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住建局对房屋公摊的规定?
多楼层的住房,国家明确规定,在7层以下的住宅的公摊率是7%—12%。多楼层建筑的楼层数指得是在6层左右的磗混合的建筑,而其他的公摊部分的面积也包括外墙的水平投影的二分之一楼梯、楼梯间以及为每位住户所提供的服务业务的用房(热水交换站、水泵房、配电室等等)。一般情况下,这些会占我们住房建筑面积的13%—18%。
而在室内的楼层的高度分为室内的净高度(从地板到天花板之间的距离)以及室内的楼层高(从地板到上一个楼层的地板之间的距离)。一般情况下,楼层的高度在2.8米左右,我们楼房里的室内净高度在2.65米到2.7米之间。如果我们楼房里的室内净高度超过了4.7米以上,就应该按照两层楼房来计算我们室内的面积。
在7层—11层的住宅的公摊率是10%—16%。一般情况下,小高层的公摊率取决于各楼盘的自己本身情况来决定的。因为,不同的小高层楼房的公摊是有差异的。如果在地下没有设备用房,而在底层也没有任何商铺和底层架空的情况下,小高层的公摊系数是在10%—15%之间的。而带有电梯的小高层住户,公摊的系数在15%—20%之间。
公摊多少属于正常?
公摊面积在国家规定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下,都属于正常!
公摊面积是当时国内城市急需要解决住房的问题,国家为了保证开发商的利益而做出的规定。
当时的市场购房非常的火热,人们购买住房也确实解决了住房难的问题。缓解了北京市的住房困难的问题。开发商由于有公摊面积也获得巨大的利益。
大陆公摊面积从哪年开始实行的?
大陆公摊面积的具体起始实施时间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政策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大陆公摊面积的实行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代。当时,为了解决住房供应不足的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住房改革政策,其中包括规定了房屋建筑中的公摊面积。公摊面积是指除了私有住房面积之外,供大家共享的公共区域,如走廊、电梯、楼道等。
然而,具体的公摊面积政策和规定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可能有所调整和变化。因此,如果您需要了解关于特定地区或时间段的公摊面积政策,建议您咨询相关的房地产部门或当地政府部门,以获取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
物业公摊费最新规定?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水电气暖费用中加收其他费用,对具备表计条件的终端用户,应按照政府规定的销售价格执行;对不具备表计条件的终端用户,水电气暖费用应由终端用户公平分公摊费。
物业公共部位、共用设施和配套设施的运行维护费用等,应通过物业费、租金或公共收益解决,不得以水电气暖费用为基数加收公摊费用。
一梯一户公摊28?
应该正常。
一梯一户的房子面积都比较大,相应的公摊面积也得一家承担,因此公摊面积相对比较大。普通步梯楼的公摊面积一般小于20%,电梯楼的公摊面积一般小于30%,所以一梯一户达到28%也算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