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之后,隋炀帝和汉武帝有什么相似之处?
汉武帝和隋炀帝都是伟大的皇帝,依靠上一代积攒的强大经济基础,进行军事征服,开疆拓土,对中国版图的扩张和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方面做出巨大贡献,历史影响深远。
汉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迅速发展,到汉武帝时代,国力已非常强大。汉武帝凭强大经济实力东灭卫氏朝鲜,南服百越,西征大宛,北击匈奴把帝国版图扩展到漠北草原。
隋炀帝则打败吐谷浑,中央王朝首次把青海地区纳入版图。隋炀帝又派人去夷州,远征林邑,三征高勾丽,虽败犹荣,体现大国担当。
政权形式上,汉武帝设中朝加强中央集权,地方设十三刺史部,解决王国问题。隋炀帝则实行科举制选拨官吏,对后世影响巨大。
隋炀帝又修建了大运河,把帝国南北连接起来,经济效益自不必说,对国家统一意义重大。
汉武帝和隋炀帝过度使用武力,都对国家产生不利影响。汉武帝晚朝,经济凋落,烽烟四起。汉武帝比较清醒,果断停上军事征伐,又颁布《轮台罪已诏》承次自已过失,人民原谅了他,避勉了国破家亡的命运。
隋炀帝则没有那么幸运,三征高勾丽失败,修建大运河耗尽国力,人民揭杆而起,关陇军事贵族叛卖了他,直接导至隋帝国覆灭。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为百姓办事要脚踏实地,不能急功近利,摸着石头过河,风险巨大。
汉武帝和文景之治的顺序?
先有“文景之治”后有汉武帝统治。历史上所谓的“文景之治”,指的是西汉初年汉文帝和汉景帝他们父子二人统治时期,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发展生产的政策,从而使汉朝很快发展起来,老百姓过上安居落业的日子,因为他们治理国家成效很大,后世将之美誉为“文景之治”。
汉景帝是汉武帝的父亲,景帝死后,把皇位传给了武帝,汉武帝是有雄才大略的黄帝,他开疆扩土,大败匈奴,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帝王。
中国的疆域有多大?
汉武帝时汉朝疆域空前辽阔: 东抵日本海、 黄海、东海暨朝鲜半岛中北部,北逾阴山,西至中亚,西南至高黎贡山、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
引用下文
汉武帝继位后,在其前四十年(公元前140~前100)内不断向外扩展疆土。
① 北方疆域的开拓。 公元前127年汉将卫青出击匈奴,不仅收复了陇西、北地、上郡的北部,还收复了河南地,置朔方、五原2郡;云中、雁门2郡北界也得到恢复。北边疆界达阴山以北。
② 置河西4郡。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出击河西,匈奴休屠王降,设置酒泉郡。以后至公元前67年间陆续分置了张掖、敦煌、武威3郡,合称河西4部,连同公元前81年在湟水流域设置的金城郡,又称河西5郡。
③ 南方的扩展。公元前111年又平南越,以其地置南海、郁林、苍梧、合浦、交趾、 九真、日南、象8郡。次年又跨海于海南岛上置珠崖、儋耳2郡。 以上10郡包括今两广地区和越南北部,较秦时更为扩展。
公元前138年东瓯王迫于闽越的威胁,举国内迁至江淮之间。公元前110年汉朝灭闽越,又迁其民于江淮之间,后来又在今福建全省和浙江南部设置冶(今福建福州市)、回浦(今浙江临海东南)2县,属会稽郡。
④ 西南7郡的设置。 公元前135~前109年开西南夷,在夜郎、且兰、邛、□、冉□、白马氐、劳浸、靡莫、滇、昆明等部族地置犍为、□柯、越□、沈黎、汶山、武都、益州7郡,除了武都郡在今陕甘2省的嘉陵江上游外,其余6郡在今云贵和川边地区,西南界达到了今四川邛崃山和云南高黎贡山和哀牢山一带。
⑤ 东北乐浪4郡的设置。公元前108年灭了由燕人卫满在朝鲜半岛上建立的卫氏朝鲜,以朝鲜及其附属国地置乐浪、玄菟、真番、临屯4郡,把东北疆界推至朝鲜半岛中、北部,东至日本海,南抵汉城以北一带。
⑥ 西域都护府的设置。西域一词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域指今甘肃敦煌古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今帕米尔)以东的今新疆地区;广义的西域还包括葱岭以西远至中亚或更远至欧洲东部和北非地区。 公元前2世纪初,匈奴的势力已到了西域地区,控制了当地许多分散的小国。汉武帝时曾于公元前138、公元前119年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企图联合乌孙、大月氏,以抗击匈奴。公元前102年又远征在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获胜。 自此西域震恐,多遣使来贡。于是在敦煌至罗布泊之间设立交通亭站,在轮台(今新疆轮台东南)、渠犁(今库尔勒)等处屯田。这时汉朝只控制到天山南路。北路自乌孙以东犹在匈奴控制之下。至公元前60年匈奴日逐王降汉,天山南北才完全摆脱匈奴的统治。汉朝置西域都护府于乌垒城(今轮台东)。都护辖区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南的乌孙、帕米尔地区的无雷和费尔干纳盆地的大宛等。
汉武帝杀死自己的太子刘据后?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因为太子刘据死的冤。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叫江充:还有一个事件,史称“巫蛊之祸”。
一:奸人江充
江充本是赵国人,后来进入大汉国都长安并得到了年老昏聩的汉武帝的宠信。
△江充
但江充并非什么正人君子而是一个奸佞之臣,没过多久便于太子刘据产生矛盾,为了避免太子即位时秋后算账阴险狡诈的他便决定除掉太子。
二:巫蛊之祸
江充正是利用汉武帝年老体弱昏聩多病的状况,谗言说武帝身体上所有的不好都是因为宫中有人不怀好意居心叵测的用小人暗中诅咒的结果。
汉武帝听完深以为然,便令江充在宫中大规模搜查,最后在太子居住的东宫挖出了用来实施诅咒妖法的小木人(江充事先派人埋在那里的。)。
△汉武帝
太子刘据得知这一消息后明白是江充搞得鬼却又无法自明,于是跑到自己的母后那里大哭了一场并决定先下手为强除掉江充。
通过矫诏太子调兵杀掉了江充,汉武帝闻讯不辨是非黑白下令捉拿太子,太子恐惧不已便率军与汉武帝派来的军队作战,最后败逃到一个叫做湖州的老百姓家里。
△戾太子刘据
面对前来缉拿自己的官兵,为避免受辱太子自缢而死,而那个老百姓为保护太子也奋起反抗被杀。
三:悔悟。
多年以后武帝终于明白了自己辛苦培养数十载的太子是被冤杀的,已到人生迟暮之年的他深受丧子之痛的折磨,为此他杀掉了许多当年参与此事的官员,其中不乏朝廷大员。同时为了表达对亡子的哀思便建造了一座“望思台”。
四:结语。
巫蛊之祸不仅使汉武帝培养数十载的爱子冤死于一庐草舍中,还连带着铲除摧毁了兴盛一时的卫氏家族。最为年长的刘据死后,余下的武帝子虽然不乏年长者但大多都不成器,为了皇权的传承最后选了年幼但容易塑造的刘弗陵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昭帝。
好了我是历史中简堂烽烟,今天就讲到这里。喜欢的朋友们不要忘了点个赞呦
为何65年后被子孙主动放弃?
汉武帝之所以打下海南,是由于国力强盛,而60多年后的子孙放弃海南,是由于国力衰弱所致。
一、汉武帝灭南越占海南岛
在汉武帝之前,由于无力统一南越等地,名义上承认南越等地臣属于汉朝,而实际独立的南越等国。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些南越人内讧,反汉势力不但把亲汉的国王和王太后杀掉,还把汉朝的使臣以及2000多士兵杀掉。从而导致南越被灭,这是为何?1.国力雄厚,军队强大
在汉朝的“文景之治”之后,汉朝国力空前富裕,军队随之强大,这为汉武帝的南征百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汉武帝在一怒之下,派出水陆四支强大的部队出发,进攻南越,平定叛乱。2.领土扩张,一劳永逸
由于在汉武帝时期,国家和军队都非常强大,霸气十足,打匈奴都不在话下,南越就更不用说了,而此时的南越反汉派竟然想完全独立,那么扩张领土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正印证那句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打下南越后,废除封国,攻取海南岛,设置为珠崖、儋耳两郡,从而达到了分散反叛势力的效果。二、汉昭帝丢海南岛
在60多年后的汉昭帝时期,南海郡被丢弃,这又是为何?
1.国力下降,兵不如前
汉武帝之后,汉朝国力日益下降,军队大不如前,所以从打仗到后勤补给心有余而力不足。2.自然灾害,治国法穷
汉元帝初期,先是水灾,然后是连续两年的大饥荒。这无形加大国家对于军队出征的负担。而且此时,汉朝廷也想不出更好的治理海南岛的办法。3.地处偏远,造反频繁
由海南岛地处偏远,军队来回一趟相当不容易。地方官员腐败,而且,从海南岛设郡开始到汉昭帝元年的大约20多年,就有6次之多的大叛乱。之后的几年里,先是三个县造反,派兵平乱;接着是9个县造反,再派兵平乱;然后是一个比一个多的造反,且一次比一次频繁,军队疲于应付。在这三个综合原因之下,汉昭帝同大臣商议,最后放弃海南岛的控制。海南收复成于国家强盛,海南丢失败于国家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