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器是什么,CPU后面的XM?
intel笔记本cpu的后缀。QM是三代以前包括三代四核i7的后缀,到第四代QM变成MQ.XM是笔记本旗舰四核i7的后缀,有这个后缀的笔记本i7相比MQ或QM版本多了2MB三级缓存并支持自由超频技术。
PM,这个后缀表示CPU没有核显。HQ,这个后缀表示CPU核显加强且核心不是一般的Haswell。QM,MQ:QM是三代以前标识四核i7的后缀,到第四代QM变成MQ。M是最常见的,表示标准电压双核移动版本。U是超低压笔记本CPU,主要用在超级本上,主频很低且均是双核处理器。
手机的运行内存和处理器?
手机的处理器和运行内存原则上说应该是相辅相成的,两者都很重要,不管是小马拉大车还是大马拉小车显然都是不平衡的配置。处理器是保证软件和游戏运行速度和画面效果的根本,如果处理器性能不行那么运行内存再大也是没用的。现在有的性价比比较高的手机,配备骁龙820处理器,却配了个3GB运存,看上去确实有些寒酸了,但毕竟价格摆在那里,3GB和4GB运存如果按现在市场价算差价还是不小的,所以配个3GB运存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另外3GB运存至少足以保证一个大型游戏的运行,不至于说开启某个APP会因为运存不足直接闪退。而如果配备更大容量的运行内存,那么可能你在玩游戏的时候还可以多开一些别的APP,相互之间流畅切换。那么还有一些手机是配备了4GB、6GB这样的大容量运存,但处理器却用了中端水平的,其实这样的设计只是为了可以流畅切换日常APP,比如像微信、支付宝这样的,中端处理器也能完全流畅运行他们,再配个大运存就可以多开了。
最后,不管是高端处理器配备小容量运存,还是中端处理器配备大容量运存,这些都是因为定价的缘故,消费者也选择符合自己日常需求的配置即可。
手机选择运行内存大的好还是处理器好点的好?
每个人都想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买到性能更强的手机,运行速度快、操作流畅的手机能带给我们更好的使用体验,而手机处理器和内存都会影响手机的运行速度,尤其是处理器相当于电脑上的CPU,是决定手机运行速度的关键,但是如果光处理器好,内存不达标的话手机也不会好用。
应该说,手机处理器的好坏决定着你手机的APP打开和运行速度,游戏流畅度和处理图片和视频时的响应速度,所有需要处理数据的应用都与处理器密切相关,而且现在的手机处理器都SOC化了,CPU和GPU都集成在一颗芯片里,所以选择一颗足够好的处理器至关重要,毕竟手机处理器无法更换,谁都不想一部手机用个一年半载就卡的受不了。
运行内存和处理器之间也是密切相关的,运存会把有待处理的数据先放到运存里,然后交给处理器进行计算,如果你的手机运存太小的话,就会导致一些大型APP加载缓慢甚至是闪退的情况,而且后台也无法常驻更多的应用,系统会为了节省内存而不断清理正在运行的APP,所以运存对手机体验也很重要。
总之,不管是处理器还是运存如果一方出现了明显的短板都会造成体验变差,但是好在手机厂商也明白这个道理,一般是不会在高端处理器上搭配小容量内存的,比如骁龙855或麒麟980手机至少也会搭配6G的高速内存,肯定是够用的,而对于一些低端型号的手机不仅处理器较弱,内存也可能只有3G-4G左右,所以我们买手机时关键还是选择处理器更好一些的,内存没有必要太大,6G到8G左右现阶段完全够用了。
plc怎样理解中断功能?
每个厂家的PLC程序都不一样,现在我以西门子smart200来对案例说明一下。
中断指令
S7-200 SMART设置了中断功能,用于实时控制、高速处理、通信和网络等复杂和特殊的控制任务。
S7-200 SMART 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最多有38个中断源(9个预留),分为三大类:通信中断、输入/输出(I/O)中断和时基中断,S7-200 SMART规定的中断优先由高到低依次是:通信中断、I/O中断和时基中断。每类中断中不同的中断事件又有不同的优先权。
中断指令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ATCH:中断连接,连接某中断事件所要调用的程序段。
· ENI:全局允许中断,开放中断处理功能。
· DISI:全局禁止中断,禁止处理中断服务程序,但中断事件仍然会排队等候。
· DTCH:中断分离,将中断事件号与中断服务程序之间的关联切断,并禁止该中断事件。
· RETI:条件中断返回,根据逻辑操作的条件,从中断服务程序中返回。
· CLR_EVNT:清空中断队列。
与S7-200相比,下表所示中断事件号为S7-200 SMART 所特有的 :
表1.S7-200 SMART 特有中断事件号
中断指令的有效操作数如下:
表2.中断指令的有效操作数
中断程序实例
本例使用定时中断实现对100ms定时周期计数。我们使用特殊存储器定时中断0。由定时中断0的中断事件号为10,确定周期的特殊寄存器字节时SMB34。
该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 SBR_0:中断初始化程序;
· INT_0:中断服务程序;
在主程序中调用SBR_0,如下图所示:
图1.SBR_0的调用
其中,初始化中断程序秩序调用一次,因此用SM0.1作为条件。
SBR_0编程如下图所示:
图2.SBR_0编程
其中,写入定时周期数100ms,连接10号中断事件即定时中断0,指定中断服务程序名称为INT_0。
INT_0编程如下图所示:
图3.INT_0编程
其中,用双字长的整数加法对VD200自身加1。
注意:中断程序的初始化只需执行一次。也可根据需要重新定义中断事件。
使用状态表监视,VD200的内容就是100ms周期到达的次数,如下图所示:
图4.状态表监视
为什么因特尔处理器只有i3i5i7i9?
因特尔除了有以i3、i5、i7、i9命名的酷睿系列外,还有我们熟知的至强、凌动、奔腾、赛扬、安腾和Quark系列,它们都是属于因特尔旗下的品牌。 赛扬、奔腾、酷睿系列多用于普通电脑;至强、安腾系列多用于服务器;凌动系列多用于手机和平板电脑;Quark系列多用于可穿戴设备和物联网设备。为什么因特尔要分多系列品牌?
因特尔分多系列品牌不仅仅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辨识度,还有一些早期的原因:
AMD销售“80386”处理器时,因特尔排名第二。因特尔以商标侵权为由起诉了AMD。但是输了,因为“80386”是实际的零件号。
之后英特尔推出了“486”:前面缺少“80”,零件编号不是“486”。AMD开始销售“486”处理器,英特尔提起诉讼。法院裁定“486”不够独特,客户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它是零件号的一部分,尤其是“80286”和“80386”早已经被媒体和公众简称为“286”和“386”。
商标法中判定不能出现的商标内容:
1、描述性名称,例如:没有做出双核处理器,却将其命名为“Dual-Core”,然后再为该名称注册商标并期望该商标能够保留下来。
2、零件号,竞争对手可以使用相同的零件号作为它的零件命名。
这就是为什么英特尔“486”的下一个处理器叫“奔腾”。这样看起来就不再像是零件号,因此英特尔成功使AMD不再以“奔腾”的名义销售兼容处理器。从那以后,英特尔一直坚持这一原则。例如:“i3”未命名为“i3”,而是“Intel Core i3”。即使“i3”部分也没有涉及处理器,这样故意设计可以帮助商标保护。
为什么酷睿系列没有i2、i4、i6、i8?为什么酷睿系列没有i2、i4、i6、i8?这个是困扰了我们很久的一个问题。
一、有人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做出了分析:
市场营销人士认为:绝大多数人喜欢“奇数”多于“偶数”。例如,宝马汽车X系列对各种级别车辆进行分类行销,3系列是入门级产品,5系列是升压产品,7系列是高端产品。因此,因特尔的市场营销部可能要求,与其只编号为1、2、3、4,还不如使用奇数,它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快地了解英特尔处理器及其所购买的性能水平。
随着2008年11月发布Nehalem微体系结构,英特尔为其核心处理器引入了新的命名方案,有三种变体:Core i3、Core i5、Core i7。名称不再对应于特定的技术功能,例如内核数量。取而代之的是,对酷睿品牌从低端(i3)到中端(i5)到高端性能(i7)进行划分,对应英特尔英特尔处理器评级的三、四和五颗星。从入门级赛扬(一颗星)和奔腾(两颗星)处理器开始。
二、有人从生产和销售的角度做出了分析:
当因特尔发布了酷睿i系列的第一代产品时,许多人从事芯片生产和销售的人都不知道ix名称中数字的确切含义,而是以该处理器大致相当于单核处理器的数量来区分。
推理是这样的:
超线程并不能完全构成真正的核心性能水平,只是1个内核充当2个内核。因此一代i3的双线程+ 2个来自超线程的线程比3个内核更等同于3个内核。大多数一代i5是四核的没有超线程,但使用上一代单核芯片所没有的L3缓存,它们的性能大致相当于5核core2quad。 一代 i7当然具有4个内核+ 4个通过超线程的额外线程,因此,它们的性能加在一起,并考虑到4个线程不是真正的内核,因此它们的性能可能略低于8个内核。i9系列的命名也保持了潮流。 移动芯片是个例外,这些L3高速缓存通常可以帮助弥补这一差距,并且一些低功耗的i7更接近于移动i5。
三、有人从技术的角度做了分析:
比如:一个程序在4线程的CPU下运行,对应系统运行的4个线程:逻辑内核0、逻辑核心1、逻辑核心2、逻辑核心3。
一代i3:2个内核2个超线程,最大线程/逻辑内核数为:2x2 = 4。最后一个逻辑核心称为逻辑核心3。因此,将其产品命名为i3。
一代i7:4个内核4个超线程,最大线程/逻辑内核数将为:4x2 = 8。最后一个逻辑核心称为逻辑核心7。因此,将其命名为产品i7。
一代i5:i5处理器不支持超线程,而是具有4个内核,线程/逻辑核心的最大数量为:4x1 = 4。最后一个逻辑核心称为逻辑核心3。但是性能在i3和i7之间,因此,将其命名为i5。
我们没有参加过因特尔的酷睿系列命名的会议,所以不清楚ix命名的确切的原因。但我更加愿意相信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所作出的分析,对酷睿品牌从低端、终端、高端性能分级的命名方式,帮助消费者更快地了解因特尔处理器及其所购买的性能水平。因为ix命名越是到后面越是没有技术逻辑可言。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