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写了23个不平等条约的历史书

天美资源网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写了23个不平等条约的历史书?

《无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年表》是2012年1月1日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卢菡。本书以年表形式回溯了中国近代较为重要的300余个不平等条约

那些不平等条约是怎么处理的?

清朝的前期还是比较强大的,能够在明朝灭亡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开拓,可是到了中后期之后就开始衰败起来了,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一直到后面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无数的不平等条约,对于这些条约清朝想过反抗,但是一点效果也没有,那清朝灭亡之后的不平等条约是怎么被后面的继承者处理的呢?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写了23个不平等条约的历史书

从鸦片战争开始到底签订了多少不平等条约以使得后世处理起来那么麻烦?

1840年帝国主义的炮火打到了中国的家门口,那个时候的中国要枪没枪,要炮没炮,面对庞大的海洋只能望洋兴叹,最后在广州海上和英军对战的还是长江的水师,你说这种连水贼都对付不了的水师能打赢英国海军吗?

结果就是鸦片战争海上的失败转移到陆地上,道光皇帝不服输,从千里之外调集各省军队试图挽回败局,可是面临着的只是更大的失败,后面为了保住一时间的和平和英国殖民者签订了不平等条约,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正式鸦片战争的失败拉开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

后面鸦片战争中英国并不满足既得利益,再次发动了战争,这次不再是一个人了。而是叫上了法国,二个国家的联军一直打到了北京城,咸丰皇帝被吓得躲到了热河行宫,中国辉煌的圆明园被这二个强盗给烧毁了,这一次之后清政府开始尝试着学习西方,开展了浩浩荡荡的洋务运动,但是并没有挽回所谓的大清帝国,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接着签订。

到甲午战争的时候连日本也开始挑衅中国了,并且成功的打败了中国,签订了马关条约,后面八国联军侵华再次打败中国,逼迫中国赔款4.5亿两白银,到这里为止,还只是中国历史教科书上面所记载的比较庞大的条约,真正能够知道和没有说出来的条约到清朝灭亡为止一共有一千多条条约。

清朝之后的民国极其继承者是如何处理这些不平等条约的呢?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起义,终于推翻了清朝。孙中山从海外归国。准备在南京组建临时国民政府,可是当时清朝虽然说灭亡了,但是也不是说完全是辛亥革命给推翻掉的。在这之中袁世凯起到的作用也是十分巨大的,而且当时袁世凯也有野心想做新国家的总统,面对这些困局孙中山集团该何去何从呢?

为了保护共和国的果实,孙中山向袁世凯妥协,宣布把总统的位置让给袁世凯,对于帝国主义列强,因为中华民国的力量还十分弱小,如果此刻宣布全部废除不平等条约的话只会招来帝国主义列强的反扑,所以当时只能迫于无奈承认了所有的不平等条约,继续赔款。

二次世界大战给了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机会,但是当时的统治者没有把握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忙于争夺世界霸权,爆发了世界大战,连中国也派遣了五十万劳工奔赴战场,国内则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发展,但是一战的胜利并没有使中国获得所谓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的感情受到了巨大的伤害。

也是依靠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战场付出了2000多万人战死的代价,把日本法西斯拖在亚洲战场,抗战胜利之后使得中国获得了大国的地位,有鉴于中国抗战的努力废除掉了一些不平等条约,但是很多还是没有废除。

后面还是新中国的成立后,毛主席宣布,另起炉灶,先打扫卫生再请客。一切从新开始,所有的不平等条约概不承认,让中国以新的面貌和世界交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我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南京条约》。该约于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由清廷代表耆英、伊里布、牛鉴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停泊于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皋华丽号上签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

国民政府与西方列强解除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国民政府从20年代中期成立,到27年北伐成功,成为代表全国的政府,前期是有打倒列强的纲领的,所以有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想法。不过只是“想法”,老蒋一向人只会日记爱国和地图开疆。真做,要得罪西方列强,国民政府可不敢,他连日本都怕,何况英美!

1931年5月,国民政府对外发布《废除不平等条约宣约》,正式宣示之前的清朝政府、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和任何地方军阀势力跟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国民政府一律不予承认,并要求西方列强来跟国民政府谈判具体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事宜。

不过4个月后九一八来了,老蒋被吓尿,东三省都不要了,那里还敢跟英美纠缠什么不平等条约哟,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其实,近代中国跟外国签的不平等条约,到国民政府时代,最让中国难堪的是“领事裁判权”,这个虽然跟割地赔款比起来没那么严重,但却很刺眼,割地赔款是一下子的事情,地割了,钱赔了就完了,这个领事裁判权使得洋人在中国可以横行无忌,也显示出中国的司法主权形同虚设,国民政府对此还是有点受不的。国民党中央自己在会议决议中说:

领事裁判权之存在,实为我国主权之致命伤,设不从速废除,则今后国家一切安内攘外复兴民族大计,恐均难收实效。(五届三中全会决议案《关于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应由政府向有权各国交涉早日实现,以难护我国法权之完整案》)

所以,早在1931年5月,国民政府曾经颁布过一部法律,叫做《管辖在华外国人实施条例》,打算在各大城市成立专门审理在华外国人案件的特别法院,收回所谓的领事裁判权,但是洋人根本不理国民政府,这个法律根本没实施过。

抗战全面爆发以后,这个领事裁判权更加显眼,中国跟英、美结盟对抗法西斯,可是英、美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很剌眼地让人看以了国民政府只是英、美的半殖民地的事实,国际人人都知道上国民政府的司法主权不完整,英、美眼看自己的小弟这么丢人,也觉得不好意思。

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在美国的战略地位得升,美国和中国唱了一出双簧,美国方面通知老蒋,美国决定主动放弃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因为美国大人在中国就算没有领事裁权,中国法官也不敢把他怎么样),蒋一听就急了,你主动放弃,显得我太无能了,于是马上让自己亲信陈布雷写文章,要求列强看在大家都站在反法西斯的一条战线上,应该以平等待我,应该马上取消领事裁判权。美国方面立即回应,同意中国的要求。美国国务院随即开始废除领事裁判权的谈判,最后英国也跟时,基本上算是废除了领事裁判权。

正式签约的日子是1943年1月,中国和美国、英国分别签署了《关于取肖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两个议论的。算是实现了国民政府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心愿。形式上把“不平等”的条约废掉了,可以接着又签了一大堆形式上”平等“,但实际上”不平等“的条约。比如后来的《中国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这是另外一问题,就不说了。

1897年签订了什么不平等条约?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德国以干涉日本还辽有功为由,迫使清政府同意它在天津、汉口设立了租界。但德国依然急切地想在中国特别是山东占领一处海港,以作为他在远东和中国进行殖民侵略的基地。1897年,借口终于来了,这一年发生了巨野教案,在山东菏泽巨野,由于西方传教士作恶多端,引起民愤,有两名德国传教士被村民所杀。

德皇威廉二世闻知此消息,倍感兴奋,终于找到借口了。

德皇命令德军远东舰队占领青岛的胶州湾,在占领胶州湾后,德国一边与清政府谈判,一边德皇派其弟率领一只更大规模的舰队赶赴山东。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