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哪些区域,南方地区有我国哪俩大林区?
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哪些区域: 东北地区 : 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呼伦贝尔、兴安、哲里木三盟和赤峰市。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2.西南地区 : 这里所指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西藏。 主要林区处在横断山脉。这里天然原始林和成、过熟林比重大。面积占90%以上,蓄积量比重超过95%西南地区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川西、滇西北、藏东南的高山峡谷地区。 3.南方地区 : 本地区包括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和贵州等10省区。 4.东部少林地区 : 本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河北、山东、河南、江苏等省市。 5.西北和华北西部地区 : 本区包括的范围有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中、西部。 森林资源 : 据第四次全国森林资源普查,目前我国森林面积和林木蓄积量分别为1.34亿hm2和101亿m3,在世界上排第6位,但人均量分别为0.12hm2和9m3,仅及世界人均值的1/6和1/8。 森林覆盖率虽已达13.9%,但也仅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在世界上排名100位之后。 在如此情况下我国森林砍伐却并没有因此而减缓,过量采伐,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正日益使我国仅有的一点森林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环境的改变,使我国多种以森林为栖息地的动物濒临灭顶之灾,脊柱动物受到威胁433种,灭绝或可能灭绝为10种。 由于成熟林面积锐减,林木蓄积量少,采伐有限,我国木材及其它林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市场缺口很大,为满足国内需要,国家每年都要进口一定数量木材。 根据预测,我国木材紧张状况近期不会缓解,在很长时间内依靠进口木材补充国内需要的局面不会改变。
阔叶林针叶林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针叶林: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是分布最靠北的森林,针叶林的北界就是森林的北界。在寒温带以外的地方,也生长着很多不同类型的针叶林,但是面积比起寒温带的针叶林要小很多了。硬叶林:又称“硬叶常绿林”。地中海气候下的典型植被。为常绿乔木或灌木群落。叶片常绿坚硬,机械组织发达,常披茸毛或退化成刺,以适应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大洋洲的东部和西南部。阔叶林又分为以下:
1.落叶阔叶林:是我国温带地区最主要的森林类型,构成群落的乔木树种多是冬季落叶的喜光阔叶树,同时,林下还分布有很多的灌木和草本等植物。
2.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是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过渡森林类型,在我国亚热带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该森林群落内物种丰富,结构复杂,所以优势树种不明显。
3.常绿阔叶林该植被型分布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夏季高温潮湿,冬季降水较少。是我国亚热带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森林类型,林木个体高大,森林外貌四季常绿,林冠整齐一致。
4.硬叶常绿阔叶林该植被型中的树木叶片很小,常绿,坚硬,多毛,分布区主要在亚热带,夏季高温,植物为适应夏季环境条件常常退化城刺状。并这里虽然具有明显夏季雨热同季的大陆型气候特征,却与夏旱冬雨的地中海型气候区的硬叶栎类完全相同。
省级森林村庄的标准是什么?
一、基本条件
1、森林村庄建设纳入村“两委”重要工作内容,建立森林村庄建设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任务落实。2、编制森林村庄建设规划,定位准确,并制定具体创建年度实施计划,森林村庄建设资金落实。3、创建氛围浓厚,民众支持率达到85%以上。4、近三年内无重大破坏森林事件和森林火灾发生。
二、建设指标
(一)森林生态建设
1、山区、半山区、平原中心村建成区林木覆盖率分别达到20%、25%、30%以上,并做到见缝插绿、拆旧建绿,宜林地段全部绿化。2、山区、半山区、平原中心村建成区建有以护村林、风景林、休闲林等为主的乔木片林面积分别达到1000、1500、2000平方米以上。3、村庄建成区乔木树种达到15种以上,人均拥有乔木数量达到5株以上。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以上。5、村域内公路、铁路、河道、干渠、堤防等干线绿化率均达到95%以上。6、平原农区林网林带控制率达95%以上,无明显缺株断带。
(二)森林质量建设
1、森林布局合理、功能健全,树种选择和配置科学,森林景观优美,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村内环境整洁,无脏乱差现象。2、村庄绿化中乔木树种株数比重达到70%以上。3、大力发展珍贵树木,珍贵树木种植株数比例达到20%以上。4、村域内宜林荒山绿化率达到95%以上,中心村视域内宜林地绿化率为100%。5、积极开展观光、采摘、休闲等森林生态旅游,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等生态高效产业,生态与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三)森林文化建设
1、积极开展庭院绿化,农户庭院绿化比例达到80%以上。2、企业、学校、医院等单位林木覆盖率达到30%以上。3、村域内古树名木实行挂牌保护;森林资源和绿化成果得到有效保护,无滥垦、滥伐、滥采、滥挖现象,无捕杀、销售和食用珍稀野生动物现象。4、制定森林村庄管护规定或相应乡规民约,村内绿化配备专职管护人员,管护责任落实。生态公益林管理规范,管护责任落实,生态补偿资金按要求发放到位。5、大力普及宣传森林生态文化,建有1处以上生态科普知识宣传场所或含橱窗,各类宣传标志、标牌健全。
森林资源在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中有何作用?
森林资源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重要资源。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
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物多样化的基础,它不 仅能够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宝贵的木材和原材料,能够为人类经济生活提供多种物品,更重要的是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减轻旱涝、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还有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功能;同时森林还是天然的动植物园,哺育着各种飞禽走兽和生长着多种珍贵林木和药材。
森林可以更新,属于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无形的环境资源和潜在的“绿色能源”。
反映森林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森林资源的可再生性和再生的长期性。在一定条件下森林具有自我更新 、自我复制的机制和循环再生的特征,保障了森林资源的长期存在,能够实现森林效益的永续利用。
但是,森林资源所具有的可再生性和结构功能的稳定只有在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利用遵循森林生态系统自身规律,不对森林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因为林木从造林到其成熟的时间间隔很长,天然林的更新需更久的时间,即便是人工速生林也要1年左右的时间,这就影响到森林资源的再生性和系统的稳定性。森林资源功能的不可替代性。森林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地球表面生态系统的主体,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改善土壤等多方面的生态防护效能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并且地球表面生态圈的平衡也要依靠森林维持。 森林资源产品转化的巨差性。
森林储量并不意味着高产量。因为木材生产的储量与年生产量之间存在着一个数量差距。
以立木生产为例,森林资源储量与年采伐量比最少是17:1,最多为5:1甚至更高①,这种高比例会影响到许多方面的开支,如护林费用等,从而导致巨额资金的占用。森林资源具有多种功能,可以提供多种物质和服务。森林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是同一的,对其进行任何单一目的的经营管理都将产生许多重要的额外效益。
自然资源分为几种呢?
自然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自然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自然资源可划分为: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气象、水资源等。 从数量变化的角度分类:
1.耗竭性自然资源。它以一定量蕴藏在一定的地点,并且随着人们的使用渐减少,直至最后消耗殆尽。矿藏资源就是一种典型的耗竭性自然资源。
2.稳定性自然资源。它具有固定性和数量稳定性的特征。如土地资源。
3.流动性自然资源,也称再生性资源。这种资源总是以一定的速率不断再生,同时又以 一定的速率不断消失,如阳光、水(水域资源除外)、森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