳴鼓,若將距帝者。帝以窮寇不之逼,於是楊儀結陣而去。

……時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帝聞而笑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

诸葛亮死,司马懿出兵追杀。

杨仪反旗鸣鼓,司马懿忽然决定“穷寇莫追”,就眼看着杨仪走了。

——等等,如果穷寇莫追,你干嘛追过来?!神经病啊!?

——所以死诸葛走生仲达。当地百姓一下子真相了。司马懿只好自嘲了事。

所以了,一目了然了吧?

《晋书》已经努力帮司马懿吹了。但事实是:

——231年北伐,诸葛亮晃过司马懿,声东击西,到上邽割了麦子;司马懿贴到卤城,先被手下吐槽畏蜀如虎,然后发生会战,然后战线后撤;之后诸葛亮粮尽,司马懿追啊,丧了五子良将最后一个张郃。

——234年北伐,司马懿死守不出,还玩出千里求战、巾帼衣服之类大梗。虽然牛吹得很大,“破之必矣”,结果还是熬死了诸葛亮;要追杀时,看见杨仪军队集体转身,忽然决定“穷寇莫追”了。

——结合司马懿此前擅长声东击西、预判准确的风格,两次作战,都多次判断错误,也算是被诸葛亮给玩了;连《晋书》这种歌功颂德文字都遮盖不住的尴尬呀。

更过分的是:

诸葛亮玩儿司马懿,还不是他专长的部分。

《三国志》里,陈寿说诸葛亮:

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诸葛亮的才华,治戎是长处,奇谋是短处。

——等等,他的奇谋是短处,怎么还能晃过司马懿,去上邽割麦的?

——大概因为,他的治戎是100分,奇谋是95分?

陈寿还说,诸葛亮所以未能有克,是因为他的对手“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

这是告诉司马懿:“您是人杰,加上人多,加上您防守诸葛亮进攻,所以他没能攻克”。

——这真是夸司马懿人杰?还是骂他呢?!

多说一句,诸葛亮的治戎,真是古今罕有。

及其兵出入如宾,行不寇,刍荛者不猎,如在国中。其用兵也,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

这是和岳飞“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类似的境界了。

所以诸葛亮每次回师,都帅气得不得了:二伐回师,回马枪斩王双;四伐回师,回马枪斩张郃;他死了,回师,司马懿忽然决定“穷寇莫追”,不敢追了。诸葛亮治军的军纪军容,强到匪夷所思。

至于司马懿与诸葛亮的高下,《三国志》后来裴注引的一段,更直白了:

“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禽敌之意,务自保全而已,使彼孔明自来自去。若此人不亡,终其志意,连年运思,刻日兴谋,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

诸葛亮的战士人民,只有魏国1/9。司马懿踞天下十倍之地,手握精锐,城池牢固,根本没敢去对付诸葛亮,只能自己保全,让诸葛亮自来自去散步。搞得魏国不敢解甲,被诸葛亮牵制得很被动。

他俩的胜负,很明白了吧?

总括一下:

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很卓越,有判断力,擅长声东击西,善于揣测对方心理,善于出其不意,善于急速进军。

可是啊,就是在判断力、声东击西、出其不意方面,他输给了诸葛亮,被割了麦、甲首三千、一个张郃。搞得一向打速度流的司马懿,忽然变成了龟缩流。

可怕的是,这些奇谋,还不是诸葛亮最擅长的。

终于司马懿优势兵力、优势地位,却只好玩些千里请战的事,来避免跟诸葛亮打。

真不是司马懿不够厉害——打打其他人,那还是很有本事的——只是,诸葛亮实在是,太强了啊。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