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度灰结局,未来有哪些行业会是暴利行业?
我们总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所谓“暴利行业”,暴利的本质是什么?
表面上看,暴利行业就是赚钱超多、利润率超高的行业。但是很显然,做生意和炒股票有一点是高度一致的:利润是由成本和售价决定的,而售价不是你想定多高就能定多高的。
因此,暴利的本质,是在成本一定的前提下,购买方愿意且能够支付得起超高的价格,使得销售方能够获得远超行业或者全社会整体平均利润水平的收益。
我们反复强调,人类自从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绝大多数产业的产能都是过剩的。因此,成本问题在大多数行业可以忽略。
请注意,不是“成本”本身的金额可以忽略,而是“成本”对于“暴利”的决定程度可以忽略。要产生暴利,起决定作用的是销售的成交价格。
成交价格的决定因素,就是我们反复提及的有效需求。想买私人飞机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可能是个需求(比如解决上班通勤问题),但显然不是有效需求,因为我们买不起更养不起。
有效需求是指真实存在的、有购买意愿的、且支付得起购买费用的需求。
因此,暴利行业的特点就是有数量可观的人群愿意且付得起价钱、以远超正常利润水平的价格去购买产品或服务。
这个问题的核心就变成了研究为什么会有数量可观的人群愿意支付那个远超正常利润水平的价格!
这里介绍三个原因,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或者见识过。
第一个原因,一段时期内的供需关系的扭曲,导致了某项原有较大需求量的产品因为供不应求而价格飙升。
这种情况下出现的所谓“暴利行业”,大家千万不要盲目追捧,因为前面已经说过,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时代以来,绝大多数产业都是产能过剩的。
短期的供需关系扭曲所造成的“暴利”必然吸引大量投机者涌入,迅速扩大生产量,从而使得供需关系快速回归平衡,甚至进入过剩状态。
2020年曾经出现过生产口罩、生产熔喷布、生产口罩机设备的行业赚大钱的现象。这就是典型的由于短期供需状态扭曲而引发的价格暴涨。但是现在,谁敢说生产口罩是暴利行业!
近两年还有另一个行业出现了因为供需关系扭曲而赚爆了的行业,那就是航运业。据航运咨询机构的数据统计,全球所有航运企业2010年至2020年期间,所有年份的行业利润全部加起来有375.4亿美元。而2021年一年的全行业利润额,就超过了1100亿美元。
这又是一个经典的“暴利行业”的故事。很多航运企业实际上已经连续亏损很多年,却在2021年一朝翻身。相关的行业股票也暴涨了几倍。留个思考题,请问,你敢因为眼红人家的暴利而冲进这个行业吗?
第二个原因,技术壁垒形成的垄断溢价。
经过互联网新闻多年的普及,很多朋友应该都看过我们采购进口盾构机支付超高价格的辛酸历史。新闻里说,1997年我们进口了两台德国盾构机,花了7亿元。
机器出问题以后,请外国工程师来维修的费用是每天3000美元,从出家门开始计费,来了之后还要好吃好住招待好。
其实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进口盾构机?不买难道不行吗?
事实证明,真的不行。如今的我们都知道,四通八达的普通公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机场、港口,是我们经济发展严重依赖的基础设施。没有当年的大基建,就没有如今的经济发展成果。
造路修桥是我们的刚需,挖隧道是其中绕不开的一个关键环节,这个环节的解决方案在别人手里,那么别人就能喊出一个你能够承受的最高价,迫使你乖乖付钱。
西方发达世界最近两百年都在吃技术红利,他们有太多行业由于技术的垄断,是可以坐地起价吃暴利的。
就目前看来,我们未来有可能赚取这种暴利的行业,大概率出现在量子科技、新能源、下一代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等我们目前能够追平甚至赶超西方的硬科技领域。
第三个原因,大家都明白的,那就是行政指令产生的垄断行业,比如烟草。
大家不要把这类行业当成是“普通经济活动”,直接认为是一种税收或者安全方面的考虑就行。
其实,从根本上讲,暴利的终极来源都是供需关系的扭曲。我们上面提到的第一个原因,更多是偏向于临时突发事件造成的短期供需关系扭曲。
后两个原因,则是人为努力造成的可能持续较长时期的供需关系调节,而进一步产生的价格扭曲。
对于普通人而言,关注暴利行业其实是不太好的。
突发事件造成的短期供需关系扭曲,一般都不可持续,行业迟早会因为新产能的涌入而回归正常价格水平。普通人无论是亲身加入这样的行业工作,还是购买相关企业的股票,都可能成为某种“高点接盘侠”。
对于技术壁垒带来的垄断优势,进而产生暴利的行业,本身技术门槛太高,不是一般人能够参与的。因此,就业这条路就基本走不通了。
那么,投资相关企业的股票也存在不确定的风险,万一技术垄断被后来者打破,那么前期的溢价就很可能破灭,投资又可能遭受亏损。
至于行政指令造就的行业,那就更加没办法参与了。那些就业机会也是需要各种找关系才能进入,对于普通人的可行性非常不高。
因此,暴利行业可遇而不可求。
那么,普通人应该追求什么?有两条比较宽的路可以选:一是成长型行业,二是“暴利”企业。
成长型行业本质上说的是有效需求持续成长的行业。我们最常提到的就是两个,老龄化相关产业和新能源产业。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两个大方向都是会持续成长的。
成长型行业可能遇到一个积极的重大不确定性:对资本的吸引。当年大量资本进入移动互联网软件行业的时候,大家可能听说过,曾经有软件公司招聘本科生开出8万元月薪的新闻。
如果养老服务行业某一天也吸引了大量资本进入,会不会也能显著提升一下护理员的工资呢?
第二,所谓“暴利”企业,那就广泛存在于各行各业了。
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原因,除了行业性的供需关系扭曲外,企业自身也有技术溢价和品牌溢价两种途径。
以可口可乐为例,根据二季度财报显示,人家的毛利率达到57.4%!耐克公司曾经宣称,一双鞋的成本占售价的22%,网上也有新闻说过,一双千元耐克鞋的成本也就200元左右。这就是品牌溢价的威力。
每一个行业都有一两个头部品牌能够收割大部分的行业利润,我们无论是通过就业方式,还是通过投资方式,参与这些企业的赚钱事业的机会,就大得多了!
所以说,暴利行业虽然会时不时地出现,但是一般人要么来不及参与,暴利行业就不那么暴利了,要么门槛太高,普通人都参与不进去。
我们不如多关注确定性高的成长型行业,尽早通过就业或投资方式进入其中,与行业共同成长。最终,在时间这根最强大的人生杠杆的作用下,我们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巨大红利。
(全文完。欢迎关注探为观指)
心功能是如何分级的?
心功能分级,对于心内科医生来说就是基本功,一般来说心功能分级有很多分发,很多标准。
主要是对已经出现心脏病的心脏的一种分级办法,从而评价心脏功能,目前常用的比如说慢性心功能分级叫NYHA分级;还有急性心肌梗死的killip分级;以及心功能分期;比较实用的心功能六分钟步行测试等等心功能分级。
我们主要介绍目前慢性心功能不全的分级,叫NYHA分级,一般分为四级,I级最轻。主要是根据患者本人的自我感觉和活动强度及活动能力决定心功能的分级。具体分级如下:
I级:有心脏病,但体力活动不受限制,也就是;基本属于正常心功能,但存在心脏病,比如有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脏病、心肌病等等。
II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等心衰症状,休息可缓解。也就是平时已经出现症状,已经不能正常的体力活动,体力活动后会有各种不适,但日常生活并没有明显受到限制。
III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低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心衰症状。或者说日常生活后,比如走路、上楼、吃饱、大便用力等等情况下都会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不适。
IV级:心脏病患者,休息状态下也可有心衰症状,活动后加重。也就是说患者即使不动,待的好好的就可能出现胸闷憋气呼吸困难等等症状。属于最严重的心衰。
这是目前心功能最常见的分级,当然也需要结合病史及心脏彩超等检查。其实心功能不全主要是一个结果,并不是具体的一个病名,因为很多心脏病都会导致心功能不全,比如急性心肌梗死、长期高血压、心肌病、瓣膜病、心律失常都会导致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目前治疗方法和手段有限,药物治疗及起搏器、心脏移植、人造心脏等等都没有突破性进展,预后相对较差,所以,心衰一定要预防为主,尤其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早治疗,严格控制高血压。
当然还有一种六分钟步行测试,对于心功能评价很有帮助。
简单的说就是:
在室内封闭走廊(气候适宜可在户外),应少有人走动。地面平直坚硬,路长应达50m,若无条件可用20或30m,过短会降低步行距离。
然后在计时六分钟内,看患者能走多远距离,当然这个需要医生监测,需要综合评估并有医护保障前提下才能完成,不能自行检查。
绝对禁忌证 近1个月内出现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相对禁忌证 静息心率>120/min,收缩压>180mmHg和舒张压>100mmHg。
健康人一般可以6分钟步行400~700米,心功能判断简表如下:
6分钟步行距离心功能水平
<150米重度心功能不全
150~425米中度心功能不全
426~550米轻度心功能不全
还是我们前面说的,心功能不全不好治疗,只能靠预防为主,大部分心功能不全和高血压不控制或控制不好,以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心肌梗死后没能及时就诊开通血管有着直接关系,所以我们每天科普控制高血压,正规治疗冠心病,胸痛第一时间就诊。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美剧中有哪些性感而又幽默的女性角色?
我看美剧英剧大部分时间都在关注女角,因为真心觉得她们很美。
看到这个标题,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傲骨贤妻里的Alicia Florrick.
她的角色就是我特别欣赏以及想要努力成为的人。
在工作上坚持自己的标准,力所能及的做好一个母亲的角色。而且我觉得她最厉害的一点就是宠辱不惊,当她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面对这个人以及一种局面的时候她往往会以不变应万变。做自己在此刻觉得对的事情。
第二个想要说的是英剧《Silk》里的Martha Costello.
她的口红实在太适合她。非常非常崇拜她,想抽烟的时候就抽烟,想喝酒的时候就喝酒,想跳舞的时候就跳舞,喜欢一个男人的时候就喜欢一个男生,没什么大不了的。
她对于工作的那种坚持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坚持,刨根问底,用尽一切力量去弄明白自己不明白的事情。有点横冲直撞,但不得不令人敬佩。
第三个是实习医生格蕾里的Cristina Yang.
她的那种对于心脏外科的执着热情,还有她为了自己最终想要的事业高度所能够放弃一切的心令人敬畏。
她对自己的要求实在是高的不能再高了。而且在遇见突发情况下的那种努力表现出来的冷静都非常非常令我喜欢。
她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为了事业放弃的那些东西她也想要拥有,但她依旧选择了自己最想要的,不论需要付出什么。
第四个是国土安全里的Carrie.
刚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感觉她就是个疯子,疯疯癫癫固执己见,没啥多说的,就是觉得她很酷。
第五个想说的是欲望都市里的Samantha Jones.
虽然也会在要过生日的时候不高兴,但是年龄对她内心的影响只有一少部分是负面的。她对好友的支持,对事业的不容置疑性,以及对男人的永不满足性都让她酷酷的。
第六个是纸牌屋的Claire.
她的纠结,犹豫,烦躁也都多多的,但是她一出现就莫名的感到好戏要来了。
酷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
第六个是唐顿庄园里的大小姐Mary.
她的毒舌,她的坚韧,她的高傲,她的不肯将就都太吸引我。
第七个还是唐顿庄园里的Mabel Lane Fox.
她的戏份非常少,但是深得我心啊,也只有她在对抗lady mary的时候在一个level上啊!
第八个是How I met your mother里的Robin.
如果从行为举止上来说她的酷体现在眼神,拿枪的感觉,抽雪茄的姿势,但是她真正的酷是那种骨子里的独立。
第九个还是老爸老妈浪漫史里的Lily.
当时刚看老爸老妈浪漫史的时候觉得她超级annoying。看到中间的时候就觉得lily简直就是神级存在,Marshall可以说一直都像一个没长大的孩子,lily才是这个家的一家之主。
尤其是最后一季他俩为去留意大利的事情吵架,当时lily对Marshall说了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原话记不住了,大意是:我决定留下来了,但是如果你一直用“输”“赢”这样的字眼来形容我们的关系,那你总有一天会失去我的。婚姻里没有输赢。
真心觉得她情商超级高,在我心里,智商高情商高都很酷~
你见过的最奇葩的母子关系是怎么样的?
被亲生母亲起诉要月子钱,绝了。
我见过奇葩的,但没见过这么奇葩的母女关系。我姑姑与他女儿(也就是我表姐)简直就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后来我姑姑把表姐给告上了法庭,要她还坐月子的费用。我表姐今年34岁,在她15岁时她父亲,也就是我姑丈,就因为癌症去世了。后来我姑姑改嫁,嫁到了同一个村里。我表姐就一直和她爷爷奶奶生活,我姑姑基本上就很少去看她,平时也没什么联系。一直到了高中,我姑姑才偶尔会去看我表姐,渐渐地联系多了起来。我表姐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由于家里没钱,爷爷奶奶又不不懂的教育,所以就没让继续复读。于是我表姐就一个人跑到了广州去打工,在一个电子厂里当流水线工人。听她说,那时候工资很低,一个月才1000多块钱,而且每天要干15-16小时。干了几年,也没攒下什么钱,倒是谈了一个了男朋友,是自己同个工厂的。男方家里也是农村的,父母亲也都是农民,没什么钱。谈了几年后,我表姐就把男朋友带回了老家,那时候她爷爷奶奶都已经过世了,所以改嫁的妈妈就成了她唯一的亲属。不巧的是,妈妈的再婚丈夫,也就是她继父也因病过世了。所以回老家后,我表姐就把男朋友带到了妈妈家。我姑姑看到表姐男朋友后,嫌她个矮,又嫌她家是农村的,家里没钱,不咋同意他俩交往。但我表姐不同意分手,回到厂子之后,还是一直跟她男朋友谈恋爱。最后还是因为我姑姑跟男方家彩礼问题没有谈好,导致我表姐与她男朋友分手了。但那时候我表姐已经怀孕了,未婚先孕,我姑姑就一直劝她把孩子打掉,但我姐就是死活不肯,因为这事,我姐跟我姑还闹了好长时间的矛盾,搬出了我姑家。我姐一个人就住回到她爷爷奶奶家,那时候就一个人在养胎。但毕竟还是母女,做母亲哪有不心疼自己孩子的。我姐在怀孕的后面几个月,身体很差,我姑怕她一个人住出意外,于是就叫我姐去她家里养胎和做月子。我姐想着,这反正都在自己老家,也方便,就同意了,就到她妈妈那里住。那段时间我姑姑整天寻思着煮好吃的给我姐,我姐肚子也慢慢地变大。那段时间,也是他们母女相处的最融洽的一段时间,然而也是这段时间的相处,为之后不久对簿公堂埋下了伏笔。生完孩子我姐就在她妈妈那里做月子,前前后后总共住了有6个月左右。因为我姐的继父也过世了,母亲也是一个人,平时打打临工,收入较少,住在她这里,我姐平时有给一些钱给我姑买菜生活,但是因为我姐怀孕之后也没有工作,没什么钱,给的不多。后来,为了孩子,我姑又给我姐张罗其了对象,一直没成。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我姑跟我姐还有小孩,三人一起住,但慢慢地时间一长,相处出了矛盾,平时的生活中经常吵吵闹闹。后来我姐就回爷爷奶奶家里住了,再后来我姑就跑去我姐家,叫我姐把做月子的钱还给我姑,大概有三万元左右。我姐没有答应,于是我姑就一直在她家里闹,还扬言要是不给她就要在我姐家跳楼。但是我姐也没钱,于是就只能就写了一张3万元的欠条给我姑。但是这钱也一直没给,后来我姑也来闹过几次,但我姐现在一直都是带孩子,没出去上班,确实没钱,也拿不出这3万块钱。后来,我姑心一狠,就直接到法院起诉,就这样亲母女上了法庭,妈妈是原告,女儿是被告,而事情也很简单,就为了坐月子的3万块钱。后来在法院调停下,我姐同意分期支付这3万块钱,我姑才肯罢休。这事情,一度闹得沸沸扬扬,全村都在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有说我姑不近人情,有说我姐白眼狼不懂感恩,反正啥都有。后来他俩关系也一直僵住,这几年随着我姐孩子慢慢长大,他们几个关系才好点。写在最后,我想说,对于亲情需要的是包容,需要彼此的体谅,而不是互相的计较,那份血溶于水的亲情总是不可磨灭的。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与大家一起共勉:亲情是无形的,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他是什么样子;亲情是无偿的,没有人会让你为此付出钱物;亲情是无价的,世上没有什么事物的价格比得上她;亲情是无私的,世上没有东西比她更能牺牲自己;亲情是无尽的,你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体会到他的存在。有什么好看的讲同性之间爱情的电影?
大家好,我是罗伊。
说起去年最受欢迎的同志片,
当属唯美到爆炸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新一代国民老公“甜茶”蒂莫西·柴勒梅德横空出世
前不久结束的奥斯卡上这部片子也成绩不俗,四项提名最终荣获最佳改编剧本奖。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编剧詹姆斯·伊沃里
而今儿要讲的同志片,早就在奥斯卡开档颁奖之前的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上首映,并在Bigscreen竞赛获奖。
妮娜
Nina
这是从影多年的波兰导演欧嘉·查达斯的处女作。
导演是83年生的人
故事的起点,是一个平凡的少妇妮娜。她在一所中学里担任法语老师。不为人知的是,她为自己多年的不孕而愁苦不已。
另外一个起点,是一个四处打零工的少女玛格达。生活中,她是一位同志。
我只能服了导演对于细节的捕捉
不过是个光明正大沾花惹草的渣。
确认过的手势,遇见对的炮友
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女人,却因为妮娜边打电话边开车不小心撞到玛格达车子的挡泥板的一次意外相识了。
要不是妮娜的丈夫及时过来救场,玛格达恐怕不会放过妮娜。
事情最终以妮娜的丈夫帮玛格达修车了结。可对于妮娜来说,寻找代孕母亲的日常烦心事又让她头大了。
一不小心,她和好不容易找回来的代孕母亲谈崩。
作为一个求子多年未得的女人,
妮娜的心态也崩得差不多了。
妮娜不知道的是,此时的玛格达对她悄悄产生兴趣,尽管妮娜不太喜欢这个痞气十足的女孩。
故事的第一次转折,在妮娜的丈夫无意发现玛格达的绿眼睛。
因为妮娜的丈夫一直希望有一个拥有绿眼睛的孩子。
现实生活上毫无交集的一对夫妇和一个浪子,就这样有了命运的重影。
这台词6到我无话可说
可是命运注定无法弥补妮娜与丈夫在一次次求孕失败之后的情感裂痕。
暗黄的灯光象征着激情泯灭的婚姻
来访的玛格达似乎有所察觉,大方表示接受3p,但是妮娜的丈夫拒绝了这个要求。
话音刚落,她怔怔地看着妮娜。
之后她就借口离开了,
留下满屋子烟雾和醉意包围的尴尬。
玛格达知道妮娜夫妇想要自己,
也知道妮娜和丈夫的关系正在冷却,
但不清楚刚刚提出3p的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妮娜的丈夫依旧没有放弃代孕的努力。
他让妮娜去照顾因为酒醉出了场车祸的玛格达。
而她慢慢放下了对这个女孩的偏见。
玛格达并不喜欢养绿植
希望探望的妮娜待久一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妮娜发现自己对这个女孩也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她还把玛格达带到自己的秘密花园——一个巨大的子宫模型。
妮娜一直以为,在这段漫长的求孕路里自己无人可诉。
包裹着孤独和渴望交织的痛苦的内心,如今走进了一个独立如风的女子。
妮娜怯弱地欢喜着。
可无法生育孩子依旧是她最大的心病,几乎占据了全部身心。
她和玛格达开门见山,但被玛格达拒绝。
是啊,玛格达又怎么可能会答应呢?爱情对于她来说,本来就不该是一场解不开的婚姻困局。
怀着复杂的心情,妮娜选择走进玛格达的世界。
譬如第一次知道她喜欢女人。
譬如跟着玛格达第一次去到同志酒吧。
就像是在让妮娜置身到逝去青春的美好,而男主角则从妮娜的丈夫,变成了玛格达。
令人迷醉的红光象征着情欲
从此,玛格达就像一个未知的全新世界,让妮娜暂时忘却烦恼。她似乎可以重新做回自己了。
妮娜不敢相信做了一回自己
不得不承认,这个已婚女人赋予给自己太多的责任。
世俗伦理一直就像一张罗网,
而妮娜一直都在自投罗网。
朋友们大都儿女成群,无奈苦笑
给学生上课时的自我提问
几乎燃尽自己的她,
想起那个放逐自我的夜晚,
想起那个不爱绿植的风一般的少女。
妮娜卸下一切,和玛格达一起发现自己的无限可能。这一切,犹如得到子宫模型里的巨大安全感,妮娜看见了生命的源头。
妮娜不知道的是,玛格达这个浪子这次动了真情。
象征着生命的绿色同时还象征着真爱
终究,妮娜的丈夫还是发现了这一切。
深爱妮娜的他,选择了隐忍和理解。
妮娜如释重负,只想不管不顾地和玛格达在一起。
但玛格达却瞒着妮娜前情未了。
忠诚在这一瞬间变得如此的苍白,
背叛将爱情彻底打倒在地。
妮娜好不容易找回来的自我,变成了一场梦。
变成了一次更讨厌自己的机会。
妮娜希望拥有一个孩子,然而生命是什么,妮娜却不知道自己的答案。
迷茫在昏黄的婚姻之中,爱上性烈如火的玛格达,在给予对方绿植的瞬间点燃自己的生命。
影片中的五彩斑斓的镜头亦是一句句无声的台词,它诉说着妮娜寻找生命的过程。
导演并没有将”同性恋“、”代孕“以及“婚外情”等等本片出现的伦理话题标签化作为影片噱头。她将这些话题仅仅看作一个个思考的角度,以供观众选择。
但不可否认,这部片子的主题就是探索女性自身,无论是从社会地位还是内心世界。
无论是拍摄手法还是立意高度,《妮娜》绝对是我心目中年度最佳同志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