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锄头一双人,有一个让你一直无法忘记的人是什么感受?
一个无法忘记的人,想必那个人一定对你非常重要。人啊,总是对自己曾经深爱的人无法忘怀,真心爱过的,无论过了多久,总是忘不掉的,也不敢忘记,因为,这辈子,真正爱过的人,又能有几个?
有一个无法忘记的人,每次都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时常想起她,然后总是幻想,我们之间的各种甜蜜,各种刻骨铭心,因为曾经我是那么的深爱。若干年后,想起你,嘴角依旧会上扬,心里依旧会泛起对你的思念。
真正爱过一个人,无论过了多少年,你都不能将她忘记,也不敢忘记,人的一生能有几个是真爱,虽然最后得不到,也不能在一起,但你始终记得,有一个我曾经深爱过的人,我永远也无法忘记。
什么地方有降落伞?
1、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
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位于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镇。起飞场位于太行大峡谷东侧崖壁之上的东垴村南教场,海拔1280余米,面积16000平方米,可容纳近百名运动员同时起飞。降落场位于姚村镇寨地村观光大道南侧。林虑山海拔1千米左右,顶部平坦,直立如削,距市区20公里,交通方便,是理想的滑翔基地,因此,被选定为国际滑翔基地。1992年,林州首次举办国际滑翔赛,此后每年举办两次。
2、永安山滑翔伞基地
永安山滑翔伞基地位于富阳常安镇的永安山顶,山体海拔410米,相对海拔370米,山顶起飞场面积12000平方米是亚洲最大的滑翔伞基地。从2006年夏天几位爱好飞翔的“伞友”上了永安山,用柴刀、锄头开垦出一片用作起飞场的空地开始,短短十年的时间永安山滑翔基地在圈内声名鹊起,这里已举办了一系列赛事和活动,这里也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滑翔伞训练基地”称号。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
3、金沙滩猎鹰滑翔基地
猎鹰滑翔(金沙滩基地)位于大连金沙滩,位于电影学院对面海滩上,是国内滑翔基地之一,稳定的海风、柔软的沙滩、宽广的视野,魅力的景色,不仅是海滨度假胜地,更是非常棒的飞行基地,为飞行提供保障(基地有飞行设备两种,双人动力滑翔翼和双人动力滑翔伞,可载客一名,由飞行员驾驶,享受空中美景。猎鹰滑翔飞行设备均为国内顶级设备,金沙滩基地配备动力滑翔翼2架,动力伞7架,每日可载客300架次,满足金沙滩旺季每日10万游客需求。
4、青岛滑翔基地
青岛滑翔基地,位于蓝色硅谷核心区四舍山,是山东半岛唯一的滑翔运动场地,每年6-10月为最佳飞行季,稳稳的海风伴你自由自在地享受在蓝天白云山海间。起飞场和训练场都面向大海,俯瞰海湾风景无限,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伞花朵朵,是体验自由飞翔的全新景点。
5、林州轿顶山国际滑翔基地
林州轿顶山国际滑翔基地属于河南林虑山支脉,位于城郊乡郭家园村村南。 轿顶山海拔高度在900米左右,相对高的650米,山顶全部是天然的草场,处西方和金灯寺山相连外,北、东、南三面缓坡,其下陡崖,三个方向,三个风向都可以起飞,因此是非常理想的滑翔起飞场。每年3月至11月,均有较好的热力上升气流和动力上升气流,热气流旺盛,非常适合滑翔的条件,是滑翔的好去处。
6、山外青山滑翔基地
山外青山滑翔基地位于仁寿县景贤乡,距成都108公里,开车仅需1小时44分就能到达。该基地目前是四川
农村人经常说挖窝窝栽包谷是什么意思?
这就是打窝窝栽包谷的来历,他那白净的皮肤,清秀的眉毛,明亮的双眸,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一个书生气十足的人。他用一根全新的柏木扁担挑着一担新买来的粪桶。粪桶里放着一把粪瓢和一把锄头,下面还装着半桶干肥。这粪瓢和锄头都是他才置办的,下面的干肥也是他新近才用柴草灰拌上人粪尿制成的。他挑东西的姿势,明显看得出,还很不协调。走在他后面的是他的大儿子方正清和小儿子方正本。兄弟二人眉清目秀,都有一副红喷喷的脸蛋,都穿蓝色土布对襟短衫和长裤,还有式样相同的剪口布鞋。兄弟俩原本在太清小学念书,但他们今天缺席了。二人抬着一张方凳,沿着这条大道一步一挪地向前移动,走一段又停下来歇歇脚,换换肩。方信文的妻子王其惠背着一个背篓走在最后。她年龄三十挂零,身材娇小匀称,白净秀美的脸庞上有一副天生的慈眉善目。她穿一件合体的阴丹布大襟短衫,一条米色底子上印着浅蓝色条纹的裤子,一双线哔叽的平口布鞋。她乌黑的头发拢在脑后,绾成一个发髻,罩在一个黑色丝网里。她的背篓里装着些锅、碗、瓢、盆之类的灶台上的用具。他们都已走得满头大汗。这是他们一家接到太清乡政府“限期一个月内搬到两河口乡去落户”的通知后的第一次行动。从今天起,他们一家四口将离开他们世代居住的太清镇,沿着这条大道走进一个深深的山沟,并在那儿开始一段完全不同于过去的生活。
翻过一个山坳,穿过柏树沟,绕过一个小山嘴,突然闪出一座高山,横亘在他们前面。大路沿着山坡向上延伸,仿佛直通天际。他们走走停停,一步步往山上爬。方正本这时还不到六岁,小小的个头比小方凳高不了多少。方正清只有九岁,个子也不高。兄弟二人抬着那张凳子上山,凳子脚老是在山坡上磕磕碰碰,让他们爬起山坡来十分费劲。他们用了好大一阵工夫,也不知洒落了多少大大小小的汗珠在山坡上,才爬上山顶。
这山名叫下关山, 走向为自西向东。站在山梁上极目北望,但见山峦重叠,如万马奔腾而来。过了下关山,前面还有一座上关山,走向为自东向西,它们像两道山门紧锁山里山外的唯一通道。清溪河夹在两座南北走向的山峦之间,成一个长长的“S”型,绕过上、下关山,静静地向山外流淌。
方信文一家要搬去的地方正是这层层叠叠的山峦深处。回头看看太清镇,它已显得那么遥远和渺茫。脚下迤逦伸向南方,连接太清镇的这条大道,虽然坎坷不平,却翻越道道山梁,北接省会C市,南通R、J、Z等县所管辖的诸多乡镇,是南来北往的客商的必经之路。
下关山的山脊上,临近路边有一棵古老的黄连树,树上枝繁叶茂,树干要五个大人才能合围。 多少年来,它撑开一把巨大的天然绿伞,接纳千千万万的过往行人,让他们在它的下面遮阴乘凉。
方信文一家四口人很快聚集到树下,各自找到一段裸露在地面上的树根坐下来。方信文用事先准备好的汗巾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他穿的那件白布对襟短衫已被汗水湿透,紧贴在身上,肩上那一块也给扁担磨出了一片黄色的斑痕。王其惠摘下草帽给自己扇着风。因走得热了,她的脸上泛着红光。方正清和弟弟方正本没有汗巾,也没戴草帽,二人只得撩起袖头,向自己的额头上擦着汗。
这时,方信文和王其惠谈起了这次搬家的事。方信文说:“我原来在陕西教书时就听说过,土地改革是斗地主分田地,要地主才下乡的。不知我们这儿是怎么搞的,偏偏要叫我们下乡!” 王其惠说:“还不都怪你,要是那次张玉庭叫你去抱塘泥,你老老实实地去了,说不定不至于这样。”方信文很不服气,反驳说:“他明明说了是‘义务劳动’,既然是义务劳动就应该自愿。我们不是地主,也不是富农,凭什么强迫我去!”王其惠说:“人家是村长嘛!你顶撞了人家会有好果子给你吃吗?”方信文说:“他当一个村长,要我去死我也得去死?谁知道他在土改工作队那儿捣了些什么鬼!古语说过,‘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没有这件事儿,他还不会找别的岔儿?你看八兄弟就是一向老老实实听说听叫的,这次不也整了个‘二流子’,一并被赶下乡去了吗?”“噢,胳膊怎么拧得过大腿儿!人在矮檐下,岂敢不低头!今后凡事还是忍着点好!”王其惠说完这句话又自我安慰说,“其实也不要紧。这回要搬下乡的又不只是我们一家,光我们姓方的本家中就有四五户人。太清镇半截街都要腾空,他们过得去,我们也过得去。” 这时的王其惠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她完全没有想到,前面等待着他们的,到底有多少艰难和险阻!
方信文的父母在世时曾经营着几处地产,后来开起了一个酿酒坊,民国三年又率先从外省买回来一台铁制双人脚踩轧棉机,首开本县机器轧棉的先例,创下一段辉煌。但自从到了他手上,不出几年,就已经败落得差不多了。除了剩下十几间临街的房屋和一些日常用品,家中别无长物。一家人现在靠做点小本生意维持家计,所以,说到下乡分田地、种庄稼,虽说出于不得已,但也像没什么特别不能接受。从他和妻子的脸上也看不出有多少不高兴。
微风轻轻吹拂着。他们在树阴下歇息了一会儿,感到凉爽极了。一家四口本想在这山梁上继续沐浴一阵清风,却听得一连串铜铃声丁丁当当从前面山坡下一路响来。稍过片刻,一队从乡下向C市贩运了土特产,又顺带从城里捎回少量布匹、香烟、火柴之类洋货的马帮就上了山。他们一来到山梁上,便各自找地方套了马,想来树下歇凉。山梁上立即显得拥挤起来。王其惠见状,忙提议说:“我们走吧!”方正清和方正本又抬上凳子开始向山内迈进。
他们哪里知道,向下关山内迈出的这一步有多么沉重!他们从此就像走进了鬼门关,以后就被紧锁在这山沟里,整整三十多年,饱经沧桑,历尽磨难,从而有了一段非同寻常的、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经历。难怪有人用这样一段顺口溜来描述这个地方:
上关山,下关山,
好像两道鬼门关。
山高坡陡路漫漫,
进山不易出山难。
有人欲借此山过,
走得过去是神仙。
他们下了下关山,沿着坎坷不平的道路,逆着清溪河的流水往山里走。路的左面是山,山上长满野草和杂树。山下的庄稼地里,不时会看到三三两两的庄稼人在干活。当他们一家走得离庄稼人近了的时候,庄稼人都停下手中的农活,用好奇的目光盯着他们。路的右边是河,隔河相望,除了山还是山。因雨季未到,河水很浅,清澈见底。
再往前走,有一座双孔的石平桥。那座桥是用四块足有一丈多长、约两尺宽、一尺多厚的巨大的条石,每两块并在一起,搭在三座坚实的石墩上建成的。石平桥的上游不远处,有一道用乱石垒成的河堰,两个农夫正在河堰旁踩着龙骨车往田里车水。过了桥,上一陡坡,便是上关山了。山上迎面有一座石牌坊,据说是为纪念一位阚道真人而修建的。
相传很多年以前,这大山上是古木参天,常有老虎下山伤及路人。这阚道真人颇有道行,自愿为民除害,上山杀死了一些老虎,但在一次跟老虎的搏斗中不幸被老虎咬死,吃去了他的头和手。人们不忘这位英雄的功德,用糯米粉为他修复了尸首,隆重举行了葬礼,还集资修造了这座石牌坊以志纪念。
这上关山上也有一棵大黄连树。他们一家照样在树下歇息了一会儿继续赶路。
越往前走,山势越发险峻。只见两侧尽是悬崖峭壁,道路就开凿在这悬崖峭壁之间。断壁上怪石嶙峋,个个龇牙咧嘴。怪石间长着苍老的灌木枝,活像张牙舞爪的怪兽,要把人生吞活剥了似的。仰望天空,只能看到窄窄的一条带状云河。这一段山沟名叫老龙沟。老龙沟里最险的地方要算老龙潭。站在老龙潭上边的路上往下看,清溪河已在半山下了,看下去叫人头晕目眩。若是有人不慎失足坠落崖下,必定免不了粉身碎骨的下场。虽然今天是个大好晴天,但这儿仍显得冷森森、雾腾腾,实在不是久留之地。
穿过老龙潭,前面豁然开朗。原来,分立在这条山沟两边的山同属一脉,是在上面不远处分开,一支去了东南,一支去了西南的。它们到了这儿,却又来了一个骏马回头,形成一个两山环抱之势,中间就有了一块小小的盆地。盆地中央是一块北高南低的坡面;坡面上自北向南挺出一段山梁。坡面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条小河,位于东面的一条河叫石溪河,位于西面的一条河叫小溪河。此处正是两条河汇合的地方,所以人称两河口。
靠近两河口的小溪河畔有一小块平川。平川上有一片小青瓦屋面的平房和小楼,高低错落有致。在这山沟里,还真像是久涉沙漠的人突然见到了一块绿洲,又像是在浩瀚的夜空中突然找到了一颗明星。这里过去曾有两家盐厂,住着不少人家,盐厂还一度小有名气。两年前,盐厂老板弃厂潜逃,政府没收了他们的房屋,一部分分给了穷人,一部分成了现在的乡政府驻地。
一家人穿过一条曲折的小巷,沿着斜坡上行,约莫半个小时就到了先前看到的那道山梁下面。因这山梁形如一牙弯月,当地人管它叫月牙埂。方信文一家在一座茅草屋前离开大路,拐上了一条向左的小路。再上一个坡,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大片坡度较为平缓的宽阔地带。这一地带名叫火烧坪,据说是因前人放火烧掉了这儿的一大片树林,然后开垦成土地而得名。
这时的太阳,正高高悬挂在头顶上,晒得火辣辣的。一家人走了半日,又累又渴,正好看见一股山泉水从月牙埂下面的石缝中涓涓流出,注入路旁的小河沟里靠崖壁的一个小小的泉水凼里。方信文放下担子,站到小河沟里,用手捧了几捧泉水喝了,说:“嗯,这泉水真好喝!”母子三人都学着他的样子,放下肩上的东西,下到小河沟里,各自捧了些泉水喝了,果然觉得那泉水甘甜可口,清凉得沁人心脾。
方正本饱饮了一顿清泉,从小河沟里站起来,用手抹去挂在唇边的水珠,仰头一看,见前面不远处的绿树丛中有一座茅草屋,说:“哥哥,你看,前面有一个房子。”方信文说:“我们要搬去的,就是那个房子。”
约莫走了半里路光景,他们来到了那座茅屋前面,只见整座茅屋呈丁字型结构。茅屋的正屋坐北朝南,廊檐下站着一个三十出头的男子。那人中等个儿,体魄十分健壮,正憨厚地笑着迎接他们的到来。他叫曾三兴,是方家的新邻居。因他排行在三,方正清和方正本后来称他曾三爸。知道他们一家到来,曾三兴的妻子也从屋里站了出来。她姓张,名春香,二十来岁,脸皮白皙,肌肤丰腴,留着一双大辫,显得落落大方。这就是方正清兄弟俩后来称作曾三婶的。她对着方信文莞尔一笑,说:“你们来了!”同时向王其惠点了点头。“呃,”方信文问,“你们吃饭了吗?”张春香说:“还没有。”两句寒暄之后,方信文一家忙进屋放下东西。
他们的新家是在这座房子的左边,坐东向西;一间堂屋,双扇木门,门槛儿挺高,方正本差不多是骑在门槛上翻进去的;进门的两侧,黑乎乎的土墙上各有一排洞 ,是先前的住户在搬走时取走了搭楼的梁而留下的;从廊檐下进侧门,一间大屋分隔成厨房和猪圈;穿过厨房往里走,进门,背后是一间羊舍。整个房顶都是用麦秸秆儿盖成的。
看过房子,王其惠准备做饭。曾三兴告诉他们:“你们要打水,得到刚才上来时路过的月牙埂下面去。那儿叫月亮湾,我们都是到那个泉水凼里挑水吃的。”他说完,又去为他们找来了三块土砖,说:“把锅放到这三块砖上就可以煮饭了。”方信文把三块土砖侧着立在地上,围成一个“Π”型,把铁锅架在上面。王其惠从背篓里取出一个打水的陶罐,去了好大一阵,才从月亮湾打了水回来。她接着又到房前屋后找了些柴禾,便烧起饭来。
方正清和方正本初来这里,感到一切都很新奇,就迫不及待地溜出屋外去玩了。
这时的火烧坪,因小春收割刚完,大春正在播种,新的禾苗尚未生长出来,庄稼地里一片红色。好在离房子不远的地边土坎上立着排排果树,有梨树、桃树、樱桃、李子、核桃、枇杷、桔子,使得房前屋后绿树成荫。这时的樱桃早就采摘完了,桃子李子还没成熟,但是方正清和方正本还是忍不住,总想尝尝这新鲜的桃李到底是啥滋味。他们摘了些李子放到嘴里,尝到又苦又涩,急忙吐了出来。接着,他们又摘了些桃子嚼了嚼,倒是那绿中透白的桃子虽不算可口,但也没啥怪味,还算能够下咽。兄弟二人正玩得高兴,只听母亲出来叫着方正清的小名,说:“清源,正本,快回来吃饭了。”兄弟俩急忙从树上下来,跑了回去。一家人各自盛了一碗稀饭,围着放在刚搬来的那张小方凳上的一碟咸菜,蹲的蹲着,站的站着,像搞野餐一样胡乱吃了一顿。
午饭后,他们一家就下地去种包谷了。按事前分定,方信文在前面挖窝窝,王其惠跟在后面丢包谷籽,方正清兄弟俩的任务是抬干肥去,在每个窝里撒上一把干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方信文从小生活在街上,那时家庭殷实,除了读书写字,便是吃喝玩乐;家道衰落后,他当了几天壮丁,教了几年书,哪里知晓种庄稼的事;加上他是个瘦高个儿,普通的锄头把子在他的手里显得有点短,两条手臂又没多少力气,挥起锄头来就像在舞台上演戏一样;锄头落下去时软绵绵的,不说挖不进土,甚至有连锄头都倒下了的时候;包谷窝窝的行间距更是排不均匀,不是隔得太远就是挤得太近。王其惠虽说生在农村,算不上大家闺秀,但也称得上小家碧玉,要论针黹女工倒是三乡五里数一数二的,要说山上农活则是一窍不通。方正清兄弟俩乳臭未干,自不必说。幸亏曾三兴从旁边经过,看了暗自好笑,于是来到地里作了一番指点,他们的播种才算勉强能够进行。
方信文挖好包谷窝,又拿粪桶到旁边的水沟里挑了水来,用粪瓢给每窝包谷浇上一点水。王其惠播完种子,就回过头来给包谷种子覆盖泥土。当天约莫种了两分地的包谷。眼看着太阳西沉了,他们才收拾好农具,仍回街上歇息。
后来的几天里,他们每天都是早早起来,搬一些小东西到山里去,然后种上一天的地,到了天快黑时再走十二里山路,返回街上。
这天,王其惠收工回到街上,忽见孩子他外婆坐在家门口。她吃惊地问:“妈,您怎么来了?”外婆说:“我听到有来这边赶场的人回来说,你们被撵到乡下去种地了,心里着急,总想过来看看,就叫天辉和天亮拿滑竿送了我过来。”王其惠问:“那天辉和天亮呢?”外婆说:“因为家里忙,他们把我送到后,见你们不在,就先回去了。”方正清和方正本上前叫过外婆。方信文叫过岳母后,已开了门,进屋点上油灯。一家人也跟着进了屋。
王其惠一进屋就忙着去做饭。外婆一边陪女儿说话,一边帮着她在灶前烧火。
外婆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她的头发白了好多。她缠着一双小脚,走路很不方便。因为从她在J县三溪乡乡下的家到太清镇有三十多里路,所以是坐着滑竿来的。她一边向灶膛里送柴,一边问女儿:“你们搬去的那个地方叫什么地名?”王其惠说:“是在两河口的山上,叫火烧坪。”外婆又问:“那地方好不好?”王其惠怕母亲担心,说:“还不错。”外婆说:“明天我就同你们一起去看看。”王其惠说:“妈,那儿路不好走,您还是不去的好,就留在家里算了。”外婆说:“我一定得去看看。”
外婆执意要同他们一起到山上去,王其惠阻拦不住,只得让她去了。她来到火烧坪,先看过两间茅草房,又看了女儿一家分得的土地,不无担忧地说:“哟,看你们分得的这些地,瘦得连屙屎都不生蛆,能种得出多少庄稼来?再加上一点水田都没有,以后这日子怎么过?”王其惠说:“妈,不要紧的!”外婆心里着急,决心要好好帮上女儿一把,说:“你们都下地去干活吧,做饭的事情就交给我好了。”
到了吃中饭的时候,外婆说:“我看你们这做饭都没有柴禾,今天都是东拼西凑的才把这顿饭做好了。下午我去山坡上给你扯一些草回来晒着,等到干了也好烧。”王其惠知道她母亲虽然走路不方便,但却是一个闲不住的人,说:“您要去扯草也可以,但要小心点,不要摔着了。”外婆洗了碗,就来到女儿一家种地的附近的山坡上,扯起了丝茅草根。她不会爬坡,只能手脚并用。若能找到一小块平地,就干脆坐在地上扯。她的手指很快被草根磨破了,流着鲜血,但她仍不肯停下来,直到晚上才同女儿一家返回街上。
这一天,因为贪恋多播种,收工太晚,方信文一家刚走到两河口,天色就黑下来。山沟里的天,黑起来通常比山外更黑,要说是上不见天下不见地还一点不假。经过老龙潭时,方信文和王其惠都一再提醒:“要小心点哟!”方正清兄弟俩个子矮,眼睛离地面近,稍能模糊看到一些路面,二人一直走在前面。他父母亲和外婆只能在后面一步一挨,用脚在地下摸索着前进,深恐跌入右边那万劫不复的深渊。兄弟俩走上几步,又得停下来等上一阵。
“妈!”当兄弟二人快要走出老龙潭的时候,忽然听到母亲在后面惊叫了一声,紧接着又是外婆发出的一声感叹:“哎——呀!好险!”兄弟二人吓了一跳,急忙停下脚步。
外婆年岁大了,眼睛不好使,又是小脚,走起夜路来特别困难。她每前进一步,都得伸出一只小脚,在地下慢慢探寻一阵,摸到实处,才敢把脚迈出去。这一次,就在她把右脚伸出去探虚实的时候,她的脚一下子伸到山崖外边的空中去了。幸好母亲一直在后面搀扶着外婆,当她突然感觉到外婆身体的重心外移时,一声惊叫,一把把外婆从山崖边拉了回来,总算避免了一场掉进深渊的惨祸。外婆缓过气来后,说:“刚才是一只脚踩虚了!”
一家人摸黑回到街上,做过晚饭吃了。王其惠对她母亲说:“妈,明天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你跟我们一起到山上去了。您看,今天多危险。”外婆说:“不到山上去,我留在这儿干啥?”王其惠说:“你就在家里歇着吧!过两天我还是找人把您送回去。”外婆说:“我就是担心你们才来的。你送我回去我还是放不下心呀!”王其惠非常难过地说:“都怪做女儿的不争气。您都是上了岁数的人了,本该当女儿的孝敬您,现在不但不能孝敬您,反倒拖累您老人家来为我们受苦受累,担惊受怕。您这辈子本来就过得很不容易,今后还是少为我们操心,好好保重身体才是。至于我们,只要人是好的,有脚有手,不懒惰,还会饿死了不成。”听了女儿的话,外婆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女儿呀,你说得倒轻巧,人家都说是‘母子连心’,你而今遇到这种事,当娘的能不为你操心吗!想过去你在娘家,妈从来都把你宠着护着,何曾让你吃过这种苦,受过这种累。虽说你爸爸去世得早,但靠着他留下来的那份家业,我确实是辛苦些,日子总还算过得去。你哥哥后来去了,又好得你嫂子对我还孝顺,王家一班子侄又肯帮忙,也就让我少了许多难处。只是这两年家里多事,刚搞过减租退押,过去有点儿积蓄早掏空了,所以当妈的也顾及不了你们了,看到你们这样也只好干着急。要不然这样吧,过两天我叫你几个侄儿过来帮帮忙,把家搬了,省得天天跑路,同时也尽快把庄稼种下去,免得错过了季节。”说到伤心处,王其惠也免不了落下泪来。
没过几天,方正本他外婆那边果然过来了五六个王家的表哥,他大娘娘家也来了几个农村亲戚。他们个个都身强力壮,都准备了用来搬家的行头。一大清早,他们用缠绕着草绳的粗大的竹篾圈套上大件家具,又在家具外面夹上两根又粗又长的斑竹竿,然后把它们抬到户外。接下来,他们又回到屋里,帮着收拾一些剩下来的小物件。这时,他大娘娘家的表兄章敬儒看见墙上还挂着两道分别写有“勋复燕翼”、“捍御有功”的匾额,便依着他表弟对方信文的称呼,问:“幺爸,这匾额搬不搬走呢?”方信文觉得这些匾额搬去也没地方挂,说:“现在哪顾得了这个,以后有机会再说吧!”章敬儒说:“我在我姑父那边就看到有两道匾分别写的是“高廓云飞”、“高山仰止”,以前在八叔他们家玩,也看到过写着“金碧交辉”和“美轮美奂” 的匾额。算起来你们几家的匾额还真不少!”方信文说:“这些都是以前的当官的或乡邻们送给祖上的。不过现在也没用了!”他虽然口头上说是没用,但心里还是很舍不得丢掉这些匾额,因为它们毕竟代表着家族的一段辉煌。他还寄希望于把这段时间忙过了,再来收拾它们。可是,他后来就再也没有机会来管这两道匾额了。
他们收拾完小物件,打扫完清洁,就到了方信文一家告别祖传老屋的最后时刻。此时,他们全家每个人的心中都油然泛起一股眷恋之情。在初夏强烈日照的映衬下,屋子里显得宽敞明亮,但此时又显得特别空旷。方信文在堂屋门口默默地站立了许久,他此时可说是百感交集:他一会儿责怪自己没能好好守住祖宗遗留下来的家业;一会儿又悔恨自己没能适应时代的变迁,以致落得今天这个下场;但他最后却又为有今天这样一个结局感到庆幸:幸亏祖宗遗留下来的一份家业被我毁了,要不然的话就得当地主,我们一家的下场就会比今天更惨!但他并未料到,他们后来的遭遇,并不比当时的地主好。
直到听到王天辉在他的耳边说:“姑爷,外面都收拾好了,该走了!”方信文才回过头来说了一声:“走吧!”于是痛苦地离开了这座他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又失而复得的宅子。
王其惠这时在落泪。经过这段时间,她初步尝到了下乡种地的艰辛,知道他们一家后面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
方正清和弟弟离开时感到脚步特别沉重。
中国在跳水项目上为何这么厉害?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周继红为中国跳水队拿下了第一枚金牌到2021年东京奥运会,总计10届奥运会,中国跳水梦之队一同拿下了47枚金牌,是所有运动里为中国拿下金牌最多的项目。远超乒乓球、羽毛球、举重这些项目。
从2004年的雅典开始,每届比赛的跳水项目中国队顶多就丢过2枚金牌,这样的统治力在任何项目里都堪称恐怖。
其实回望38年前,当时的中国跳水其实不算绝对霸主,当时的美国名将格雷格·洛加尼斯获得了3米板和10米台两块金牌。中国跳水队的战绩是1金1银1铜。
这项运动1904年就被写入了奥运会的历史里,1952年逐步形成了如今仍在执行的规则,随着中国的加入,跳水梦之队涌现过高敏、伏明霞、吴敏霞、郭晶晶、陈若琳、田亮这样的现象级明星,为什么中国体育在短短38年间就做到了统治世界呢?
“那个时候(1980年代)人们需要金牌,不需要体育,体委需要冠军,不需要运动员……当我们欢呼中国人拿这么多奥运冠军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也是有成本的。”1988年体操王子李宁发挥失误被不理智的人寄过刀片,从四年前的“王子”到四年后的“老鼠”,李宁的遭遇也刺激着体育总局改革的决心。
国民需要金牌,国家需要金牌,那么就去拿金牌,于是一个叫“奥运争光计划纲要”的文件出台,纲要系统分析了从84到92三届奥运会中国队的夺金点。
科学训练、刻苦专业、名师带领这些一个都不能少,跳水首金得主周继红如今依然在泳池里,作为中国跳水队的领队她看着跳水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无敌梦之队的位置,“中国跳水需要继续发扬我们‘走在难度表前面’的优良传统,迎难而上,尽快提高难度储备,不光在单人项目上,还在双人项目上冲击难度。”她曾说。
跳水的选材标准非常细致和明确:身高:成材后的男、女运动员身高:男子:165—175±2cm;女子:155—165±2cm;
体重:跳台运动员比跳板运动员要求体重轻,跳板运动员体重略比跳台运动员相对重一些。但无论跳台、跳板运动员,均符合身高-110=体重的公式。
跟踺长:小腿三头肌汇总到跟踺上,跟踺长,跳得高,对跳水有利;
脚背:跳水是一个对美要求很高的项目,脚背是裁判打分的重要标准,初选锄头脚的基本上排除在外;
肩角:跳水的肩在入水过程中要求无肩角,才能做到很少冒水花,肩角大尤其是向后入水不容易压住水花,肩松做动作也很好看。
无论如何中国跳水的训练条件一定是当今世界的顶级水平,从悉尼开始就有了科学化训练现场专项技术动作录像反馈,而20年后的东京已经有了3D+AI的技术与跳水场景的融合创新应用。
练习跳水也很辛苦,对于中国队员更是如此,队友间的竞争是在太激烈,2016年的里约15岁的任茜一跳成名,成为中国首位00后奥运冠军得主,可下一届她连一个出场名额都拿不到,更年轻的全红婵在书写着新的历史。陈若琳中国最年轻的奥运会五金得主,为了控制体重多年不吃晚饭,对抗身体发育带来的体重增加、长高等影响,几乎每个冠军都有着漫长而枯燥甚至于近似残酷的成长史。
而那些退役的跳水名将了很多也选择了回到泳池里,成为一名教练继续用运动员时期学习到的方法论去寻找和训练下一个可能的冠军,陈若琳成为了全红婵的教练、李宗泽带出了秦凯和何资,在东京夺冠的王涵和施廷懋也成为了教练团的一员。
跳水能够成为中国王牌项目其实有很多的因素,在奥运增光计划中它完美符合那些特质,很快被选择出来被重点培养,所有资源的倾斜最终成长为如今的梦之队,科学的训练手段不断进步,医疗、饮食、训练的保障都是同行业的顶级水准,还有一群冠军在教导未来的冠军,这些对于跳水这项运动都称得上“降维打击”,从横向比较和各国跳水项目开展,中国跳水有钱、有技术、有人才确实很难不出成绩。
触电该如何急救?
触电急救方法总体上分两步:
发现有人触电,切忌不顾一切慌忙上前抢救,
首先要确定触电者已脱离电源,
否则连救助者都可能触电。
怎样迅速脱离电源?
一、断
迅速断开电源开关、刀闸,
或是拔掉电源插头,
或是用带干燥木柄的工器具、
带绝缘护套的钢丝钳断开电线
......
总之,根据现场条件见机行事!
注意:
千万不能用金属或潮湿物品!
不然救助者也会触电!
二、挑
如果没法断开电源,
则应站在绝缘的垫子或干燥的木板上,
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绝缘物体将电线挑开,
注意:
千万不要将挑到自己或他人身上,
否则就可能伤及无辜!
三、拽
带上绝缘材质的手套,
或用干燥的衣帽等将一只手包裹起来,
单手抓住触电者干燥且不贴身的衣服处,
把他拉开。
注意:
千万不能用两只手去拉!
不能接触触电者的潮湿部位或皮肤(尤其是脚)!
不然救助者也会触电!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
就该现场救护了。
总体上分为三个环节:
具体来看:
01
在触电者耳边不停高喊:“喂!你怎么啦?”
观察有无反映。
02
用两根手指触摸触电者颈动脉,判断脉搏,
位置在喉结旁边1.5~2厘米,
力量要适中,时间5-10秒。
如果触电者意识丧失、面色苍白、呼吸停止,
立即施救。
03
大声呼救,
让周围人尽快拨打120。
04
将触电者摆放成仰卧体位,
要确保身体平直无扭曲,
展放在地面或床板等硬的平面上,
迅速解开上衣、皮带等,
便于施救。
注意:
翻转触电者身体时要整体转动,
以保护颈部!
05胸外按压
按压位置: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
按压手势: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背上,两手掌根重叠,十指相扣,手心翘起,手指离开胸壁。
按压姿势:上半身前倾,双肩,两手臂伸直,垂直于病人胸骨,用身体重量向下按压。
注意点: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每分钟100-120次,胸壁充分回弹后再次按压。
注意:
手肘弯曲,
没利用身体重量按压,
是错的:
06
如果触电者口腔内有异物,
须仰头举颏,清除异物,开放气道。
07人工呼吸
让触电者处于气道开放位置,进行人工呼吸:
救护者用拇指和食指捏紧病人鼻子,防止鼻孔漏气,
深吸一口气,缓慢吹气;同时,观察胸部起伏情况。
吹气完毕,救护者松开捏鼻子的手,侧头吸入新鲜空气并观察胸部下降,听、感觉病人呼吸流动情况,准备下次操作。
以按压和吹气30:2的比例反复进行。
成人每4-5秒吹气1次,每次吹气时间超过2秒钟。
隔两分钟检查一次呼吸、脉搏。
注意:
吹气不能太急太多,
仅需触电者胸廓略有隆起即可,
吹气量不能过大!
当触电者心跳、呼吸全停止时,
可双人同时操作,
一人按压,另一人人工呼吸,
施救效果更好。
如果触电者一直无自主呼吸,
则应不断重复上述过程,
直到病人有自主呼吸、脉搏恢复,
或是专业急救人员到场接替为止。
来源网络,由微信公众号建筑水电知识平台整理,想学习更多有关水电知识可微信搜索:建筑水电知识平台(AZPT991)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