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三国志,曹军水寨怎么走

天美资源网

反三国志,曹军水寨怎么走?

游戏水寨迷宫做的很烂,没什么规律,麻烦点。

几个干道多走走就能到了。顺便说下结局很烂。。。。

反三国志,曹军水寨怎么走

反三国志结局?

有选项时选择 张飞和援助新野是结局2 黄月英死,周谕化成石子小乔发觉还是爱诸葛亮 剧情二 有选项时选择 赵云和不援助新野是结局3 黄月英死,周谕化成石子小乔带着远离诸葛亮,诸葛亮孤独一生 剧情三 有选项时选择 赵云和援助新野是结局1 周谕和小乔参加诸葛亮和黄月英婚礼,并在当天化成流星消失。小六最 终不用打。也不需收复玄武。

诸葛恪是否在真实历史中出现过?

好吧,很遗憾,作为一款三国背景的桌游,《三国杀》里的武将并非是历史上能确定真实存在的人。题主所说的琅玡少年诸葛恪,历史上确实有这么个人。诸葛恪初出风头应该是那个“诸葛子瑜之驴”的故事了吧。后来诸葛恪掌管吴国大军,大举伐魏,日渐骄横,之后新城大败没有让他痛定思痛,而是为了掩饰自己的过失更加在朝中飞扬跋扈,最终被孙峻设计杀害。

而在各类三国游戏中人气都很高的高顺在《三国志》里的记载就很简略了,而《三国志》中有关高顺的文字还是引用《汉末英雄记》里的段落。高顺为人清白廉洁,不饮酒,不体罚士兵,他对士兵的训练很是严格,因此他统领的陷阵营也是汉末时期颇有战斗力的组织。最终高顺在吕布被抓后与陈宫一起被曹操所杀。

说完了题主的疑惑,逻辑文史姨再来列举几个可能历史上不存在的武将吧。

首先是马云騄。马云騄的设定是马超之妹,赵云之妻,这个人物是在周大荒先生的小说《反三国志》中出现的,当然周大荒作为比罗贯中还拥刘的人,自然要让魏吴消亡,这本以赵云、马超为主角的小说看的也是比较过瘾,推荐大家阅读。

然后是张星彩。我想玩过《三国无双》系列游戏的同学(或者看过《三国无惨》漫画的…)都不会对星彩这个名字感到陌生,星彩在游戏中的设定是张飞的女儿。而张飞历史上确实有两个女儿嫁给了刘禅,但并无任何史料提及这俩闺女的名字,而《三国杀》直接把张星彩拉过来,确实满足了玩家的胃口,但难免有“跟风”之嫌。

接着董卓的孙女董白,一个可怜的无辜的花季少女,《英雄记》中说她在董卓被杀后作为家属一并被诛,年仅十六岁,可以说这人在历史上或者是也是上的记载只是几个字而已,没想到《三国杀》团队还把她加入了游戏,令人匪夷所思。

接着,在《三国演义》中有着不错戏份的李儒也历史上也未必有这么个人,就算有也没有小说中那么厉害。《三国志》里没有任何关于李儒的记载,而在《后汉书》中李儒做为董卓身边的官吏,替董卓献上毒药,毒死刘辩。《后汉书》成书时间比《三国志》晚一百多年,因此范晔能借鉴的史料会更多一些,而陈寿是直接体会过三国时期的纷乱的,所以到底有没有李儒这个人,大家自行分析吧。

最后是王异和诸葛果。王异在《三国演义》里以赵昂妻子是身份出现,书中未提及其名字,马超在凉州作乱时,机智的王异协助丈夫守城,奇策百出。而王异的事迹大多记载于《列女传》中,《列女传》中的故事并非都是史实,有不少是从民间故事里收集的。

至于诸葛果…光看她的技能就感觉她不是一般人,而诸葛果的文字都是在《历代神仙通鉴》中出现的,未见其余任何史料有记载了。

文/逻辑文史游

其他的大家补充~

三国杀中武将全部出完怎么办?

谢邀。题主你想的真多,只要游卡想扩(quan)展(qian),武将是永远都出不完的。

首先,三国杀武将大多数取材于小说《三国演义》,标准版四个势力共25个武将放在任何一个看过小说甚至看过电视剧的玩家面前,他们都能知道这些人物的事迹(甄姬除外),如果这个游戏和他的始祖bang一样用一些虚构人物的名字再加上技能让玩家去娱乐也不是不可以,但K神为了迎合热度果断用了三国背景。这种创意可以说是一种幸福的烦恼,因为三国里的武将实在太多,应玩家的需求(也是为了自己要盈利),官方只能一步步推出新武将增加新卡牌发明新模式。

标准版之后官方推出了军争卡牌包和神话再临·风武将包,风包中的于吉在小说中被称作于神仙,但被孙笨杀了,而在某些版本的小说里这一段是删除的,因此官方在这个时候出于吉着实让人想不通。之后火包的群庞德也遭到了吐槽,也大致在这个时候,官方有了新的思路,就是给同一个武将赋予不同的势力,但并没给他们改技能(孙尚香、关羽、马超)。林包孟获祝融夫妇早小说里戏份就不多,虽说自古蜀中的将士不像其他两国多,但还是有很多人可以替代这两位的。

神话再临·风林火山武将包出完后,官方为了加强和玩家的互动,推出了一将成名系列,这其中的插画和技能都是玩家自主设计官方素人测试之后才上线的。我们也能看到从这开始三国杀的人物取材就不只是局限于《三国演义》了,所以我们能看到《列女传》的王异加入了游戏。而之后官方为了迎合市场开始发行周边产品,诸如《曹操墓》,《Q杀》等产品,又赶上当时热播电影《铜雀台》,官方和片方为了互推在身份局又推出了灵雎这一影视原创人物(剧中是吕布和貂蝉的女儿)加入游戏,可见,任何和三国有关的武将在官方看来都是能入选的。

之后的SP等扩展武将就更夸张了,官方居然大胆当敢随意取材,于是我们发现《英雄记》的董白、《三国无双》的星彩、《反三国志》的马云禄等人物就参战了,按照这个思路,各类三国题材的小说、游戏怎么也由上千人物了,而在官方看来,新推出的人物无论出名与否技能一定不会弱,所以你如果刚接触三国杀发现一个你不认识的人物在牌局上等吊打吕布、关羽等人,你也不用太奇怪。

但,鉴于舆论,官方不会做这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无脑发行武将的事情,咱们倒是可以自己DIY做一套卡牌,不过就算你再有创意,你还能找到和你一起面杀的人么?

文/车逻辑的逻辑

三国杀巅峰期已过,感觉不会有新玩家加入了…

反三国志演义是一本什么书?

《反三国》是一本翻案的书,但它并非是为刘备的蜀汉翻案,而是为马超、赵云等一帮名将翻案!尤其重要的是,其作者赵大荒想要借书进行“沙盘推演”,表现自己具有经天纬地之才。但是,不幸的是,由于其能力有限,《反三国》艺术水准较差,故而影响不大。

一、英雄气短的《三国演义》

不知大家看《三国演义》时有没有一种感觉:看前半部兴致盎然,赵子龙七进七出,张翼德喝断坂阳桥,诸葛亮神算借东风,周公瑾火攻战赤壁,关云长水淹七军……

这些章节看得人荡气回肠,但及至关羽兵败走麦城,张飞醉酒丢性命,刘备火烧连营八百里,便觉得索然无味,到后来孔明陨命五丈原,更是不忍再读。

《三国演义》的小说我从小学就开始看起,看过无数遍了,那时很多字不认识,“荀彧”我一直认作“荀或”,但是看到“走麦城”时我一向是跳过去的。

和我有同感的人相信有不少,而造成这种效果的原因,关键在于《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他刻画的三国人物确实丰满,一个个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他又带有明显的个人倾向,他是认同刘备的蜀汉应该是正统的。

但是,《三国演义》虽然是小说,允许进行虚构与艺术加工,但它不能违背历史、不能推翻历史,因而在三分历史、七分演义的《三国演义》中,蜀汉最终还是要被灭掉的,蜀汉的名将们最终也只能是英雄气短。

而曹家得到的天下,最终也只能被阴谋家司马懿家族拿了去,继而在华夏大地上开启了长达数百年的大纷争。

二、周大荒的“沙盘推演”

周大荒生于1886年,卒于1951年。本名周天球,字大荒,号书生,湖南祁东人,本为一介文人,后做过几个地方军阀谭浩同、曲同丰等人的幕僚,尤其是1926年出任第八军教导师师长周斓的参谋后,为其出谋划策,除掉了贵州军阀袁祖铭。

自命为“戎马书生”的周大荒,一方面感慨于当时的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另一方面又自命不凡,自认为“时运不济”,自己空有一身“军事才干”,却没有更大的舞台。

恰好他又是一位“三国迷”,一向对蜀汉的一帮英雄抱有不平之气,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共门后作用下,一部奇书《反三国志演义》产生了。

此书于1924年起在《民德报》连载,1930年完成。作者在书中以笔墨为沙盘,从《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写起,让赵云识破曹操诡计,将徐庶劝回刘营;又让庞统逃出落凤坡,帮刘备取得西川;进而又是子龙阻止吕蒙白衣渡江,反取了东吴的江夏;再后来魏延自子午谷出奇兵,千里奔袭,巧取了长安……总之,最后是蜀汉灭魏呑吴,一统江山。

三、《反三国》之奇

前面讲了,《反三国》重点不在为蜀汉翻案,而在为蜀汉的一帮名将打抱不平,因此它的重点在描写那些生不逢时的蜀将。

1、马超与赵云

赵云很早就与刘备相识,看三国时这位白袍小将让人对他充满期待,但《三国演义》中除了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外,赵云出彩的地方并不多,对他的定位似乎就停留在了“刘备的卫队长”这一角色上。

而全家被杀、后来几乎灭掉曹操的一代名将马超,原本是雄霸一方的“西凉王”,在归顺刘备后却寂寂无闻,成为最为悲情的名将。

周大荒与此二人可能有某种共鸣,因为他在《反三国》中大张旗鼓地为二人翻案,他不仅让赵云娶了马超的妹妹马云騄,而且让马赵二人东征西讨,灭魏吞吴,立下不世功勋,成为蜀汉的最大功臣。

2、魏延

魏延不知是如何得罪了罗贯中,在罗先生的笔下,魏延成了一位脑后有反骨的反面人物。

其实,在《三国志》中,魏延本来是刘备的“部曲”,也就是刘备招的亲兵,因为作战英勇而不断升迁,后来替刘备镇守四川的门户——汉中。

所以,魏延并没有在长沙杀了太守韩玄献城投降。但魏延与杨仪确实是有矛盾的,这一矛盾在诸葛亮死后集中爆发,火拼失败的魏延于是被安了个“反叛”的罪名。其实,魏延反对的只是杨仪,并非是反叛蜀汉。

在《反三国》中,周大荒不仅彻底给魏延平了反,将他写成了正面人物,而且在第十七回中,魏延带领三千人马,从子午谷出奇兵,先夺取鄠县,再赚开长安城门,立下奇功一件。

3、向宠

诸葛亮的《出师表》中曾不惜笔墨地提到过一个人物:向宠!

“将军向宠,性情淑均,畅晓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但奇怪的是,诸葛亮很看的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却并未出现,也许,罗贯中先生要照顾的人很多,向宠并不在其列。

但周大荒注意到了这个人物,在《反三国》中数次提到向宠,如在第二十回庞统巡城时,认识牙门小将向宠,将其荐至张飞帐下;又如第二十九回,东吴将领徐奉攻下沔阳,进而进军荆州,被向宠拦下撕杀…

这也算是弥补了罗贯中留下的遗憾。

四、《反三国》艺术水准不够

《反三国志演义》全书共六十回,读来倒是令人解气,让一帮英雄都扬眉吐气了。

但解气归解气,痛快归痛快,作为一部小说,《反三国》写行军打仗的多了,却没有笔墨去写其他有趣的事,并且,即便是行军打仗,也写得平铺直叙,语言驾驭能力稍逊,看过后值得回味的东西就不多了。

所以说,《反三国志演义》虽是一部奇书,但艺术价值有限,这也是它影响不大、流传不广的根本原因。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