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天敌是什么,大熊猫四肢特点

天美资源网

大熊猫的天敌是什么,大熊猫四肢特点?

大熊猫四肢短而粗壮,适合攀爬和抓握。因为大熊猫主要在竹林中觅食,需要攀爬树木和爬行在竹子上,短而粗壮的四肢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撑力和抓握力。另外,大熊猫的前肢拇指和次指可以对着其他三个指头弯曲,形成“第六根手指”,这种特殊结构使得大熊猫可以更好地抓住竹子和其它食物。此外,大熊猫四肢肌肉发达,具有很强的爬树和攀岩能力,可以快速地逃避天敌或抢夺食物。

熊猫是什么科的动物?

属于熊科

大熊猫的天敌是什么,大熊猫四肢特点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别名:猫熊、竹熊。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仅有二个亚种。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大熊猫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种,主要栖息地是中国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

在亚洲狼和豺在很多地域分布重合?

狼是世界上体型最大也是最具盛名的野生犬科动物。豺是生活在亚洲东部的一种大型犬类,体比狼小,但性更凶残。狼大家都很熟悉,但对于豺很多人还不太熟悉甚至存在一些误解,真正的豺只有一种,学名为Cuon alpinus,又叫红豺。

豺(Cuon alpinus)

胡狼有时也被叫做豺,如金背胡狼被叫做金豺,黑背胡狼叫黑背豺等,这是不规范的叫法。真正的豺,集结成大群与大型野兽搏杀;而冒充豺的胡狼,只能跟在大型捕食者身后拣一些残羹冷炙。

狼和豺分别是我国最大和第二大的犬科动物,我国民间传说中豺比狼厉害,建国初中科院撰写的《东北兽类调查报告》中甚至称豺是狼的天敌。而苏联科学院编著的《苏联哺乳动物》中却说狼是豺的潜在捕食者。这两部文献都没给出科学证据,只是对老乡口述进行整理并做了一些推测而已。那么,现实中豺与狼的种间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印度狼(Canis lupus pallipes)

井水不犯河水

实际上,狼和豺平时是很少碰面的。狼的分布几乎遍及欧亚和北美,却唯独不见于东南亚,而东南亚正是豺的大本营。在印度、中国、中亚和俄罗斯远东南部,狼和豺存在分布重叠。在这些地区,豺多栖身于山地和森林地区,而狼多见于开阔的平原地带,它们通过生境地分离减少了直接竞争。

狼的适应能力非常强,能适应所有的北方生境,包括北方针叶林。为什么狼能适应北方针叶林,却适应不了南方的密林呢?原来,尽管北方针叶林的林冠层特别茂密,但林下层却很单调,对地栖型捕食者来说与开阔地无异。

豺与狼正好相反,它们是茂密森林中的居民。它们喜爱的生境包括:干旱或湿润的热带阔叶林,热带常绿或半落叶林,热带旱生棘林,茂密的灌木丛,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草甸;而不见于开阔的草原和荒漠地区。

根据IUCN提供的分布图,豺与狼的栖息地重叠不大,在有些地区它们看似重叠,实际上基本上完美避开了。

豺与狼的栖息地重叠很少

当然,豺与狼在其生境的边缘地带还是有些重合的,印度奥利萨邦的Debrigarh野生动物保护区就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既有狼又有豺的地方。同为犬科又都是群居动物,它们是有不少共同语言的。2013年,有研究人员发现一只孤狼在豺群附近徘徊,而豺群似乎也接纳了它,它们互相接近,彼此嗅闻对方。

印度奥利萨邦狼与豺和平共处

豺远比狼更可怕

我们都说豺狼,豺排在狼前面。虽然豺与狼的种间竞争关系迄今仍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但我们可以用其他猛兽为参照物评判二者的实力,而最好的参照物就是豹。

印度豹(Panthera pardus fusca)

在亚洲南部,狼在与豹的较量中不占优势。Melkote Temple野生动物保护区本来是印度第一个专门保护狼的保护区,然而近几年,随着豹侵入到该保护区,保护区里的狼越来越少,2017年就完全消失了。当地人称看到过豹吃狼,而且豹很喜欢抓狗吃。在伊朗的研究也表明,狼倾向于避开豹的地盘。

而豹却不是豺的对手。在野外,豺群驱逐豹早就不是新鲜事,甚至两三只豺就能赶走成年豹,研究者曾观察到一只六七十千克的成年公豹遇见三只豺只顾没命逃,尽管它的实力远胜过三只豺,可见豹对豺群的畏惧已成为习惯。当然,豹一有机会就会攻击落单的豺。

豹杀死落单的豺

豺群杀死豹亦不罕见,有时在豺洞周围能发现豹的残骸和被豺啃过的豹骨。在Mudumalai保护区,有只完全长成的豹遭遇豺群围攻,它慌乱之中逃上树,却不慎掉下来,脑袋卡在树枝之间被吊死。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发现这只豹浑身都是伤口,身体后半部最多,尾巴已经被豺啃掉了。在野外,除了豺,没有什么野兽能令豹如此恐惧。

被豺撵上树的雌豹

印度豺体重15-20千克,每群有七八只,而印度狼重约20千克,每群四五只,从纸面上看它们的实力差距并不大,但在与豹的竞争中却发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势。个中缘由可能有以下两个:一是豺更抱团,一群豺很少分开,一群狼却经常分开觅食;二是豺会一些针对大型兽类的独门秘技,如剜眼珠、掏肛门,这些手法在人类看来很残忍,却异常有效。

自然界的野兽搏杀中,个体质量永远比群体数量重要,因为一群野兽中没有一个愿意先冲上去送死。豺还真是个特例,在我国,豺是国宝大熊猫的主要天敌,也是华南虎灭绝后唯一可以威胁成年大熊猫的捕食者,而豹只能捕食幼年大熊猫。在印度,有很多博物学家提到,大群的豺会围攻豹、野牛、懒熊甚至老虎。

老文献中有许多大群豺(超过20只)围攻并杀死成年老虎的记载,这目前尚未得到科考研究的证实。从近些年的观察来看,豺平时还是很怕老虎的,动物学家只见过老虎杀豺,没见过豺杀老虎。然而,研究者曾观察到一群10只豺与成年雄虎对峙,后各自撤退;也曾观察到一群豺在河边休息,令正是进食的老虎很紧张。

印度孤豺与老虎同框

相反的是,狼被老虎牢牢压制。在俄罗斯远东,有老虎的地方就没有狼,只有在老虎因人类迫害而局部灭绝的地区,狼才会出现,而当老虎重新回到该地区,狼就会再度消失。要知道,远东狼重30-40千克,是豺的两倍。

俄罗斯雌虎杀死的狼

豺群的生活方式远没有狼灵活,它们群体大而且很少分开,需要很大的猎物密度才能养活它们;而且豺依赖于森林,对环境也比狼更敏感。这些特点使豺先于狼走向了衰亡。实际上,豺虽然对野兽极为凶残,但对人却非常友好,从没有伤人的记录。

现在,IUCN已将豺列为濒危物种,我国也将豺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际上正在共同努力保护这种神奇的犬科动物。

熊猫会站起来吗?

熊猫一般是四脚爬行的,偶尔会直立行走。

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仅有二个亚种。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网上很多人说蚩尤打仗时骑着熊猫?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蚩尤所谓的野兽,不过是几个以野兽作为符号的部落而已。

《列子·黄帝》:“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鶡、鹰、鸢为旗帜。”

这里面就有以熊、罴作为符号的部落,没什么稀奇的。

当年的人,就算具备驯兽的能力,但野兽又如何会去识别敌我,最多是不咬驯兽者,一样会攻击自己的友军。

所以驱赶野兽和敌人作战,是无稽之谈。

蚩尤驱赶的野兽里面,并没有熊猫,这是一种误传。

自然,误传归误传,但熊猫至少在古代绝对不是什么卖萌的吉祥物,也是很凶的动物。

第一,熊猫不吃只吃竹子。

很多人认为熊猫是吃竹子的素食动物,这是大错特错了。

实际上,熊猫和熊一样,是杂食动物,是会吃肉的。

野生的熊猫除了吃吃草、野果以外,也吃昆虫、竹鼠甚至羊。

显然,如果有必要,熊猫也会吃人。

第二,熊猫攻击力很强。

大家想想看,你能用牙齿咬断竹子吗?

熊猫可以轻松做到。

试问你的肉有竹子这么硬吗?熊猫怕是连你的骨头都可以咬断。

另外,熊猫也是有尖爪的,一旦抓人也会造成严重损伤甚至送命。

第三,熊猫具有一定的攻击性。

我们看到的熊猫,都是动物园从小养大的,整天和饲养员接触,从小就好吃好喝供着,野性大减了。

然而,即便如此,其实动物园熊猫伤人还是很多的。

北京大熊猫运动场,有个著名的熊猫古古。

这位古古老师也许样子特别可爱,经常被人骚扰。

然而,古古老师可不是好惹的,谁敢惹他就没好下场。

2009年1月7日,一位游客为给儿子捡回玩具,翻过护栏跳入大熊猫馆外运动场,遭到古古老师的攻击,双腿被咬数十口......

2007年10月22日,一名12岁少年因好奇跳入北京大熊猫运动场内,大熊猫古古老师咬伤少年双腿。一名老外扔出一瓶矿泉水引开熊猫,男孩得以脱险。

2006年9月19日,一外地来京的男游客张某,酒后欲与大熊猫握手,跳进其运动场内,受到惊扰的“古古”咬伤了他的右小腿。游客反咬“古古”后背(卧槽),最终被工作人员救出。

除了古古老师以外,脾气不好的大熊猫还有不少。

2007年8月4日,兰州动物园一大熊猫饲养员遭熊猫撕咬,缝了100多针,差点送命。

2004年2月1日,北京一大学生趁大熊猫睡觉时,欲与其“亲密接触”,跳入大熊猫运动场,被正在休息的“吉妮”咬伤右脚掌及踝部。

2000年11月,成都市新都县新都四中的一名初中学生,翻越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关养熊猫的铁丝网,被熊猫抓咬致全身皮肉裂伤。

第四,别看了,你打不过熊猫。

上面的例子很明确了,人徒手根本不是熊猫对手。

其实,人类是很脆弱的。

有人说,武松打虎的原型,是施耐庵看到一个壮汉空手打死了一条野狗。

其实,人赤手空拳想要打赢一条野狗,真的是不容易的,很有可能被狗先咬伤。

而一条很大的狗,也就15到20公斤重量,熊猫体重80到120公斤,最重可达180公斤。

普通人徒手和熊猫搏斗?对不起,熊猫今天可以不用吃竹子了。

上面那个同古古老师肉搏的醉酒游客张某,曾经有恐怖的回忆:

古古老师突然抱住他的右腿不肯罢休,并张口就咬。几口下来,将张某咬趴到地上。张某说,他本能地去推压在他身上的大熊猫,「200多斤的家伙,根本推不动。我腿上钻心的痛,感觉肋骨都要被它坐断了。我急了,冲它后背咬了一口。」张某没想到,自己这一口把熊猫也逼急了,咬着不肯松口,任凭张某拼命甩脚也甩不掉。张某说,后来动物园工作人员赶过来,用水管接上了水龙头,滋走了大熊猫。「他们打开铁门让我赶快出去,我迷迷糊糊地就逃了出来,然后一头栽倒,什么都不知道了。

让你调戏熊猫,该。。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