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的驼峰里主要储存的是什么,骆驼的驼峰有什么用?
骆驼的驼峰有以下几个用途:1. 储存脂肪和水分:驼峰内部有丰富的脂肪组织,可以储存大量的能量。当骆驼身处干旱或缺乏食物的环境时,它们可以依靠驼峰中的脂肪分解为能量和水分,以维持生命活动。2. 维持体温平衡:骆驼的驼峰可以帮助调节体温。由于驼峰是暴露在外的,它们可以通过散热来降低体温,避免过热。当环境温度较低时,骆驼体内的血液流过驼峰时会被加热,从而提高体温。3. 提供支撑和保护:驼峰是骆驼的特征之一,它们位于背部,能够帮助骆驼在荒漠和其他崎岖的地形中保持平衡,并提供支撑。此外,驼峰上的厚厚的皮肤也可以提供保护,防止刺入和受伤。总的来说,骆驼的驼峰在干旱地区的生存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储存能量和水分,并帮助骆驼适应恶劣的环境条件。
骆驼的驼峰是对沙漠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
错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骆驼四肢底部有厚皮可以防止被高温的沙子烫伤,驼峰内贮有较多的脂肪,分解后产生水和能量,它的体内有三个胃,第一个胃能贮水,是储存水分,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因此骆驼能适应干旱的沙漠环境生活,而且骆驼一般不出汗,而且尿液非常少,适于它生活在干旱的沙漠地区相适应的。
骆驼在沙漠中生存的秘密是什么?
我们知道,如果要去沙漠,最好的交通工具莫过于骆驼了。因为骆驼都有驼峰,当干季来临、缺少食物时,骆驼就靠从驼峰里吸收脂肪来维持生命。它的脚又肥又大,脚下有垫,适于在沙上行走;鼻子可以开闭,适合抵抗风沙的侵袭;它的眼睛构造也可以避免刺眼的太阳光照。所以,它就能在沙漠中生活自如。那么骆驼是如何在干燥炎热的沙漠中惜水如金的呢骆驼之所以能够长时间行走于沙漠之中,关键在于它的身体结构发生了与其他动物迥然不同的改变,以适应沙漠工区的生活,且它的排水量远远低于人类。
骆驼在得到水的时候并不过量饮水,或者说,它们饮进的水只是用于满足和缓解当时的脱水,把体液恢复到正常的容量水平。由此看来,骆驼在不进水的条件下,维持生命活动所需水分是来自于体液的减少。正常体液的容量减去最大限度脱水时的体液容量,就是骆驼的体液系统所能提供的水分最大量。骆驼在夏季沙漠中可以忍受体重损失25%~30%的脱水,对一个体重为500千克的骆驼来说,就意味着125~150千克的水分损失,反过来讲,也就是一个500千克骆驼有125~150千克的水分“贮备”。这显然要比人们想象中的驼峰和水囊的贮水功能要大得多,具有真正“贮水器”的应该是骆驼的体液系统,而不是骆峰或水囊。
与骆驼的高度耐脱水相适应,在骆驼的血液中有一种特殊的高浓缩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具有很强的保水能力,在骆驼极度失水的情况下,这种血浆蛋白仍能维持血液中的水分,保证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保证体核向体表的热扩散,增加了高温脱水状态下的存活力。
骆驼的用途是什么?
它可用作骑乘、驮运、拉车、犁地等。
(一)骑乘 骆驼是荒漠半荒漠地区,尤其是沙漠地区的主要的骑乘工具,也曾被广泛用于沙漠考察等工作。骆驼虽不善于奔跑,但其腿长,步幅大而轻快,持久力强,加之其蹄部的特殊结构,因此,适合作为沙漠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在短距离骑乘时,双峰驼的速度可达10~15千米/小时,长距离骑乘时,每天可行程30~35千米。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曾举办过骆驼的赛跑运动会,少数民族远动会上也有骆驼赛跑的项目,阿拉善骆驼5000米的成绩为3分58秒。
(二)驮运 在沙漠、戈壁、盐酸地、山地及积雪很深的草地上运送物资时,其他交通工具往往难以发挥作用,而骆驼则是这些地区最为重要的驮畜,发挥着其他家畜及交通工具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也被广泛用于沙漠地区的探险、科学考察、运输等工作。骆驼在气候恶劣、水草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仍可坚持运输。一般说来,双峰驼的驮重约为体重的33.8%~43.1%,即100~200千克,短途运输时,可驮重250~300千克,行程每天可达30~35千米。
驮用单峰驮一般比骑乘用驮体格粗重,速度约为2~3千米/小时,负重为165~220千克。
(三)挽曳 骆驼可用于耕地、挽车、抽水等。据报道,双峰驼挽车时,2驮1车可拉1.5~1.8吨;在进行农田作业时,单套步犁每天耕地5小时,可耕地3333平方米(5亩):双套双铧犁每天可耕地4667平方米(7亩),最高可达9333(14亩)。据测定,骆驼的最大挽力为369千克,相当于本身体重的80%,而三河马为321千克,秦川牛为312.5千克。
骆驼吃带刺的仙人掌🌵是不是嘴巴和胃里有特殊的构造?
谢邀。
欢迎收看“吃播节目之看着都疼”系列。首先出场的是大型的猫科动物花豹,花豹在非洲的亚种非洲豹主要以豪猪、有蹄类动物为食,但是,豪猪整个后背布满了尖长的棘刺,因此,花豹在捕猎豪猪时,经常会被扎的“痛不欲生”。
第二个出场的就是骆驼了,骆驼大口的咀嚼带刺的仙人掌,怎么看怎么像是在“自虐”。那么,骆驼吃带刺的仙人掌会不会被扎到呢?如果不会,是为什么呢?
(捕杀豪猪被扎的满身都是棘刺的花豹)
首先,我们简单的了解一下骆驼骆驼是戈壁荒漠地区常见的一种动物,它有着可以储存脂肪的驼峰,而这些脂肪会在极端的环境下为其提供大量的能量和水,所以骆驼可以适应在沙漠中长时间没有补给的情况下生存。这也是骆驼能被称为“沙漠之舟”的主要原因之一。
骆驼属于哺乳纲偶蹄目骆驼科动物,在骆驼科下又分为单峰驼和双峰驼(详细的区分可以上坟12月6日发的关于骆驼的一篇问答)。
双峰驼和单峰驼除了在外观以及分布上有着较大的区别外,它们的食物也有一定的差别。双峰驼主要以荒漠植物为食,比如胡杨以及一些灌木,当然在沙漠中,为了生存,它们会吃一切的沙漠植物,包括一些盐碱植物。
而单峰驼则主要以枯草和带刺的植物为食,当然也包括一些盐碱植物。
也就是说,从食性上来说,单峰驼才是真正的以仙人掌为食的骆驼。
那么,单峰驼为什么可以吃仙人掌呢?它不怕不刺扎到吗?从单峰驼的主要食物中,我们就能看出,它对仙人掌这种带刺的植物可谓是“情有独钟”。在我们人类看来,只要是带刺的植物不用说吃,就算是让摸一下都要小心翼翼,而嘴巴往往是人比较脆弱和柔软的地方,那么,单峰驼为什么能够吃带刺的仙人掌还能安然无恙呢?
01 环境
单峰驼主要分布于北非和亚洲西南部的热带沙漠气候下的戈壁地区,这里的植物非常稀少,并不像双峰驼那样有着许多像沙拐枣这样的灌木或者是像梭梭这样的固沙植物。也就是说,单峰驼的生存环境不允许它对食物有过多的挑剔。
而仙人掌这种带刺的植物恰好在单峰驼的生存空间内数量较多,所以,单峰驼为了更好的生存只能慢慢的适应这种植物。
02 “铁齿铜牙”
上面我们说了,单峰驼生存环境内植物的种类以及密度决定了它的食性。既然选择了带刺的植物,必然要进化出一副“铁齿铜牙”来对付这些植物,单峰驼就是如此。
首先,单峰驼的舌头很粗,而且表面非常的坚硬和粗糙,这样在进食仙人掌时,就不容易被刺扎入舌头里,其次,单峰驼的口腔也是“武装到了牙齿”,整哥口腔的内壁布满了坚硬的肉刺,这些肉刺其实就是角质化后的乳突。这种乳突的主要作用除了能抵挡植物的刺,还能够磨碎食物。
除此之外,粗糙的食道以及消化能力超强的胃,也是单峰驼敢吃一切植物的原因,粗厚的食道壁能够保证骆驼在吞咽带刺植物时不会被扎伤,而且强的胃能够瞬间将这些硬刺变软,从而不会划伤胃部。
(骆驼口腔内的角质化凸起)
(骆驼粗厚的舌头)
总结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极端的环境造就了骆驼强大的生存能力,同时也让骆驼进化出了对付带刺植物的“武器”。尽管骆驼的生命力如此的顽强,但是在人类的影响下(奴役以及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现在野生骆驼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了。现存的野生双峰驼数量已经不足1000只,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新疆、甘肃等地以及蒙古的西部,而野生单峰驼的数量更加稀少,几乎到了灭绝的边缘。
拥有如此强大生命力的动物在人类的影响下都能成为濒危动物,这是一个值得人深思的问题。
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