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北约是指哪里

天美资源网

欧盟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北约是指哪里?

谢谢!我来回答。

北约就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简称,是以美国为首,西欧、北美等多国为共同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与当时的华约组织针锋相对的,互相制约,打开了当时的冷战序幕。

欧盟是什么性质的组织,北约是指哪里

1949年北约在美国华盛顿签署协定成立,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8月24日各国完成批准手续,该组织正式成立。希腊、土耳其于1952年2月18日、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6日、西班牙于1982年正式加入该组织。

在冷战期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战略目标,主要是防范华沙条约组织的大规模军事入侵。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及原苏联的解体,欧洲大陆的政治与安全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北约的职能转变为政治军事组织,从过去的军事威胁转向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问题上。

北约是时候可以解散了,继续存在只会在世界上继续为非作歹,北约东扩伸向俄罗斯的魔爪就是最好的例子,想赶尽杀绝俄罗斯?然后直逼我中华?!

OECD是什么意思?

OECD是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缩写,是一个拥有36个成员国的国际组织,成员国来自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OECD的宗旨是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经济合作和可持续发展。其目标是建立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加强国际贸易和投资,改善各国发展中的不平等,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经济福祉和公平。

俱乐部的含义是什么?

所谓俱乐部(club),就是由企业经营者出面组织,会员在自愿、互助、互惠的基础上自主参加,并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协会或团体。

就具有良好的社交功能

成功的俱乐部能够起到满足

安全、地位、社交

这三种需求的作用

一个人一旦成为某一俱乐部的成员,就可能树立更强的信心,感到集体力量的强大俱乐部可以是盈利性组织,只要经过工商部门注册就行。从某种意义讲,俱乐部比较容易活动,只要有几个合得来,商量好就可以干,没有许多规定,限制,可以看作是私人间的活动。虽然也有章程,但是更多的是个人意思的表达,随意性较大,不像协会是集体的,要照章办事。

英国与欧洲于2021年1月1日正式分离?

英国脱欧成功虽然不会是“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典范,但是利弊相掺、互为依附是肯定的,总体上看“欧洲一体化”是最大的受害者。

英国自欺欺人的亲美式单飞,有可能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行侠”。

英国脱欧说白了就是英国不满欧盟框架对英国经济发展的拘谨,以及欧洲对难民问题的接受安置人道主义政策。英国自认为与世界霸主美国关系更近一步,同时英国又有“日不落帝国”的荣耀余晖,欧洲“三巨头”的称谓不足以体现英国的丰功业绩,也对英国的发展禁锢甚多,英国想靠向美国,利用美国的国际政治地位震慑和经济一线资源,发展英国的经济,提高英国的国际地位和欧洲国家影响力。

但是英国万万没想到,美国却是“美国优先”政策下掠夺世界经济的独裁者,美国支持英国脱欧,很大程度上只是为了分化欧盟一体化进程,加强“北约组织”统筹、掌控和领导力的集束把握。至于说是帮助英国、让利于英国,以“美国优先”自居的美国可能会大义凛然吗?美国在世界性的贸易战和新冠疫情防护物资争夺上都没有放过英国,这是最好的说明。

至于说到英国经济自主式发展的放飞,在没有美国可依靠、缺乏欧盟大框架的前提下,虽然脱欧后的英国保住了“英欧自贸协定”,但是贸易规格和贸易平台肯定会受到影响,英国寻求的北美自贸协定或许有实现的可能,但是早就在谋略的亚太贸易问题,在美国贸易战略的条件下,英国是否能够顶住压力,建立起泛亚太贸易协定可是个大问题,并且随着“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的结束,英国应该有着不小的压力。

也就是说,英国脱欧后虽然甩掉了相对比较大的包袱,摆脱了经济发展的禁锢,有了更为自主的发展思路和方式,但是相对的也失去了被美利用价值,树立起了欧洲隔阂,如果英国没有跨越式发展,成为被美国不可忽视的“一极”,那么在缺乏欧盟这个大集体为跳板的情况下,英国的发展并不会如脱欧前所预想的那么乐观。

英国脱欧成功,使美国瓦解欧洲一体化步伐加快。

原本有英国的欧盟,虽然内部不团结,但怎么说也是一个“三足鼎立”的相对稳定局面,英国脱欧后,由原来的“三巨头”变为现在的“两雄争霸”格局,并且两“五常”变为单“五常”,无形当中使得欧盟整体势力明显弱化,这对加快欧洲一体化建设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同时也是美国分化瓦解欧盟体系的胜利。

现在的欧盟,德国具备庞大的经济实力,但是却由于战败国的身份,军事实力得不到常规性发展,没有压倒性和超常规性优势。而法国虽然身兼常任理事国身份,但是本身的经济发展、军事实力并不突出,并且社会矛盾导致民心散乱,德国有挑战欧洲老大的实力,只是身份受限,不具备完整的国际政治地位;而法国则是具有这样的身份,但是不具备这样的自身内涵,内功没有修炼到家。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矛盾,虽然德国和法国都是在为加速欧洲一体化进程而努力,但在在争夺欧盟老大位置上出现了很大的分歧,以前“三巨头”的时候,还可以有一个各稀泥的,现在在了不是一就是二的选择题,如果达不到利益均衡,内部防线会一触就破,这就随了美国的心愿。

近几年来,特别是在特朗普执掌美国时期,欧盟对美国说“不”的时候也越来越多,在美国对外发动的贸易战中,以及在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中,欧盟确实被美国欺负的气不打一处来,这种情况下,美国和英国、欧盟的关系就越发的敏感和脆弱起来,任何的一件国际性事件,都有可能成为外交关系的翻车点。

说什么就来什么,在2020年即将结束的时候,“中欧投资协定”谈判结束,并取得重大进展,这是中欧贸易关系的一大进步,也是中欧外交关系的利好。中欧贸易关系的进程肯定会成为刺激美国和英国的一个兴奋点,很有可能也会成为欧盟制衡美国和英国的砝码。

虽然欧盟越来越有底气摆脱美国的挟持,但是英国脱欧成功,可预料到的是为欧洲一体化建设开了倒车的,破坏了欧盟的总体规划与脚步,欧盟和英国实际上都是在为美国做嫁衣,为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的维护作出了牺牲,而美国则是英国脱欧之旅的最后受益者。

世界前20大经济体指的是哪些国家?

经济体指对某个区域的经济组成进行统称和划分。经济体可以指一个地区,如中国台湾地区,或地区内的国家群体,如欧盟,东盟等。世界上对于经济体的大小通常以国家为单位,通过GDP(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来衡量,那么世界前20大经济体是哪些国家呢?

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世界各地的经济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变化,而顶级经济体一般不容易掉队。与1980年20大经济体相比,在2019年的榜单上仍有17个当年在榜的经济体存在,新增了3个成员。数据显示排名前十的经济体占世界经济总量的约66%,而前二十大经济体贡献了近80%,其余173个国家/地区的经济总量不到世界的四分之一,可以说这些经济体占据了全球绝大部分的财富。经济总量数据的统计一般分为名义GDP和购买力平价(PPP)GDP。

世界二十大经济体排名

1、美国:名义GDP21.44万亿美元、GDP(PPP)21.44万亿美元;人均GDP6.51万美元(世界第7)。

美国被称为经济超级大国,自1894年以来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地位,在GDP宝座上已领先世界各国超百年。在科学技术、军事力量、基础设施等方面冠绝全球,经济占据全球经济的近四分之一。

据机构预测最快在2035年,最慢在2045年之前,中国GDP将超过美国成为新的世界第一,不过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话,美国已经被主要竞争对手中国拉下头名宝座。

2、中国:名义GDP14.14万亿美元、GDP(PPP)27.31万亿美元;人均GDP1.03万美元(世界第64)。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超高速发展,建立了殷实的制造业和出口基础,被称为“世界工厂”。在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GDP仅为3645亿元(为同期美国2.36万亿的约15%),是世界第九大经济体。改革开放开始,经济以每年平均10%的速度增长。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升级,服务业比重持续增加,制造业贡献相对下降,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增长到美国GDP的近66%,占世界约16.6%,远远甩开之后的国家,中美经济规模呈不断缩小之势。不过因为中国人口众多,人均GDP则并不高,落后于世界人均水平(1.14万美元)。

3.日本:名义GDP5.15万亿美元、GDP(PPP)5.75亿美元;人均GDP4.08万美元(世界第22)。

日本早在1968年超过当时的西德成为第三大经济体,80年代又超过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保持数十年,更是在1995年GDP就突破5万亿美元大关。不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日本经济,在2010年被中国超过。近几年经济逐渐复苏,在2019年GDP重回5万亿美元,目前稳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位置,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日本则跌落至第四。

4、德国:名义GDP3.86万亿美元、GDP(PPP)4.44万亿美元;人均GDP4.65万美元(世界第16)。

德国目前是欧洲最大也是最强的经济体,早在1980年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有着高尖端的工业制造水平,其汽车、机械设备等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不过德国经济太过依赖贸易出口,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让其遭到重创,近几年经济增速持续下降,逐渐接近负增长。不过为了增强制造业实力,德国启动工业4.0战略计划,成为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几个主导国之一。

5、印度:名义GDP2.94万亿美元、GDP(PPP)10.51万亿美元;人均GDP10.51万亿美元2171美元(世界第139)。

印度是继中国之后增长最快的新兴经济体,2019年超过英国和法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不过印度和中国一样拥有超过10亿的人口,从人均开来看却显得非常贫穷落后。

印度自摆脱英国殖民独立后一直是一个农业国家,近几年制造业和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虽然农业贡献比重下降,但是依然很高。其中服务业增长最快,贡献经济超过60%,就业人口比重高达28%。印度经济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国内矛盾重重,想跳过工业化阶段直接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发展服务业,却忽视了工业基础建设,使得基础建设非常落后,工业制造薄弱,近年政府大力推动的“印度制造”收效甚微。不过优势在于出口依赖度不高、年轻的人口结构和不断增长的中产阶级。

6、英国 :名义GDP:2.83万亿美元、GDP(PPP)3.04万亿美元;人均GDP4.1万美元(世界第21)。

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英国跌至第九大经济体。从1992年-2008年,英国经济都有上升期趋势,但从2008年开始产量持续下降,经济萎缩了近6%,最终通过五年才恢复增长,目前已恢复至经济衰退前的水平。英国的经济主要以服务业为主,贡献GDP超过75%,其次制造业和农业。其中农业很发达,国内60%的粮食需求是自产,农业人口占比不到2%。

7、法国名义GDP2.71万亿美元、GDP(PPP)2.96万亿美元;人均GDP4.17万美元(世界第20名)。

法国是欧洲第三大经济体,是世界游客到访最多的国家。近年来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给政府带来极大的压力。除了经济支柱旅游业之外,法国是世界第六大农业生产国和仅此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业出口国,国内农业用地约占欧盟的三分之一,制造业以化学、汽车和军械制造为主。

8、意大利名义GDP1.99万亿美元、GDP(PPP)2.4万亿美元;人均GDP3.29万美元(世界第26)。

意大利是欧盟重要成员之一,不过国内一直面临政治和经济混乱的问题,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人均GDP也低于欧盟平均水平(3.48万美元),公共债务高达GDP的约130%,不过出口和商业投资正推动经济复苏。

9、巴西:名义GDP1.85万亿美元、GDP(PPP)3.37万亿美元;人均GDP8796美元(世界第72)。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和人口最多的经济体,是金砖四国之一。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曾经离发达国家仅一步之遥,不过很可惜的是因为经济结构、内部腐败和政治不确定性等问题,极大削弱了投资和商业环境,近几年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不过近期稍有恢复,但是问题依然严峻。

10.加拿大:名义GDP1.73万亿美元、GDP(PPP)1.84万亿美元;人均GDP4.62万美元(世界第17)。

加拿大在2015年取代俄罗斯成为第十大经济体并延续至今。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话则跌到第十七位。加拿大失业率控制较好,服务和制造业是其主导行业,产品中68%用于出口,重视制造业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作用。

11.俄罗斯:名义GDP:1.64万亿美元、GDP(PPP)4.21万亿美元;人均GDP1.11万美元(世界第61)。

俄罗斯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如果以购买力平价计算,则攀升至第六大经济体。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后是继承者俄罗斯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不过由于商品繁荣也经历了10年的缓慢复苏。俄罗斯最大的问题在于过分依赖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经济,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彻底暴露,再加上与西方国家的不对付,长期受到经济制裁,使得经济情况并不乐观。

12.韩国:名义GDP1.63万亿美元、GDP(PPP)2.14万亿美元;人均GDP3.14万美元(世界第27)。

韩国是东亚第三大经济体,以三星、现代等财团企业闻名。在60年代还是贫穷的国家,直到70年代开始创造了令人惊艳的“汉江奇迹”,与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并称为“亚洲四小龙”。在国际贸易和工业化的推动下,一跃成为中等发达国家,在2004年跨入万亿美元俱乐部,目标是打造成高科技工业国家。

13.西班牙:名义GDP1.4万亿美元、GDP(PPP)1.86万亿美元、人均GDP2.99万美元(世界第29)。

西班牙目前是欧盟第四大经济体,经历了漫长的衰退期,不过由于旅游业和出口的推动,经济逐渐缓慢复苏。西班牙已经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游客来访国。农业方面是橄榄油,猪肉和葡萄酒的主要出口国,工业以汽车、化工、制药、工业机械为主。

14. 澳大利亚:名义GDP1.38万亿美元、澳大利亚GDP(PPP)1.32万亿美元;人均GDP5.38万美元(世界第10)。

澳大利亚由于失业率、公共债务和通货膨胀都较低,并有着强劲的出口、服务业和稳定的金融体系,经济长期保持良性增长。服务业为主导产业,贡献GDP超过70%,就业人口达75%,自然资源丰富,是能源和食品的主要出口国。

15.墨西哥:名义GDP1.27万亿美元、GDP(PPP)2.57万亿美元;人均GDP1.01美元(世界第65)。

墨西哥是北美洲第三大经济体,早在1980年曾是第十大经济体。服务业是其主导产业贡献GDP超过60%,工业占比约33%,农业则在4%以下占比一直不高。其中工业主要以汽车、石油和电子产品为主,而服务业以金融和旅游为主。

16.印尼:名义GDP1.11万亿美元、GDP(PPP)3.50万亿美元;人均GDP4163美元(世界第109)。

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曾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不过之后取得了不错的增长,也成功迈入万亿美元俱乐部。印尼是世界第四大人口大国,工业和农业对经济贡献同样约为43%,农业则为14%。

17.荷兰:名义GDP9023.6亿美元、GDP(PPP)9692.3亿美元;人均GDP5.24万美元(世界第11)。

荷兰是欧盟第六大经济体,早在1980年是全球第十二大经济体。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工业以食品加工、化学、电机、石油精炼等为主,农业高度机械化,是全球最大的农业出口国之一,也是世界贸易的主要参与者。

18.沙特阿拉伯:名义GDP:7792.9亿美元、GDP(PPP)1.86万亿美元;人均GDP2.28万美元(世界第38)。

沙特是西亚最大的经济体,主要以石油经济为主,拥有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约18%,是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能源经济贡献GDP比重约50%,出口利润的70%。目前也正积极寻求非石油经济,以使其经济多样化和有效解决失业问题,降低对石油经济过分依赖的风险。

19.土耳其:名义GDP7437.1亿美元、GDP(PPP)2.29万亿美元;人均GDP8957美元(世界第70)。

土耳其自2000年以来,在工业和服务业的推动下经济呈现快速的增长,数据显示从1993年到2010年间,土耳其中产阶级比例从18%攀升至41%,在2000年后期成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但是由于外债增加、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问题导致经济增速放缓。

20. 瑞士:名义GDP7153.6亿美元、GDP(PPP)5484.8亿美元 ;人均GDP8.3万美元(世界第2)。

瑞士可以说是世界最稳定的经济体之一,国民有着极高的生活水准,人均GDP仅次于卢森堡(11.3万美元)。拥有发达的旅游业和金融部门,有着悠久的工业传统,其中钟表业和制药业世界闻名,失业率低不到3%,有着高素质的劳动人口,农业占比极低不到1%。经济得益于非常稳定的政治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税率。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