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的意思,墓碑上的故显考妣是什么意思?
农村教书的爷爷告诉我:为逝去的亲人立碑祭奠本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不知道墓碑上这几个词的意思,那么很可能会闹出大笑话,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这些常见的墓碑文字小知识,关键时刻能顶大用。
从古至今,人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即使强如秦皇汉武终生寻找长生不老药也无法避免,一个人无论生前是威名赫赫还是籍籍无名,最终还不过是一捧黄土罢了。
数百年后又有谁会记得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过这么一个人,做出了什么轰天动地的事情呢?也许除了自己的亲人吧。
所以为了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以及希望亲人在九泉之下保佑子孙后代的顺利,很多人都会为去世的亲人立一块墓碑,在墓碑上写上亲人的姓名。
而如果有心了解的话,就会知道在墓碑上常常可以看到“故、显、考、妣”这几个词,他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为此,我专门查阅了相关资料,下面我就带着大家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墓碑上的“故、显、考、妣”是什么意思墓碑上用词一般比较讲究和严肃,“故、显、考、妣”其实都有自己不同的含义,下面我们一一来解释。
1、故
“故”我们应该都知道是“去世'的意思,由于我们国人对死、亡等字眼比较在意,所以在墓碑上会使用”故'来代替。
“故”,通常来说都会放在墓碑的首位,表达的是子孙后代对逝去的亲人的尊敬和怀念。
2、“显”
“显”指的是“显赫的意思,以前这儿歌词只有在一些身份显赫的人去世之后才会在墓碑上刻上这个字。
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词也走进了普通人家,代表着逝去的亲人在子女心中的显赫地位,但大家要记住墓碑上刻显还代表一层含义:死者为家族辈分最大的人且下面有子孙。
而如果死者去世时仍有长辈在世的话,墓碑上要使用'“先”,表示先人一步离开,有一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凉和无奈。
所以两个词千万不要混淆,否则只会为家族蒙羞,徒增笑柄而已。
3、“考与妣”
很多人应该听说过一个成语叫:如丧考妣”,表示就像死了父母一样心情沮丧,这里的考妣指的就是去世的父母,考指的是父亲,妣指的是母亲。
其实在古代考妣指代的是父母,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东汉之后这个词已经专门指代去世的父母。
所以下次看到墓碑上这两个词的时候大家应该知道这指的是夫妻合葬墓,而且古代以左为尊,所以夫妻合葬墓碑上,考”要写在左边,“妣”要写在右边,表示男尊女卑的含义。
总之,“故、显、考、妣”在墓碑上出现一般表示的是“去世的尊敬的父母”意思,下次大家再次在墓碑上看到这几个词应该分别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吧?
墓碑上文字有什么讲究?我们国人讲究死者为大,所以对于死者的安葬一般都较为隆重,而作为安葬的重要一环,墓碑的文字也有着很多讲究,那么墓碑上到底刻哪些内容呢?
1、生卒日期
生卒日期一般刻在墓碑的右上方,可以按照农历或者公历均可,一般只写年月日,不会写具体的时辰。
生卒日期的排列有同列和同排两种方式,如果是同列,生辰在前,卒期在后;如果是同排,生辰居右,卒期居左,千万不能搞反。
在生卒日期的下方,可以简要概述死者的生平简历,注意字体一般要小于生卒日期,起到标题和正文的相对作用。
2、正文内容
在墓碑的正中位置一般刻正文内容,如果为父亲立碑,那么就刻上“先考”**之墓,如果是为去世的母亲立碑,则为先妣”之墓。
如果是去世的父母合葬墓地,那么上面居中是“先”字,父亲名字在右,母亲名字在左,下面居中是“之墓”二字。
如果是祖父辈分以上,那么按照对应称呼刻制即可。当然如果父母在世的话,可以把“先”改为“显”字。如显高祖考**大人之墓。
3、立碑人的姓名
在墓碑的左下方一般为立碑人的落款,这里要注意立碑人同样要按照长幼和辈分的顺序排序,辈分高的在上面,辈分低的在下面,如果两人同辈的话,那么年龄大的在右边,年龄小的在左边。
比如立碑人为儿子、儿媳和孙子、孙女,那么落款就是“孝”居中,男XXX在右,媳XXX在左;孙子的名字在父亲的下面另起行,为孙男XXX、孙女XXX。
4、字体颜色
墓碑的字体和颜色也有很讲究,字体一般都是用隶书、楷书、宋体等字体来刻写,而不会使用篆书、草书、行书、行草等比较随意夸张的字体,这样才显得墓碑庄重严肃。
而字体颜色一般根据墓碑颜色而定,如果墓碑为黑色,则字体一般为白色,墓碑为白色则字体为黑色,形成反差从而让文字看起来更清晰自然。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很多墓碑都使用了金色字体,显得墓碑高端大气上档次,也表达了对逝去的亲人的尊敬和祈福。
但大家要注意,无论其他部分的字体怎么变动,但立碑人的字体一定要保持红色,表示还健在的意思,与逝去的亲人区分开来。
写在最后墓碑是子孙后代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一种方式,所以上面的文字千万马虎不得,了解常见的墓碑文字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们国家的墓葬文化。
从而知道如何更好地祭奠逝去的亲人,同时也不至于因此而闹出笑话,大家认为呢?
花甲之年是什么意思?
形容60岁的老人。不满周岁的儿童――襁褓,2-3岁――孩提,童年——总角,垂髫,8岁(男)——龄年,10岁以下――黄口,10岁(女)——髻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14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舞勺之年,15岁(女)——及笄之年,15岁(男) ------- 志学之年,15—20岁——舞家之年,16岁(女)――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蓓(信),年华出嫁——标梅之年,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50岁――知命之年、半百,60岁――花甲,平头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8,0岁――杖朝之年88岁——米寿,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台,骀)背之年,99岁——白寿100岁――期頣 ,人瑞,108岁——茶寿希望能帮到您,望采纳。
人生七十古稀意思是什么?
人生七十古稀主要意思是说古代能够活到七十岁是属于少有的人。因为。古代包括建国前我们国家的人平均寿命不到五十周岁。六十岁属于高寿命。超过七十岁的人非常少有。能够活到八十岁耄耋之年更是少之又少。所以。人到七十古来稀。也叫随心所欲之年。
花甲和古稀分别指什么?
1、不惑指40岁。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翻译:三十岁的时候就可以自立于世,四十岁能成为知者,无所迷惑。 引证:清·方文 《初度》“行年将不惑,学道尚无闻。” 翻译:我已经快到了四十岁的年纪,然而学问尚且没有成就。”
2、花甲指60岁。 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3、古稀指70岁。 出处:唐·杜甫《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翻译:因赊酒太多,处处留有酒债。人生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就不多。 引证:明·唐寅《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 翻译:人活到七十岁就算稀少,我活到七十岁算是奇怪。
耄耋翁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年龄比较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