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城市2011修改器,你认为中国最繁华的十大城市是哪些

天美资源网

特大城市2011修改器,你认为中国最繁华的十大城市是哪些?

中国第一城市广州非你莫属,食在广州。

衢州会成为特大城市吗?

不会!

特大城市2011修改器,你认为中国最繁华的十大城市是哪些

首先这里面积不大,没有成为特大城市的基础。

其次,这里的经济总量太小,gdp~甚至全省倒数。而且从衢州的经济结构来看,这里并没有什么支柱性的产业,现在最大的产业是巨化集团,这个还是国企,并不是本地企业,而且是化工产业,污染很大,产业效益并没有那么的好。这样你说特大城市,可能么?

第三,杭州成为特大城市的基础怎么都比衢州高,再不济还有宁波温州金华,衢州的基础太差了,要成为三线城市都还需要很大的努力,还没走就不要想说能跑了。

长春有可能升为特大城市吗?

没有可能,人口不够,外流严重,经济一般,社会经济总量有限,增长点不多,除一汽外,其他产业竞争力不强,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省域副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区别?

根据百科解释,省域副中心城市通常是指在一省范围内,综合实力较周边城市强大,经济辐射力超出了自身管辖的行政区范围,拥有独特的优势资源,且距离省会城市150公里以上远、可以被赋予带动周边区域发展重任的大城市。

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省会城市与一般城市之间的城市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认为,规划省域副中心城市可以部分解决各省一城独大问题。

“省域副中心城市”最早是2001年湖北省社科院学者秦尊文提出的。他提出:由于湖北人多地广、地域上东窄西宽,而省会武汉又偏于鄂东,客观上需要在鄂西确立一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省会武汉的“二传手”。

他认为,能够在在一个省份局部地区承担经济发展核心带动作用的城市可以被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而宜昌、襄阳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可以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此建议2002年7月得到湖北省委的批示和肯定。2003年8月,国务院批准了《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该《规划》明确将宜昌、襄阳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之后湖北省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宜昌、襄阳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建设。

2015年,宜昌的GDP总量已经达到3384.8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339.1亿元,是名副其实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湖北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思路和做法,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一些省份也将这一概念应用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市发展战略中。此后,河南洛阳、开封、南阳等,安徽芜湖,四川绵阳、宜宾等,山西大同,湖南岳阳、衡阳、常德等,江西九江、赣州、上饶等,甘肃酒泉、嘉峪关等,广东湛江、茂名等分别在政府有关文件或规划中被定位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并不是所有地级以上的城市都能够成为省域或更大区域的副中心城市, 要想成为副中心城市,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第一,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一定的人口规模。根据统计资料分析,一个真正的副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不仅应当与周边城市相比有相对优势,而且其经济总量不得低于2500亿元(2016年标准)才有基本资格, 否则难以称为“副中心”城市(西部城市除外)。人口总量、外来人口数量既反映了当地的经济实力,也反映出该城市的经济活力, 因此,副中心城市一定是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较大的城市。

第二,距离中心城市不能太近、太偏。太近,就意味着其难以拥有自己独立的辐射范围,而这是副中心城市成立的前提。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中心城市与副中心城市的距离最好在150公里以上。比如湖北的黄石市很长一段时间是湖北省第2大城市,大型企业多,但因为与武汉市的距离只有80公里,绝对不可能发展成为湖北的副中心城市。又比如湖南的株洲市、湘潭市都是湖南省的大城市,综合实力都比较强,但因为与省会长沙的距离都只有40公里,绝对不可能发展成为湖南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按照这个定义,从全国范围来看,大约只有十几个城市能够称得上是标准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河北省:唐山市、保定市、邯郸市

辽宁省:大连市

吉林省:吉林市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佳木斯市、大庆市

河南省:洛阳市、南阳市

湖北省:宜昌市、襄阳市

湖南省:岳阳市、常德市、衡阳市

山东省:青岛市

广东省:茂名市、湛江市、汕头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桂林市

江苏省:苏州市、徐州市

浙江省:宁波市、温州市

江西省:九江市、赣州市、上饶市

安徽省:芜湖市

福建省:厦门市、泉州市

山西省:大同市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赤峰市、通辽市

海南省:三亚市

甘肃省:酒泉市

云南省:曲靖市

贵州省:遵义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吐鲁番市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

重庆市:万州

陕西省:宝鸡

台湾省:高雄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

想对应的,次中心城市的范围就要小很多,可能就是在一市或者一区的行政管辖范围之内。比如,近日,甘肃省政府批复《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及《嘉峪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酒泉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嘉峪关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重要节点城市、省域次中心城市。

另外,北京通州首都副中心、石家庄将在除石家庄市区外,还将建设4个次中心城市、3个小城市、9个新市镇等措施,都可以归为次中心城市范围。

当然,次中心城市这个含义并不绝对,也并不完全局限在一个行政管辖范围之内。近几年颇为流行的城市圈概念,一个中心,其他节点城市均可归为次中心城市。比如武汉都市圈,又称武汉"1+8"城市圈,是指以中部最大城市武汉为圆心,覆盖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周边8个大中型城市所组成的城市群。除开武汉,其他8个城市也可以成为次中心城市,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离中心城市太近,难以拥有自己独立的辐射范围。

等级规模和城市空间分布特征?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规模的划分

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类型: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城市的等级划分

特大城市:城市人口在100万人口以上

大城市:城市人口在50万~100万人口

中等城市:城市人口在20万~50万人口

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

2、城市的服务范围

(1)服务范围:城市接受的服务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范围,也称服务地。

(2)特点:一个城市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其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但是这个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可能来自服务范围之外。

3.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