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陷的原因,共工治水变成作恶的神原因?
共工曾经治水有功,后跟颛顼在争夺天帝的位置失败后,怒触不周山,导致天倾西北,日月星辰移位,地陷东南,百川归海。
,共工在被颛顼打败后,在帝俊的帮助下共工却没死,于是臣服了帝俊,成为了帝俊麾下的神灵,也正是如此,他才会听从帝俊的命令发大洪水肆虐人间。最后大禹治水才驱逐了共工。
康熙为什么要贬李光地?
李光地聪明有才,出则能将帅三军安邦定国;入则为相辅臣出谋划策。
可就是这样一个大大的能人,却被康熙贬谪训斥,以至于永不致用。
为什么?
他犯了封建礼教中最不可饶恕的两个“违规、越礼”的礼数问题。
始乱终弃,清代“陈世美”。李光地因收复宝岛有功进位文渊阁大学士,一干同年吵着要吃庆功酒。
这天正逢朝休,李光地便邀了同年、好友及上书房的几位大臣来府小聚。不到卯时李府门前已是车水马龙,将半条玉皇街南巷塞得满满的。
李福、李禄两个人忙得满头热汗,一边引路,一边指挥长随照护各官带来的仆人至天井棚下歇息吃茶。
辰初时分,明珠和高士奇方一前一后在门前下轿。两个人一般的风流潇洒,却各有各的韵味。
“恭喜恭喜!”明珠见了李光地满脸堆下笑来,“榕村(李光地的号)在前方立功,进位大学士,本应我们设宴庆功,倒先扰你了——家里都好?老伯母身体康泰否?”
“哪里哪里!”李光地心头突突乱跳,一边往里让,一边回话:“请,明相请,高兄请——唉,这次去闽,因宝岛战事酷烈,竟没能回家一趟,七日前接到家信,说是家慈欠安,兄弟心里一直惦念着。过了这几日我拟请假,请二位在圣上跟前替我说说话哟!”(其时,其母已故)
高士奇颦起眉头道:“这个自然。为人子者当尽人子之道,为友朋者自要尽友朋之谊啊!”
明珠点了点头没吱声,三人一齐进至内厅。不一会儿,索额图也到了。大家便安席入座。两边厢房共是摆了八桌。正房里李光地陪了主宾。
酒过三巡,明珠笑道:“今个儿真个快活。每天陪驾,累得浑身抽筋儿。凑这么一天热闹真不容易!榕村,家里的戏班子叫上来,唱几出听听!”
“兄弟可比不了你!”李光地把盏笑道,“我是个穷翰林出身,俸禄之外身无长物,养得起什么戏班子!再说叫他们搅得闹哄哄的,我怎么读书呢?”御史余国柱坐在高士奇下首,听了这话,笑道:“那是!晋卿乃道学宗儒领袖,养一群小妞儿,成哪门子话?”
此时看出李光地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明珠笑道:“我却爱热闹——葛云!”他叫过自己的管家,“出去叫几个唱曲儿的来,不要太多!”葛云“扎”地答应一声便去了。
不一会儿,葛云带着三个人进来,一个少妇和两个十岁上下的小男孩,——一齐朝上施了礼。
那妇人斜坐右侧,将琵琶试调几下便勾抹起来,清泠之声沁人心脾,高士奇端酒呷了一口,大声笑道:“未成曲调先有情,好!”索额图也点头道:“果然是好手,这一套正宫调《叨叨令》我家班子无人能及!”
李光地忙着应酬客人,到各桌走了一遭。刚刚劝酒回来,听见索额图说话,不禁打量那女人一眼。原来竟是李秀芝!
这是李光地贫贱之时的妻子。
李光地像是半夜里突然见了鬼魅,脸立时变得惨白。众人没理会李光地神情骤变。侧耳听时,李秀芝敛眉唱道:
河光清浅月黄昏,琥珀彩润酒满樽。
宛转柔情人将醉,这般时节最销魂。
“妙哉!”高士奇大为高兴,不禁击节赞叹,“区区一个卖唱女子,乃能作此雅音!明相,你管家好有眼力,片刻之间,竟弄了个女翰林来——我为此诗浮一大白!”说着便将门盅饮了。
明珠笑道:“能得到你高学士如此赞誉,终生受用了!葛云,过来,难得你给爷挣了这个体面——这个赏你!”
便将一枚赤金戒指顺手丢了过去。刚刚坐下的李光地听着,一时乱了方寸,头上冷汗淋漓。明珠也不理会,只向索额图道:“三爷,如何?——喂,这位娘子,拣好的只管唱来助兴!”
索额图拊掌笑道:“妙!你唱!唱得好,不但李大人,我也有赏。”
“谢列位大人!”李秀芝在座儿上欠身一礼,命两个童子一个吹箫、一个拍云板,自家将琵琶又复弹起,婉转唱道:
你将这言儿语儿休只管唠唠叨叨地问,有什么方儿法儿解得俺痴痴迷迷的闷,面对着酒儿盏儿怕与那腌腌臜臜的近,说什么歌儿舞儿镇日价荒荒唐唐地混!
只顾荆儿布儿出了这风风流流的阵,咬紧了牙儿齿儿和着血泪吞——兀的不恨杀人也么哥,兀的不恨杀人也么哥!
唱至此处,厅内已是举座肃然。
高士奇扇子打着手心沉吟片刻,笑道:“今日原是给晋卿兄贺功加官的,得图个高兴,你不能择个吉利快活的曲子唱吗?”
明珠喷地一笑,说道:“亏你高江村还是一代骚雅之士,还讲究这个!这曲子唱得妙极——你说是吧,晋卿(李光地的字)?”
“啊!啊!”李光地吓了一跳,忙斟酒自饮一杯。李秀芝一颔首,又抑扬顿挫地唱道:
想当初战云烽火弥漫山川路,失意人奔命仓皇谁人肯相顾?急切间身入青楼避过血光灾,在那香火神前立誓盟。送行去西风古道落下孤凄泪,薄幸人从此不曾鱼雁相往来!到如今琴堂高坐不忆往昔率,闪得奴朝朝暮暮抚儿心悲哀。他那里钟鼓馔玉坐华堂,何曾念当日里丧魂落魄狼狈样。可怜我怀抱琵琶肝肠断,兀自的装模作样当做没事人——为甚的神圣菩萨这般糊涂账,为甚的神圣菩萨这般儿糊涂账?
这一大板唱完,李秀芝泪水已走珠儿般滚下,方缓缓收住,曼吟道:
弹出哀弦放玉筝,停歌挥泪诉平生,
谁怜薄命伤心语,似听花间莺啭鸣!
高士奇前后一想,悚然而悟,眼见李光地目光如醉,白痴似的木坐不动,早已明白了首尾,但此时一开口必定要得罪人,便假作懵懂,笑道:“这词儿挺感人的。惜乎熊老夫子今日没来,若请他再润色一番,清秘堂的翰林们也都要为之黯然失色了。”
明珠却不理会,嘻嘻一笑,问秀芝道:“听你歌词,隐忧很重,像是真的。本部堂职在天子机枢,如果有什么冤屈,请讲,不妨事的!”
李光地看了明珠一眼,见他那阴险的脸色竟不自禁地打了个寒颤。
“奴不敢……”秀芝偷眼看了一下李光地,叹道:“只求明相佑护,莫让人……加害奴的儿子……”至此,已是哽咽不止,难能成语。
“哪个敢?”明珠阴狠地冷笑一声,说道,“在座有三位辅臣,上头还有圣明天子!”说罢,便命人将秀芝母子带到侧房用饭。明珠又转脸,笑着微微地对李光地道:“晋卿,这母子三人真可怜哪!”
李光地怔了一下,苦笑道,“此等事人间原就不少,何况又值战乱,哪里免得了呢?”他脸上全无血色,眼睛回避着众人。
此刻连索额图也察觉出来了,暗自拿着主意,装作不理会。
明珠突然脸色大变,恶狠狠地说道:“光地所言,虽然是实情,但是天理不可泯,人情不可欺,我就曾在郑州为民除掉过两个恶棍!”
“是啊,是啊……”明珠的敲山震虎惊得李光地心里咯噔一下,半日才回过神来,慌乱地说道:“道学之中最讲天理人情的……”
索额图因李光地营救张伯年,心里也存着芥蒂。
他知道明珠在使“先发制人”的手段,决心要演包龙图的故事;见李光地尴尬难堪之极,已是吃尽了苦头,便道:
“晋卿,你我有门生之谊。我这人不喜绕弯子,这女子唱的果然是你,就痛痛快快认下来吧。好在这里都是自己人,这件事就算是过去了,不然恐怕……”他沉吟了一下,下头的话没再说。
这个话的意思是再明显不过的了。这居丧不谨,已经够这位道学家受的了,更何况李秀芝舍命营救在前,李光地背恩忘义于后;加之抛弃亲生骨肉,听任他们流落江湖十年。
有此三大罪状,一百个李光地也会被参倒。明珠将秀芝母子安顿京师数年,处心积虑原是要拿来砸倒索额图的。
不料从内务府侍候太子衣饰的唐光义处听说,李光地已准备动手参自己,便率先发难,使出这一手杀手锏。
李光地如再腆颜居官,已被朝野视为寡廉鲜耻之徒,哪里还敢“挟嫌报复”,出来弹劾自己这个“明包公”?
当下听索额图一说,明珠心知这一仗只能打个平手,护得自身安全,因笑道:“索相金玉良言,菩萨心肠,晋卿要想仔细了。
你若不认,兄弟也只好拜章上奏,总不能叫你们骨肉长远分离,王士祯定能为李秀芝弄清这一冤案。”
李光地只觉得天旋地转,双腿一软,一屁股坐在椅上,半晌才道:“岂有不认之理?兄弟……兄弟当年实有此事,却不知她身怀有孕,受了这么大的苦……唉……自作孽、自受苦,实不料我李光地竟成了名教罪人——我并不要辩,请明相拜折弹奏就是……”他沉痛地低垂了头。
事情一经证实,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明珠立时命人去请秀芝。李光地起身一揖,恳求道:“……然否再等待一时,等散筵……”
“那不好。”明珠已觉得便宜了李光地,哪肯再让,嬉笑道,“老明却没有老三好心肠,一向用心刻薄,你私下相认,事过境迁,出了意外,岂非兄弟之过?今日当堂认下原是正理!”
“此乃风流佳话嘛!”高士奇见局面僵持,终觉不是事儿,笑嘻嘻过来拍着光地肩头道,“值得如此懊丧?——我高士奇还巴不来这样的好事呢……。”
他连揶揄带劝说,一个劲“遗憾”自己没有这艳遇,说得李光地啼笑皆非,众人无不干笑。余国柱早已溜出,去请秀芝母子,又去厢房向众人报信:“诸公都快来看,李大人喜上加喜呀……”
众官员一窝蜂儿出来拥至中厅看时,李光地和秀芝一家四口已哭成了一团,堂上三个宰辅相臣,各怀着异样心思,在旁边帮着解劝。
隔了一日,李光地便将申请丁忧的折子写好缮清,请高士奇代呈康熙。圣旨即下:
大学士李光地职在一品,赞襄机枢要务,不可须臾离京。着李光地夺情在京守制,带丧办差。钦此!
至此,李光地虽然被圣旨赦免,但实实地落下了两大污点。这两项污点在封建社会官僚阶级方面是致命伤。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李光地在落魄时,被仇人陷害追杀,他躲进青楼,被歌姬李秀芝搭救藏身,这是救命之恩。并且他们已有夫妻之实,生下了两个孩子。而李光地发达后却再也没有关心过他们母子,并以未婚之名盘符官宦之女,这样的理学名家当然被官场诟病。
第二,李光地母去世,李光地为贪恋权势,隐瞒不报。这是在封建社会所不能容的,就凭着这两条,李光地在后来被贬谪为台澎知县。
这是出自于二月河小说《康熙王朝》中的故事情节。
但是如果我们按照作者的思路走就大错特错了!
真实的李光地是这样的——
真实的李光地是这样的李光地是福建延平(今福建南平)人。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出生于泉州安溪湖头乡。
康熙三年(1664年)乡试中举,康熙九年(1670年),庚戌科会试高中二甲第二名进士,被选为庶常馆庶吉士,两年后得任翰林院编修。
隔年充任会试同考官,后请假南下福建省亲。
就是此时在家完婚。
康熙十三年(1674年),靖南王耿精忠造反,李光地与家人藏匿山中,占据泉州的郑锦和耿精忠派人招安,被李光地拒绝。
李光地忠君爱国的思想还是蛮高的。
康熙十四年(1675年),李光地暗中书写密折,藏在蜡丸中,派人送往京城,最后通过内阁学士富鸿基呈给康熙皇帝。
康熙大为感动,嘉许李光地的忠诚,并录其为领兵大臣。就是凭此密折才掌握了耿精忠等人造反的实证。
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军队进驻福州,命令都统拉哈达、赉塔讨伐郑锦,并打听李光地的所在。
康熙十六年(1677年),朝廷收复泉州。
李光地在漳州拜谒拉哈达。
拉哈达对李光地的志向和品格大加赞许,遂向康亲王杰书上疏称赞李光地:
“李光地矢志为国,即使颠沛流离也不曾改变志向,应当予以褒奖。”
就在李光地踌躇满志准备进一步报效朝廷时,恰遇父丧,回家守制。
康熙十九年(1680年)七月,守制已满的李光地返回京城,康熙谕示不必侯却,即任内阁学士。
后李光地推荐施琅担任平台将领,康熙采纳了推荐,得以顺利收复宝岛。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五月,李光地奏进的文章令康熙皇帝十分不满,斥责他为假冒道学,不能表率翰林,将他降为通政使司通政使。
也就是这一次贬谪,让作者二月河在小说中把李光地贬低,并把他“贬到台澎为知县”。
实在是篡改史实。
康熙三十年(1691年)二月,李光地又担任会试副主考。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正月,李光地奉旨提督顺天学政。这年四月,李光地的母亲去世。
按照礼制李光地需解职回乡丧居以尽孝道,称为“丁忧守制”。
康熙皇帝为此颁下谕旨,称:“提督顺天学政关系紧要,李光地特行简用,可在任守制。”
李光地接到谕旨后表示:“臣蒙荷圣恩,怎敢不以残喘自效?”
虽然是这么说,李光地还是请康熙给予九个月假让自己往返治丧。
而在小说《康熙王朝》中,作者“枉顾事实”,说李光地隐匿母丧不报,这实在有失公允。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李光地居丧期满,康熙命其官复原职。次年,授工部左侍郎,仍兼任顺天督学。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十二月,李光地因:“居官优善”、“清廉”,迁任直隶巡抚。
在任期间,李光地很好治理了当地水患,得到康熙褒奖,不久拔擢为吏部尚书。
当然李光地也有一些处理不当的事,被人弹劾。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三月,给事中黄鼎楫、汤右曾等人合疏弹劾李光地安抚灾民不利,不将灾民逃散情形据实陈奏,请求朝廷严加处分。
御史吕覆恒弹劾李光地处理秋审事宜任意断决,给事中王原又弹奏李光地荐人不当。
但这些非议,康熙帝大多否决。
看一个人要看大方向,看一个事要看80%正确就可以了。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吏部接到康熙谕旨:“李光地居官甚好,才品俱优,著升为文渊阁大学士。”
这样年过花甲64岁的李光地正式登上相位。
康熙四十九年(1711年)后,年过70的李光地数次上疏请求退休,此时的康熙因为九子夺嫡的事弄得心烦,对李光地这样的老臣很是眷恋,不想让他走。
康熙五十三年(1715年)六月,74岁的李光地再次请求退休,康熙许给他两年的假期,让他处理完家里的事后再回来。
那时候的人“根”的观念很强,要是现在早就在北京买房子把家里人都接过去了。何况这么大的官呢!
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四月,76岁的李光地返回京城。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五月二十八日,李光地因疝疾速发卒于任所,享年77岁。
康熙派遣恒亲王允祺前往吊唁,并赏赐千两金,谥号“文贞”。
雍正初年,加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
康熙皇帝评价他说:“李光地谨慎清勤,始终一节,学问渊博。朕知之最真,知朕亦无过光地者。”
雍正皇帝的评价更是完美,他说李光地:“一代完人。”
两代帝王给予这么高的评价,可见李光地简直无可挑剔。
那么为什么二月河在小说《康熙王朝》中会如此贬低李光地呢?
在金祖望的《鲒琦亭集》中,这样评价李光地:“其初年则卖友,中年则夺情,暮年则居然以外妇之子来归。”
看来李光地确实有一些私密小节不是很检点,或者是看事的角度不同吧!
所以《康熙王朝》中,为立储之事,李光地被康熙训斥,因为他不能按照康熙的意思来,其实这也是李光地的聪明之处,他不想参与皇子之间的内部斗争罢了。
回到题目,说李光地被贬到台澎任知县,不知道出自于哪里?
婚外情的人到底图什么?
感谢邀请回答:发生婚外情的人,他到底图什么?
1. 缓解内在焦虑。
我们的成长环境对我们成年后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的内心会把我们的父母当成一个婚姻的模板。
因此当我们在选择配偶时会有两种选择:要么找与父母很像的人(认同),要么找和父母完全不一样的人(反向认同)。
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修复内在父母形象留给我们的早年创伤的一个过程。
如果在这段婚姻里,两个人都获得充分的情感满足,亲密关系就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能够共同的去面对。所以良好的婚姻关系中是有足够的能力去包容人际关系中的焦虑,使他们不必再去婚姻关系之外释放自己的焦虑感。
而如果婚姻关系不够和谐,那么处理这个焦虑的能力就会缺失,婚姻容易出现各种裂痕,像是出轨,这就是缓解内在焦虑的一个方式。
婚姻的潜意识过程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David E.Scharff,M.D.夫妇的书,讲得非常清楚,不过对于没有客体关系理论背景的人来说,读起来可能会有些痛苦。
2. 获得情感满足。
婚姻不仅仅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那么简单,还要满足各自的情感需求。
比如一个女生从小缺少父爱,非常缺少安全感,她就会找一个像父亲一样的人,来弥补她缺失的父爱。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比他大很多岁,又能像父亲般照顾关爱她的男人出现在她面前时,即使那个男人已婚,她也很容易和他发生婚外情,以获得一直想要的亦父亦友般的情感满足。
再比如丈夫在结婚的两三年后,随着激情的退去,新鲜感的消失,两人在情感上也会进入平淡期和瓶颈期。在这种情况下,男人有可能会去其他地方寻找新的情感满足。毕竟新的恋爱所能带来的情感满足感,远大于和妻子在一起所能带来的。
3. 性驱力。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出轨,源于对性生活不满意,伴侣双方没有在性生活中获得足够的愉悦感,或者是缺乏激情。
在心理学上说这是由于性驱力的作用。弗洛伊德把这种理论归入他的无意识理论中去。他认为:“整个精神机关的基本促进动力,来自没有得到满足的愿望或者没有得到平息的激动——一个释放由此而产生的未满足感(不快)的愿望,从而消解紧张,得到快乐。”
也就是说夫妻中的一方由于某种原因,力比多受到阻碍而没有得到合理的释放,部分没有得到解放的力量在其没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因此造成身心的一系列问题和障碍等,就会导致出轨找新欢等等现象的出现。
第二个问题,婚外情里到底有真感情吗?
1. 婚外情也是情。
有人认为自己在结婚后遇到了自己的此生挚爱。抛开道德层面,感情就是感情,自己也是付出了时间和真心的。我们看一些文学作品像《廊桥遗梦》《泰坦尼克号》这些感情也让我们感动。婚外情只是时间上谁来的早谁来的晚的问题,但不影响它有可能具有真爱的属性。但婚外情毕竟不被人们所理解和接受,所以难免有始无终。
2. 婚外情更多的是贪图新鲜感。
在贴吧发起的对婚外情是否存在真爱的调查中,有300多名网友进行了回复。在这些人中,有大约69%的人认为婚外情中没有所谓的真感情,更多只是利益上的关系。
个人觉得,这种说法也是有一定原因的。在日复一日的婚姻中,激情逐渐消磨殆尽,总有人耐不住寂寞去追求刺激。但其中能有多少是真爱呢?你想想如果一个男人真的爱你,他会让你居无定所,无名无分吗?所以,别去相信那些所谓的甜言蜜语,什么我离了婚娶你,其实在现实面前,他们爱的只有自己。
综上所述,婚外情其本质是在满足人性中缺失的东西。有的人通过婚外情来缓解焦虑,有的则获得情感和身体的满足。至于婚外情中是否有真爱,我个人的观点是,有可能会有,但是即使有真爱,也不代表对方一定会放弃一切和你结婚。所以,还是劝大家不要对婚外情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象,用心回归家庭,经营婚姻,才是收获幸福的最佳途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房屋大梁开裂正常吗?
房屋大梁开裂肯定是不正常的,都是有问题的,要么是质量问题,豆腐渣工程。要么就是地陷引起的。
你遭遇断崖式衰老了吗?
45岁,有着体面的工作,京城3套房,衣食无忧,可是白头发就像春天发芽的野草,两鬓斑白,乍一看,像60岁老人。她的经历让我明白了人到中年为什么会断崖式衰老。
我大表姐,我大舅的女儿,今年45岁,虽然同在一个城市,但平时来往不多,一是是因为大表姐工作性质特殊,喜欢清静,二是因为我孩子小,放学和假期就得上各种辅导班。
大舅有2个女儿,2个儿子,在外婆家里,大舅算条件好的,虽然儿女多,但他思想前卫,80年代末就去了外地打工,岁数大了,外面打工找不到太好的工作,他又回家承包了几十亩地,收入在我们当地算靠前的。
2儿2女,大舅一视同仁,只要愿意上学,他都供着上学。大表姐在家里排行老大,也是家里最懂事的。
从小,大表姐就帮着舅妈张罗家里的事情。听妈妈说,大舅家盖房子那年,大表姐刚5岁,她看着父母在搬砖,她就跟在屁股后头搬,搬不动大的,就一块一块地搬。
常言道,3岁看大,7岁看老,为此,亲戚们都觉得,大表姐这么有眼力价,懂事的孩子,长大肯定是鲤鱼跳龙门,有出息的女娃。
果然,大表姐的人生一路绿灯,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简直就像坐上了高铁。
从上小学开始,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上初中到镇上,依然是班里第一名。
到市里上高中,每次考试都是班里前5名,高考那年,发挥失常,只考了省里一个普通本科。
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她找到一个好工作。
上大学,大表姐和她同一个班的男生谈恋爱,那个男生也是农村出身,家里5兄妹,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但是上面4个姐姐都已经鲤鱼跃龙门,大学毕业考上了公务员。
因为几个姐姐的照应,男孩家里也盖起了新房。
也是因为这个男孩的影响,大表姐第一次知道了大学毕业可以考公这个事情。
大学期间,她就下定决心,毕业一定要考上公务员。
大四那年,大表姐和姐夫一起复习,如愿考上了京城的公务员。
毕业就进京,在我们那里,大表姐一度成了十里八乡乡邻们茶余饭后的美谈。
工作没几年,大概是2000年,大表姐和姐夫就在京城买了房子,还是100多平米的。
受大表姐的影响,大表哥,也就是大表姐的弟弟,大学毕业也考公进了京城。
为了让自己的弟弟多攒点钱,大表姐就让弟弟住到了自己家,不用交房租,生活费她全包。
大表哥也算是懂事的人,毕竟小时候都是在农村吃过苦的,知道赚钱的不易。他每个月的工资都自己存起来,很快,就攒了几万块钱。
大表姐又找同事借了几万,给大表哥凑了10万,就这样,大表哥工作3年,也付了首付,在京城安家了。
买房1年,大表哥结婚生子,大表姐又给了1万安家费。
听说,那时候,姐夫跳槽到了一家大企业,一年已经有几十万了,房贷也快还清了。
那年,大表姐34岁,按理说,她可以享受生活了,但大表姐是个要强的人,她深知努力工作多赚钱的道理,毕竟,父母老了,还要养老。
大表姐就计划向上升一级,涨几千块工资。
只是,在公家单位,升职除了自己努力工作,还得看机遇。
为了这个机会,大表姐又在一线奋斗了2年,出差加班吃外卖是常事。
37岁那年,大表姐升职当了副处长,还清了房贷,手里还攒了100多万。
这时的大表姐已经成了有见识的城里人,她又买了一套70平米的房子,在郊区买了一套100平米的养老房。
听表姐说,还贷款,她和姐夫的公积金足够了。现在想来,一年的公积金至少也有十几万吧。
就这样,大表姐如愿升职,还有了3套房子,她开始了新的人生规划。
像大多数大城市人一样,她开始备孕生孩子。
听大舅妈说,大表姐每年在养生馆做养生,调理身体的钱就要花几万。
38岁那年,大舅和舅妈在二表姐的建议下,劝说大表姐去做试管,二表姐在我们当地医院做医生,在这方面还是有发言权的。
大表姐起初有些抗议,她觉得试管生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坚持要调理身体,自己怀孕。
喝中药,艾灸养生,暖宫调理,折腾了一年,还是没怀上。
39岁,大表姐自己可能也有点急了,就做了试管。听舅妈说,她还托同事帮忙,找了最有名的做试管的医生,可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做了4次都没成功。
大表姐40岁那年春节回家,穿着上万元的貂毛,拿着最新款的华为,脸颊也红彤彤的,一看就是生活优越,保养好的。
亲戚们都很羡慕,有孩子的都教育自己孩子要好好学习,像大表姐一样考进京城工作。
今年过年,我没有回家,大表姐也没回家,昨天,我们约了一起吃饭,刚见面,我差点没认出来。
我们约了在一家商场的餐厅聚餐,大表姐比我先到的,她订好了位子,一个人无聊,就到那层楼逛店子,又在电梯门口等我,还特意发信息告诉我,她在电梯门口等我。
我出了电梯,来回走了几圈,愣是没看到大表姐。给大表姐打电话,她顺着我的方向走过来,我差点没叫出声。
这还是我的大表姐吗?她穿了一件黑色的羽绒服,款式布料都没什么特别的,就像某宝买的,所以,光靠这件衣服,我肯定是认不出来了。
让我惊讶的是,上次见面,她的头发是染过的栗子色,做了发型,因为瘦,没有一点赘肉,看起来就像时尚活力少女。
可是这次,她的头发居然有一半是白的,鬓角两边全白了,头顶上也是一缕一缕的白发,脸上干巴巴的,看起来很缺水,两只眼睛深深地陷进眼窝里,还有2只黑眼圈。
因为瘦,全身没有一点脂肪,显得更加苍老了,如果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我真的以为她是奶奶级别的。
吃饭的时候,聊起家常,一向要强的大表姐突然抹泪了。
她特别后悔,34岁那几年,为了帮衬弟弟买房,为了升职,把生孩子的事情搁到了一边。
这些年,房子有了,职务也稳定了,可是生孩子成了她无法言说的痛。
表姐说,她不止在北京看过中医,同事还介绍她去外地看过,每个月6000多,喝了一年。
后来做试管,别人做三四回就成功了,她做了4次都没成。
姐夫觉得怀不上也有自己的原因,虽然渴望有个孩子,但也没给她压力,每次都说顺其自然。
为了怀孕,他们还去过马尔代夫、去泰国求子,希望能旅行怀孕,但都没怀上。
2年前,她和姐夫回婆家,公公酒后吐真言,骂了姐夫又说她,还逼他们去抱养一个孩子。
为此,他们已经2年没回农村老家过年了。为了感动命运求子,她这几年也给了弟弟一些钱,接济弟弟抚养2个孩子,可是还没怀上。
去年,同事介绍,她和姐夫又去一家私人诊所喝中药,喝了半年,海鲜水果都忌口了,还是没怀上。
说到这里,表姐眼睛泛起了泪花,她把头扭到一边,强忍着,没让泪水流出来。但我明显可以感觉到她的辛酸。
表姐说,她怀疑自己是体质太差了,因为上大学没钱,买房没钱,人生最好的年纪都在“忌口”,不是讲究,是因为舍不得吃,凑合吃饱,导致自己的体质很差。
后来,想怀孕,折腾了几年怀不上,因为这个事情,以前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困难的她学会了认命,学会了服输。
虽然姐夫没说什么,但公婆屡次提及此事,每次都害得她大哭收场,公婆才罢休。
她已经几年没睡过一个好觉了,失眠是家常便饭,晚上10点躺到床上,凌晨1点才能睡着,早晨5点多又醒了。
我赶紧安慰她,“现在还有五六十岁,做试管怀孕的,只要你真的想要孩子,调理一下,或者做试管,早晚都会怀上的。而且你经济条件好,到时候生了孩子,孩子大,带孩子有经验有耐心,可以专心陪伴孩子。”
听我这么说,表姐似乎有些释怀了,轻轻叹了一口气。表姐说不想折磨自己了,这几年疫情,看到生命脆弱,想多花时间陪陪父母,对自己好一点。
过了一会儿,她又说,她们单位一个同事,50多岁,孩子白血病去世了,快退休了,突然又自己怀孕了,现在孩子都上幼儿园了。
字里行间都能感觉到,表姐还是很想要一个孩子的,为了这个心愿,她头发白了,人憔悴了,不认识她的,肯定会以为她是奶奶。
但愿表姐今年能如愿,即便不能如愿,也放下这个执念,不要再折磨自己了。
回家,我照了照镜子,自己也有白头发,但远远没有大表姐那么多,眼角也没有那么明显的皱纹。
今年,我也42岁了,经济条件一般,化妆品都是几十块钱的国货,衣服也是网上打折的,下了班接送孩子上辅导班,回家还得做饭做家务。
和大表姐相比,生活苦多了,从来没保养过,但或许是孩子带来的快乐,我看起来没有那么苍老。
【写在最后】
1、40岁是人生的转折点,在生理上,在阅历上,更是女人的转折点。
2、人生没有完美,人生没有圆满。没结婚女人的为另一半发愁,结婚没孩子的女人为生子发愁,结婚有孩子的女人为培养孩子发愁,没钱的女人为生计发愁。
3、从生理上来讲,40岁是女人下坡路的转折点,雌激素降低,胶原蛋白减少,皮肤松弛、眼袋增大,睡眠不好,这些都是躲不过的。
4、大表姐,本来生活优越,如果她不要那么要强,像别的女人一样结婚就生子,应该不会老成这样。40岁会衰老,但断崖式衰老都是心里有解不开的心结。
5、对女人来讲,生理上的衰老不可怕,可怕的是40岁以后,遭遇精神的摧残,遭遇命运的否定。
6、衰老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也觉得自己不行,那才是真的老了。衰老不可怕,可怕的是心态老了,觉得生活没有盼头,那是真的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