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洞箫是什么意思,箫与笛有什么不同?
1、 长度不同。箫长度多数在2尺之上,而笛子多数不超过2尺。箫比笛子长很多。
2、 构造不同。箫由一根竹管做成,上端留有竹节,下端和管内去节中空,吹口开在上端边沿,由此处吹气发音。在箫管中部,正面开有五个音孔,背面开有一个音孔。笛子也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2个基孔和2个助音孔。
3、孔数不同。 箫有6,7,8孔三种;而笛子通常有12个孔,现在,它多是6孔。
洞箫4音怎么按?
1、开一、二、三、六孔。常用指法,如果偏高就要适当注意调整气息和角度,或者适当采用开一、二、六孔或者是开三、六孔的指法。
2、开一、二、三、四、六孔。偏高,只适于快速节奏,如《塞外村女》中的24245这一句。快速的高音中也可以用。
3、开四、六孔。这是高音4的标准指法,在吹中音时用得较少,因为在不同的竹笛上效果很不一样。开一、四、六孔。偏高,只在乐曲有需要时才用,如46之间的快速节奏。
5、开一、二、三、四、五孔,半开六孔。用于演奏滑音、抹音。也可用于高音。
箫能自学吗?
买一本萧入门。当然,如果你学过其他管乐,或者你非常聪明的话..就用王次恒那本,那本倒是不难。但是还是有老师指导比较好的。.说实话,这东西最好还是不要自学,虽说萧的技巧不如笛子复杂,气息也比较好掌握一些。但是自学很容易失败的,尤其是自学时不对的姿势、指法,都会是你以后想好好学时相当大的障碍。尤其是萧入门要比笛子难一些,自学更困难。而且,萧一根是不够的,一般学萧的要有2根,一根G;一根F。(G是刚学的时候用,因为音越低,指距就越大的。有些萧、有些音,你都吹不响,因为够不到)要有特殊用途,所以自学不太现实,还是找个老师的好些。
笛子横吹有膜孔,箫竖吹且没有膜孔,但有后音孔。箫亦称"篴","箎","龠"等等。有的音乐词曲是这样说明的:古代乐器,竹子制作,上有音孔象笛子。没有说明是横吹还是竖吹。现在也有短的竖笛,不贴膜,音色在笛箫之间,更接近笛子。那么, 在远古时代, 不贴膜的横吹乐器与竖吹乐器各方面区别不大,音色更接近箫。关于箫与笛的起源,说法不一,据<<周礼>>记载,周代的雅乐中已用到"篴"。与笛同音同义。但篴为竖吹,并非横吹之笛。另相传此种乐器原出于羌中,汉代称"篴"。最初为四个指孔。
箫,又称洞箫,我国最古老的民族边棱气鸣乐器。单管,竖吹。历史悠久,箫文化贯穿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箫的音色柔和典雅。常用于独奏,琴箫合奏,江南丝竹等器乐合奏,浙江越剧等地方戏曲伴奏,深受我国人民喜爱而广泛流行。
箫由一根竹管做成,较曲笛长,上端留有竹节,下端和管内去节中空,吹口开在上端边沿,由此处吹气发音。在箫管中部,正面开有五个音孔,背面开有一个音孔。平列在管下端背面的两个圆孔是出音孔,可用来调音。在出音孔下面的两个圆孔为助音孔,它起着美化音色和增大音量的作用,也可用此孔栓系箫穗为装饰。
笛子采用的竹子在阴干以后基本上要经过裁料、上漆、钻孔、校音、缠线、刻字等工序。笛子的一大特色就是在笛身上往往刻有唐诗以及制作者的名称。
竹笛由一根竹管做成,里面去节中空成内膛,外呈圆柱形,在管身上开有1个吹孔、1个膜孔、6个音孔、2个基音孔和2个助音孔。
鼻箫的使用方法?
黎族鼻箫,黎语称虽劳、屯卡、圆哈,与普通的乐器箫有所不同,一般使用鼻子来吹奏,是黎族富有特色的边棱气鸣乐器,历史久远,十分独特。
历史由来
黎族鼻箫历史久远,一千多年前已在我国海南岛民间流传。
清代张庆长著《黎岐纪闻》载:“男女未婚者,每于春夏之 交齐集旷野间,男弹嘴琴,女弄鼻箫,交唱黎歌,有情投意合者,男女各渐凑一处,即订耦配,其不合者,不敢强也。”可见,鼻箫是黎族青年表达爱情时常用的乐器,男女都会吹奏。每当夜幕低垂,寂静的黎家村寨里,不时传来阵阵纤细而清幽的箫声,这是黎家小伙子在吹箫召唤女友,还是姑娘对男友的回答,也许是一对情侣依靠在槟榔树下,轮流吹着鼻箫诉说相互的钟情。在黎家,以鼻箫吹得是否出色来定亲结缘,还可互换鼻箫作为定情的信物。
《番社采风图考》:“鼻箫,截竹为管,窍四孔,长可尺二寸,通小孔於竹节之首。按於鼻横吹之,高下清浊中节度。盖亦可诶。为洞箫者也。麻达夜间引社中,番女闻而悦之,引与同处。”“女长,构屋独居。以鼻箫、口琴,男女互相调和,久而意谐,乃告诸父母。”

美丽传说
关于鼻箫的产生,还有一段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相传很久以前,有一对黎族青年在五指山下相爱了。临结婚之前,这位姑娘到槟榔园采槟榔,被峒主发现,被抓起来,峒主硬迫着姑娘嫁给他。姑娘不允,便被关起来。小伙子找了十天十夜,终于发现姑娘被关在密林中的一个小洞里。
两人无法相见,小伙子只好唱歌传情。峒主知道后,又把小伙子抓起来,割掉舌头,发配到一个荒远的山林里,过了一个月,小伙子又在山洞边出现。他砍了一节白竹,用鼻吹出自己的痛苦和思恋之情。姑娘心领意会,感动不已。后来,小伙子被峒主抓去处死。死前托人将鼻箫转交给姑娘,不久,姑娘逃出虎口,跪在小伙子坟前,悲痛欲绝,把小伙子生前吹奏过的鼻箫曲吹奏了一遍。然且,姑娘怀揣鼻箫,长眠在小伙子墓前。以后,鼻箫便一代又一代传下来。
制作工艺
箫管用石竹制作,其长短、粗细规格不一,民间多使用一根无节的细竹管,管长60厘米~70厘米、 管径 1.6厘米左右,在距两端管口8厘米处,各开一个圆形按音孔。按音孔既可开 在管身一侧, 也可开成前后各一。如果使用两端带竹节的竹管,需在节隔中心开一圆形通孔;使用多节竹 管制作,则要打通竹节。吹孔在竹管的细端。

工艺特色
鼻箫有许多固定的曲调,它们大都是无标题的抒情短曲,每曲都有一定的含义,在黎族人民中世代相传,但各地也不尽相同。而在黎家青年男女中,鼻箫则多为即兴吹奏,其曲调也因人而异,难怪黎族姑娘可以根据乐曲和音色的不同,能够在很多的箫声中辨认出自己情人独特的箫声来。
“抛个石头探水深,吹曲鼻箫试侬心”。从这句黎谣中也可看出,鼻箫与黎族青年的恋爱生活有着密切关系。黎族姑娘也是吹鼻箫的能手,每逢农闲、节日或恋爱时,当小伙子吹起嘟噜(洞箫)时,姑娘则吹响鼻箫对答。
现存状况
在黎族民间,偶尔也能见到管身很长的鼻箫,其中最长者竟达160厘米,需要躺着吹奏,用脚趾来按下面的音孔。这种长鼻箫,现在只有极少数的老人才能吹奏,一般黎家后生是很难胜任的。
现在随着会吹鼻箫的老人一个个的离世,年轻人很少有人学习吹奏,古老的鼻箫已频于流传。
箫南箫洞箫与笛子比较?
初期:不用怀疑,就是笛子好学!因为笛箫按法差不多,初期比较的就是谁比较好吹响。笛子当天拿到笛子就可吹响,箫则不然,很多人几天后才能吹响。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是因为初学时,吹气时箫比笛子要更放松,而很多人初吹箫时要么僵着要么过于放松气息不够集中不能响。
中期:这个阶段是学技巧的阶段,笛子曲中比较常用的有颤叠赠打震,吐滑剁花历。箫曲中比较常用的是颤叠赠打震,吐滑剁花历有,但少。这个阶段自然是笛子稍难些。有人说箫气息更难掌握,我觉得是站在观众的角度,比如说箫气息你练了八层的功力,笛子只有六七层,那么一般别听起来笛子和箫似乎都不错,但学过的人就会明显觉得笛子的气息不够沉和结实。
后期:这个阶段,到了这个阶段,箫啊笛子啊追求的不是已经不是技巧了,因为笛箫的技巧没有明显的分界线了,都会了,都能运用到曲子上了,这个时候拼的是对曲子意境的理解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