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大理神秘商人,越南李朝的开国皇帝李公蕴本是中国人?
作为与中国山水相依的邻国,越南在历史上曾长期是中原王朝的领土或藩属国,不仅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而且还从中国接收了大量的移民,这些人在越南从事各种行业,取得辉煌成就者并不在少数。其中,来自中国的商人、李朝的开国皇帝李公蕴,便是典型代表。
按照越南史料的说法,李公蕴祖籍北江古法州亭榜村(今越南北宁省东岸县),但此说颇为可疑,倒是在中国福建省晋江县安海镇,发现了一本名为《李庄厝内李氏房谱》的族谱,从而给出了一个更为真实的说法。据该族谱记载,李公蕴本是中国人,幼年时随其父李淳安到越南(当时称安南)经商,此后便定居在该国。
李公蕴跟随其父经商数载,因为深感商人地位低下,便改而弃商从戎,期望在战场上博取功名。当时正值前黎朝太祖黎桓锐意攻取之际,急需大量的军事人才,而李公蕴因为智勇双全、屡立战功,很快便从小兵队伍中脱颖而出,不断地获得提拔,逐渐升迁至殿前军。黎桓因为欣赏李公蕴的才能,便将女儿黎氏佛银嫁与他为妻,并赐国姓为黎。
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三月,黎桓薨逝,太子黎龙钺即位,但仅过了3天时间,便被异母弟黎龙铤弑杀,后者随即僭号称帝,是为前黎朝庄宗(因经常躺在龙床上办公,所以又称“卧朝帝”)。黎龙钺被杀后,群臣四散奔逃,唯有李公蕴抱着他的尸身痛哭。黎龙铤虽然生性残暴,但有感于李公蕴的忠义,便打算对他加以笼络,将其培养为心腹。
正因如此,黎龙铤将李公蕴晋升为四厢军副指挥使,数年后又升为左亲卫殿前指挥使,对他极为宠信(“大行崩后,中宗遇害,抱尸而哭。卧朝嘉其忠,授四厢军副指挥使,迁左亲卫殿前指挥使。”见《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卷二》)。
黎龙铤在位4年间,各种荒淫残暴、倒行逆施,跟夏桀王、商纣王无异,在这种情况下,前黎朝逐渐丧失民心,国中期望明主降生、改朝换代的呼声日渐高涨。在此期间,民间开始盛行黎氏当亡、李氏当兴的传言,而李公蕴在亲眼目睹黎龙铤大失民心的各种举动后,便自认为天命在己,并滋生出篡夺皇位的念头。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暴君黎龙铤病死,太子黎龙乍年方十岁,还没来得及正式登基,便引得两位叔父黎明昶、黎明提前来夺位。李公蕴趁此良机,以平定叛乱为由,率兵击杀黎明昶、黎明提,随即全面掌控军国大政。事后,李公蕴又在祗候陶甘沐、僧人万行的劝说下,逼迫黎龙乍让位,并恢复原姓李,越南历史由此进入到李朝时代。
李公蕴建号称帝后,为展示新朝新气象,下令废除黎龙铤在位时实施的各种严刑酷法,同时还整饬吏治、蠲免赋税、奖励农桑,使得国中混乱的局势趋于稳定,并呈现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与此同时,李公蕴还效仿宋太祖,陆续解除各地藩镇的权力,并将全国划分为24路,各级长官均由文官担任,由此消除各道将军拥兵自重的乱象。
在外交方面,李公蕴表面上向宋朝通好,累次遣使请求册封,以提高自己的威望,但在背地里却搞“小动作”,多次侵犯宋朝的南方边境,以掠夺土地、人口及财物,由此导致两国间龃龉、摩擦不断。与此同时,李公蕴还多次派兵入侵邻国大理、占城、哀牢,意在开疆拓土、扩充版图,从效果上来看,可谓战果颇丰。
除此之外,李公蕴还做过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即将都城由狭窄偏远的华闾迁往大罗城(今越南首都河内),并为其改名为升龙。新都位于国内的中心地域,地势较高而险要,不仅面积宽阔、土肥水美,而且交通便利,实在是再好不过的选择。此后数百年间,该城都是越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在国家的发展当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年),李公蕴驾崩,终年55岁,庙号太祖,谥号为神武皇帝。李公蕴死后,太子李佛玛即位,是为李太宗。此后197年间,越南一直都由李公蕴的子孙统治,直到1225年被陈朝取代。李朝历经九代皇帝,立国共216年,是越南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而这个令越南人无比骄傲的朝代,创建者竟然是中国商人,也算是一则奇闻了。
史料来源:《大越史记全书》、《李庄厝内李氏房谱》
天龙八部3傲云苍龙怎么领取?
傲云苍龙是天龙八部龙年VIP专属珍兽。账号VIP4级以上的用户在大理龚彩云那里领取。另外大理神秘商店也有出售。附官方公告:2012年岁末将至,为了感恩回馈广大的天龙玩家,2012年12月14日0:00点以后,大理神秘商人的神秘商店,将陆续上架七种稀有珍兽:幽冥狼妖、废柴、海盗鼠、灵兔兽、傲云苍龙、蛮石怪、五色神牛。数量有限,先到先得!珍兽道具以珍兽笼的形式放出,购买的珍兽为自适应等级,可携带等级的最高上限为85级。
沐英为什么能坐镇云南近三百年?
这是因为沐英恩威并举,保护云南安定,造福云南百姓所致。沐英后代基本延续沐英的勤政爱民的做法,为云南人民所认可所致。沐氏家族在滇善于经营、引导百姓崇尚教化,崇尚文明,改变野蛮习俗为云南人民广泛接受。大的土司部落逐步消亡、不成气候,中央统治势力占领上风,没有可以与之抗衡的力量。下面简单介绍一下沐英的生平。
沐英(1344—1392年),字文英,汉族,濠州定远(今安徽定远县)人,明太祖朱元璋的养子。明朝开国功臣,著名军事将领。沐英一生南征北战、治军严明、功勋卓著。且勤奋好学,为人礼贤下士,广交朋友。
沐英出身贫苦,很小父亲就去世了,跟着母亲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由于战乱和灾荒,不久母亲也去世了,沐英成了孤儿。8岁那年,也就是至正十二年(1352年),沐英流落到濠州城,被红巾军起义军将领朱元璋发现并收留,朱元璋和马皇后都很喜欢他,把他收为义子。沐英随义父朱元璋改姓为朱,沐英12岁就跟随朱元璋攻伐征战,开始了军旅生涯。跟李文忠、朱文正等一起学习文化,练习武艺。与太子朱标关系极好,对马皇后也很孝顺。在随朱元璋行军打仗时,沐英学会了不少军事知识、领军布阵本领。18岁那年,沐英被提拔为帐前都尉,参与镇守镇江。不久被提升为指挥使,驻守广信(今江西上饶)。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派李文忠、朱亮祖率水军和陆军取福建,沐英领本部兵自西向东助攻,攻破了江西与福建交界的分水关。占领了崇安(今属福建武夷山市),又攻破了闵溪十八寨,俘虏了陈友定部将冯谷保。朱元璋命他恢复(改为)沐姓,并命他镇守建宁(今福建三明建宁县),节制邵武、延平、汀州三个卫所。洪武三年(1370年),沐英被授镇国将军,任大都督府佥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朱元璋的军事中枢,掌管天下兵马,当时府中积务繁杂。虽说沐英年纪很轻,但聪明敏悟,在府中做事七年,处理事物果断,解决问题明快。深得朱元璋、马皇后的信任和器重。
洪武九年(1376年),沐英奉命到陕西关中考察民情、体察百姓疾苦、布施皇恩,顺便在陕西练兵备战。同年冬,沐英担任征西副将军,跟随卫国公邓愈出征吐蕃。次年(1377年)四月,邓愈、沐英领兵至甘肃、青藏,兵分三路进攻川藏,他们一直打到了昆仑山。在得胜回师途中,卫国公邓愈去世,沐英代替邓愈率军返回内地,因军功获封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西平侯。洪武十一年(1378年)秋,沐英随同蓝玉再次讨伐西番,他们先在土门峡(今甘肃武威古浪)取得胜利,再进攻到洮州(今甘肃临潭),俘虏了西番十八部族总头领阿昌失纳。后在东笼山(今甘肃临夏)筑城,擒获了酋长三副使瘿嗉子等人。沐英作为前锋平定了朵甘纳儿七站,拓地数千里,俘获男女两万余人、各种牲畜20余万头。沐英、蓝玉攻击锐利,作风彪悍,西番人对他们非常敬畏。
洪武十三年(1380年),沐英奉命率本部兵屯兵和林(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进剿盘踞在那里一支残留的元朝势力。沐英由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渡过黄河,翻越贺兰山,顺便说一下,这个贺兰山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不是岳飞《满江红》词中的那个河北邯郸磁县西北的贺兰山。沐英率军经过流沙(流动的沙漠),用了七天七夜悄悄地到达距和林敌营50里处安营扎寨。沐英分兵两路前进,一路绕敌之后发动偷袭,并与前来接应的李文忠分两路左右夹击。沐英亲率精骑正面冲击,李文忠则从侧后合围,一举剿灭了这支残余武装,俘虏了元朝国公脱火赤、知院爱足以及其全部将领。洪武十四年(1376年),沐英随大将军徐达北征,沐英作为前锋,与徐达分兵合击关塞古北口(今属北京密云),沐英攻取了公主山长寨(今内蒙古赤峰),攻克全宁(今内蒙古翁牛特旗)等四部,然后渡过胪朐河(今克鲁伦河),俘虏了元当地的知院李宣及其手下部众。
洪武十四年(1376年)秋末,京城传来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割据云南,数次杀掉了明使者。朱元璋大怒,命颍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左、右征南副将军,率兵30万南征云南。兵至湖广,傅友德兵分两路。都督胡海、郭英、陈垣率兵5万经永宁(今四川叙永)入乌撒府(治今贵州威宁),傅友德、蓝玉、沐英率兵25万经辰州(今湖南沅陵)、沅州(今湖南芷江)入贵州。年底,傅友德进至贵州,在征服当地的反明武装后,打开了滇东门户,当地土司望风纷纷归降,在留下部分兵马戍守后,明军主力继续兵指昆明的东面门户曲靖。
元梁王得知明军已攻下普安,急命司徒平章达里麻率兵10余万抵抗。那天,天降大雾,沐英趁雾掩护,悄悄地接近白石江(今云南曲靖东北),稍后雾散日出,明军突然出现在白石江对岸边,让达里麻先吃一惊。傅友德准备强行渡江,被沐英劝止,说敌方已兵陈对岸,控制了水面渡口,如果这样强行渡江,将士牺牲会很大,这样是对自己极其不利的。沐英说:“元军必定料想我军在长途奔袭之后已经非常疲惫,肯定不会严阵防范,若我军此时突击前进,定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沐英建议:各部准备船只器械,做好强行渡江前的准备,并吸引对岸敌军的注意力。同时让一部分水军从上、下游多个地方渡过白石江,让他们绕到敌军背后吹响号角,击其战鼓做为疑兵。大军趁势渡江。傅友德采纳了这个建议。
达里麻突然听到背后鼓号呐喊声大作,再吃一惊,误以为明军伏兵已从后方袭来,慌忙回撤。让后军变前军抵御、攻击前进,让前军变后军重点防御江对岸的明军过江。元军军序转变、顿时乱了阵脚。这边明军百船竞发、趁机渡江。明军很快到达对岸,两军在白石江边展开激战。沐英手执钢刀,一马当先,直冲敌军指挥所;蓝玉率队紧随其后,杀散岸边守敌,扩大战果;傅友德在后催动大批人马、火器辎重上岸;元军虽然初战不利,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但达里麻也不是个无能之辈。元军后退数里后又重新结成战阵,意图返身再战。傅友德将军继续指挥明军猛攻,一时箭石如雨,杀声震天。双方展开大战,一时间打成了胶着状态。沐英再次身先士卒,纵马横冲直撞,直捣元军中坚。明军紧随其后,发起猛烈进攻,元军毕竟人少,渐渐不支。慌乱之中,元军主帅达里麻陷入泥淖之中,旋被生擒。“元军溃败,伏尸十余里,被俘者两万余”。傅友德将军当即释放全部俘虏,让他们各归本业、不再为虎作伥就是了。俘虏感恩而去,明军声势更盛!
“曲靖大战”后,元军主力消灭殆尽。云南门户洞开,昆明近在咫尺,明军平滇之役大局基本已定。傅友德自率兵数万进军乌撒、策应胡海等部。攻克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迫东川、乌蒙、芒部、水西各地方武装降服。腊月二十二日,蓝玉、沐英大军开到昆明城东的板桥,元右丞观甫保出城投降。元梁王走普宁(今昆明南)自杀。第二日,明军在昆明城东金马山扎营,前梁王阉监也先帖木儿献财宝美玉至蓝玉、沐英军前。昆明百姓焚香出迎,蓝玉、沐英等众入城,秋毫无犯,收存梁王金印、宫府符信、图集等物。遣使报捷南京朝廷。此后,蓝玉、沐英率军相继攻克了鹤庆、丽江、金齿。剿灭了世据大理已达数百年的段氏“大理国”;胡海、郭英等则战胜征途险阻、渡过赤水河,与傅友德会师。次年正月,景川侯曹震、定远侯王弼等分别攻克临,云南北元武装势力被歼殆尽。云南全境至此降附。自洪武十四年九月出征到攻占昆明,用时不过百余天。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二月,傅友德、蓝玉等率大军回朝,留沐英驻守昆明。八月,沐英闻知朱元璋正妻马皇后病逝,悲伤过度开始咳血,从此落下病根。这年初冬,云南土官(土司)杨苴得知明朝大军班师回朝,随即纠集了20万土著军攻打昆明。当时守昆明的是冯诚(明冯国用的儿子),昆明城中缺粮、少药,明军士兵不服水土、多数生病,情势十分危急。沐英闻讯,带病率兵返回昆明,和冯诚合力,打败叛军,斩首6万余级,守住了昆明、稳定了局势。
沐英在鼓励云南边防军队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蔬菜。倡导云南百姓开展贸易,奖励并积极引导云南与内地的通商活动、促进贸易往来。此外,沐英本人还与缅甸、泰国、越南等国有过深入接触。沐英还积极招引外省百姓来云南屯田、耕种。朱元璋得知后命外省军人到云南屯田驻守,一时间云南屯田之风大兴,粮食收获大大增加。沐英还组织民工兴修水利、疏浚河道、扩大滇池面积;沐英又组织军民修筑道路、扩宽甬道、保护粮运。引导、加强对内地的紧密联系。还招引商人来云南,运进米谷、布匹和食盐。并将云南土特产运往内地省份,拓宽财源、增加收入。沐英在任期间,云南农商贸都有很大发展。沐英专门建设学府,要求云南各地增设府学、州学、县学,鼓励军民、土著子弟就近上学读书。对于学习优秀的贫穷子弟,每月赏赐饮食,每年赏赐衣物。沐英本人也是率先垂范,手不释卷、经常读书,工作闲暇之余就找儒生求教经史典籍要义。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冬,麓川国主(曲靖少数民族首领)亦思伦发发动叛乱,率军10余万(号称30万)入侵摩沙勒寨,沐英派都督宁正率军将其击败。次年,亦思伦发卷土再来,带领百头大象。这些大象身披铠甲居中,象兵手执长矛、盾牌坐在大象背上。大象后面跟着一群光着半身,手执竹子削成的标枪、藤盾兵士冲杀过来。大象军两侧则是身着藤甲的土著勇士。沐英亲自领军,将部队也分成左中右三支:都督冯诚率领中军,宁正率领左军,都指挥同知汤昭率领右军。他让左右两侧军埋伏在山半腰,准备好柴草燃料;自己坐镇中军山上高处。明军广设寨栅、鹿角、藜棘、弓箭和大炮。要求各部听见大炮声响,同时向敌放火。即将开战时,沐英下令道:“今日之战,有进无退”!等一切布置妥当,沐英登上高处观阵。那天,天刮大风,明军炮声隆隆,火焰四起。大象军听见炮声,看到火光,转身奔向本阵,踩踏死了不少自己人。大火也烧死了不少藤甲军。
亦思伦发手下一个叫昔剌的,也是一员勇将,对明军左翼发动猛攻,宁正所率的左军稍有退却,昔剌就跟了上来。沐英在高处见此情形,抽出佩刀,命令左右将左帅宁正的首级砍来。左帅见人握刀奔自己而来,心中惊慌,知道自己指挥不力,奋力大呼,连忙杀入敌阵中去。明各路大军乘机冲杀,斩麓川之敌4万余人,生获大象37头,其余大象全被射死、烧死。蛮军各路首领身中百余箭,伏在象背上死去。只有亦思伦发等少数人逃走了。“定边之战”,明军大获全胜。云南个土著部落深受震撼,麓川从此“一马平川”。各个部落争相纳贡、俯首称臣。不久,沐英会合傅友德讨平了东川、平息了越州阿资部以及广西的阿赤部。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六月,沐英得知皇太子朱标去世,想起自己与朱标情同手足情景,大哭不止。咯血之症复发,不久病逝在云南任所,年仅48岁。
当沐英的灵柩运抵京城应天府时,朱元璋亲自迎接,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谥“昭靖”,配享太庙。朱元璋下令“沐英在云南的爵位由其后人继承”,世代承袭“黔国公”。此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直到明朝末年。沐英本姓是什么,一直是一个谜。据说,“沐”姓还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的呢。传说,朱元璋问沐英姓什么?是哪家孩子?沐英一直说“我没姓,就是陛下和皇后的孩子。深沐陛下和皇后的养育之恩”。朱元璋笑着说:“那就赐你姓沐吧,让你可以永沐皇恩”!
因此,英国《剑桥中国明代史》说:“沐英封于云南。实际上是沐氏家族使云南成为明朝的一个省,并使其成为汉族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家族的声望一直很高,它的权势是没有争议的,历代‘黔国公’是明朝唯一持续掌握实际领土权力的勋臣”!
滇西土匪张结巴有多凶残?
滇西土匪张结巴有多凶残?当时民国一位政要曾评价:“凶残,恶毒,无出其右者”。据史料记载,他不仅多次对生他养他的洱源地区进行血洗,更有传闻其有“生吃人心”、“剥取人皮”之恶行,直到解放前洱源地区说起“张结巴”,有夜止小儿啼哭之效,所以他凶残、杀人不眨眼皆是真事。
从孝子贤孙到作恶多端的土匪,张结巴的土匪路清末民初盛产土匪,而在这诸多土匪中,“卖身葬祖母”者,也仅仅是张结巴一人而已,说起来刚开始的张结巴也是一个结结实实的孝子。
张结巴原名不详,由于其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人称其“张结巴“。也有人说他的本名叫张梁,但据考证,张梁虽然也是滇西土匪,但他是“滇西剿匪侦缉大队”王高脚的部下,与巨匪张结巴虽然有过交往,但绝非同一人。
张结巴,生于1899年的兰坪县,白族人,从小父母双亡,由其祖母抚养带大,在年幼时由于家乡遭遇旱灾,以致无法生存,祖母被迫带着他和他的姐姐到剑川羊岑、鹤庆等地打短工、乞讨为生。张结巴9岁时,他的姐姐嫁到了牛街,他则跟了过去在牛街给人放羊。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
有一天张结巴给地主放羊,结果遇到了野兽群将他放的羊叼走不少。这一下,他给放羊的地主家不让了,逼着让他赔钱。张结巴回家之后拽着祖母就要连夜逃跑,但祖母告诉他:“拿人家手短,吃人家嘴软,咱们替人家放羊,丢了羊自然要负责,我同主家讲讲道理,用咱们的工钱慢慢赔偿人家就是了!”说完后,张结巴祖母就出门找地主赔礼道歉去了,张结巴却一溜烟上课灵应山躲了起来。
但不知道当时双方是什么情况,总之后来张结巴的祖母竟气死在地主家,地主家将张结巴祖母的遗体丢弃在了仙人掌丛中,并让人黑张结巴传话:“不赔偿羊钱,你的祖母就尸首暴晒吧!”
张结巴得知祖母去世的消息后,哭得死去活来,从山上下来跪在大路边自愿“卖身葬祖母”,商人邓川看他可怜,就给他出了这笔钱将其收为奴仆。后来汉炳林看到张结巴比较机灵,便出钱为他赎身并让其作了养子,取名为汉结苏。
本来从奴仆成为汉家的养子是一件好事,但他的到来或许为汉炳林带来不少好运气,两口子先是一连生了三男两女五个孩子,紧接着又在耕田时挖出两瓮银元,家中一下子富裕起来,汉家慢慢对张结巴开始冷淡起来。张结巴觉得这样下去在汉家也没有前途,就赶着汉家的羊群离开了瓦窑头村,此后再也没有回来过。
1919年,滇系军阀各自扩充势力在各县募兵,汉炳林为了摆脱这个养子便买通了县衙让张结巴顶替张占彪当了兵,在邓川常备队服役。
谁料到这货天生就不安分,当了兵也常常违背军纪,到处惹是生非,有一天在外面喝酒大醉之后因调戏妇女被处以四十军棍,关禁闭的处罚。张结巴顿时觉得对自己不公,于是在晚上杀死卫兵逃出了军营,连夜召集了六十多名狐朋狗友们上山当了土匪,干那些没本地买卖去了。
也许张结巴是天生残忍,他当了土匪后第一次打劫,就将一支四十多人的娶亲队伍全部残杀,然后用抢来的钱吩咐亲信喻东狗出入采购军火,哪知这喻东狗本是无赖出身,看到手头有钱哪里还管在山里弟兄们的死活,一头扎进了赌坊青楼,没几天就将钱财挥霍一空。
张结巴得知消息后大怒,直接带了几个人闯进喻东狗家中将他的妻子和两个幼子残杀,后来喻东狗在回家路上被张结巴生擒,张结巴吩咐土匪们将喻东狗的心脏活活取出,并烹饪之,最后边吃边道:“不吃了你这条狗的心,我难解心头之恨!”
对待自己曾经的弟兄尚且如此,可见张结巴之残忍,的确是世上少有。
张结巴不仅对犯了错的土匪残忍,他对自己的恩人也不放过。1919年,唐继尧组织了云南全省的剿匪活动,张结巴的匪帮也在打击之列,不出意外地被打散,独自逃出生天的他来到兰坪县投靠了当地黑帮头目杨文龙,由于张结巴下手狠,说话少,杨文龙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于是提拔他当了码头的管事。
但是当惯了土匪的张结巴却对帮会的诸多规矩颇不习惯,由于又一次侵吞码头的烟头,让杨文龙教训了几句,他便记恨在心。于是在一个风黑月高的晚上,张结巴伙同几个人将杨文龙骗到码头后杀死,然后直接上了漾濞山继续当了土匪,后被漾濞山保安队长朱石宝收编。
接受招安又复叛为匪,张结巴一条路走到了黑1921年初,张结巴背着朱石宝悄悄联系到了罗高才、赵石掌,三人相约自立门户,再建匪帮。为了加强关系,6月初张、罗、赵三人结拜为异性兄弟,张结巴彻底背叛了朱石宝,在永平城拉起了队伍,并于当月袭击了县城团防队,抢到了一大批枪支弹药。
与罗高才、赵石掌到处洗劫钱财不同的是,张结巴直接带人杀进了县衙门打开监狱,放出了大批囚犯。张结巴对这些囚犯说:“你们单人匹马出去还是一死,不如跟我上山,不仅不用死,还落个吃穿不愁,逍遥快活!”这些囚犯都是穷凶极恶之徒,有不少人更是溃兵,整体实力要比普通土匪强得多,张结巴则成为这股土匪的头目,这也为他后来成为巨匪奠定了基础。
当了几年土匪之后,匪帮钱财赚了无数,罗高才渐渐有了金盆洗手之心。1924年正月,朱石宝派人来联络,相约攻打漾濞城,罗高才认为这是一个向省城献上“投名状”的机会,于是假意答应了朱石宝的邀请。
初六晚,罗高才带领队伍趁朱石宝不备将其射杀,然后趁机将其队伍驱散收编,匪帮再次实力大增。借着这份功劳,第二天罗高才宣布匪帮被官府招安,更名为“洱源保卫大队”,罗高才为大队长,张结巴和赵石掌为副大队长。
张结巴本来对罗高才成为匪首就一直耿耿于怀,这次罗高才没有同他商量便接受收编再次刺激了他的神经,尤其在成为保安副大队长后,以前的实权几乎全被剥夺一空,这让为所欲为习惯了的张结巴很是难受,时间一长,他又开始动起其他的心思来。
他经常出入以前救出的那些囚犯们的军营之中,不断挑拨他们对政府和罗高才的不满情绪,于是这伙人再次以他为首成为一个小团体,但慑于罗高才的威望,张结巴一直没有轻举妄动。
火把节前夕,罗高才让张结巴同自己一起回大松甸参加火把节。在火把节当天晚上趁着罗高才酒醉之际,张结巴拉着十几个亲信再次复叛为匪,他联络了原来朱石宝的残余土匪与他们结成一股,张结巴被拥立为匪首,在洱源、邓川等地再次兴风作浪起来。虽然罗高才负责着该地区的剿匪事宜,但鉴于张结巴是自己的结拜弟兄,也就没有为难他。
然而罗高才对他的放纵却是给洱源地区百姓带来无尽的祸患。1924年秋,张结巴的匪帮已经达到千人之多,随着实力的增加,张结巴开始对属于罗高才的地盘觊觎起来。1924年8月,张结巴对罗高才的老家大松甸发起了试探性进攻,但没想到的是罗高才不仅对他有防备,更是联合了大理镇守使对他进行了包围。
在此次战斗中,罗高才再也没有对张结巴手下留情,让张结巴遭受了巨大损失的同时还顺便在张结巴肩膀留下一枪做纪念。
失败的张结巴气急败坏,在撤退途中看到几个大松甸的老人在放羊,随即让手下将老人抓来再次上演了剖心挖肺的戏码,在当做口粮吃了之后又在老人尸体上割下几块皮来贴在自己的伤口上,这才缓缓退入山中。
9月1日,张结巴侦查得知罗高才已经将洱源城中部队大部分调出围剿自己,现在的洱源城已几近空城。张结巴随即做了一个决定——攻打洱源城。于是匪帮从清水河倾巢而出,很快将洱源城控制在手中,这伙匪徒在城中肆意劫掠,临走时还绑架了百余名富户显贵,以便再次勒索钱财。
就这样,张结巴的匪帮已经成了规模。截止1925年四月,张结巴裹挟的队伍竟多达六七千人,以清水河与马鹿塘为据点,建立起庞大的匪帮势力。
张结巴作恶多端,最终落了个尸骨无存下场在建立起庞大的匪帮后,周边的村落怕其骚扰,主动送来钱财以免遭祸,张结巴也乐见其成,除了不断让人出外绑架富户外,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绑架女人做压寨夫人,这些被绑架的弱女子除了受尽欺辱,动辄被土匪们活活羞辱致死。
1925年7月,大理镇守使李廷选派遣部队剿匪,占据洱源的张结巴是主要目标。张结巴不想束手就擒,更不想放弃洱源城的钱财,经过与土匪们的商量,决定将洱源城每家每户的钱财搜刮干净后,再将其变成废墟,留给官府一个空城。
这段时间里,洱源城犹如地狱。土匪们除了心情好坏杀人外,以食人心之名所杀的百姓多达数十人,更多的人尤其是富户们被驱赶着离开洱源城,他们被绳子捆成一串驱赶,老人和孩子因为走的慢,则被用麻绳穿着耳朵,这些老人和孩子大多在沿途摔倒被踩死或者土匪嫌弃他们走的慢被当场枪杀。
带着这些“肉票”回到老巢之后,张结巴宣布了三条规定:一、这些肉票交钱方可赎人;二、各自选择肉票中的妇人女性;三、随便裁杀反抗之人。
自此之后,张结巴的老巢简直成为一片炼狱。有个被掳来之人卑躬屈膝地向土匪们请求吃饭烤火,结果张结巴下令烧起三堆大火,并让人带来滚烫的肉和油,“肉票”们一拥而上抢肉吃,结果凡抢肉者皆被土匪们按在油锅中活活烫死;旁边急着烤火取暖没来得及抢肉的人则是被强制绑在火堆前烘烤致死,土匪们则以此为乐,看得津津有味。有“肉票”请求出恭,张结巴则让土匪们将要求出恭的二十多名百姓的肠子从肛门掏出,直至这些人慢慢死去……
杀人不眨眼的土匪们杀人杀上了瘾,就连交过赎金的“肉票”们也没逃脱厄运。洱源城县长王用中的小儿子被张结巴绑上了山,他让自己的管家带着大笔财物上山交赎金往回赎儿子,结果当晚张结巴好酒好肉招待了这个管家一番。第二天管家再次要求带走县长儿子,土匪对他说:“恐怕你带不走了,昨天的肉不好吃吗?那就是你要赎回的县长公子!”这个管家听后当场惊惧而亡。
如此种种残忍手法不胜枚举。被掳掠到山上的妇女更是遭遇了最残忍的对待,由于她们家中没人能拿出赎金,这些妇女被土匪们凌辱之后以“木驴”之刑处死,死后还遭遇了剥皮,被做成土匪们的枪套和皮带……
张结巴的残忍行为可谓是罄竹难书,消息传到唐继尧的耳中,引起了他的重视,1926年唐继尧命史华部成立了剿匪司令部,专剿张结巴匪帮。经过激战,史华部击毙土匪145人,张结巴手下“四大金刚”之一的杨老幺也在此列,但张结巴却率领残部投靠了反对唐继尧的罗树昌。
1926年9月,罗树昌在军阀混战中失利,张结巴收罗了大部分残兵败将再次上山成了土匪。
1927年,唐继尧在云南的统治被推翻,军阀混战以龙云的胜利而告终。当时的张结巴趁军阀混战之际已经占据了大理城为非作歹多时,龙云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派出了手下最精锐的张冲部前来收复大理。
张冲也是土匪出身,自跟随龙云后便改邪归正,在军阀混战中帮助龙云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深知土匪的难缠,于是发起了“鹅卵哨会谈”,假意委任张结巴为“庆江游击司令”,让其退出大理到楚雄赴任。
张结巴虽然有些怀疑,但面对一个精锐装备师的威胁,他不得不同意退出大理城。张结巴带着部队走到宾川时,再次复叛上山。张冲打仗多年,早就将布置好的两个团向其包抄过来,结果土匪被打得四散而逃,张结巴则狼狈逃入山中。
张结巴逃入山中后,张冲命赵源清营尾随追剿,周边百姓得知官兵围剿的是张结巴匪帮,纷纷带着镰刀斧头等前来相助,就连一些老人妇女也负担起送粮任务。不久后,匪徒被击溃,但是张结巴等匪首再次逃逸,心腹段秉功、杨光培等失踪,据说是被本地百姓抓住淹死在粪坑中,而张结巴则逃到牛街哥老会杨葆元门下,以图东山再起。
然而他们一到牛街便被张冲部下发现,便开始定计围杀张结巴。
腊月二十日上午,张结巴与杨葆元正抽大烟之际,团防队长杨子昭来给杨葆元送来了年货,说是请杨葆元过目,杨葆元起身去接收年货走出房门,留下张结巴在床上继续吞云吐雾。杨子昭趁其不备,迅速卡住张结巴脖子,门外的李品芳和柯副官冲进来对张结巴心脏就是两枪,随后涌进来的剿匪官兵拿刀顺势捅了张结巴几刀,这才使得这个恶魔再无法挣扎当场毙命。
击毙张结巴后,众人又将张结巴的妻子大乔和儿子一并射杀,然后将三人的尸体送至大理。途中,洱源城中的人得知张结巴已死,纷纷冲出来要求将张结巴的尸体留在洱源,让洱源人处置。押解尸体的部队在向上级申请之后,同意洱源人将张结巴的头颅割下,挂在洱源城楼上示众几天,愤怒的洱源人在割张结巴头颅的同时,还将其心脏挖了出来喂了狗。洱源地区受害者们纷纷聚集到洱源城楼来看这个恶魔的下场,无不拍手称快,现场人数竟达数万之众。
随后,张结巴的头颅和尸身一并被运往大理,官府验明正身后将其头身缝合绑在城楼前的木桩上示众。但每天有人悄悄割取其肉泄愤,数天之后有的地方竟然只剩下森森白骨,无奈之下,官府只得将其草草埋在乱葬岗。据说后来其尸骨仍然被愤怒的百姓找到,最终落得个尸骨无存。
张结巴匪帮的其他骨干土匪也没落到好下场。在龙霖团长的围剿下,匪首陈克武、李翊伯等人被押到洱源处死,百姓们将他们的头颅悬挂在城门楼示众。
至此,为祸滇西多年,作恶多端、杀人如麻的张结巴匪帮彻底覆灭。
结语土匪具有天然破坏性的特性在张结巴身上被无限放大,他本是一个具有一丝血性带着一点孝心的青年,为何当了土匪之后会如此残忍?这一切其实皆起源于自己的祖母之死。张结巴祖母之死让他的性格为之扭曲,从此后变的残忍至极,他不断自甘为匪,目的也是不停地花样杀人,这都是他心理扭曲的表现,所以说他是个“精神病”型的土匪也不为过。
历史一再证明了一条铁律:土匪兴于乱世而治于盛世。新中国建立后,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在人民群众的支持协助下,很快便根治了千百年来的匪患,使其失去成长发展的土壤,让“土匪”这个词彻底成为历史中的一个名词。从此“匪患不再来,盛世千万年!”
参考资料:《民国匪事》、《旧中国土匪揭秘》等
想找个收购中药材的老板?
本人这些年,走遍大江南北旅行和经营或供销中草药,对全国各地的中药材市是非带熟悉的,现简单为你推荐介绍一下全国非常专业的一些中药材市场和客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青海西宁虫草市场提到冬虫夏草批发市场,一定少不了青海西宁的青海玖鹰虫草市场,这个曾经由青海甘肃回族虫草商人为主自发组织交易拥挤的小巷在玖鹰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升级改造后变成了可容纳上千户虫草经营户,交易量上百亿的冬虫夏草批发交易市场,也成为内地大小虫草商家重要货源地之一。
二,长白山人参市场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位于吉林省抚松县万良镇,是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人参交易集散地,市场以人参为主的产品有200多种,有野山参、水参、白参、 红参以及工艺参等,吉林省是我国人参的主产区,占全国总产量的60%,万良镇的人参栽培历史至今已有450余年,加上长白山区特有的气候和良好的地理环境,使万良镇生产的人参品质优良,声名远播,成为“长白山下人参产业第一镇”和“人参之乡”。
三,安国中药材批发市场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分上下两层,内有药商门店780余户。共经营2800余种药材。目前,可谓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四,亳州中药材市场是国内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华佗故里,药材之乡,客商云集,品种丰富,是中药物流集约化、规范化、现代化,亳州中药材市场已经打造成全国一流的药材集散地。
五,禹州中药材市场禹州的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素有“中华药城”之称,是我国医药发祥地之一,历史上就有“药不到禹州不香,医不见药王不妙”之说,以加工精良、遵古炮制著称于世,神医扁鹊、医圣张仲景、药王孙思邈等都曾在禹行医采药、著书立说,禹州药城的药材价廉物美,在国内中药材市场上占有重要份额,颇受商家青睐。
六,樟树中药材市场自古以来就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之誉,是我国著名的“南国药都”,是江南最大的药材批发集散地。
其实还有一些如文山三七,大理玛卡,铁皮石斛,藏药等等。但还是以上的市场比较专业,我相信几大市场一定能找到你需要的药材和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