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之宴,妖猫传有那么难看吗

天美资源网

极乐之宴,妖猫传有那么难看吗?

谁看谁知道

在看《妖猫传之前》,看了很多宣传预告,很美!豆瓣的评分反倒是越来越低,我觉得大抵是有些偏颇的。花了6年时间,盖得实际,又极尽奢华的展示唐朝的美,怎么会不好呢?

就冲着那么些的美人、美景,至少也是80分吖!然而看完以后的我,确实很难打出高分......

极乐之宴,妖猫传有那么难看吗

都说这次的出演者是最有距离感,演出了贵妃的美。乍一看,是美的,你看——眉毛甚至是深绿色的翠眉,我不否认她的美,可是美的没有温度,没有感情。

最常常让人出戏的应该属这位了,他说话、走姿都能让我想到日本的文化,一种拘谨的刻意中又带有一丝无所谓,就连他挂上嘴边的无上密,似乎也没有挂在他心上。

是啊,有什么所谓的,解不了的题便不解也罢。出家人四大皆空,是看破红尘的怜悯,而不是像个心死的活人。

反倒是最小人物的他们,眼神里、肢体里都透着故事和感情,活灵活现的让你感觉在看别人的人生。

都说男人爱贵妃,可是这些人的眼神里,我都没有看到爱意,只有呆滞( ̄△ ̄;);

感觉皇帝更喜欢猫。

话说踩裙子那幕还是有感受到一丝调皮 的情谊的,表白我男神,表演很尽力。

什么是充满爱意的眼神的?请看下图,看来你们的真爱都是这只猫啊~要不要改改剧本,是贵妃附身?

陈凯歌表示自己心中一直有一个大唐梦,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中,唐是一个开明开放、自由的时代。但是除了【极乐之宴】有些华丽以外,并没有让人感受到大唐的恢宏、繁盛。

可是《大明宫词》里有,它不是金碧辉煌的,而是在物件的真实感,空间的层次感、古朴感。大唐的美,应该是真实的美,而不是虚幻犹如虚无的梦。

陈凯歌喜欢把绝美的事物毁灭给观众看,《霸王别姬》里,风华绝对的程蝶衣自刎了;《妖猫传》里,国色天香的杨玉环香消玉殒了。

可是上一次蝶衣的死,让所有的人不舍、惋惜、哭泣,就好像你把世间的美好给毁了,把希望给灭了。

可是这一次,贵妃死了就死了,至于是毒死的还是活埋的,好像既没有引起观众的喋喋追问,也没有让观众伤心。也许因为这次看的是悬疑片,不是悲剧。

当李隆基、高力士和黄鹤商讨怎么让她“去死”的时候,其实这里贵妃已经知道他们在骗她了,她等了好久,也没有等来挽回,她的面容保持平稳安详,最后喝下那杯毒酒。

这怎么可能是一个被宠溺半生,娇宠任性的杨贵妃?

“《资治通鉴》记载:妃以妒悍不逊,上怒,命送归。” 是一个皇帝和别的妃子好,她会顶撞训斥的皇帝的女人,即便结局不可能改,也绝不可能这样平静。

整部剧中,这个贵妃都像是皇帝的供人观赏的宠物,荡着秋千让人观赏、极乐之宴供人近观、与大臣对垒宣誓主权,逃难之际急切逼迫。我没有看到一个集万千宠爱于一生的女子,我看到的是一个低眉顺眼、委曲求全的哀愁女子。

深爱杨玉环以至为了断腿、失去人身、杀人,执着30年复仇的白龙。我其实感受不到他的爱意,也不理解他的爱意。白龙和丹龙跟杨玉环并没说过几句话,仅仅因为杨玉环讲述自己曾寄人篱下,觉得美人与自己同命相怜而爱上?

或许只是前期是年少冲动,后期是已经失去人身、失去人生的报复吧!像个二傻子,一生活在怨恨之中却无法挣脱。

此外,也非常不喜欢剧中贵妃的服饰,为什么要用日本人的花纹款式呢?

如果是拍现代剧、日本人物,怎么好看怎么来。可是这是在拍唐朝啊,唐朝服饰不美吗?

日本鹤纹

这才是中国的鹤、中国的服饰好吗?

中国鹤纹

唐代裙的质料、色彩和样式均大大超过前代,裙式有:“上仙初着翠霞裙”,“荷叶罗裙一色裁”、“两人抬起隐花裙”、“竹叶裙”、“碧纱裙”、“新换霓裳月色裙”等。唐代裙色多彩,可以尽如人所好,多为深红、杏黄、绛紫、月青、青绿。

其中尤以石榴色流行时间最长。“石榴花开街欲焚,蟠枝屈朵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

《武德令》:皇后服有袆衣、鞠衣、钿钗礼衣三等。袆衣,首饰花十二树,并两博鬓,其衣以深青织成为之,文为翚翟之形。

这部剧里的皇帝也是败笔,好好的唐玄宗,一代皇帝,拍的像隔壁班的二师兄。

知道安禄山造反,却只是无能为力的打个鼓,然后落荒逃跑。

兵变之际,再很着急的对贵妃说:“我不会让他们那么对你的。”那边端着毒酒送过去。

看到那只猫,吓的跌坐地上:“你怎么回来了?”这哪里是历经世事都技高一筹的唐玄宗,反倒是像他那懦弱无能的父亲。

真实的唐玄宗是怎样的?

第一关 政变

话说,武则天死后,其子中宗即位,但因他懦弱无能,朝政大权慢慢落到韦皇后之手。并在公元710年,韦皇后毒杀中宗,想学婆婆武则天做第二个女皇。

一直静观时变的李隆基(唐玄宗)和太平公主之儿子薛崇简联手,说服多名高官,于七月廿一夜发动政变。带领军队攻入内宫。杀了韦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等人,其父登基,史称“唐隆政变”。

按嫡长子继承制度,长子宋王李成器应为太子,但李成器坚决辞让说:“国家安则先嫡长,国家危则先有功。”参与消灭韦党的功臣,也多主张立李隆基为太子。

第二关 登基帝位

太平公主恃著拥立有功,经常干预政事。但太子李隆基极有谋略,皇帝常常听其言。太平公主意欲废除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另立他人。常制造舆论说,李隆基不是长子,没资格继承大统。

公元712年,睿宗让位,李隆基登基。太平公主准备以御林军起兵夺权,并计划对玄宗下毒。713年,玄宗先发制人,杀死、擒获太平公主的亲信数人。太上皇出面请玄宗恕太平死罪,玄宗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是为“先天政变”,唐玄宗终于坐稳了江山!

第三关 开元盛世

当时的唐宫,多次兵变元气大伤,党政相争、吏治混乱、更是久病缠身。唐玄宗明白,自己需要找些能干的帮手。

他先是选了多谋善断的姚崇,并采用了“十事要说”: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奖励正直大臣、勿使皇族专权、勿使宦官专权等,把些无用之人都从政坛清出。对黄河的南北地区严重蝗灾重点治理,保证国家稳定。步入正轨后,打击政敌、弄权纳贿的姚崇便下台了。

玄宗又看中了为人耿直、讲原则的宋璟。此人以法治国,刚正不阿,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大臣对法治的畏惧,皇帝真格的了。宋璟因过于守旧被罢相,其实就是搞的蹲大狱似的,长久了也不行。

来了个张嘉贞,没干多久走人了。张说取代了他:军事上,裁减了20万边防军,把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当兵成为职业,而不是以往的义务劳动,增强战斗力】;精简机构,裁减多余官员,省钱又高效。此时,开元盛世达到了巅峰时期。

铁打的皇帝,流水的宰相。来来去去许多人,终于迎来了最后一位贤相张九龄,这位非常出名,话不多说,活干不少。

为了增加国家的收入,打击强占土地、隐瞒不报的豪强,唐玄宗发动了一场检田括户运动。查出来的土地一律没收,同时把这些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武则天纵容佛教,使得各个州都有佛教寺院。但僧侣们不仅占有良田,还不交税;和尚众多,却不承担国家赋税和徭役,严重影响了国家的收入。唐玄宗下令削减全国僧、尼,禁止再造新寺庙,禁止铸造佛像,禁止传抄佛经。麻烦你们别抄经念佛了,还是出来生儿育女,耕地缴税吧!

当时的唐朝就是世界的中心,各国使节、贵族、商人、学者、艺术家、僧侣、旅游者,不断来到唐朝。长安、洛阳、扬州、广州、兰州、凉州、敦煌,是唐朝对外贸易的重要城市。亚非地区,和唐交好的国家有70多个。

总之,这段时期的唐玄宗知人善任,勤勤恳恳的做好皇帝这份工作!

第四关 人生得意须尽欢

52岁的唐玄宗心里是满足了,辛苦了大半辈子,本宝宝把国家治理的非常好!贸易通商,国库充盈;万邦来朝,天下太平!

想放松放松,这个世界还有什么是我做不到的呢?这样的想法,也改变了他选人的标准。

公元736年,唐玄宗想从洛阳回长安,张九龄不同意:“”秋收还没有结束,这样上路会骚扰百姓,影响生产。”李林甫在张九龄走后却对唐玄宗说:“陛下愿意什么时候来往都可,至于妨碍了农民秋收,免了他们的税收也就行了。”对嘛,这才是皇帝想听的话,多么顺心!

开元二十五(737年),玄宗因武惠妃谗言,杀了太子3人。同年,招杨玉环入宫。

唐朝天宝十四年(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联合多个少数民族的15万大军,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当时老百姓和平太久了,民不知战,河北州县不站即败。

天宝十五年(756年),哥舒翰防守潼关,虽拥有近20万的军队,但因都是临时凑来的,没什么战斗力。但玄宗和杨国忠又心急如焚,根本不接受守站,接连派宦官逼其攻打叛军。结果,哥舒翰在灵宝被安史军打败被俘,全军覆没。同年六月,叛军长驱直入,攻陷唐都长安。

玄宗在长安陷落前,仓惶出逃。到马嵬坡(陕西兴平西),随行的将士发生哗变,杀杨国忠,又迫玄宗缢死杨贵妃。

其实这并不是一场国君昏庸,民不聊生而引发的战争。而是一场因突如其来、意料之外的起兵,有人贪恋皇位了,有人太平久不会打仗了,军队路途遥远一时难以调回了,莫名其妙就逃跑了。

杨贵妃就这样死了,其实早晚都是要死,没有子嗣的她,族兄位高权重。一旦新帝继位,也注定要被洗牌,只是这样死的更凄美。

单单是看剧照,都能感受到走过千军万马的从容,美人逝去的不舍和悲伤。

杨妃一笑千秋媚

明皇负约千世惊!

这些年还有什么值得你多次重复翻看的电影吗?

谢邀!

《中南海保镖》绝对是重复看次数最多的电影。李连杰饰演的许正阳拥有矫健的身手、英俊的外表、稳重的个性,平时沉默寡言。

他是受过严格训练的中国特种兵,在一位香港商人的女朋友需要严格保护时,许正阳被派往香港保护由钟丽缇饰演的杨倩儿,许初来乍到,杨倩儿丝毫不领情,处处刁难许。但是许不为所动,尽心尽力保护杨小姐。经过长时间接触,杨小姐对许暗生情愫,但许正阳作为一名军人则刻意回避。

杀手还是预期来袭,许正阳拼死救下杨小姐与男朋友。随着任务的结束,许返回大陆,杨小姐则伤心不已。

整部电影干脆利落,百看不厌。小时候在农村露天放印中无数次播放这部电影,也使它成为我看过次数最多的电影!

猫妖传故事真实吗?

电影是一门艺术,源于现实而又高于现实。《妖猫传》基于一定的史料,探究了杨玉环之死的秘密,表达了一种凄凉之美。

正如这部电影,杨玉环的确是一个倾国倾城的女子,受世人仰慕。多少人爱慕她的容颜,像幻术少年,东瀛阿部或是至上皇权,但在那个皇权至上的社会,她没有选择爱情的自由。自古红颜薄命,马嵬驿兵变断送了卿卿性命。

但是杨玉环如何而死,世间众说纷纭。而在这部影视作品中,陈凯歌导演以一种新的方式演绎了贵妃之死,这也许包含着导演的一种自我的理解。也许用这种方法结束她的生命更给人一种凄凉之美,更能让人心疼,更能让人记忆怀念!

妖猫传整体故事源于一定的历史题材,但具体细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妖猫传中杨玉环可以通过尸解逃生?

伴君如伴虎,帝王心难测。因为李隆基需要一个人帮他背锅,开元盛世前期李隆基还是兢兢业业的好帝王,但后来却越来越荒淫无道,所以借此机会把错都推到杨玉环身上,让将士们无话可说。

而且帝王都是自私的,能当上皇帝的人,尤其是创造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即使再荒淫无道,对杨玉环再宠爱,他也不可能为了一个女人放弃皇位,放弃生命。皇帝要做的就是一言九鼎,在马嵬坡将士们已经对这个祸国殃民的杨玉环恨之入骨,认为是她引发了安史之乱,让玄宗不理朝政,本来富强的唐朝日渐衰落,如果杨玉环不死,将士们可能就会抛弃这个已经彻底没救的玄宗另立新主。

而且杨玉环貌美无双,玄宗身边很多人都对她十分爱慕,连安禄山起兵造反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争夺杨玉环,此时的杨玉环已经是玄宗身边的定时炸弹了,但李隆基又对她十分喜爱,不忍痛下杀手,只能在此时趁机找个借口处死她,欺骗一下自己,也欺骗杨玉环。

即使能平定安史之乱,唐朝也必然元气大伤。俗话说保暖思淫欲,唐朝强盛之时李隆基可以随意风流,摆下极乐之宴。但战乱已起,作为一名帝王,还是要为国家,为了李唐后代考虑,唐朝强盛之时杨玉环代表了唐朝的强大繁华,但现在大唐国力衰落危机四伏,杨玉环则成了替罪羊,为李隆基扛下了所有过错,所以说伴君如伴虎,帝王心难测。

唐玄宗得知后为何不阻止?

天宝十年正月,安禄山48岁的生日刚过,杨玉环急忙召他入宫:禄儿,快来,母妃要给你洗澡。这一年,杨贵妃才32岁!

唐玄宗李隆基闻讯赶来,笑得眼泪都快出来了,乐呵呵地给杨贵妃“洗儿钱”,甚至重赏了安禄山。

安禄山一入宫,就有一群宫女太监围上来。他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一层层的锦绣包裹住,活脱脱一个大粽子,还像一个肥硕巨大的婴儿。

要知道,安禄山此时已经官居一品,是封疆大吏。他就这么随随便便地被宫女太监们扛着,在宫中各处溜达,不仅不恼,还很配合。众人一边走,一边放声大笑。

喧哗的声音,打扰了李隆基的清静。他眉头一皱:怎么回事!

贴身太监立马回道:启禀陛下,贵妃娘娘正在给养儿举办‘洗三’的仪式。

李隆基一听,放下公务,就跑去看热闹了。只见安禄山被裹得严严实实,看上去憨厚又可爱。李隆基哈哈大笑,赏赐了杨玉环洗儿钱。接着,又重赏了安禄山。

“洗三”是唐朝给孩子举行的沐浴仪式,一般是婴儿出生3天后举办的。洗完后,长辈要送“洗儿钱”。

那么,问题来了,安禄山是婴儿吗?不是,他已经48岁了!杨贵妃嚷嚷着给他洗澡,还“禄儿”“禄儿”地唤着,就算唐朝相对开放,但这副场景总归是带着一抹荒唐的。

一、安禄山是杨贵妃的谁?

安禄山是一个胡人,他出身卑微,在范阳节度使张守珪麾下效力。安禄山这人打仗厉害,还将溜须拍马修炼得炉火纯青。

毕竟,会溜须拍马的人很多,但能让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节度使就极为少见了。

天宝九载,安禄山受封东平郡王,为了谢恩,从边疆赶到了长安。

宴会上,安禄山扑通一声跪下,无比诚恳地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他说自己年幼时丧母,从来都没有感受过母爱。

接着,安禄山无比虔诚地看了杨贵妃一眼:恰好,贵妃娘娘没有孩子,臣斗胆恳求圣上恩准贵妃娘娘收臣为养儿!

李隆基一听,这胖子着实不容易啊,就成全他吧。安禄山谢恩后,跪在杨玉环脚下,恭谨地说,祝母妃千岁。

杨玉环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吃个饭竟收下个干儿子,还是一个大自己16岁的老男人!但皇上都恩准了,她也只能同意了。

令杨玉环没想到的是,别看安禄山是个胖子,却很孝顺。每次入宫,都先来拜自己,之后再去拜皇上。

李隆基作为皇上,不允许有人挑战他的权威!而安禄山此人拍马屁是一绝,一句话就浇灭了皇上的怒火。

安禄山脱口而出:蕃人总是先拜母亲,后拜父亲。这句话让李隆基觉得舒坦了。瞧,干儿子并没有对他不恭敬,他只是孝顺罢了。

安禄山除了孝顺,还精通胡旋舞。这一点深受唐玄宗和杨玉环的喜爱。

胡旋舞是从西域传入的,据说舞者要在一小圆上“纵横腾踏,两足终不离于子上”,舞姿十分奇妙、引人入胜。

每每唐玄宗兴起,就要安禄山跳胡旋舞。安禄山是个200多斤的大胖子,要完成高难度的胡旋舞并不容易,但他“其疾如风”,就连专业的人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一舞跳完,杨玉环拍手称赞。白居易曾在《胡旋女》中说“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

从侧面可以看出,安禄山胡旋舞的确跳得好,而且反映出他为了讨李隆基欢心,可没少下功夫。

杨玉环同为舞者,且是胡旋舞的爱好者。她有一首《霓裳羽衣曲》,末尾的高潮是快速旋转的胡旋舞。而安禄山正好擅长,因此很可能是杨玉环的舞蹈老师。

所以,安禄山是杨贵妃的干儿子,也是她的舞蹈老师。

二、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为何不阻止呢?

1、在唐玄宗的认知里,这没啥大不了的

杨玉环是谁?她曾是唐玄宗的儿媳。杨玉环与寿王李瑁婚后恩爱无比,小日子过得甜甜美美。

但是,自从武惠妃死时,52岁的唐玄宗整日郁郁寡欢。高力士见状,开始进“谗言”,唐玄宗大喜,既然儿媳生得国色天香,何不暗中看一眼呢?于是,他下令让杨玉环到华清宫沐浴。

杨玉环沐浴完,“既出水,体弱力微,若不胜罗绮,光彩焕发,转动照人”。

唐玄宗心痒不已,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如此美人儿,对风流的唐玄宗就是致命的吸引。他又怎会放过这大好的机会呢?

可是,杨玉环是寿王妃,是他的儿媳妇。他得改变两人的身份,才能变得“名正言顺”。唐玄宗告诉世人,为了给母亲窦太后荐福,杨玉环需要出家做道士,并赐了道号“太真”。

杨玉环只得搬出了寿王府,住进了太真宫。为了安抚儿子,也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唐玄宗将大臣之女许配给寿王。

5年后,杨玉环守戒期满,一切尘埃落定。唐玄宗下诏让杨玉环还俗,至于归处,自然是接到皇宫里,成为李隆基的爱妃了。

李商隐曾在《骊山有感·咏杨妃》中写道:“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这不难看出,寿王是相当郁闷的,而唐玄宗很尴尬。

可寿王再痛苦,也不能反抗,甚至连反对的话都不敢说。

想想看,唐玄宗连抢占儿媳妇的丑事都做得出来,杨玉环和安禄山的嬉闹又算得了什么呢!小打小闹罢了,根本不值一提。

2、唐玄宗之所以不管,是因为他有绝对的自信

唐代以胖为美,但过度肥胖就算不上美了。安禄山是个200多斤的胖子,唐玄宗曾和他开玩笑说:你的肚子快垂到地上了。

据说,安禄山换衣服,需要三四个人抬起他的肚子,心腹太监李猪儿得顶着他的肚皮,才能帮他系好裤腰带。

安禄山进宫进谏很夸张,骑的马必须半路换一次,不然马儿就被活活压死了。

相比而言,唐玄宗比安禄山帅多了,最起码称得上玉树临风。并且,在权利的加持下,他就是全天下最帅的男人了,完全碾压安禄山。

再者,唐玄宗觉得,他和杨玉环是琴瑟和鸣,他擅长抚琴,而贵妃精于音律,还是歌舞高手,如此天造地设的一对,还天天黏在一起,岂是一个胡人胖子比的了的。

所以,唐玄宗丝毫不会觉得,自己的女人会跟安禄山有点啥。

3、安禄山的种种行径,让唐玄宗对他毫无戒心

安禄山肥胖不已,但为了能讨好唐玄宗,硬是成了胡旋舞界的扛把子。并且,安禄山故意暴露弱点,好让唐玄宗对他放心。

天宝六年,安禄山见到太子时,根本不拿正眼瞧太子。这种态度让周围的人直冒冷汗,催促他赶快行礼。安禄山却说,太子是什么官职呀。

唐玄宗回答说,是朕百年后继位的人。安禄山一听,立即回答说:臣愚钝,只知道陛下,却不知道太子,罪该万死。说完,他立即朝太子行礼。

如此一来,安禄山向唐玄宗表达了足够的忠心。

安禄山深知唐玄宗对杨玉环的专宠,若是能搭上这条线,就相当于多了个保命符。于是,他一个五大三粗的老男人,跪下求着认杨玉环为母妃。

有了杨玉环的枕边风,安禄山活得愈发滋润,甚至在贵妃的宫中留宿。但唐玄宗从未怀疑过什么。

即便知道,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也只当成一件乐事,兴致勃勃地去看,还赏赐他们。

三、对于安禄山,唐玄宗真的没有丝毫怀疑吗?

未必,他着力培养安禄山,一是看中了他会揣测君心,会顺着他的意思行事,还能让朝堂平衡。

二是因为安禄山已经封赏到顶了,除掉他绝非易事

安禄山造反之前,被封了亲王,还身兼三镇节度使。妻子是命妇,儿子得到了皇上的恩赏。

在京城寸土寸金的地方,安禄山拥有豪宅,平时吃得是山珍海味,简直是胡人逆袭人生的巅峰。

可他偏偏不知足,想更进一步,不仅能得到杨玉环,还能成为全天下最有权势的男人。可他失败了,被儿子所杀,还间接害得“干妈”被活活逼死。

唐玄宗晚期耽于享乐,他深知:若是动了安禄山,整个唐朝的局势会失衡,索性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至少表面上是安稳盛世就行。

直到安史之乱,唐玄宗才不得不出来收拾烂摊子,可是,他听信谗言,明明不是好时机,却接连催哥舒翰出兵,最终导致近20万的军队全军覆没!

天宝十五载六月,是安史之乱的最高峰,李隆基仓皇出逃。到了马嵬坡,随行的将士情绪激动,嚷嚷着杀杨国忠,又逼迫李隆基缢死了杨贵妃。

1年后,李隆基派宦官改葬贵妃,没想到,只带回了贵妃生前携带的香囊。从此,一则流言在民间传开了,也许杨玉环没死。

而唐玄宗呢?日日对着香囊落泪,甚至为了再见杨贵妃一面,竟听信方士的话,开始修炼,结果因病过世了。

自此,唐玄宗与杨贵妃这段“孽缘”到此结束。说到底,杨贵妃是唐玄宗的白月光,是他违背人伦也要得到的妙人儿,就算她真的与安禄山有什么,唐玄宗会怒而杀之吗!(很大的可能是不会的。安史之乱,杀掉杨贵妃,是因为自己的命高于一切。)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