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冢治虫作品,石森章太郎和手冢治虫关系

天美资源网

手冢治虫作品,石森章太郎和手冢治虫关系?

手冢治虫是石森章太郎的启蒙者,同时石森章太郎是手冢治虫的助手

1947年,9岁的石森章太郎看到了手冢治虫绘制《新宝岛》,这真可谓命运的相逢。石森对故事漫画的表现方式目瞪口呆,阅读的过程仿佛在观看一场惊心动魄的电影,那震撼人心的声音不停地在内心回响——主人公完全突破了平面纸媒的限制,一下子就飞到了眼前。

手冢治虫作品,石森章太郎和手冢治虫关系

“这就是漫画吗?!”

《新宝岛》出现唤醒了石森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冲动,他发现了自己一生最为喜爱的东西。自此之后,石森章太郎将全部的精力都转移到漫画之上,他无时无刻不在涂鸦、磨炼画技,还经常向《中学生新闻》等杂志投稿。在石森高二的时候,他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漫画家,他创作了同人志《墨汁一滴》。这本同人志后来得到了手冢治虫的大力认可,成为了两位漫画巨人相识的最初契机。

1954年,改变石森章太郎命运的一封电报寄到了他手上,来信的作者正是鼎鼎大名的手冢治虫。手冢慧眼识英才,他邀请石森成为自己的助手,打算教导石森更多的漫画技巧。手冢就是石森漫画生涯的伯乐,而因缘际会之下,石森对自己后来的助手永井豪也相当关照,由此成为了日本漫画史上第一个给助手发工资的人。

三岛由纪夫和手冢治虫?

三岛由纪夫是日本作家,手冢治虫是日本日本漫画家、动画制作人。

三岛由纪夫生于1925年,是剧作家、记者、电影制作人和电影演员,右翼分子。主要作品有《金阁寺》、《鹿鸣馆》《丰饶之海》等。他一生著有21部长篇小说,80余篇短篇小说,33个剧本,以及大量的散文。其中有10部曾被改编成电影。1970年自杀。

手冢治虫生于1928年,1947年他以漫画《新宝岛》奠定了日本漫画的叙述方式,创立了日本漫画意识形态。1952年作品《铁臂阿童木》轰动日本,1953年的《缎带骑士》则是公认的世界第一部少女漫画。漫画作品《火之鸟》至今被普遍认为日本漫画界最高杰作。1961年他成立虫制作株式会社,制作了TV动画《铁臂阿童木》、第一部彩色多集TV动画《森林大帝》。1989因癌症去世,享年60岁。

藤子不二雄和手冢治虫?

不请自来。

宫崎骏,藤子不二雄和手冢治虫,三大漫画家你更喜欢谁?

就我个人而言的话,以上这三大漫画家中,我会更喜欢宫崎骏老爷子,相信和我同为90后的人中,喜欢宫崎骏的人会更多一点吧,因为宫崎骏给大多数90后留下了无法磨灭的记忆。

而藤子·F·不二雄和手冢治虫两位大师也并不令人讨厌,他们也是令人喜爱的漫画家,但是因为一些原因,我们没能领略到更多他们笔下的精彩漫画(动漫)。

因为他们的成就并不比宫崎骏低:

首先说说藤子·F·不二雄,藤子·F·不二雄是我们90后童年里的哆啦A梦,他的作品给我留下的记忆也是比较深刻的,但是当时也正是我们国漫繁荣昌盛的时候。

除了《哆啦A梦》以外,还是有许多的其他动漫或者动画作品一起出现在我的童年中,虽然《哆啦A梦》依然在众多动漫中脱颖而出,但它留给我的记忆只是一种鹤立鸡群的突出,也就是当时表现比较突出的动漫。

然后就是手冢治虫老爷子了,手冢治虫老爷子的作品离我就比较远了,我记得我是看过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的,但是没有看过完整的一部《铁臂阿童木》。

可能是因为《铁臂阿童木》不是我这种95后的菜吧,当时确实是看了一点《铁臂阿童木》,但是我的影响并不深刻,纵使手冢治虫有日本漫画之父、日本动漫之神这样的响亮称号。

但是我还是对他知之甚少,所以没办法,是我孤陋寡闻了。

最后就是宫崎骏老爷子了,作为这三位漫画大家中还在人间的他,至今还在为新作辛苦耕耘呢,首先,在这一点上,我就由衷地敬佩他了,其次就是宫崎骏老爷子的作品出现的时机,很微妙。

他的大作《千与千寻》正好是在我刚刚懂事的时候出现的,对于那个年龄的我来说,记忆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很显然,宫崎骏的《千与千寻》出现在我们记忆中的那一刻,就已经深深地在我的心中埋下了种子。

那是我第一次对动漫有着那么深刻的记忆,人的第一次都是难忘的,而后来渐渐长大的我,又懂了《千与千寻》中蕴含的一些道理,和那些可以让我沉思的内容。

所以宫崎骏在我心中种下的这枚种子,已经在我心中生根发芽了,到了现在,已经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了,所以当楼主列出这三位传奇漫画家的时候,我最在意的还是宫崎骏老爷子。

没错,不仅是因为《千与千寻》本身的优秀让我记住了宫崎骏动漫,还因为他的动漫是看过的第一部真真正正的动漫。

这就是我更喜欢宫崎骏的理由,而且他的新作应该也快要问世了,不知道他的新作能否成为一些10后的经典呢,我觉得是可以的!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了。

喜欢我的回答的小伙伴,可以点个关注点个赞哦~小八会持续给大家带来优质的动漫资讯~

本文由八幡出品提供。

男版阿丽塔改编自手冢治虫神作的多罗罗真的被高估了吗?

应该说是《多罗罗》的动画实际效果,不符合媒体对它的期待,由于这是改编自手冢治虫的神作《多罗罗》,那它就应该承受一个它理应承受的现实,就是超越不了经典,既然是经典,就是对一部作品的旧时印象,承认与否,今时今日的你,审美已经和当初不一样了,就像阿丽塔的电影一样,根本没法达到超高的预期,所以只能是被高估。

动画相比漫画,想象空间更小

由于动画的场景更加实在,而且制作成本更大,要达到同样的画风和细节,那必须付出相当多的人力和财力才能完成,而且,漫画之中,有相当多的地方是来自于读者的YY(这是毋庸置疑的一点),在大家脑海中YY出来的总归是最完美的,无论多有才的动画制作者,它都不能让100%的观众为他的作品鼓掌,特别是这种有超神漫画原著的题材,要想让这部作品回到鼎盛时期的口碑,那必然是不可能的。

神作与经典,只在记忆中

也许这都是漫改动画的命运,《多罗罗》同样没法逃脱,无论是场景的渲染,还是声优的对白,还是画面风格,很多硬性条件限制了动画版的天花板高度,手冢治虫的漫画版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被评为神作,但是在现如今却未必如此,即便给与最好的动画团队来进行制作,也未必能够再次达到当年的口碑和评价。

细节决定成败

无论对于什么作品,细节决定成败这六字箴言都适用,这部动画无疑是拿到了版权之后想要借机来挣一波钱的那种,虽然我们要感谢制作方将《多多罗》作为动画带上荧幕,但是这部动画的制作却没有对原作足够的敬畏,有一些细节逻辑上依然不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不知是不是中间改编和跳过的细节的原因,作为一个观众看下来也会冒着一连串的文号,只能说,这一部更像是一部同人作品。

吹爆动画版《多多罗》,大都冲着手冢治虫

很多上来就吹爆动画版的观众,其实都是冲着手冢治虫,不管认不认识,手冢治虫都是日本漫画界的男神,动画版的《多多罗》在豆瓣上的评分居然有惊人的9分之多(由一开始的9点几分掉回来的),就拿这个标准来看同分的作品,能吊打《多多罗》的实在太多,所以说其实原著给到的加分还是非常多的,换句话来说,如果原著并非手冢治虫,也许它并不会有这样的评分吧。

手冢治虫的作品特点和历史贡献?

1947年以漫画《新宝岛》奠定了日本漫画的叙述方式,创立了日本漫画意识形态,极大的扩张了新漫画的表现力。

1952年作品《铁臂阿童木》轰动日本。1953年的《缎带骑士》则是公认的世界第一部少女漫画。漫画作品《火之鸟》至今被普遍认为日本漫画界最高杰作。同时也是日本第一位导入助手制度与企业化经营的漫画家。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