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命天涯不如早点回家伴奏,李煜最爱的是大周后

天美资源网

亡命天涯不如早点回家伴奏,李煜最爱的是大周后?

这个问题不得不提到南唐后主李煜与大周后(史称周娥皇),小周后之间发生感情纠葛的一些往事。

大周后和小周后同是南唐司徒周宗的女儿。大周后是长女,十九岁时,入宫为妃,得到后主李煜恩宠。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册封周娥皇为国后。史称大周后。 小周后是次女,开宝元年(968年)十一月,被李煜立为国后,南唐亡国后,随后主被俘入北宋京师(今开封)。史称小周后。

亡命天涯不如早点回家伴奏,李煜最爱的是大周后

李煜留给世人的印象是,除了他留下来的不少香艳、柔情、悲哀的词,被誉为“词中之帝”之外,并不是一名有作为,有建树的皇帝,这是后话。 他在文学上的成功,大周后功不可没。文史记载中,大周后是个多情而贤慧的女人,她资质佳惠,美艳多才,使得李煜宁愿舍弃后宫佳丽三千人,将感情和爱情全部倾注在她的身上,且将爱情流露于文学大书特 书。她自己也常常弹奏后主的词调,极得后主赞美,这也是后主喜欢作词的主要原因之一。 先看下面这两首词:

一:《浣溪纱》: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二:《一斛珠》:

晓妆初过,沈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罗袖裛残殷色可。

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从上面两首词可以看出来,能把这种香闺韵事,儿女柔情,赤裸裸地写出来,可见李煜对大周后的用情之深。大 周后的柔情蜜意,感动了后主,后主的词,又叙述了娥皇的多情。 但是人生总没有不散之筵席,当后主二十八岁也就是大周后三十岁那年,大周后生病了。后主朝夕观察其饮食,药都亲自尝试过后才让大周后服用,朝夕衣不解带,如侍奉父母一样用心去照顾娥皇,然而,大周后还是走了。这时候,李煜“哀苦骨立,杖而后起,亦如其丧考妣,且将投井以殉,赖救之获免。”后写诔词(悼词)数千言,极尽酸楚之情意,自称为“鳏夫煜”。

从下面词这首《挽辞》中,可以看到后主李煜那时的悲伤心情:

《珠碎眼前珍,花雕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玉笥犹残`药,香奁已染尘。

前哀将后感,无泪可沾巾。 艳质同芳树,浮危道略同。

正悲春落实,又苦雨伤丛。秾丽今何在?飘零事已空。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

这首诗表达了后主对周后深挚情意以及深哀巨痛的心情。 后主自失了他的爱妻,这种痛苦,这种刺激,已深种在他底心灵深处,把他从温柔沉醉的大国,拖到悲哀凄惨的境域里来,于是他的词也从“烂嚼红茸”而转变为“为谁和泪倚栏杆”里来了。

花开两处,各表一枝,下面我们再来谈一下小周后。

在大周后生病时,小周后借探病之机与姐夫李煜偷情,著名的《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雾》描述的两人不伦通奸时的情景:

“花明月暗飞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四年后,小周后被立为皇后。小周后嫁给李煜的时候,南唐国势早已是江河日下,李煜对国事更加没有了兴趣,专心致志地酒醉金迷。虽然对小周后仍然宠溺,但在感情上和生活情趣方面却已经无复当年大周后时的盛况。为了牢牢抓住李煜,小周后对后宫严加控制,宫中的美人没法得到相应的名份,若有心怀怨忿不能忍耐的,小周后甚至会施展辣手,或责或遣送出宫。连从幼年就入了南唐宫廷,大周后甚为欣赏的黄保仪,也靠着格外卑躬屈膝侍奉小周后才得以保全。

975年,李煜被俘后,在开封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史书上说宋太祖赵光义曾多次强奸小周后,李煜在痛苦郁闷,满腔悲愤中,写下了留传至今的《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歌词。

而最美最绝望的歌词,就数李煜倾尽了心血而成约《虞美人》。这首歌词读起来琅琅上口,全然看不出人工雕琢的痕迹,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朴素无华却又近乎麻木的叙述中包含着无限的哀愁和无奈。词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能让我们感受到那令人窒息的悲情与哀愁!

此词迅速地传遍大江南北,引起无数词人的共鸣,终成千古绝唱,永世流传。 小周后比之周娥皇,虽然更加年轻,但才艺却相差一大截。李煜和她谈书画,她心不在焉;李煜邀其共歌舞,又跟不上节拍。好在小周后擅长下棋,李煜便丢开自己的爱好,同她终日消磨在棋局上。大臣们再三苦苦劝谏,他表面上接受,也装模作样地召集大臣们进宫商议国事,但不出三天,又照旧躲进小周后的寝宫。经常通宵达旦地歌舞宴乐,而不以治国守边为意。他平时还常动用国库,大量招募僧人,大兴佛事,自己也穿上僧衣,诵经拜佛,祈求菩萨佛灵的保护。他还替自己取了一个「莲峰居士」的佛号,并在皇城里修建佛堂,请了不少的僧人尼姑居住,每天都要和小周后去佛堂里朝拜。到后来李煜被宋太祖赵光义毒死,小周后自缢随夫而去。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李煜对小周后的爱情,虽然也可以被称之为感天动地泣鬼神,但从内心深处来讲,要远远小于大周后,最起码在刻骨铭心上就会略逊一筹。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是什么?

历史就是我们伟大祖国的一切。它反映我们改造自然、改造中华上下五千年、不断推进文明进步的历程,而古人创造出的古琴,制作历史可称得上非常悠久,许多名琴都有文字可考,而且具有美妙的琴名与神奇的传说。在无数古琴中最著名的是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下面我就给大家一一介绍,请看:

一、“号钟”是周代的名琴。音色洪亮,如钟声激荡,让人震耳欲聋。传说伯牙曾弹奏过此琴,后此琴传到齐桓公的手中。齐桓公是一代明君,通晓音律,对其犹为珍爱。

二、“绕梁”据说是一个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楚庄王得到“绕梁”后,为此琴弹出的美妙音色所陶醉,连续七天不上朝,荒废了国家大事。王妃樊姬看到这种情况非常担忧,就用古人的例子来规劝楚庄王。为了彻底断绝念头,楚庄王命人用铁如意去砸琴,一代名琴“绕梁”成了绝响。

三、“绿绮”是汉代梁王送给文学家司马相如的礼物。司马相如家境贫寒,但是自身很有才华,他的诗赋享有盛名。梁王非常倾慕他的才华,就邀请他作赋,司马相如挥笔写下一篇《如玉赋》赠给了梁王。梁王看了很高兴,就把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给了司马相如。

四、“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蔡邕曾在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爱不释手。于是,他凭着高超的音乐修养,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为琴尾还留有烧焦的痕迹,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个人观点,欢迎朋友们评论区交流,更多历史趣闻请关注“丝路说”】

亡命天涯不如早点回家原唱是谁的伴奏是什么歌?

美しきもの(译为:美丽的万物)出自日本音乐团体SoundHorizon的第五张叙事音乐CD『Roman』的第8首歌。演唱者是该团体的成员YUUKI(吉田有希)。该曲的视频出自2007年1月SoundHorizon『Roman』东京追加公演的DVD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是哪几样?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分别为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被人们誉为「四大名琴」。现在,这名扬四海的「四大名琴」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并没有消失。

中国古代四大名琴

1、号钟

“号钟”是周代的名琴。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震耳欲聋。传说古代杰出的琴家伯牙曾弹奏过“号钟”琴。后来“号钟”传到齐桓公的手中。当时,他收藏了许多名琴,但尤其珍爱这个“号钟”琴。相传桓公曾在大军出征时令部下吹起牛角,“号钟” 奏琴与之呼应。牛角声声,琴声切切,军威顿振。“号钟”在牛角的伴奏下弹出的旋律雄浑悲壮激昂亢奋,千军万马人人个个只觉得热血沸腾,斗志昂扬,雄心万丈,士气倍增。果然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大胜而归。

2、绕梁

据说“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礼物,其制作年代不详。楚庄王自从得到“绕梁”以后,整天弹琴作乐,陶醉在琴乐之中。有一次,他竟然连续七天不上朝,把国家大事都抛在脑后。王妃樊姬异常焦虑,规劝楚庄王说:“君王,您过于沉沦在音乐中了! 过去,夏桀酷爱‘妹喜’之瑟,而招致了杀身之祸;纣王误听靡靡之音,而失去了江山社稷。现在,君王如此喜爱‘绕梁’之琴,七日不临朝,难道也愿意丧失国家和性命吗?”楚庄王闻言陷入了沉思。他无法抗拒“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割爱,命人用铁如意去捶琴,琴身碎为数段。从此,万人羡慕的名琴“绕梁”绝响了。

3、绿绮

“绿绮”是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张琴。相传绿绮通体黑色,隐隐泛着幽绿,有如绿色藤蔓缠绕于古木之上,因而名为“绿绮”。

司马相如原本家境贫寒,徒有四壁,但他的诗赋极有名气。梁王慕名请他作赋,相如写了一篇“如玉赋”相赠。此赋词藻瑰丽,气韵非凡。梁王极为高兴,就以自己收藏的“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相如得“绿绮”,如获珍宝。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使“绿绮”琴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4、焦尾

焦尾琴,中国古代四大名琴之一。与其他三张琴相比,“焦尾”琴名直白无华,但其身世非同寻常,皆因此琴系东汉名人蔡邕所创制。

蔡邕在“亡命江海、远迹吴会”时,曾于烈火中抢救出一段尚未烧完、声音异常的梧桐木。他依据木头的长短、形状,制成一张七弦琴,果然声音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就取名为“焦尾”。“焦尾”以它悦耳的音色和特有的制法闻名四海。

如果从梁山108将中选一个做老公?

这个有趣啦!

我们排除法选择下!既然要选老公,那一定要高标准!

杀过老婆的不嫁,宋江、卢俊义、杨雄····

有老婆的不嫁,比如:阮小二、阮小五、秦明、柴进、花荣、董平、张清、徐宁、张横、张顺、孙立、孙新、张青、王英、安道全····

外形删除一大批:李逵、杨志、刘唐、李忠、汤隆、杜兴、焦挺、陶宗旺、王定六、郁保四、白胜、时迁、段景住····

宗教人士要尊重其信仰,故而排除:公孙胜、鲁智深、武松。

倒也想过平淡的日子,和萧让吟诗作对,和吴用暗较心机,和金大坚巧手天工,和乐和琴曲和鸣····只是这种组合未免无趣的很,特别是在梁山上。

排除了一大堆,剩下的便没多少了,很多人都是故事性不强,甚至说话都比较少的,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更不要说喜欢不喜欢了。

早些年喜欢过林冲,觉得他八十万禁军教头,好威风。

长大后,才发现这个人实在叫人失望透顶。那句“大嫂开门”,让我好笑又让我心痛。他是个人物,但连自己的女人也保护不好,这样的人做不得良人。

后来喜欢过石秀。觉得他狠,他骨子里那抹狠劲让我怦然心动。劫法场那一回,他在酒楼上大碗喝酒,在刽子手挥刀之际,纵身从楼上一跃而下,只是那纵身一跃,就已经叫我无法释怀了。

他纵身一跃,如苍鹰俯掠大地,就好像酒精在胸膛里燃烧,他也在燃烧,刀锋过处,尸横长街血流成河,他一把拉着卢俊义便走,却寡不敌众被人所擒。枷锁加身,万军之中他破口大骂,惧怕的变成了敌人,他们看着他的眼神,只剩下恐惧。

对石秀的喜欢终究了结于三人成虎,所有人都说他狠,他的报复心有多重,他有何等阴暗。于是我不敢再说喜欢石秀,好像喜欢他,我也成了那个阴狠的同类一样。

还喜欢过史进,这个纯粹是因为金圣叹。

看金圣叹点评水浒传,越发觉得把史进写活了,那是一个怎样风华正茂的少年,他有着少年的骄傲,有着少年的不可一世,有着少年的赤诚,有着少年的机敏。

我坚定的认为水浒传是两个人写的,很多人物到后期都有些不合理的变化,那个一把火烧了史家庄的亡命侠客,如何会轻信一个妓女而身陷牢笼。

那个走遍天涯要寻找师傅的独行少年,惹出整个水浒故事,又怎么会悄无声息的死去。

好多人都会首选燕青,偏偏整部水浒,我最不感兴趣的就是燕青。

他是光芒万丈的,他是风流倜傥的,文韬武略,诗词歌赋,无所不会,这样的人太完美,太完美的男人,偏偏我不喜欢。

说了这么多,总该有个结果的。

如果我要嫁,自然是嫁给郭盛啦,不嫁他八成就没有《射雕英雄传》了!

开个玩笑,要嫁,当嫁拼命三郎。

纠结了许久,还是选择了石秀。

这世上,若有一人肯为我拼命,夕死可矣。

------丸------

文:祁门小谢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