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兵的职责,士兵如何做到在潜艇里生活几个月?
如果没有可以信赖的兄弟,恐怕没有哪个士兵可以承受长达90天与世隔绝的潜艇生活!
曾经有个某潜艇学院的同学跟我描述过在潜艇上生活的场景。当时听起来只是感觉比较新奇,并没有觉得特别艰苦。直到2017年在青岛登上了401核潜艇,虽然只有短暂的20来分钟,但那感觉只有2个字——憋得慌!
之前对潜艇内部的想象就是空间狭小,个子高的走路都得弯着腰。但实际的情况是,以我1.8m的身高,虽然绝大多数情况不需要弯腰,但实在是太狭小,很多地方只有1个人的宽度,而且很容易撞到头。这还是拆除了很多设备的情况下,要是登上处在战斗状态的潜艇,憋屈程度肯定还会增加不少。
401艇内部401艇内部当然,401很老了,作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它1966年设计的,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如果说当时的设计不太讲究舒适性,那是不是新的潜艇就完全不一样了呢?当然不是。
(一)潜艇上的生活虽然新型潜艇的尺寸更大,但那是为了容纳更多的武器装备,多出来的空间并不都是给艇员用的。改善肯定有,但也没有质的变化。
国内新型潜艇的情况咱不能知道,但国外的还是可以知道一些的。无图无真相,下面就来图说潜艇,看看在潜艇中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吧。
“俄亥俄”级SSGN结构图“俄亥俄”级核潜艇大家都知道,是美国现役的主力战略核潜艇。它长度超过170米,宽度近13米,潜航排水量超过18000吨。这么个大家伙,艇员生活区域仅占了不到20%。如此狭小的空间里,要供150多名官兵睡觉、吃饭、洗浴、健身,你说能不挤吗?
1、 通道
关上这个1平方米多点的舱盖,拥挤、黑暗、无聊,却又无比紧张的战斗生活就此开始。下次开启舱盖,可能要等到3个月之后了。
而类似的楼梯,潜艇上有很多,有垂直也有横向的。没经过训练的人,只能慢慢吞吞过,而且还会碰头。
2、 驾驶
水手“司机”都是“盲操”,没有志玲姐姐的导航,没有开阔的视野,更没有沿途的风景。跟大型客机一样,潜艇上也有一个副驾驶。
3、 吃饭
潜艇上的一日三餐与水面舰艇没有太大的区别,从设施来讲该有的都有,但是空间都非常局促,转个身就可能碰到邻座的那种。
4、 休息
如果你睡过火车卧铺上层,就会知道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睡觉有多么不自在。而潜艇上的空间更小,对于第一次睡在上面的人来说,我认为他一定会抓狂。
鱼雷舱但即便是这样,有的潜艇床位还不够用,怎么办?睡到鱼雷舱,那里的空间很大,不是开玩笑的。
至于浴室、卫生间甚至健身房这些设施,当然也会有,就是都要小一号,而且少得可怜。
5、 战斗
相对于生活区来说,操作区、驾驶指挥室的舒适度要好得多。毕竟大部分时间都要在这里度过,空间太狭小会增加人的精神压力。
6、 娱乐
没有训练任务的时候,官兵们可以进行简单的娱乐活动。看看电影、打打牌、聊聊天这些活动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只是没有专门的场地,都是挤在餐厅里解决。
在这方面美国海军是最会享受的,还能浮出水面晒晒太阳,游游泳,当然还有招牌式的BBQ。不过,有时候冒然出艇是会有危险的,比如在北极。
(二)如何适应潜艇看到这里,如果你觉得潜艇生活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么恭喜你,你跟多数人的感受是一样的。有这个感觉只是因为你没有经历过,当上过艇之后,你的想法就应该会发生变化。
要适应潜艇上的生活,起码要过三道关。
1、 严格的基本要求
作为一个国家最神秘的地方之一,只有经过严格训练并精心挑选的海军官兵才可以胜任潜艇工作。他们必须要经过更严格的背景调查,以确保忠诚。
潜艇上部分岗位条件很恶劣,要长期处在高温、高湿、高噪音的环境中,对身体条件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即便如此,仍有很多人落下了职业病。
2、 高超的专业技能
在潜艇上,通常需要核能、动力、电力、声纳、武器装备、导航等方面具有专业能力的水手。相对于水面舰艇来说,这看起来好像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实际上差别不小。
潜艇漏水应急处理训练很简单的一个原因,因为空间有限,潜艇上只有100来号人。因此每个人都得是多面手,不但能进行常规操作,在有故障的时候还要具备快速诊断和维修的能力,甚至还要多专业的复合能力。有些岗位在水面舰艇上可以配备双人岗,但在潜艇上就只能容纳一个人了。
3、 强大的心理素质
潜艇的3个特点可以摧毁人的情绪——密集、封闭和黑暗,也会带来生理上的严重影响。比如没有阳光,人的身体就会丧失对时间的感觉,会使神经系统紊乱,进而影响睡眠、饮食,很容易造成各种混乱。针对这种情况,美国海军的做法是实行一天18小时制——6小时工作,6小时睡觉,6小时休息。但要从地面24小时迅速过渡到潜艇的18小时,并不是件容易事。
要克服这些情况,唯一的方法就是训练,包括生理、心理上的。通常要经过1年以上的严格训练,通过心理评估之后才能达到上艇条件。当然,如果患有幽闭恐惧症,或者不善于交流的,基本上连训练的机会都没有。
我们说量变引起质变,这对于潜艇生活也是如此。如果只有10天,我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坚持下来,但20天、50天、90天呢?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了。人心里黑暗的一面,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在无处释放的情况下,随时都可能崩溃。而受过严格训练的潜艇兵,不单是技术过硬,心理素质更是个顶个地强。毫不夸张地说,他们在业务上每个人都是专家,在生活中都是别人的心灵导师。
他们热爱祖国,维护军人的荣誉,拥有极大的勇气,还有对兄弟的承诺。他们因为专业而被信赖,因为信赖而变得团结,因为团结而变得强大、无坚不摧!这就是他们可以潜入海底几个月的原因。
补充一点。任何一个国家的潜艇上几乎都没有女兵,这其实不是有些人想的那样,不让女兵上。实际上每一艘潜艇都是很欢迎女兵的,只是求之了,却不得。至于原因,正是源自潜艇上的生活(或者说生存)环境过于艰苦。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海军托和陆军托区别?
海军托和陆军托是两种不同的托运方式。首先,海军托指的是将货物装载到军舰上进行运输的方式。这种运输方式适合于货物需要跨海运输的情况,但是运输速度较慢,且需要一定的海军建设和海军编队的配合。而陆军托则是指将货物牵引到陆地上进行运输的方式。这种运输方式相对于海军托而言速度更快,可以穿越陆地上各种复杂的地形路线和地形条件,适用于大多数地面货物的运输。因此,海军托和陆军托的区别主要在运输方式和适用场景上。除了海军托和陆军托,运输行业中还有其他的托运方式,例如空运、铁路运输等,这些不同的运输方式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货物特点和运输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托运方式。
最近美军可能发生军事政变吗?
最近美军会发生军事政变吗,不会,美军已经做好接管政府的准备
按照美国总统近日的说法,美国已经完成200万次高度复杂而且高度准确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在美国已经完成200万次检测中,发现了502318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如果美国继续进行“高度复杂而且高度准确”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把检测规模提高到500万人,把检测规模提高到5000万人,把检测规模提高到1.5亿人,美国又会发现多少美国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呢?
发现了502318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不代表美国的疫情已经出现拐点,不代表美国的疫情已经结束,按照美国免疫学专家博克斯的说法,美国的疫情情况非常不妙,根据他对美国疫情数据的观察发现,美国多了几个新的“热点”地区,这些地区包括美国的首都华盛顿,包括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地区,包括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
目前,美国首都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州、马里兰州的疫情都不是很严重,疫情严重的州是纽约州和新泽西州,但是在首都华盛顿、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地区、宾夕法尼亚州的费城等三大地区新增确诊病例呈上升趋势的情况下,美国的疫情只会越来越严重!
疫情期间,美国召回了100万预备役,召回100万预备役只会,俄罗斯的侦查卫星还发现美国频繁进行军事调动,发现美国的军事基地出现了大量的坦克装甲车,发现美国的核导弹基地的人流量变大,那么在疫情期间,美军会不会发动军事政变呢?
美军不会发动军事政变,一,美国总统召回100万预备役,让这100万预备役再次服役,是为了让这100万预备役代替现役部队去抗击疫情,保全美国的现役部队。
二,召回100万预备役,频繁进行军事调动,就是为了给外界传递一个美国正在备战的信号。美国故意传出正在备战的信号,有两个目的,要么是防止非美国家打美国,或者防止非美国家对美国“盟友”进行军事打击;要么是美国准备对外开战。
三,根据美国北方司令部总指挥、四星上将特伦斯.J.奥肖内西将军透露的消息,美军已经指定“绝密应急计划”,根据绝密应急计划,假如美国陷入困境,假如美国总统因为疫情不能履行职责,假如副总统等总统的继承人不能履行职责,假如美国需要全国戒严,美军就会接管美国联邦政府,然后由一名美国的“作战指挥官”领导美国!
在美国已经发现了502318例新型冠状病毒患者,召回100万预备役,频繁进行军事调动,就是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如果意外一旦发生,美军就会大批涌入美国的各大城市,实施全国戒严,并接管美国联邦政府,保卫美国,保护美国人民,直到美国联邦的新领导人产生为止!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10发9中?
首先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就没有十发九中其次,也没有炮弹一发不剩的情况。至于日舰不沉,主要是因为命中炮弹太少,另外就是炮弹威力太小的原因。
一、关于北洋水师的命中率整体正常,但各舰差异很大。北洋水师有的炮命中率很高。如平远的260,十发中二,20%命中率,神炮啊。
有的炮命中中矩中规,如定镇的305主炮,发射217发中10-12发,5%左右命中率,属于正常。
还有的炮就惨大了,如北洋保有12门的210,有据可查的命中只有7-8发——而按照投射量,理论上起码发射了三四百发。命中率也就百分之二以内。所以,北洋水师总体命中率应该在4%左右,命中率不差但也说不上好,更谈不上十发九中。
二、北洋水师没有出现炮弹一发不剩的问题。但是确实弹药不足。但是这个弹药不足的问题,需要分别解释一下。
主要是定远镇远主炮305毫米炮的开花弹不足,标准是每炮50发,开战则是可以容纳超过50发,而实际只携带8门炮245发,平均每门炮30发,导致最后一个小时,只能节省炮弹,缓慢发射。而到了最后只剩3发,装填在炮膛内防止日军跳帮而已。
另外定远镇远的150毫米炮,每舰2炮的共148发开花弹也全部打完,也是开战没有备足弹药基数的,基数是每炮100发每舰200发。
整体的储备不足,进口七远的克虏伯炮有药无弹,国产平远和南洋舰的阿姆斯特朗炮则是有弹无药(《赫德致金登干》),又留了一部分给炮台,所以海军就不够了,而德国顾问是向天津军械局要了炮弹的,拖延没运到,大东沟之后才到。
其他五远主炮,210毫米炮的开花弹,每炮也不足50发,靖远三门210理论备弹150发,实际打出103发,致远则是基本打光210炮150发炮弹,本身受伤太重,又本身是皮薄舰,才选择撞击吉野的。
而南洋舰队,当时每炮只有25发炮弹,只有四分之一的常备炮弹,完全发挥不出威力
另外定远镇远,主炮305毫米炮的开花弹,八炮共有200发,日常训练时消耗105发,剩95发。
补充炮弹情况为:‘农历二月到八月天津军械局提供305开花弹182发,炮台83发,两舰八炮共194发,实际至少需要400发。
农历九月运到305开花弹160发《盛宣怀档》,农历二月到九月总共提 供342发。《存发枪炮清册》之前运到160发,加炮台83发,加舰队0发,剩余243发,
公历9月农历八月海战,定远耗开花弹全部100发、实心穿甲弹全部20发,镇远耗全部开花弹94发、实心穿甲弹3发、剩实心穿甲弹25发,可见弹是不够的。
其他五远主炮210毫米炮的开花弹,12炮备弹600发,训练消耗152发,剩448发。
农历二月到八月天津军械局提供210开花弹740发。
三、没有打沉日舰主要是因为炮弹的装药量太小。北洋各舰,投射的有效装药和日军差异太大。定镇305共发射217发,炮弹重329公斤,投射量71393公斤。
日方152发射435发,炮弹重45.4公斤,120速射炮发射2995发,炮弹重40磅18.16。435*45.4=19749.2995*18.16=54389.2.合计74138.2公斤。双方投射量其实是差不多的。
但是北洋水师使用的,大部分是没有装药的实心弹。掌炮学问答里,除掉大量的实心弹,镇远的开花炮弹有两种,分别为4.6公斤和15.5公斤。其中4.6公斤的,就是所谓短倍开花弹,定镇共有64发。长倍开花弹,15.5公斤装药的,定镇共有三发。
而日军大量使用的152速射炮,开花弹装药6.01公斤。120速射炮弹,装药3.1公斤。
我们就算它全是黑火药,152发射435发,120发射了2995发。
日方速射炮火药投射量:152速射炮弹:435*6.01=2614.35公斤。
120速射炮弹:2995*3.1=9284.5公斤。
合计:11898.85公斤。
定远305火药投射量:217-67=150*4.6=690公斤。
64*15.5=992公斤。
3*97.5=292.5公斤。
合计1974.5公斤。
64*4.6=294.4公斤。15.5*3=46.5公斤。合计:340.9公斤。
我们的主要火炮,火药投射量分别是人家的16.6%!!和2.86%!!!就算同样是黑火药,这种不到百分之三的炸药投射量,怎么打啊?
而实际上,日军当时使用了新式的下濑火药炮弹。
与以往认为不同的是,因为下濑火药配用的山内式引信尚未成熟,所以当时日军炮弹,是在普通的黑火药之中,混杂一个下濑火药的小药包,按照体积来看,也就是只占整个炮弹装药的十分之一左右。但是因为下濑火药的主要成分苦味酸威力是普通黑火药的十倍以上,所以日军的新式炮弹威力,也提升了一倍以上!
也就是说,日军的实际火药投射量,还要在前面计算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倍!而北洋当时唯一有威力的炮弹,是305主炮配用的,26贯装药量的,特殊大开花弹。日本人测绘的定远三倍半长开花弹,长三尺五寸,直径一尺,全重约九十三“贯”,装药二十六“贯”。
日本在明治二十四年(1891年)所公布的度量衡法中规定1钱为3.75克。1贯=1000钱=3.75kg,93贯=348.8kg,26贯=97.5kg。
而这装药97.5公斤的一发305长倍开花弹,就是命中松岛炮廊,引起松岛大爆炸,真正影响战局的那一发。可惜只有一发而已!
蒙古帝国的蒙古大军人数到底有没有1000万以上?
前言:
古代成吉思汗所缔造的国度称为也克蒙古兀鲁思,汉译大蒙古帝国。而他的孙子忽必烈所建的为元朝。因大蒙古帝国及元朝存世时间较短,且两者有很大的关联,因此人们又将它们合成“蒙元”。
另外,蒙元时代,军籍是相对保密的,根据《元史》的记载,元朝时期的军籍是不可以随便展现于世的,只能由中枢或者地方主官才能看到名册,其他人等是不允许窥视军籍名册的。因此此文只能通过各种文献进行推算,并不太严谨。
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帝国到底有多少军队?根据现代的考究认为,成吉思汗统一草原诸部,对西夏发动征讨时,蒙古军的人数应该在11-13万左右。
根据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成吉思汗以“十进制”的方式,塑造了蒙古军队,二是史书记载,成吉思汗铁木真死后,他的四个嫡子所分到的千户。
成吉思汗铁木真在此分封时,埋下了一个隐患,虽然作为一个老父亲,为了做到一碗水端平,他给予了窝阔台,大汗的皇位,可他又给予小儿子托雷军队。
根据《蒙古秘史》的说法,全国一百零几千户(术赤比成吉思汗早亡9个月,他的军队没有算进去),托雷就分得了96个千户。
所以后来人,就根据这此分家产给予的数字,在结合蒙古军“十进制”的军制,以及拱卫汗帐的1万4千怯薛军,推断出当时的蒙古军应该在11万-13万左右,托雷分得了10左右的蒙古军。
但是必须要注意的,这部分只包括了草原蒙古军和探马赤军在内,并没有将汉军、唐兀军(党项人)等算进去。
忽必烈所创元朝时期的,到底有多少军队?根据《元史》兵制的说法:
【则初有蒙古军、探马赤军。蒙古军皆国人,探马赤军则诸部族也。】后来又增设了各种军队,【既平中原,发民为卒,是为汉军。】
汉军中又分为独户军和正军户、贴军户三种【或以贫富为甲乙,户出一人,曰独户军,合二三而出一人,则为正军户,余为贴军户。】
再后来,又设立匠军【或取匠为军】,同时又从诸将子弟中选拔子弟,扩充怯薛军,成吉思汗时期为1万4人,到了忽必烈时代为4万人。
忽必烈建立元朝覆灭南宋之际
他的军队组成已经不再是纯的蒙古军了,除了汉军(北方人)最多之外,其内部还有蒙古军、探马赤军、匠军、怯薛军、唐兀军、畏兀儿军(现维吾尔族)、汪古军、契丹军、女直军、高丽军、云南之寸白军,福建之畲军。后来覆灭南宋之后,又有南宋的新附军。
这个时期比较乱,且由于【以兵籍系军机重务,汉人不阅其数。虽枢密近臣职专军旅者,惟长官一二人知之。故有国百年,而内外兵数之多寡,人莫有知之者。】因此《元史》并没有记载元初到底有多少军队。
所以只能通过后世的史学家的文献进行推算:
(一)中央宿卫军:约有24-26万人。
怯薛军:拱卫中枢的怯薛军,约为4万人,由四位万人怯薛长统帅。
武卫军:除了怯薛军之外,还根据中央对地方“居重驭轻”的战略,另外设立了12卫侍卫亲军(也称为武卫军),后增设为34卫,这部分侍卫亲军主要是由北方汉人组成,后期约有20-22万人左右。
(二)地方镇戍体系
史称忽必烈与谋臣斟定全国镇戍规模,“命宗王将兵镇边徼襟喉之地,而河洛、山东据天下腹心,则以蒙古、探马赤军列大府以屯之。淮、江以南,地尽南海,则名藩列郡又各以汉军及新附等军戍焉”。(《元史 兵志二》。)
所以这部分又根据区域、藩王、军队的分布,又可划下列若干镇戍区。
(1)汉地镇戍区:
所谓汉地,主要指原金朝辖境而言,即河北、山西、山东、河南、辽东、陕甘等地,还包括了四川。平宋以后,元朝据新形势布防,各蒙古军万户构成数个大军团。但是这部分人数真的不详。比如四川都万户的人数到底有多少,根据李治安教授的说法,随着政策的变化而变。
a、山东河北蒙古军大都督府:约为6.2万-7万人左右。
到了公元1329年时期,即天历二年时期,改为大都督府,下辖有左、右手万户,拔都万户、哈达万户、蒙古回回水军万户、玘都哥儿万户、哈必赤千户、洪泽屯田千户。
b、河南淮北蒙古军都万户府:约为4万-4.3万人左右
由四万户蒙古军组成,其中三万户驻扎在黄河以南、河南省之西,余下的一万户在河南省以南。
c、东路蒙古军都万户府兼统钦察、乃蛮、捏古思、那亦勤四千户:主要是镇守辽东。人数约在1.4--1.5万人左右(不包含其他土司部落军队)。
d、东路蒙古军都元帅府:也是镇守辽东,约为1-1.2万人左右(不包含其他土司部落军队)。
e、陕西蒙古军都户府:这个缺乏史料、数目不详,不能从名字上推断为万人左右,因为它有时还统辖唐兀军、畏兀儿军。
f、四川蒙古都护府:后期下辖有4个万户,推断为4万人左右(但不包括新附军的13万人)。
因此汉地镇戍区的总人数应该是在20万--22万人左右。
(2)淮河以南区域(旧南宋区域)
早期时,设立63个屯兵所。后来到了至元二十二年时改革,分为上中下三等,其中上万户统兵7千人,中万户统兵5千人,下万户统兵3千人(与汉地和中枢不同,并不满编)。
而根据《元史 兵志》的说法:旧南宋区域内的驻军人数应该是在15.5万人左右。因为当时分为七个上等万户、八个中等万户、二十二个下等万户。
但是《元史 兵志》也说到一点,四川都万户府统辖之外,还有13万户的存在,这部分也算是淮河以南区域的管辖范围;另外还有云南的4个万户、湖广行省的70多所屯兵所也没有数目、还有福建、广西、海外四洲(元朝的军队事实上打到了马六甲海峡区域),也因为种种原因,数目也是不详的。
(3)土藩军队。
元朝没有施行羁縻政策,推行的是土司政策,因此土司的军队虽然没有算进元朝政府军中,可在作战时,这些土司是需要派遣军队参与辅助的。比如元朝攻打八百里媳妇国时,地方的土司就派遣万人附从军。
这部分数目也是不详的。
(4)草原地区
这部分数目也是不详的,这部分主要是归草原诸王所管辖。由于元朝施行的是一国多制的政策,草原施行草原法则,依旧运用成吉思汗时代所制定的分封制度,因此除了哈拉和林及西北边疆有元廷派遣的军队常年戍守之外,草原的诸王到底有多少军队,就不得而知了。
(5)海军
以至正十五年为例,元朝的水师(负责海上作战的,不是内河),在史书上记载的,就有5个万户府。分别为水军都万户府,镇江水军万户府,均归浙东宣慰司统领;黄河水军万户府;防御海道运粮万户府;广州宣慰司水军万户府。
【其实应该加上高丽水军都万户府的,只是后来高丽王族娶(yi)了(niao)公(bao)主(guo),所以高丽就以来没被算入元廷之中,可事实是驻兵权和统兵权依旧在元朝手中】。
总述:根据上面的推算,元朝时期,军队总数应该是在62万--82万人左右!这部分还是推测的,并不包含草原诸王的军队和土司军队在内,且另外应该还有其他纰漏,并不算是一分严谨的数字,只能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图片均来源网络,码字不易,关注一下咯
参考文献:
《元朝的军事戍防体系与版图维系》
《元史论丛》
《怯薛与元代朝政》
《关于元代镇戍江淮的蒙古诸王》
《元代云南行省驻戍军队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