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猪天敌,猞猁真的是狼的天敌吗

天美资源网

豪猪天敌,猞猁真的是狼的天敌吗?

2017年,白俄罗斯发生了一件奇闻,一只雄性猞猁通过偷袭战术,在14天内连续杀死了2头母狼和3只幼崽,甚至还将前来寻仇的狼王打成重伤,凭一己之力差点团灭一个中型狼群。

豪猪天敌,猞猁真的是狼的天敌吗

其实猞猁是真正意义上的屠狼高手,它们是最被低估的猫科动物,因为狼在和猞猁的战斗中,不仅讨不到半点便宜,甚至连抵抗能力都没有。那么为什么连黑熊都能一战的狼群,会被猞猁克制得如此严重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

关于猞猁

猞猁是战斗力最强的中型猛兽,成年猞猁体长可达130厘米,体重可达50-60斤,活动范围可以接近200 平方千米,它们牙尖爪利、身形矫健,攻击力极强,而且谨慎又狡猾,因此被称为“迷你老虎”。

猞猁的捕猎技巧也非常高超,善于使用潜行来伏击猎物,常常独自在狩猎区静卧几日,等待猎物主动上钩,而且猞猁的耐力也极强,甚至可以连续奔跑几十公里,此外它们还是爬树和游泳的高手,所以又被人称为“全能猎手”。

猞猁的性格十分凶残,虽然体型不大,但它们经常捕食驯鹿和狍子这种大型食草动物,在捕食的时候,猞猁会跳到猎物身上,将锋利的爪子刺进猎物的肉里,然后在用利齿猛咬脖子,将猎物一击毙命。

正所谓“山中无虎豹,猞猁称大王”,在没有虎豹的森林中,猞猁可以就是最强猎手,就算是狼群也不能阻止,甚至狼群还会主动避开猞猁的生活区,为了就是不起纷争。

那么,狼为什么打不过猞猁呢

在白俄罗斯的纳利博基森林,狼被猞猁杀到了几乎“断子绝孙”的地步,作为屠狼高手,猞猁最喜欢击杀的狼有三种,分别是:幼狼、亚成年公狼、怀孕的母狼,而且即便遇到狼群,猞猁也能凭借速度优势快速撤退,这种战术让狼苦不堪言。

1.猞猁利用地形优势神出鬼没,狼根本无法防备

白俄罗斯的纳利博基森林,是猞猁杀狼最多的地方之一,这里食物充沛,生存着大量的食草动物,自然也吸引了猞猁和狼群的到来,不过这里的植被极其茂密,树木极多,就像是一个天生为猞猁准备的战场。

我们都知道偷袭和伏击是猞猁生存的法门,与之相比,茂密的森林根本不适合狼群的行动,毕竟在森林中根本无法围猎,但是充足的食物让狼不想离开,所以狼群只能以小队模式在这里生存。

这就给猞猁创造了机会,毕竟猞猁喜欢躲在暗处偷袭,而狼只能在明处,而且还失去了群体的优势,虽然公狼可以凭借体型优势自保,但猞猁从不主动攻击公狼,它们只对狼群中的“老所病残”下手,一点一点的减少狼群的数量。

2.猞猁只会偷袭落单的孤狼和幼狼

在森林中猞猁可以暴打野狼,那么在草原上双方的攻守会互换吗?答案是否定的。举个例子,在北美洲生活着一种体型庞大的北美灰狼,它们的体长可达2米,体重接近160斤,是狼类中的巨无霸。

而且北美灰狼的族群规模极大,一些大型狼群的数量甚至超过20只,这样的规模可以轻易捕食野牛等大型食草动物,甚至在食物匮乏的时候,它们还会抢夺美洲狮的食物,有时还会将美洲狮直接杀死,简直就是草原小霸王。

然而,就算如此霸道的狼群,也受到了猞猁的严重威胁,因为猞猁有一种其他猫科动物都不具备的能力,那就是掏狼窝,因为猞猁的感知力极强,而且身材矮小,找到狼窝后,可以轻松钻进去,将幼狼全部杀掉。

而且据动物学家研究发现,一旦每平方千米的猞猁超过0.45只,那么这个地方幼狼的死亡率将高于70%,可以说猞猁是幼狼最大的杀手,是抑制狼群发展的最大克星。

3.猞猁的战斗智商比狼高很多

作为猫科动物,猞猁的战斗智商极高,虽然狼也很聪明,但仅限于团体作战,一旦和猞猁单挑,它们的智商就会被完全碾压,而且猞猁还是一种能缩能伸的动物,它们甚至能在五五开的局势下直接撤退。

除此之外,猞猁的爬树能力也是一流,在没有食物的时候还会跑到树上抓鸟吃,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还会直接跳到水里,躲避敌人的追捕,甚至在无法逃脱的时候还会装死,等敌人松懈的时候,再趁机逃跑。

而且相比于和公狼单挑,聪明的猞猁更喜欢捕杀幼狼,甚至有时候它们连母狼都不会攻击,毕竟幼狼才是狼群的根基。有动物学家曾经追踪了一个狼群,这个狼群的首领是母狼“缺耳”,狼群在2年时间产下3胎幼狼,结果没有一头活过了半年,因为它们都被一只叫做“朱里”的雄性猞猁偷偷杀死了,可见猞猁对狼群的破坏力有多大。

猞猁就是小型老虎,战斗力极其强悍!

一位动物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收养了2只失去母亲的小猞猁,同时还养育了一只100多斤的德国牧羊犬,刚开始德牧凭借体型优势将2只猞猁吊打,直到小猞猁长到10斤左右的时候,就可以零星的反击了。

等到猞猁长到30斤的时候,德牧甚至连招架之力都没有了,只能被猞猁反过来吊打,后来更是看见猞猁就跑,可见猞猁的战斗力是多么的强悍。

1.猞猁的身体强壮又敏捷

猞猁的体型虽然不大,但它们的身体极为强壮,而且肌肉十分结实,尤其是后腿的力量,甚至可以让它们像老虎一样站立起来。而且猞猁的肢骨抗打击能力也很出色,它们的骨骼极其坚韧,就算从几米高的树上掉下来也不会受伤。

此外,猞猁的关节灵活性也是猫科动物中的佼佼者,它们可以凭借灵活的身法任意在树林中穿梭,避障能力不是一般动物可以比拟的。尤其是在捕猎的时候,它们经常借助草丛、大树为掩体,悄悄潜伏在猎物的必经之路,待猎物走近时,就靠着出色的爆发力,直接锁喉,捕获猎物。

2.猞猁的攻击手段极其丰富

作为猫科动物,猞猁的攻击手段十分丰富,它们的尖牙利嘴是攻击敌人的最强武器,据专家研究发现,猞猁头骨大约15厘米长,它们嘴最大可以张开到61度,而且猞猁的咬合力也很强,可以轻易咬断猎物的脖子。

猞猁的爪子也极其锋利,就像小刀一样,能轻易撕开猎物的皮肤,甚至还能直接击杀像野兔这样的小型动物。可以说猞猁对付不会使用爪子的犬科动物,有着不可比拟的先天优势,毕竟没有爪子的捕食者,攻击范围会大大缩小。

3.猞猁的感知力也非常强

猞猁的感知力在野生动物中是超一流的存在,作为夜行动物,猞猁的视力极强,在夜色中它们的瞳孔会放大3倍左右,也就是说天色越暗,猞猁视力越强。猞猁的听力也很发达,耳朵上的深色丛毛,甚至能够随着声音的方向不停移动。

除此之外,猞猁的嗅觉也很灵敏,据说比狼还要强,甚至能分辨出几百米外的气味,这点可以让它们轻松找到狼窝,也可以早早的躲避敌人的追捕。这样强大的感知力,使得猞猁可以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优势,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

猞猁为什么捕杀狼

其实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惑,猞猁为什么非要和狼过不去,甚至宁可不去捕食,也要捕杀孤狼,还费尽心机的寻找狼窝,甚至有时候还会冒着受伤的风险攻击母狼,猞猁这么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1.猞猁和狼的领地重合,在狩猎方面存在竞争关系

猞猁和狼群在领地上存在着高度的重叠,尤其是在捕食猎物方面,更是存在着严重的竞争关系,它们的食物谱是高度重合的,虽然猞猁和狼都是顶级捕食者,但对生存资源的需求是相同的。

但是自然界中的猎物却是有限的,一旦狼群吃的多了,猞猁吃的一定就会变少,所以为了争夺生存资源,两者必定会展开激烈的竞争,所以猞猁一定会对狼斩尽杀绝,毕竟少一头狼,就代表着少了一个竞争者。

2.猞猁为了保护幼崽,必定会对狼痛下杀手

猞猁是一种非常奇特的猫科动物,它们和老虎、猎豹不一样,它们会在母猞猁养育幼崽的时候充当保镖和猎手,会承担起“父亲”的一些责任,经常会把捕食来的猎物分享给母猞猁和它的子女,并清除母猞猁附近的一切威胁。

所以在这个时期,雄性猞猁就有意识地对周围的狼进行捕杀,目的就是为了保障自己幼崽的安全,毕竟对猞猁来说,狼是和它们接触最多的食肉动物,只有杀死附近的狼才能给幼崽带来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那么,猞猁的天敌又是什么呢

1.美洲狮

美洲狮性情残暴,体型庞大,成年后体长可达2米,体重可达200斤,它们和猞猁拥有一样的攻击技能,不过体型可比猞猁大很多。最重要的是,猫科动物都很少喜欢对方,所以两者一旦偶遇,毕竟会展开激战,当然结果往往都是美洲狮全方位吊打猞猁。

2.雪豹

雪豹被称为雪中精灵,它们是世界上最敏捷的猫科动物,雪豹的体重可达160斤,完全碾压猞猁,而且耐力极为出色,在咬合力上也完胜猞猁,同样猞猁和雪豹在捕食上也存在竞争关系,因此有时候雪豹会主动攻击猞猁。

总之:

猞猁作为狼的天敌,被称为屠狼高手,也可能是世界上杀死独狼最多的动物,毕竟猞猁是一种极其喜欢偷袭的动物,而且专门捕杀幼狼和母狼。

战斗力也非常强,就算是面对狼王也不会落入下风,毕竟猞猁和狼存在严重的竞争关系,而且为了保护幼崽,猞猁也会拼命地捕杀狼,以减少威胁。

那么,你对猞猁和狼有什么看法呢。

蜜獾与袋獾谁厉害?

非洲“平头哥”对阵澳洲“塔斯马尼亚恶魔”,若是真打起来一定很精彩,我更看好小恶魔。蜜獾和袋獾虽然都叫獾,但两者的关系极远,隔着数千万年。蜜獾是食肉目-鼬科的,袋獾是袋鼬目-袋鼬科的。蜜獾,绰号平头哥,身处竞争激烈的非洲大陆和西亚,战绩耀眼,实战经验丰富,比如杀死3米的岩蟒和1米的尼罗鳄都是不俗的战绩,还能杀死数种毒蛇、巨蜥、豪猪、陆龟和一些中小型食肉动物。可以说,在非洲大陆上,20公斤以下的食肉动物当中没有谁是蜜獾的对手。而且蜜獾防御很高,非常抗揍,比如被一只母花豹攻击了52分钟才断气、6只狮子花了15分钟才杀死一只蜜獾、8只狮子花了20分钟杀死一只未成年蜜獾、被岩蟒缠住了还能脱身、被三头疣猪围攻还能不死、被一群斑鬣狗围攻还能逃脱等。蜜獾背部的坚硬毛发非常扎嘴,紧凑的身体抗击打能力超强,而且蜜獾非常灵活,身体柔韧。蜜獾的体型看上面这个表格就行了。

袋獾现仅存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因为它的叫声非常惊悚,浑身散发着恶臭,所以被称为“塔斯马尼亚恶魔”。袋獾的体型资料很少,雄性平均8公斤,雌性平均6公斤,最大的袋獾约有12公斤。袋獾是袋狼灭绝之后体型最大的有袋类食肉动物。袋獾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塔斯马尼亚岛,没啥竞争对手,最耀眼的战绩就是6公斤重的袋獾杀死30公斤重的袋熊,袋熊虽然是吃素的,但强壮的爪子有很高的攻击力。袋獾最出色的是它的咬合力,相对于体型而言,袋獾是咬合力最强的现存哺乳类动物之一。

蜜獾的优势是体型稍大、抗揍、更灵活、爪子更锋利。

袋獾的优势是咬合力占优势,要是一口咬住蜜獾的脸能把蜜獾的头骨咬穿,或是将脸上的肌肉撕扯下来。看看袋獾的头骨就知道了。可以看到,袋獾的犬齿出奇的大,口裂也很大,嘴巴可以张到很大角度,撕咬力不可小视。再来看看蜜獾的头骨。蜜獾的脑袋比较小,所以它的口裂没有袋獾大。

两者的共同特点就是性格凶猛好斗,身材矮壮结实。

蜜獾和袋獾打起来,我更看好袋獾,袋獾如果咬住蜜獾的头部或是脸部使劲撕咬,就能快速结束战斗,这是袋獾用来猎杀袋熊的方式,要是不成功的话很可能会被蜜獾耗死。

什么是豪猪?

答:豪猪,又称箭猪,是一类披有尖刺的啮齿目,可以用来防御掠食者。不同豪猪物种的刺有不同的形状,不过所有都是改变了的毛发,表面上有一层角质素,嵌入在皮肤的肌肉组织。

旧大陆豪猪(豪猪科)的刺是一束束的,而新大陆豪猪的刺则是与毛发夹杂在一起。其天敌为渔貂。长在深山老林,多成群结队,破坏庄稼。发怒时直立起,像箭一样剌人。豪猪白天躲在穴中睡觉,晚间出来找食,喜食花生、番薯等农作物。受惊时,尾部的刺立即竖起,簌簌作响以警告敌人。

我养200只土鸡配几只鹅合适呢?

一、养土鸡养鹅的好处

养土鸡的同时合理的配置一定比例的鹅,好处多多。

1、鹅能铲除林间的杂草,增加收入,减少开支。

鹅适应性强,食性广,属草食家禽,相当耐粗饲。两周内用全价营养的日粮饲喂,以后可以逐步按一定比例配比嫩绿青饲料,中后期的生长基本上就是玉米、豆粕、糠麸等,主要的维生素可以依靠青草、蔬菜补充。养土鸡的同时养鹅能铲除林间的杂草,增加收入。

2、鹅的警觉性极强,利用该天性可以防御土鸡的天敌。

例如:防御蛇、野猫、老鼠、黄鼠狼、刺猬、豪猪等。鹅遇到异常情况会发出警报,甚至主动攻击。鹅和黄鼠狼之间还有着天然的对抗关系,大白鹅不但能驱赶黄鼠狼,鹅的粪便也有驱赶黄鼠狼的效果。

这样一来,养殖户可以根据场地大小,养殖土鸡的时候适量养殖鹅,投入低,成本低,风险低但收益高,不会因为群体过大,担心销路。

养200只土鸡配几只鹅合适呢?

农家营建议可以养殖4-5只鹅。太少的话起不到很好的防御天敌效果,太多的话饲料消耗较大,成本占用较高,同时养殖区域鹅的数量较多,也容易引起鸡群应激。

特别提醒

1、鹅喜欢啄食嫩叶、花蕾等,因此在选择配套的种植作物的时候要注意偏矮小的果木、低矮的花卉园艺都不太适合。

2、在养殖过程中,鹅有几种常见的流行疾病必须重视。鹅的三大害:小鹅瘟、禽流感、禽霍乱,目前这几种疾病都是有相应疫苗预防的。另外,还需要对鹅进行新城疫疫苗的免疫。

了解更多养鸡知识,关注农家营!

最大的豹子打得过最小的老虎吗?

按常理来说豹子打不过老虎,事无绝对,最大的豹子还是能打得过老虎的。

现今豹属27种亚种,最大的就是远东豹。远东豹体长0.8-1.4米,体重60-100公斤,最大个体130公斤。

现存老虎9个亚种,其中苏门答腊虎是现存所有老虎亚种中最小的亚种。雄性苏门答腊虎平均体长(从头至尾)234厘米,体重平均120千克,雌性平均体长198厘米,体重平均90千克。

同为食肉动物豹子和老虎都是食物链顶尖的存在,老虎能作为森林之王,肯定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是其他猫科动物乃至食肉不能匹敌的,下面我就简单的从猎杀能力、身体结构、生存难易程度等分析远东豹、苏门答腊虎。

比较一:猎杀能力

因为这两者不在同一区域生活,要把他们的能力作比较,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参照物,比较两者谁更厉害,其实就比较两者的猎杀能力。现在最好的办法,以猎物作为参照物,挑选出最难缠的猎物,通常越凶猛、体型越大就越难缠,表明对应猎食者能力越强。我们只能通过两者的狩猎表现,窥探它们的真实实力。

1.远东豹

通常会捕食梅花鹿、麝、狍子、驯鹿、野猪、兔子等食草动物,其中驯鹿和欧亚野猪体型最大,驯鹿肩高87-140厘米,重量60-318千克,欧亚野猪是一种中型哺乳动物。中国东北南部与俄罗斯远东地区产的欧亚野猪体重甚至达到将近400千克。

2.苏门答腊虎

捕食水鹿、野猪、豪猪、鳄鱼、幼犀和幼象,其中以鳄鱼,幼年犀牛和幼年大象体积最大,但是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野猪跟西伯利亚的野猪不同,西伯利亚的野生动物一般情况要比热带地区的同类要大许多,所以此处野猪不做考虑。

生活在苏门答腊的鳄鱼多以马来鳄为主,而且马来鳄外形看起来与恒河鳄非常相似,但其头部会逐渐往口鼻部缩窄,很多专家多认为其属于鳄亚科,应属于食鱼鳄亚科,现在明白吧,食鱼鳄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种鳄鱼的攻击力远不如其他鳄鱼,攻击力相对较小,所以此后出的鳄鱼也被排除。

所以水鹿是相对难度最高的猎物,成年雄鹿体高130 厘米左右,体长130-140 厘米,体重200-250 千克,体型可谓庞大,在鹿中能算大个头了。

列举折磨多,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来远东豹面对的猎物--驯鹿、野猪(欧亚野猪)无论从体型还是凶猛程度(野猪要比鹿要凶猛一些,对劣势者来说野猪危险性更高)都要高于苏门答腊虎所面对的水鹿。而且苏门答腊虎的食物中还有部分幼年动物,要知道幼年动物的能力防范意识、危险程度要远远低于成年动物,无论是食肉动物还是食草动物。

在猎杀能力上远东豹要强于苏门答腊虎一些,越强越对付的动物就会有更强的食肉动物,所以次回合远东豹胜出。

比较二:身体结构

对于食肉动物来说体型(体重)越大在战斗中占据着主动权

远东豹作为生活在生存禁地--远东地区,跟它的竞争对手兼天敌--西伯利亚虎拥有相同的特点个头巨大。虽然远东豹体重60-100kg,但是最大个体足可以达到130kg。

而苏门答腊虎体重平均120千克,其中雌性体重平均90千克,也就是说雌性的体重有可能小于90kg。

所以在体重远东豹的体型体重要超过雌性苏门答腊虎,这点远东豹胜出。

如果要给豹和老虎按梯队分类的话:

豹:远东豹、波斯豹属于第一梯队

老虎:西伯利亚虎属于第一梯队;

孟加拉虎属于第二梯队;

苏门答腊虎则属于最末尾的一个存在;

这种比较让我想起了田忌赛马,就好比那最好的豹和能力最差的老虎相比,孰强孰弱一看便知,因此我认为远东豹要强上一筹。

苏门答腊虎 - 犬齿大约11cm,而远东豹的牙齿虽然不是豹最长的,但是也有10cm左右。老虎和远东豹都是颞肌比咬肌发达,但程度有差异。研究人员对老虎和远东豹的颞肌、咬肌力量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远东豹的颞肌力量是咬肌的3.5倍多,因此,美洲虎喜欢将猎物爆头,而老虎喜欢采用锁喉、咬后颈等方式杀死猎物。

这些猎物身体构造和狩猎技巧完全不同,很难直接对比。然而,有一类猎物却是老虎和美洲虎都很喜爱的,那就是野猪。而且野猪身体粗壮,又有尖锐的牙齿,捕食者很难搞定,猎猪具有很强的搏斗色彩。这里就以猪类猎物做参照物,对老虎和美洲虎做一下比较。

远东豹是最喜欢捕猪的,野猪在东北虎饮食中占比30-60%,冬季较高而夏季较低。东北野猪也是全球最大的野猪亚种,成年公猪有120-150千克。远东豹捕杀的野猪有一半左右是成年个体,而且捕猎成功率相当高可达54%。

同样是老虎,其他亚种捕杀野猪就没那么多,尽管南方的野猪体型远比东北野猪小。多数地区的孟加拉虎饮食中野猪占比在10%以下,苏门答腊虎的猎物中则有15%是野猪,这些老虎都以鹿类为主食的。

很明显苏门答腊虎的能力需其他原因并没有更多的机会或者实力猎杀更多的野猪。综上所述,我认为还是远东豹要强上一筹。

比较二:生存难易程度

为何这样说?越是艰难越能锻炼生存能力,这在自然界中尤为突出,地球上从南到北,纬度逐渐增高,动物植物数量逐渐减少,这根气候有关,这个现象用食物链来表达更为突出。

比如食物链从食草动物到食肉动物的能量传递通常在15%左右,随着纬度的增高气候更加寒冷,因此消耗的能量越多。同样的体重情况下,生活在严寒地带的远东豹可能要猎杀比苏门答腊虎多出一倍的猎物,而地广人稀的远东地区寻找食物谈何容易!

在南亚雨林的苏门答腊虎领地通常不超过30平方千米,而远东豹生活的区域大到200平方千米。为了食物几乎跑遍整个领地。

苏门答腊虎所生活的区域较大的竞争者只有巽他云豹这样的中型猫科动物,可以说在苏门答腊虎的门口就是食物,相对的它的生存技能远远不如西伯利亚豹。

因此对苏门答腊虎的影响不大。而远在远东的远东豹,除了西伯利亚虎,还有森林狼、棕熊这样的强力竞争对手,远东豹对能从中活下繁衍生息。

因此我认为这个环节依然是远东豹胜出。

结论:我个人认为最大的豹要强于最小的老虎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