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兵,红军长征途中有哪些感人的故事或者英雄

天美资源网

菩萨兵,红军长征途中有哪些感人的故事或者英雄?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黄克诚、贵州军区司令员杨勇和政委苏振华分别收到了同一个人写给他们的信。给他们写信的人是个泥瓦匠,但是他们在收到信后,却激动不已,并迅速联系上了泥瓦匠,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红军剧照)

菩萨兵,红军长征途中有哪些感人的故事或者英雄

这个泥瓦匠叫孔宪权,他出生于1911年,是湖南浏阳人。

孔宪权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年少时便给地主放牛割草,后来又做过杂工,吃了许多苦。后来农民协会闹革命时,他就开始闹革命。再后来,红军经过浏阳时,他便扔下锄头参了军,其后他参加了土地革命和反围剿中的多次重大战争。

孔宪权是个打仗不怕死的人,每次上战场,他都冲锋在前,且有勇有谋。虽然他几次都和死神擦肩而过,但他总能幸运的避过凶险,并且还取得了卓越的战功,因此就在在红军队伍里他又被称为“打不死的程咬金”。就连师政委黄克诚都对他称赞不已,并且还主动做了他的入党推荐人。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苏区大部分地区都落入国民党军队手中。为了保存军队实力和重开革命局面,中共中央提出了战略转移。于是各地红军相继长征,孔宪权所在的红三军团也在其列。

1935年,红军队伍在渡过赤水后,考虑到国民党军队穷追不舍,且敌我武力悬殊。根据毛泽东提出了的游击运动战的战略,纷纷压缩军队,红三军团把4个师缩为4个团,孔宪权被任命为12团作战参谋长。

在经过贵州军阀王家烈的地界时,为了能摆脱敌人,毛泽东提出“先夺娄山关,再攻遵义城”的计划。毛泽东之所以如此考虑,一是因为地方军阀虽然听从国民党的调兵遣将,但他们为了保存实力,并不愿意拿十分的力来围剿红军。二是因为王家烈是个享乐军阀,他的队伍军纪涣散,且都是“左手步枪,右手烟枪”的“双枪兵”。尽管他们人数不少,但是战斗力不强。三是因为娄山关有“贵州第一雄关”的名号,这里地势险要,自古就是兵家争夺之地。如果打通了这个通道,红军不仅能甩掉后面紧追不舍的敌人,而且还为攻打遵义制造了有利条件。

(娄山关战斗纪念碑)

因此,娄山关战役必须打。

孔宪权所在的12团作为先锋团先一步赶到娄山关,向王家烈的黔军发起了进攻。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王家烈的黔军火力异常勇猛。

原来,就在王家烈率军来围剿红军时,蒋中正让国民党将领薛岳率领中央军进驻了贵州城。也就是说王家烈要是不打赢这场仗,薛岳就要鸠占鹊巢了。

王家烈当然不甘心,所以他把所有的精兵强将都派到了娄山关,并利用有利地形,死守关口。因而红军在这一战役中打得异常惨烈。他们冒着枪林弹雨,不断往前冲。子弹用完了,就上刺刀肉搏。刺刀钝了,就用石头砸。最终,红军打跑了敌人,夺取了娄山关。

不过在这场惨烈的战斗中,红军也伤亡惨重。孔宪权这次就受了重伤,他的胯骨中了敌人6发步枪子弹。他在受伤后还不顾巨痛,滚到水沟中又打死了几个敌人。

孔宪权是被人从战场上抬下山来的。在夺取遵义后,他被人用担架抬到了老教堂里,和许多伤兵挤在了一起。

由于没有麻醉药,医生在给孔宪权取子弹和胯骨碎片时,都只能把他的四肢绑在担架上,并在他的嘴里塞上毛巾。

手术过程中,孔宪权痛得满头大汗,但他却始终紧咬牙关,不吭一声。

旁边的小护士一边给他擦汗,一边对他说,如果太痛,你就大声喊,这样你的疼痛会缓解一点。但孔宪权始终没出一声。手术完成后,医生都对他异于常人的耐受力钦佩至极。

3月29日,红军准备继续北进。考虑到重伤员随军不便,经过党组织的讨论,决定把他们就地安置,让他们能好好养伤。

由于革命尚未成功,红军在攻克遵义后,继续踏上了长征之路。考虑到重伤病员随军不便的情况,党组织决定把他们就地安置。

孔宪权由于胯骨被打碎,手术后又因缺医少药,伤口一直得不到痊愈。所以他被组织留了下来。

(红军雕塑)

考虑到孔宪权级别比较高,又在娄山关战役中立有战功,所以组织给他留下了300块银元作为他疗伤期间的补贴。当然,这个待遇已经是团级以上干部才能享受到的待遇了。要知道,一般的伤兵留在地方养伤,也才15块到20块银元不等。除此外,组织还专门留下一名医生和一名通讯员给他,希望他能早些康复并赶上队伍。

接待孔宪权的是一个叫宋少前的地主。红军在把孔宪权送到宋少前家时,特意叮嘱宋少前,要他一定要好好关照孔宪权。宋少前由于前期受过军阀欺压,因此对红军很有好感,冒着危险把孔宪权保护了起来。

孔宪权完全康复,已经是一年以后的事情。不过他被打碎胯骨的左腿比右腿短了10厘米,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再也没有以前风风火火的劲头了。

让孔宪权最着急的是,由于康复的时间比较长,再加上通讯落后,因此他在养病期间就已经和队伍失去了联系。这也就意味着,他就算想要去追队伍,也不知道往哪里去追。

无奈之下,孔宪权决定就在遵义一带做零工谋生,并等待红军。

他先做过卖货郎,每天挑着担子走村串户,卖点针线之类糊口。后来他又转行做起了泥瓦匠,时间一长,人们都叫他“跛子瓦匠”。

遵义毕竟是革命根据地,老百姓得知道孔宪权是红军后,对他的感情非常深。他穿过的旧衣、破草鞋等都成了大家争相来讨的好东西。原来大家把他看作了“红军活菩萨”,认为他用过的旧物能包治百病。所以家里有人生病,就会有人来讨要他穿过的旧物。他们讨回去后,就把草鞋这样的旧物烧成灰,化在水里,让病人吞服。

就这样,孔宪权一直呆在遵义,直到新中国成立。他在高兴之余才断了要寻找队伍的想法,准备安安心心做个泥瓦匠度过残生。

不过,一份报纸的出现,让孔宪权的命运,再次发生了转机。

原来,那份报纸上刊登了贵州省军分区司令杨勇和政委苏振华的名字。这两个人以前都是孔宪权的领导。所以孔宪权一看到这条消息,就特别激动地给他们写了封信。

杨勇和苏振华在收到信后,高兴坏了。因为长征路上死了不少同志,他们虽然知道孔宪权被留在地方上养病,但从那一别后,就再也没有消息。因此他们都以为孔宪权已经死了。很快他们就给孔宪权回了信,并把黄克诚的地址给了孔宪权。

于是,孔宪权便给已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黄克诚写了一封信,希望组织能恢复他的党员身份。同时还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就是他虽然身有残疾,但他很想为党和国家,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孔宪权照片)

黄克诚收信后,亦是惊喜交加,马上把他的信转给了中共遵义地委,并且再次为他出具了书面材料,证明了他的身份。

中共遵义地委的工作人员得知孔宪权是老红军,亦不敢怠慢,马上到遵义去了解孔宪权在离开部队后的情况。摸清孔宪权在解放前一直都是做泥瓦匠,没有干过对不起党和人民的事情后,便给他恢复了党籍,还把他安排到第七区出任区长。

1952年,组织准备把当时召开遵义会议的住宅设为遵义纪念馆。由于孔宪权参与过娄山关战役,是那段历史的见证人,因此组织便委派他来筹建纪念馆。

孔宪权也很能吃苦,他不仅积极收集红军在贵州一带留下的文物和资料,而且他还对当年开会的住宅进行了修缮和养护。

遵义会议纪念馆开放后,孔宪权便成了该馆的馆长。

他这个馆长可辛苦了,他既要给参观者讲述当年的事情,又要到红军走过的地方拍资料照片和收集资料等。因此,纪念馆内的藏品越来越丰富。孔宪权对每一件文物都如数家珍,对它们背后的故事更是了如指掌。后来,邓小平来参观纪念馆后,还连连称赞孔宪权的确是最合适的馆长。

1988年11月,年迈的孔宪权因病入院,由于病情严重,他也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不过他躺在病床上却十分安详,因为在他看来,尽管中间和红军断了联系,但是在解放后,还能为建设祖国添砖加瓦,这已经让他感到很欣慰了。

孔宪权病逝后,原中央委员总书记胡耀邦专门发来了吊唁电报。七大军区也在同一时间发来了吊唁电报,大家对孔宪权的去世表示了沉痛的哀悼。

(参考资料:《闪闪红星:老红军时代画像》等)

都对人民解放军有一种无法说出的信任吗?

是的,除了公知叛徒以外。

有一句话:

当他们用枪指着我那一刻,我就知道我背后有敌人。

自然灾害降临,永远是解放军第一波冲上去,以致于他们走时经常面对百姓的难离难舍、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待遇,用箪食壶浆形容都不为过。除了解放军外世界上还有哪支军队有这待遇?

同是自然灾害,西方人只会喊:“God heaven help me!”或者“Oh Jesus!”而中国人只要听到“解放军来了!”就可以放宽心了,因为人民子弟兵会把老百姓从危险里拯救出来。

2020武汉疫情最严重的那一刻,还出现过一个谣言:军队接管武汉。那些外媒借此机会还在造中国的谣:“中国军队来了,百姓笼罩在一片绝望和恐惧之中。”而百姓坚信不疑的是:“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

藏族同胞们口中称颂的金珠玛米就是我们的解放军。金珠玛米本意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兵。他们之所以这么称呼子弟兵是因为他们被农奴主剥削得很惨的时候,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来了,把农奴主赶走了,他们头上的三座大山没了,然后教给他们生产、医疗,给他们建医院、学校、住房、文娱场所、车站、机场,换成奴隶主他会这么干吗?现在西藏发展的这么好,只要有头脑都知道这是托了共产党解放军的福。

我童年时看过一部动画片叫《三毛流浪记》,这部动画片以三毛这个小孩为切入点,反应了在旧中国下普通百姓生活的苦难,这一切直到解放军来了苦难才结束。现在的上海已经成了国际化大都市,bilibili、支付宝等大企业的出现也是在共产党来了之后才能出现,代表中国人民苦难见证的租界也因为解放军的进驻才变为历史。

现在,八一军旗已经不简单是军旗那么简单了,已经是全体中国人心里的一个图腾了,就像五星红旗一样。

你见过哪些令你匪夷所思的地名呢?

北京其实有挺多的奇怪地名,比如:奶子房、骚子营

奶子房“奶子房”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部。

奶子房村成村于明朝中期,在村西北三义庙中的牌匾上写有村名“马奶子房村”。在民国期间,村名正式改称为“奶子房村”。在抗日战争时期,属于敌占区的奶子房村归属于河北省昌顺县管辖,解放后划归河北省昌平县行政区,村公所设立在古刹吉祥寺,俗称(大寺庙)。

60年代初期,此村归属于北京市国营东郊农场农村地区办事处管理,80年代中叶,正式划归北京市朝阳行政区管理。

从清朝末年到新中国建立的1979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村子逐步的发展成为两个村,东边的称为“奶子房东村”、西边的叫做“奶子房西村”。但是,处于历史的民俗习惯,这个村子仍分为“奶东村”和“奶西村”。 但,统称为“奶子房村”。

骚子营“骚子营”位于现在北京市圆明园西侧,地理位置非常好,周边有圆明园、颐和园、中央党校、北京大学。

这个词的来源和元朝有关。当时汉人称蒙古人为鞑靼。在鞑靼入侵之前,老百姓只是听说过他们,没有过接触。后来元朝建立之后,大批的鞑靼来到了汉地城市里,汉人发现这帮人有狐臭,于是就在从前的称谓之前加了一个“骚”,变成了“骚鞑靼”。渐渐就演化成了“骚鞑子”。

由于当时圆明园曾驻扎大量蒙古兵军营,改朝换代之后,老百姓就叫这里为骚鞑子营,久而久之,变成了现在的骚子营。

天王洪秀全有多少妻妾?

作为一个历史名人,洪秀全一直以来都颇具争议。支持者认为,他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和影响都最大的农民起义,有力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封建主义势力的反动统治;反对者认为,他始终都没有脱离自己的阶级局限性,发动叛乱不仅加重了国家半封建和半殖民地的程度,而且还造成了数千万的民众伤亡。

今天,我们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来还原历史,还原洪秀全这位毁誉参半的天平天国“天王”。为了抵制原文抄袭现象,文史不假只得在来源于网络的图片中附加水印,实属无奈之举,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洪秀全(1814年1月——1864年6月),原名洪火秀,族名洪仁坤,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福源水村人。他是清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不仅横跨江南多省,而且加速了满清政权的灭亡。

1814年1月1日,洪秀全出生于广东一户贫苦的农民家庭,起族名“仁坤”,父亲名叫洪镜扬。作为家中的第三个儿子,他还有两个哥哥分别是洪仁发和洪仁达。

洪秀全从小就聪明伶俐,很有读书学习的天分。为了能够供他上私塾,两个哥哥很早就开始耕田务农,全家都指望着他日后可以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为官。

作为穷人的孩子,洪秀全深知自己学习机会难得,故而非常的勤奋好学。不过,命运似乎总也不眷顾他,科举考试进行得举步维艰。

1829年、1836年、1837年和1843年,洪秀全接连数次参加科举考试都铩羽而归。从此以后,他开始怀疑人生,怀疑社会,怀疑体制,逐渐产生了极大的反叛心理。

在广州应试时,洪秀全收到了基督徒梁发的小册子《劝世良言》,从此被基督教所吸引并且萌发了追求人人平等的观念。此后,他开始积极传教并且自称是上帝的次子和耶稣的弟弟,不仅打碎了祖宗和孔子的牌位,还正式更名为“洪秀全”。

期间,洪秀全编写了《原道救世歌》等布道的诗文和教义,呼吁建立起一个“天下一家”和“共享太平”的新世界。不过,由于儒家思想和传统宗教的根深蒂固,广东一带的百姓对于他的洋教不甚认同。

1844年,洪秀全和好友冯云山转至广西前去传教,依然没能打开局面。灰心失望之下,他独自一人返回了广东老家,只有冯云山还在继续坚持。

返回广东后,洪秀全先后写下了《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和《百正歌》等。之后,又进入广州的一所基督教堂学习了几个月,但洋教士却认为他对教义的认识和理解都太过于偏颇,故而只得悻悻离开。

1847年,洪秀全在走投无路之下又到了广西与冯云山会合,共同在桂平创立了“拜上帝会”。之后,他们又吸纳了杨秀清、萧朝贵和韦昌辉等骨干成员,教众势力扩张到了2000多人。

眼见自己的教会已经初具规模,而信众也越来越多,洪秀全开始谋求更大的野心。期间,他写下了一首《时势诗》以表明自己的心迹:

近代烟氛大不同,知天有意启英雄。

神州被陷从难陷,上帝当崇毕竟崇。

明主敲诗曾咏菊,汉皇置酒尚歌风。

古来事业由人做,黑雾收残一鉴中。

诗中,洪秀全不仅提到了“明主”朱元璋和“汉皇”刘邦这两个农民皇帝,而且也展现出了自己的勃勃野心。很显然,他意欲效仿这二人发动起义并且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借着自己38岁诞寿之际誓师起义,公开向满清政权宣战并且打出了“太平天国”的旗号。在他的煽动下,全体教众都蓄发易服,而且还头裹红巾,浩浩荡荡从金田东山大湟江口起兵,从此拉开了太平天国运动的序幕。

在起兵之初,太平军一路攻城略地,一路势如破竹,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形成了巨大的规模。连续多年的压抑,连续多次的落榜,洪秀全早已经权力欲望空前,他在东乡这个弹丸之地就迫不及待地登基自称“天王”。

“天王”有了,只是解决了洪秀全一个人的待遇问题。那么,其他的那些骨干成员呢?比如,杨秀清、冯云山、萧朝贵和韦昌辉等人,他们也眼巴巴地等着要称王。

为了稳定局势,洪秀全不得不开始沿用封建社会的老一套办法,也开始犒赏群臣,也开始加官进爵。很快,他不仅册封了东、西、南、北、翼“五王”, 而且还颁布了《太平礼制》 , 史称“永安建制”。

永安建制后,天平天国规定了一整套极其森严的等级制度,甚至远胜于当时的满清政权。如果说,洪秀全在之前还是小打小闹的造反头领,那他现在的排场和气势已经盖过了咸丰皇帝,真的是“比皇帝还像皇帝”。

1852年4月,太平军成功从永安突围,攻击桂林不成转而进攻全州,之后转入湖南。几个月后,他们趁势一举攻克了湖北武昌,接着又接连攻占江西九江和安徽芜湖等地,使得整个清廷都为之骇然。

随着军事的节节胜利,洪秀全却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原来,他身披宗教的外衣发动起义,以“上帝之子的身份统领东方世界”,而为了让“上帝现身”,又时常借助东王杨秀清的肉身进行附体。

“东王”杨秀清是“天王”洪秀全的下属,可当上帝附体现身时,他又成了洪秀全的父亲。于是,非常可笑和滑稽的一幕出现了,政治体系中的“一把手”需要向宗教体系中的“一把手”叩拜,究竟谁是老大?

而且,杨秀清此人也素有野心和能力,导致了他和洪秀全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几乎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

1853年3月,太平军终于攻占了江南重镇江宁,正式在此定都并且改称天京。之后,洪秀全的农民局限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不仅没有积极解决存在的诸多隐患,而且还开始大兴土木沉迷享乐。

洪秀全下令在两江总督府衙的旧址上兴建了天王府,分为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其中,内城起名“金龙城”,以金龙殿为主体构建,后面还有二殿、三殿、后宫和花园等地;外城起名“太阳城”,正门为天朝门,周围城池坚固,是上朝和议事的地方。

搬入天王府后,洪秀全更加不思进取,几乎足不出户,以一种半人半神的状态统治“太平天国”。除了一味重用昏庸无能的两个哥哥洪仁发和洪仁达外,他还长期沉溺于女色。

据《江南春梦庵笔记》记载,洪秀全在天王府内有爱娘、嬉娘、妙女、姣女、姹女和元女等23个等级共1168人。另外,还有各类女官和宫女1000多人,总人数达到了2300多。

虽然证实这些都是满清统治者对于他的诋毁和污蔑,但洪秀全的后宫泛滥却是不争的事实。据洪天贵福在南昌狱中供述:

父亲老天王洪秀全有八十八妻,我系第二房赖氏名莲英所生……。

在这八十八个妻室中,洪秀全将自己虚无缥缈的“天妻”封为“正月宫”,将真正的正妻赖莲英封为“又正月宫”。而与他同时期的咸丰皇帝尽管以好色著称,但后宫的嫔妃数量也不过20多人,有些小巫见大巫的意味。

而就在洪秀全躲在天王府中装神弄鬼和沉溺女色之时,西方的正统基督教也听说了这个“分支机构”。为了一探究竟,他们还专程派人远赴中国了解情况,竟然发现这完全就是无耻的剽窃,完全就是“挂羊头卖狗肉”。

美国传教士罗孝全在1860年进入天京,还得到过洪秀全的亲自接见。他在《北华捷报》中这样表示:

我并非单纯从个人角度反对洪秀全,他一直对我很和善,但我相信他是一个狂人,没有任何有组织的政府,根本不配做一个统治者。甚至,我觉得他就是个疯子,完全无法使一个杂乱不堪的政府正常运转,无法与人民同享利益,甚至无法与旧的帝国相比。

而英国传教士富礼赐也在天京实地考察后极为震惊,难怪在《天京游记》中这样愤怒地记载:

教皇如有权治他, 早就把他烧死了。

此后,原本还对太平天国运动秉持观望态度的西方国家终于下定决心,积极协助满清政权开始“剿匪”。以至于,曾国藩的湘军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洋枪队。

面对外部形势的严峻,洪秀全依然还没有警醒,甚至还一手引发了严重的内乱。为了夺回权力,他不仅彻底清算了杨秀清,还暗中支持各派势力相互火并,终于酿成了“天京事变”。

天京事变后,天平天国的势力严重受损,最终开始一步步被满清政权和西方势力联合绞杀。据《清史稿》记载:

秀全以匹夫倡革命,改元易服,建号定都,立国逾十馀年,用兵至十馀省,南北交争,隐然敌国。当时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气遂已伤矣。中国危亡,实兆于此。

1864年7月19日,天京城被曾国藩率军攻破,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此落下帷幕。而洪秀全竟然没有看到这一幕,因为他在一个多月前已经因病去世了,享年51岁。据《清史稿》记载:

绣缎裹尸,无棺椁,瘗伪宫内,秘不发丧。

事实上,就在天京被湘军攻陷以前,天王的女人们就都已经预料到自己的下场,不少人选择了自杀殉国,上吊、服毒和投河者比比皆是。而那些没勇气自杀的,也都被杀红眼的清兵当作战利品掳走,下场无比悲惨。

太平天国持续了14年的时间,波及了满清政权的18个省,不论是从规模还是影响都超过了任何一次农民起义,清政府前后花费的白银总数更在4.2亿两以上。而且,此次起义强有力地打击了满清势力和国外势力,显示出了中国人民反抗压迫的决心和勇气,也为四十多年后的辛亥革命埋下了火种。

但是,由于起义领导者们的短视和享乐,太平天国运动最终演变成了一出悲剧,导致数千万民众流血牺牲,反而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进程。对此,著名史学家郭廷以在《太平天国极权统治》中这样评价:

低级的迷信,绝对的暴力,神权、极权、愚昧的统治,只为满足无限私欲,丝毫不顾及大众福利,所造成的是遍野白骨和满地荆棘,丧失的生命最少为二千万至五千万,真是中国历史上的浩劫惨剧。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中的乘到底读什么?

这里的乘本应念“sheng”,大乘是菩萨道,是度人的。

乘字的寓意:

1、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乘;

2、春秋时晋国史书称为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

3、佛教的教派或教义示例:大乘/小乘。寓意:佛法为一辆车,帮助众生从苦海中脱离。

后顺应大众化读音,统念“cheng”,毕竟读“sheng”总会给人怪怪的感觉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